上海高校运训和经管专业学生影响幸福感的主观因素及现状

时间:2022-08-30 05:18:56

上海高校运训和经管专业学生影响幸福感的主观因素及现状

摘 要: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状况是大学生生活质量的反映,对其身心健康及其发展存在积极影响。结果表明:首先,有良好的体育锻炼和长期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促进人身体上的健康,更能使人在精神层面上得到较好的锻炼;其次,不同的生活环境对于生活满意度也有不同的态度,从小离开父母独立于学校,社会的生存,更能较早的适应社会,提高主观幸福感。

关键词:体育运动、幸福感、大学生

1.总体情况

人是主客观的统一体,客观的外界环境总是通过个体的主观加工才能感受,人通过不断调整自己和建构自己的认知世界来解读外界环境。因此,影响幸福感的内在因素研究主要集中在个体的性格特征、自尊、控制感、自我效能和归因倾向方面。“主观因素对主观幸福感影响较大的因素”。

2.性格特征和自尊心

在现代人格心理学中,人格特质理论将特质定义为个体所具有的神经特性,具有支配个人行为的能力,使得个人在变化的环境中给予一致的反应。

对相关数据进行描述,运训 89 人,经管 78人,内向型:经管18%,运训20%。外向型:经管32%,运训52%,而中间型:经管50%,运训28%。

有数据可知,运训外向型学生远远超过与经管学生。再根据图8表明,运训学生对于自己性格特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会低于经管学生。通过分析认为:首先,对于性格外向型较多的运训学生而言,性格特征会降低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其次,国外研究表明,很多性格特征明显与幸福感相关,乐观、自尊心和外向型是幸福者拥有的个性特征。再次,较强的自尊心的人从另一方面来讲是具有一种不服输的心理,同时可以促进人不断努力的一种动力。

可见,长期的体育锻炼能带给人一种心态上的改变,外向的运训专业的学生要远远多于经管专业的学生,好的心态又能提升主观幸福感。而经管的学生却是中间型的较多,所以对于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经管学生认为性格特征的影响会较大。

3.控制感

控制感是自身掌握住对象不使任意活动或情绪超出范围,使其按控制者的意愿活动。

从相关数据可以看出,在调研的运训、经管专业167位同学中,经管专业同学中选择强和较强占79%,运训专业同学中占96%。选择不强的同学中,经管占21%,运训占4%。

从图中可以看出,运训专业学生的控制感整体上要高于经管专业的学生。通过分析认为:首先,运训学生在长期的枯燥的训练过程中,自己能够时常的控制、调整自己的想法与行动。其次,当自身的情绪对于每天的训练达到极度低落的时候,教练、队员之间的相互安慰与劝说,能使他们自己时常的进行思想上的反思。再次,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就是要如何克服克重恶劣的环境,调整自己低沉的情绪,而支持他们那种思想意志就是比赛场上的完美表现与胜利。

由此可见,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学生,能够能好的调整自己的思想,控制自己的行为,从而达到自己的目标。提高自己的主观幸福感。

4.自我效能感与归因倾向

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为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

归因是指个体对自己或他人的社会行为结果进行推断和解释原因的过程。

从数据中看出两专业学生在自我效能感方面,强:经管16% 运训21%,运训专业的学生略高于经管专业的学生;较强:经管73% 运训68%,经管专业的学生略高于运训专业的学生;而不强:经管10% 运训8%,经管专业的学生略高于运训专业的学生。在归因体验中,强:经管21% 运训29%,运训专业的学生高于经管专业的学生;较强:经管61% 运训68%,运训略高;不强:经管8% 运训5%,经管略高。

总体来讲在自我效能感方面‘强和较强’运训学生和经管学生持平。而在归因体验中运训学生明显的高于经管专业的学生。通过分析认为:首先,长期进行体育锻炼的运训学生,可以通过体育锻炼更好地调整、控制自己的行为和努力,并把行为失败归因于自己的努力程度不够或外部的不可控因素,从而对生活充满信心提高自我效能感。其次,更多的经管类学生往往在遇到初步失败或挫折时便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放弃自己的努力,产生一些不利于幸福感的负面性情绪。

总之,运训学生对于归因主要会从自己的本身着手病并且是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使得自己下次能做的更为出色,当达到目标时就会有很强的成就感,从而提升主观幸福感。而经管的学生则会侧重归因自己不可控制的因素,从而降低主观幸福感。(作者单位:上海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佟月华.低收入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11(4):652—656.

[2]孔德生、张微.贫困大学生生活事件、应付方式、社会支持与其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1):61-65.

引顾凡、施昕强.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以贫困大学生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9.-114-116.

[3]徐维东,吴明证等.自尊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5,29(3):562-565.

上一篇:西部高等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培养方案构建研究 下一篇:试论新知识经济之下图书管理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