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堂如何营造“语文味”

时间:2022-08-30 04:27:07

初中课堂如何营造“语文味”

摘 要:“语文味”是语文课堂的灵魂,语文教师要努力营造富有“语文味”的课堂,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成为具有语感、情感、美感的特色课堂,实现语文课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目标。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激感的共鸣,营造充满语文味的课堂。

关键词:语文味;情感;诵读

何谓“语文味”?程少堂先生在2001年就作了阐释: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育(主要是教学)过程中,以共生共存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简言之,“语文味”就是要让学生在语文课堂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及其带来的愉悦。要求语文教师要努力营造富有“语文味”的课堂,构建充满语文味的教学课堂,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成为具有语感、情感、美感的特色课堂,实现语文课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目标。“语文味”是语文课堂的灵魂,更是语文教学所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如何营造充满语文味的课堂?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在精彩语句中感受语文味

中国的语言文字具有丰富而深厚的内涵,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文中关键而精彩的语句,引导学生字斟句酌,细细品味,品析语言文字的精妙之处,感悟文字丰富的内涵与魅力,从而为发展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奠定基础。如读到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一句时,引导学生想想为什么用“伏”而不用“停”、“叮”等词,比较之后,就会发现“伏”不仅与前面“肥胖”相照应,而且表现一种庞大沉甸的憨态,情趣盎然,给读者创设丰富的想象空间。如,《咏雪》开头“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一句中,“寒雪日”“内集”就值得品味。“寒雪日”意指:(一个)下着大雪寒冷的日子;“内集”意指:召开家庭集会。原本简简单单叙事的句子,一下子因“寒雪日”“内集”而内涵丰富。细细品味这两个词,我们似乎能够感受到谢太傅一家人在飘雪的日子里围着火炉讨论诗歌的其乐融融。如果将“内集”改为“集会”,就没有这样的效果了。品读“撒盐空中差可拟”与“未若柳絮因风起”,让学生在比较中明白神似胜于形似的道理。通过品味词句得到感悟,再将种种感悟糅合起来,语言就不只是静止的符号,而成了立体的、具体可感的画面。“语文味”就像一杯曲酒,由“五谷杂粮”酿造而成,品之醇香绵长。

这种语言的品味不是简单的文字解剖,也不是教师一言堂式的讲解传授,而是文本与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是一种课堂教学灵感的迸溅,是更深层次的教学效果的生成。在这样品味、感悟的过程中,学生逐渐走进文本,走进作者,去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感受作品的氛围和意境,获得体验与感悟的方法及能力。

二、在诵读中酝酿语文味

一个没有琅琅书声的课堂,是不能让学生真正做到品味语言美的,语文课,就要让学生读,读懂马致远“断肠人在天涯”的孤独与寂寞,读出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豁达潇洒,读出“变色龙”见风使舵的丑态……尤其是古诗文教学,更需要学生反复诵读,把语文课上得书声琅琅,变枯燥为趣味,化遥远为亲切,使其充满“语文味”,夯实学生的文化底蕴的积累。

读的方式有多种,教师要精心设计朗读的方式。朗读要多样性,可以齐读、个别读、配乐读、对读、快读、慢读、轻声读、高声读等,不宜齐读的文章就不要齐读,但要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语气和语势,从而感受到文章的情味理趣,同时要尊重学生的阅读个性,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个性,读出自己的理解。如《望岳》的教学中,首联“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要读出诗人被泰山雄伟景象所折服的惊叹语气,尾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诗人的情感态度在此得到升华,要读出节奏,韵律和气势,高声读出豪迈之情,阳刚之气,使学生获得一种居高临下,长空奋起的情感体验,体会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博襟,受到强烈感染和熏陶。

三、在情感共鸣中激活语文味

语文教学之所以具有激动人心的魅力,主要在于它自身融入了丰富多彩的情感。语文是最富有人性美和人情味的学科。情感的迸发,首先来自于文学作品本身。古人有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一些名篇佳作,或描写典型场景,或营造优美意境,或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往往凝聚着作者的心血、饱蘸着他们的思想感情,课堂教学中很容易激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的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美的清泉,就不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语文教育需要诗意,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需要以激情唤起学生的激情。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深刻领悟文章的主旨,抓住点睛之笔,从而打开思维大门,领悟文章的主旨,把握作品蕴含的思想情感。

如冰心《荷叶 母亲》是这样结尾的:“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的天空下的荫蔽?”诗意地表达对母爱的赞美歌颂;再如《散步》的结尾:“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人到中年,既要扶老又要携幼,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教育子女,这句话写出了作者的使命感,深知自己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任。这就是点睛之笔。学生从这一点睛之笔可以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一起感悟作者心灵感受及其内含的思想情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总之,语文课堂要充满语文味,需要教师善于运用教学语言,点燃激情,构建充满情感的课堂氛围,通过种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品读文章,在语文课堂学习中理解感悟、体验情感,激活思维、丰富见解,积淀文化底蕴,这样的课堂才具有“语文味”。

上一篇:小学阅读教学也要重体验 下一篇:小学语文探究式阅读教学方法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