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提高学生兴趣,提升学生素养

时间:2022-07-19 09:53:14

初中语文提高学生兴趣,提升学生素养

[摘要]语文教师该怎样经营他的课堂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呢?我认为语文教师应该积极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努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这里我谈谈自己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一些尝试,愿与各位老师分享。

[关键词]初中语文 提高兴趣 语文素养

我认为语文教师应该积极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努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这里我谈谈自己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一些尝试,愿与各位老师分享。

1 激发兴趣,营造气氛

“以情动情”是教育的共同规律。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来说,是导体,是火种。教师首先要善于将自己对教材的感受及情感,体验传导给学生,让学生爱读课文。如果教师自己都厌教,那么,怎么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呢?生动有趣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激发学习语文积极性的重要途径。教师的教学是一门艺术,应在传授知识中,不断点燃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好奇心之火,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推进他们的思维发展,从而乐于主动地去探索语文中的有关问题。教师应挖掘教材中学生感兴趣的元素,把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与乏味的内容,结合起来交替进行,从而把学生的注意力维持在最佳状态。同时,教师是学生的良师,又是学生的益友,健全的师生关系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师生的互动。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师生之间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同时也伴随着心灵的接触,情感的交流。

2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把学习的主动权和活动空间还给学生

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又不断变化的平等对话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关键因素,他是活生生的人,在文本阅读中他受思想、动机、情绪、情感及个人性格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发生变化。如果教师过于强调师道尊严而忽视学生尊严,人为的划上师为师、生为生的界线,造成师尊生卑的师生关系及师生人格上的不平衡。这不仅不能形成师生之间的平等和谐关系,更不能保证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只能被逼处于被动地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强化学生两种意识:一是主体意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二是民主意识,新课程标准指出:“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只有教师在尊重每个学生的尊严和价值的前提下,激励赞赏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才能逐渐形成平等合作的关系,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才能得到激发,思维就会活跃起来。

3 角色朗读,增添妙趣

朗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个重要环节,有些生动而又浅显的课文,教师无需多讲,只要略加点拨,组织学生朗读就可以理解,特别是有些人物对话较多的课文,分角色朗读效果更好。欲正故错,增添妙趣,初中学生总有教强的自我表现欲,有急于让自己得到他人赞赏的愿望,在课堂上,老师故意出现一两个破绽,让学生来发现并加以纠正,会让学生的成就感大大加强,且记得更加牢固,他们会对课堂上所学内容更加关注,语文课堂也会因此而增添一分妙趣。巧设悬念,增添妙趣。“课似看山不喜平”,为增添妙趣,老师可以适当卖卖关子,巧设悬念,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如:我在教《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学生学完全文后,我及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的叔叔于勒》这篇课文的结尾是写菲利普夫妇决定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碰到于勒。请同学们引用课文说明,故事出现这样的结局,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出现什么样的情况,他们就不会躲开于勒呢?教者先不给出答案,让学生畅所欲言,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答案丰富多彩。语文课堂便显得妙趣横生。

4 打造开放的语文课堂

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生活性的课堂、开放的课堂,能走进文本,又不局限于文本。能与生活紧密相连。“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陶行知)我们在教学中应多凭借生活创设教学情境,多联系生活感悟文本语言,多模拟生活进行语言实践,要用生活这把钥匙去解决课堂上的教学问题。通过把生活引入课堂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生活为“活水”来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活力。上《隆中对》和《出师表》的时候,课前我先让学生预习,课上,我让学生观看百家讲坛中的易中天是如何谈论隆中对策的,课后学生反映强烈,原本较为难懂的文言知识学生大都能够理解了。还激发了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兴趣。《感动中国》等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做人的节目我们都应适当的用到教学中。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杜威)希望我们的语文课堂能给学生以源头活水,带领学生快乐的徜徉在生活的海洋。

5 教师魅力激趣法

实施素质教育的―个重要前提,就是要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即有魅力的教师.一副自然、大方、亲切、随和的教态,一身时尚、端庄搭配得当的衣着,一手龙飞凤舞、刚柔相济的书法,一口字正腔圆、抑扬顿挫的普通话,一段声情并茂、慷慨激昂的朗诵,一句委婉动听、相得益彰的轻唱,都会对学生的注意力具有无形的控制作用,对学生的审美情趣具有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焕发课堂活力.语文教师要将学生带给人美妙的文学殿堂,最重要的还得用语文的真正学识去感染学生,使其受到熏陶――教师满腹经纶、才气横溢,授课时,或宏论滔滔、妙语连珠;或精点略评、字字珠玑,让学生如饮甘醇,定会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教师不仅要熟悉教材,对典范的名篇佳作记忆成诵,而且应形成自己钻研教材的真功夫,能常教常新,能给学生以艺术熏陶与美的享受,真正成为学生求知与做人的良师益友。

因此,在当前新课程标准实施的背景下,对语文学科的性质、教育目标、教学行为都应有新的认识。语文教学应拓展学习空间,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上一篇:县域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探究 下一篇:浅谈小学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