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生写作现状及教学策略

时间:2022-08-29 10:45:01

农村中学生写作现状及教学策略

摘 要:初中语文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很多教师的教学方法有了改善,课堂效率有了提高。但由于教材编写中写作的不成系统,致使写作教学滞后,造成农村中学语文教师怕教怕改、学生怕写作文的现状。结合七年级写作教学的经历,设计了整合信息,以听促写;整理语言,以说促写;积累素材,以读促写;倾吐心声,以悟促写;注重激励,以评促写等教学策略,力图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改变写作教学的现状。

关键词:写作教学;写作现状;教学策略

初中语文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们的教学方法得到了大幅度改善,课堂效率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教材编写中写作这一块存在不足,不成系统,并难以操作,致使作文教学滞后、无序,教学时间缺乏等多种问题的出现。作文教学可以说成为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公认的难题。而学生呢,对于作文,普遍存在畏难情绪,“作文难、作文难,难于上青天!”这是农村中学生对写作文的普遍感受。且让我们来看一组七年级新生和老师的镜头。

镜头一:学校要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教师刚一通知,学生就议论纷纷:“社会实践回来,不知要不要写作文,如果要写作文,我宁愿不去。”

镜头二:打开学生的作文本:“第一次做饭、洗衣”、“我的同学小张、小李”,细一读内容大多空洞乏味。

镜头三:上作文课前,语文老师会说:“唉!今天又是作文课,真不知该怎么上?”

镜头四:面对堆积如山的作文本,中学语文老师如是说:“当语文教师真是太苦了,看着那堆写得乱七八糟的作文我就头疼,如果哪天不用批改,我们就解放了!”

以上现象绝非偶然的、个别的,而是目前农村中学里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无情地昭示了目前农村中学作文令人担忧的现状:教师怕教怕改、学生怕写。长此以往,写作教学将进入死胡同。

“言为心声”,怎么样的写作教学能让学生会倾吐,愿倾吐,不再害怕作文而以作文为乐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教学有这样的表述: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新课标中所说的“写作”应该比“作文”的范围更宽,角度更广:传统的作文方式、发言记录、眉批点评、学习心得、读后感受都应囊括其中。这种以多种多样姿态出现的写作方式融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将更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更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学生的写作在课堂中就可以与各种语文活动同步进行,沿着听、说、读、写的线索,让写作逐渐成为学生自身言、行、思、悟的真实记录,以读和思的深入促进表达的流畅。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善于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捕捉、利用一切能够插入写作训练的缝隙,让学生感觉到写作是一种自然存在,而不是额外的任务。教学中,学生的写作动机被触发,有写的欲望和冲动,想写;学生对看到、听到、想到的东西有兴趣并能够产生联想,有得写;老师提供一定的方式、方法,学生知道怎么写。文字从学生的心里、口头游走到笔端的过程,就是学生完成写作的一个过程。下面以七年级的作文教学为例,具体谈谈我在设计写作训练时采用的教学策略。

一、整合信息,以听促写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经常会设计学生交流的活动环节,若能引导学生简要记录交流内容并设计一个要求学生整合信息的写作训练,将会使学生的交流更加有效,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学以致用。而老师有时候在讲课过程中提及的文学典故、名人轶事、文学常识,也往往会成为学生写作的素材。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记录讲述内容的关键词,再把听到的内容还原成文字,这也是写作训练。下面是七年级学生学完《童趣》后,一段从“听”到“写”的课堂实录:

【写作训练设计1】

师:童年的确是一朵七色花,它充满阳光、充满诗意、充满幻想、充满希冀,请同学们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以“童年”为话题,说一句很美的话,长短不限,同学们在听的过程中要注意记录他人用得好的语句。

生1:童年是一支清亮的歌。

生2:童年是一首纯真的诗。

生3:童年是含苞欲放的花。

生4:童年是记忆天幕上永远闪亮的星星。

生5:童年是一颗方糖,甜在心里。

生6:童年是一幅画,色彩绚丽,天真烂漫。

生7:童年是妈妈的摇车不停地摇啊摇,童年是奶奶的传说满载好奇与幻想。

……

师:好,下面展示一下同学们记录的好词妙句。(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筛选、记录的结果,并以“童年是 ”的句式加以朗读。)

师:你们看,我们每个人说一句很美的话,组合起来还是一篇散文诗呢!

课堂上,交流到整合的过程,显示出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有思考,写的过程中有筛选。从“听”到“写”的过程,是信息走进学生心里,然后用文字走出来的过程,这一过程本身就是写作训练。这样的写作训练告诉七年级的新生:写作其实并不难,关键是你要有一对善于倾听的耳朵,去精心筛选写作需要的信息。

二、整理语言,以说促写

叶圣陶指出:“作文和说话本是同一目的,只是所用的工具不同而已。”所以在说话的经验里可以得到作文的启示。说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写得好不好。课堂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会闪现智慧的火花,说出精彩的言论,但美好的声音稍纵即逝,若能让学生用文字的形式记录这灵光一现的瞬间,也不失为思维积累与写作训练结合的好途径。记录语言的过程既是整理语言的过程,也是锤炼思想的过程。

【写作训练设计2】

课堂讨论记录:你如何看待“方仲永的悲剧”?

几位同学的发言很有启发意义,下面是老师要求学生做的课堂记录:

(1)读完《伤仲永》这篇文章后,的确让我感到有些“伤”。仲永天生聪明、才智过人,年纪小小就能作诗,但最后却“泯然众人”。像方仲永这样的神童,如果从小就努力勤奋地学习,将来一定会成为举世闻名的才子,成为国家的栋梁。方仲永是天才,但即使是天才,也离不开后天的努力。否则,早晚都会出现“江郎才尽”的那一天。

(2)天才方仲永为什么不能取得重大的成就呢?我觉得这是方仲永父亲的错,方仲永最终“泯然众人”,他要承担主要的责任。仲永的父亲贪图财富,在仲永年纪小的时候,每天带着他四处拜访,寻求利益,而不让他去学习,耽误了他学习的机会,白白荒废了一个天才的一生。这也告诉我们,作为父母,应该给子女最好的教育,而不应该着重于眼前的利益。

(3)人们常说:“成功的人,往往不是最聪明的,而是最勤奋的。”我们现在有这么好的学习条件,老师和家长对我们的学习又是那么重视,因此,我们没有理由不勤奋学习。青少年时期是学习最好的时机,我们要抓紧时间,学习更多的知识,千万不能“老大徒伤悲”。

记录下来的语言明显有着加工过的痕迹,从说到写的加工过程就是实实在在的语言训练过程。事实上,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平时的作文中,喜欢说话的学生写起作文来总是又好又快,对于那些不喜欢说话,不擅长发言的学生,他们总是很难写好作文。在语文教学中,以说促写对于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课堂上这种先说后写、以说促写的语言训练记录的往往是已经被老师和同学认可的内容,被认可的兴奋感往往带来写作的冲动,学生的写作动机充分了,往往就乐于动笔。

三、积累素材,以读促写

读先于写并高于写,抓好阅读教学是作文的前提和基础。阅读材料中,教材是学生学写的典范,只要踏踏实实地练,就一定能轻轻松松地写。“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多写,并讲求实效,效果是明显的。

【写作训练设计3】

学完周素珊的《第一次真好》,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习、生活中的第一次经历也有或困难或愉悦的感触,于是设计了这样一个作文题:

从小到大,我们是在无数个“第一次”中慢慢成长以至于成熟的。请你选择经历的最精彩的“第一次”,以“第一次 ”为题,写一篇小作文。写出自己真实、新鲜的感受。

学生有了触发,笔下洋洋洒洒的文字就显得真切流畅了。课本作为学生读写学习的范本,确实起到了“引凤来巢”的作用,思维的“网”一旦撒开,书本上的东西就成了学生积累素材的一个引子,由此可以拓宽知识,开阔视野,打开学生写作的思路。学生在激情涌动中,自然有了写作的兴致,笔端的流泻自然就酣畅淋漓了。

四、倾吐心声,以悟促写

作文作为一种精神体验,一种生命活动,书写的是学生的生命历程、精神成长和心理过程。从这个层面上说,学生有感悟才会写出好文章。感悟的过程就是学生生命充实与成长的过程。学生的经历不同,个人的感悟也不尽相同。教学中,我们要尽量设计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训练内容,引导学生写真实的感悟,倾吐他们的心声。

【写作训练设计4】

写作话题:成长的烦恼

一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把作文题目拟定为《那些头痛的日子》,写了自己在成长旅途中的三段烦恼,其中一段写道:

晚上回了家,从书包里拿出书本,准备开始写作业了。刚刚写数学的第一题,脑子就开始“堵车”了,思考了半天,还想不起解题思路该怎么解,真不知道自己在干嘛。

“算了,空在那儿。”心中的恶魔说。

“忘了早上自己说过的话了?要向班级的好学生看齐,怎么不会就不写了呢?”心中的天使叮嘱道。

就这样,我最终选择了坚持自己思考,把数学作业写完了,那可是花了我一个小时的时光啊!

学习不好啊,写作业又慢,不过还好,还有一颗向上的心,自己慢慢加油吧!

只要我们提供给学生的写作训练内容与他们的精神成长同步,让他们写正在经历、体验或已经经历、体验的东西,学生们均能在作文中清晰地呈现他们的感悟过程,写出真实的、独特的自己。

五、注重激励,以评促写

在整个作文教学中,教师最大的作用应是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在此基础上要引导学生的训练方向,培养良好的作文习惯,概括起来其实就是激励和评价。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批改不宜挑剔,要鼓励,多指出优点。”对学生的作文,我们要多肯定,多鼓励,少批评。学生的每一篇作文,多是经过他们冥思苦想的成果,来之不易,我们在批改作文时一定要抱一颗“人文关怀”的心去寻找他们作文中的闪光点,哪怕就一个精当的词、一个优美的句子,都应及时地给予鼓励,给予中肯的评价。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多把尺子衡量,用发自内心的激励性话语写评语:

书写如此工整,表达如此流畅,感受如此深刻。写作态度和语言基本功告诉老师:你是一位很有天赋的小作家。

如果出现字迹马虎,作文内容不具体,语句不通顺,对其评价应尽量避免出现“字迹马虎”“书写不认真”“句子不通顺”等语言,应尽量写成“字迹再工整些,你的文章会写得更漂亮”,“如果你写好后自己多读几遍,相信你一定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写出更流畅的文章。”

这种评价,包含着对学生的肯定与鼓励,给人以亲切、温暖之感,是学生写作的催化剂和兴奋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这要求教师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中提高写作能力。学生写完自己的作文,常常不会太仔细看,仔细改,但好奇心驱使他们喜欢看别人是怎么写的。学生们互相修改,互相评议,作文水平将不知不觉得到提高。在互评中,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主动地位,通过对他人的评价,可以学到他人的长处,改进自己的不足。教师示范评价,学生自评,小组互评,让作文教学真正达到了美文共欣赏,缺点齐弥补的目的。

总之,农村中学生的作文现状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深刻的反思。作为一名农村中学语文教师,我们必须肩负起自己的责任,从七年级新生抓起,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在摸索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作者单位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新桥中学)

上一篇:兴趣在生物教学中的效用 下一篇: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英语语音课程教学设计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