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化时代如何为学生支架起时尚与美德的平衡点

时间:2022-08-29 03:41:09

视觉化时代如何为学生支架起时尚与美德的平衡点

[内容摘要]: 全人类正在进入一个视觉欣赏、时尚参与、娱乐满足、快餐文化、个性张扬的时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名牌、模仿明星意识在人们生活中明显增强,追求穿着成为一种时尚、一种潮流,很多学生也被裹卷其中。至今日素质教育已成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且日渐被人们认可,作为一名一线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对中学生地位、现状有较深刻的认识和分析,并对德育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做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学生支架时尚美德平衡点

引言:同志在南开学校读书时,曾在衣镜上方挂着一幅仪表格言:“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钮必扣;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

校园实录:

这是谁之过

那天刚好下课,我看见一个阿姨突然出现在我们教室门口,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个阿姨很穷。因为她穿的衣服好象是洗了几百次,都已经洗得翻白,款式也是好几十年前的,不过却很干净整洁。她探着头在班上看了一会,然后我班的杨林很不耐烦的走了出去,这个阿姨也随着跟了过去。当时我怎么也不能把一身名牌的他与眼前的这位阿姨联系起来。由于我的好奇心,我也出去看了。“你怎么来了,不是说了多少次叫你别来学校吗?”杨林站在教室外极不情愿的对这个阿姨说,只见那个阿姨从包里拿出一件厚厚的棉衣,一边很关心给李林穿上,一边说:“不是我要来,是你们老师打电话叫我来的,穿这么点衣服,冷了吧!赶快穿上。” 说着又从包里摸了十块钱递给他 “一会去买点东西吃,要注意身体,你看你瘦得...别只故着拿钱打游戏”。杨林接过钱敷衍的对她说:“你管那么多干嘛,我自己的事还不知道吗?我做事有分寸,你少管。” 说完头也不回的往教室走,阿姨连忙追了上去“林林,你们老师的办公室在哪啊?” 杨林回头指了指下面的房间,“就那里,去了以后就别过来找我了,免得都同学看见了,放学我就回家。” 说完径直进了教室。有许多同学好奇的问,那个人是谁?他却一句话也不说,就把话题岔开了。

后来才知道那个是他妈妈,听说他妈妈是靠给别人打点零碎的杂工,一个月一千来块钱的工资来养活他,而杨林的爸爸早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他妈妈去老师的办公室的时候,老师给杨林妈妈说了他的情况,他妈妈却只能眼睛含着泪水,说不出话来。只是一个劲的给老师说杨林身体不好,所以才会经常旷课,叫老师好好的管教。到了这个时候他妈妈还在为他辩护着,其实看着他妈妈单薄的身体那才叫人担心。可是母亲永远只顾着自己的孩子从来没想过自己。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没想到那个会是杨林的妈妈,老师说她看到他妈妈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而杨林却还这样,不顾家庭状况一直要求买名牌。大家心里其实都挺不好受的....可想而知那个时候她妈妈是多么的难过,在她妈妈走的时候,我看见的是一个蹒跚的背影,她脚上的鞋是一双男孩的运动鞋,我知道那个是杨林的,可能是过时了不要的,他妈妈又拿来穿。

这件事情值得我们大家深思,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应该明确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学生必须以学业为主,而不是去追求虚拟的物质而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学习不仅是为了我们将来的生活,为了养活父母,更重要的是为了我们的祖国繁荣... 人活到老学到老,知识是无止境的,学习也是人不可停止的。所以不管是作为学生或是工作的你,都应该学习,只有这样才会懂得做人的道理,懂得怎么样去尊重别人,怎样去爱戴你身边的每一个人。

校外链接:

无知的孩子

镜头一:在上班的公交车上,经常可听到一些平时在校园内听不到的弦外之音。在寒冬刚刚到来的一个早晨,我听到了这样一段对话:

A生:你羽绒衣买了吗?

B生:我和我老妈说过了,非波斯顿、艾莱依不买。若不是我不会穿的。

A生:奥!你还真落伍,那两个牌子有什么好的,我让我爸给我买一件耐克。

B生:你家比我家有钱,不过我爸也答应,若这次月考在班级前五名的话,给我买一双阿迪达斯的球鞋。

镜头二:有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我和女儿在逛街,突然被一个熟悉的声音给怔住了。原来是我妈家的邻居和他的16岁儿子在大街上争吵。我上前询问了情况,得知,母亲要儿子先去剪了那一头不男不女的长发,再去市场挑过年的衣服。儿子竭力反抗,两件事都不依,于是就吵了起来,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年老的开始数落孩子,与他差不多大在一旁起哄。此时,男孩意识到了什么,独自扬长而去,剩下的就是我的一片暇想┉

今天的孩子都生活在幸福的摇篮之中,他们失去了生存应有的一些技能,取而代之的是具备了榨汁机功能,成了父母吃、住、行的寄生虫。在他们的眼中父母天生是为他们而活的,父母的观念是那样的陈腐,行为是那么的跟不上潮流。为什么在物质精神文明大大提高的今天,我们的未来花朵会变得如此冷漠、自私、骄横跋扈?

一、透视原因

要培养出一朵红艳艳的花朵,那离不开园丁的精心呵护,要培养出一位德才兼备的学生,那离不开社会、学校、家庭共同的努力。本人通过调查、学生交流、家访、查阅资料把其因归结如下:

1、时代地变迁

全人类正在进入一个视觉欣赏、时尚参与、娱乐满足、快餐文化、个性张扬的时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名牌、模仿明星意识在人们生活中明显增强,追求穿着成为一种时尚、一种潮流,很多学生也被裹卷其中。近年来我们桐庐这个小县城也得到了飞速发展,从一岸经济到今天的两岸经济,大大提升了人们的消费水平。走在大街上,走在校园里,到处晃动着名牌的标志。耐克、阿迪达斯、kappa、puma、李宁、艾格、美特斯邦威……在提倡追求个性的今天,选择自己喜欢的名牌似乎已经成为了“个性”的一个部分。名牌,已经越来越成为现在学生空闲时间谈论的一个话题。

每当我逛街购物时,妈妈总要在耳边唠叨几句,“衣服够穿就好了,挂在家里不穿,不如让它放在店里;什么肯德基,麦香村,那点钱不如给我,烧给你吃来得实惠。”像你这年纪,我们是一天一担柴,下午若还赶得上工分(队里干活)那可高兴了。一年到头就过年看见一碗肉,做一套新衣,哪有你们幸福。多亏了党的政策好,让我也享了你的福。你看到你女儿这一代,还愁啥?吃、穿、住都是我那时做梦都没想到的,但还得好好教育啊!

2、媒体地炒作

2005年以来,“超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了几乎所有媒体,受到无数少男少女的热烈追捧,“超女”、“粉丝”、“玉米”等词也几乎成为网上点击率的新高。紧接着“我型我秀”、“星光大道”、“梦想中国“等节目出台为普通老百姓提供了一个个展示的舞台。其中不乏中学生参与,“超女”的形象走进了校园,成了大家共同的话题。今天如果你和学生谈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举一些诸如邓奶奶补睡衣的案例,我想会听的人不多。若换成如周杰伦等明星,那教室内一定会热闹无比。

我在一次举行孝敬父母的活动中调查发现,能清晰记得父母生日的人不到总数的20%,而对崇拜的明星生日、爱好、身高、体重、去向等信息却了如指掌。什么孝敬长辈,尊老爱幼,那是幼儿园时做的,现在我长大了,不要用你们那过时的一套来左右我。我们是和世界接轨的一代,要走在时代的前沿。

3、学校教育的“假大空“现象

德育工作中,存在着“假、大、空”的反科学现象,这种现象久而久之,会造成学生不相信德育的心理,这样反复几次,使学生形成了思维定势,对德育工作产生反感对抗的情绪。我校在进行“热爱党”的教育中,忽略了时代对中学生的影响,低估了中学生的知识水平。空泛的讲道理,举一些陈旧的事例。有一个出身领导干部家庭的学生却说,“给我爸行贿的都是当官的党员,他们有什么好?”此言一出,许多学生倒成了他的拥护者。

学生时代是人一生中人格形成的最重要的时期,而在这一时期中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是教师,而且由于教师所处的特殊地位,处于成长中的孩子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教师作为模仿的对象,心目中的偶象。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任何一个人的品德、人格都打上了他儿童时代青少年时代教师的品德和人格的烙印。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人格品行、言谈举止对学生一生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而我们今天许多教师口口声声要求学生不能带首饰,衣着要得体,语言举v /

俗话说:“发现原因是成功的一半,另一半在于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修正”。在教学中我为此做了很多尝试,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落的无助。我把一些自认为还可以的做法展示如下,望同行赐教。

二、寻求平衡点的策略

一个人从平衡走向摇摆可能只需片刻时间,而从摇摆中重新回到平衡那就是一个不定期,短则数月,数年,某些人可能需一生的时间。

1、审时审度,让我们的孩子活得明白

家庭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中学生作为一个易受外部环境影响、崇尚时尚的消费群体,有自身的消费心理,同样拥有时尚的权利。哪个名牌不诱人?哪个孩子不被名牌所诱惑?然而又有多少孩子接受过日常消费的指导?又有多少学校、家长在名牌消费方面给过孩子明白的答案呢?我认为与其冷漠地指责孩子们名牌消费的种种不是,不如回头反思一下,在引导孩子消费方面,社会、学校和家庭是否尽到了自己的职责。因此我就对所任教的两个班学生布置了如下一份特殊的作业:

告家长书

尊敬的家长:

近期在校园内扬起一股名牌热,为了让你的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在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同时,又有张扬个性的空间。我希望让你的孩子了解家庭收入情况,一是孩子是平等的家庭成员,有权利参与日常家庭消费活动。更主要是想让你的孩子明白名牌消费要比一般消费花费多,需要有很强的经济实力来支撑。自己家庭有没有名牌消费的实力,孩子心中有数了,对该怎样消费会作出正确判断。我相信,只要我们给孩子讲清楚名牌消费的是与非,他们就会少一些盲目,多一份理性。

谢谢合作!

家长姓名:

同时,我充分利用网络寻找身边一些由于追求时尚而失足的青少年案例,以情动人。让学生真实体会事物的利与弊。如以下案例:

案例1:他是一名中学生,今年才15岁,如果不出事,今年9月份他该上高中了。学生和老师都惋惜地说:都是高消费惹的祸。不知什么时候,校园里刮起一股“名牌”热,爱慕虚荣的小A也被卷入其中。但家境一般的他无法从家中拿到更多的钱来满足日益膨胀的“名牌”欲。于是他选择了偷,先是偷家里的钱去买,被父母发现暴打了一顿。后来去商场偷,终于有一次,在偷一部手机时被当场逮住。

2、发挥媒体的正面效应

当“超级女生”的风潮席卷而来,我班的学生都无幸免的成为了“粉丝”,每天中午的点歌台,成为了“超级女生”的集中营,学生一边和着音乐放声高歌,一边向周边的同学推崇着自己的偶像。说着、说着,交流演化成了争执,甚至有的学生因为自己的观点未能被大家所接受而痛哭流涕。第一天如此,第二天如此……,我从学生的焦躁中找到了教育的契机。

在学生吵得最厉害的时候,我对他们说:“当前,“超级女生”的确是乐坛的新贵,的确是最流行的,可是流行的,就是好的吗?”学生一下子被我问住了,都缓缓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过了一会儿,有人向我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流行的,就是好的,因为流行说明她有市场,她被大多数人所认可。”接着,又有许多的同学想发言,可是被我制止了。我说:“现在,大家好像有了一些感悟,可是情绪太激动了,这样吧!大家把自己的想法理一下、写下来,明天我们开一场辩论会,主题就是流行就好吗?”换作平常,我要学生练练笔,他们一定是怨声载道,可现在许多学生含着眼泪就挥笔疾书起来。第二天,学生妙语连珠,给我带来了惊喜。“流行的,反映了人们的需求,当今我们就需要像李宇春,刘忻这样又帅气,又有个性的歌手。”“流行感冒是流行的,你需要吗?它好吗?”……“我的母亲从来不追星,但她对杨洋就很喜欢。她没有背景,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向了成功。所以她的歌流行了,她的人也火了。”“我们小孩对于这些明星可以喜欢,但不能盲目崇拜,要知道明星是在用歌声给我们带来享受,而不是用自己的影响力左右我们的思想。我们并不否认她们正流行,可是我们对流行的她们要保持理智。”学生唇枪舌剑,我在心中大呼过瘾。九年级的学生,不轻信、不盲从、敢质疑、敢批判,深邃的思想使学生的焦躁趋于平静。

再如曾经为了给学生中考复习加点催化剂专门把超女的PK比赛录像拿到班上播放,尤其在选手PK前后,父母亲友对选手鼓励支持的感人画面,让学生们理解父母对自己的期盼,并让学生轮流发言,谈谈自己父母对自己的期待,自己的感悟等等。最后效果很好,不少孩子变得懂事多了,跟父母的亲情也变得更为细腻,在学习生活方面变得积极多了,懂得了朝着父母的期盼去努力。

这使我不禁想起了大禹治水,他的先辈都不约而同地采用了堵的方式,结果洪水依然肆虐,而大禹却采用了疏导的方式,洪水便百川归海。我们的教育何尝不是如此?只要我们关注生活,因势利导,自然就会水到渠成。在今天这样一个讲求效率的年代,学生的大脑就像一个跑马场,周杰伦来了就“双截棍”,超级女生来了就“想唱就唱”,学生没有用心去消化、深化、细化所获得的知识,没有用心在生活这本大书中去汲取营养,没有用心去怀疑、批判社会的潮流,知识的误区,所以学生的思想难以专注,思考难以深入,显得浮躁而肤浅。而我们的作业设计,就是要力图扭转这种倾向,在不利的大环境中去抓住教育的契机,顺势而动,沿着学生思想发展的轨迹,把道路越走越宽,把学生的思想引向深刻。接下来的几天中午,我们依然在播放“超级女生”,可不同的是:不再有泪水,而是拥坐一团的温馨。

3、拓展“隐性教育”的空间

前不久无意中看到这样一个教育故事,感触颇深。一位父亲带着五岁的儿子去游玩,遇 到一个土坑,儿子非要下坑去玩。当儿子玩得高兴时,父亲坐在不远地方,不让儿子看见。儿子玩够了要上来 ,开始喊爸爸。爸爸一声不吭,装没听见。儿子直呼爸爸的名字,爸爸还是不理他。于是他连哭带骂“坏爸爸 ,大坏蛋!呜呜……”叫喊哭骂几招都不见爸爸露面,儿子只好在坑里想办法,终于发现坑边的土阶梯,于是手脚并用地爬上来了。当他发现爸爸就在旁边一棵大树下坐着时,便惊喜地扑上去,高兴地攥着小拳头不无自豪地说:“是我自己爬上来的!没有爸爸,我自己也能上来!”

上述教育事例揭示了这样的教育规律:教育者有明显的教育意图,但在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没有明显的受教育意识,在不知不觉中悟到了某种道理,往往是意料之外的。或是教育者通过创设一种情景,使受教育者去感受某种道理。或是教育者通过适当的引导,让受教育者自己去探索正确的做法。这样的德育教育,避免了显性的灌输,避免了空洞的说教,启发了受教育者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通过受教育者的亲身体验,得到对人生的真切感悟。

4、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美应该是外在美与内在美的高度统一。外在美,它包括外表美和仪表美。人的外表美诸如肤色、五官、高矮、胖瘦等是天生的,一般情况下是无法改变的;而仪表美诸如服饰、仪态、风度、言谈举止等,则反映了人的审美品味,它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改变。内在美则是指人的心灵美、人格美、精神美,包括思想、品德、学识、修养等,它同样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培养、提高。老舍先生曾说过:“真正美丽的人是不多施脂粉,不乱穿衣的。”还要结合自身的条件,扬长避短;要整洁宽松,有利于健康;要注意场合,不标新立异。

当然,对于一个人来说,内在美才是最重要的。正如歌德说的:“外貌美只能取悦一时,内在美方能经久不衰。”为此中学生应时刻注意自己的内在美,培养自己的内在美。一个人如果光有躯壳的美,而没有灵魂的美,这是假美。比如,在一辆共交车上,坐着一位时髦漂亮的女郎,乍一看给人的感觉很美。此时,刚好有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大爷上了车,不小心踩了她一脚。于是这位“美丽”的女郎立即杏眼一瞪,满脸怒容,张口就骂:“你这老不死,怎么把我的新鞋踩脏了。”这时你肯定再也不觉得她美了。因为在她华丽的外衣、漂亮的容貌之下,缺乏一颗美丽善良的心灵。那么内在美如何来培养呢?我觉得应该做到以身作则。

例如: 1993年这是我刚踏上三尺讲台的一年。当时,学校的厕所由于设计差,坑浅,管道又有弯曲排泄不通,经常会粪满金山。也许是为了考验我、锻炼我,学校就把厕所卫生这个老大难问题安排给了我们班。为了给学生一个榜样的作用,我第二天故意打扮时髦一些,早早独自去厕所打扫一翻。当我回到教室时学生都用诧异的眼光看着我,我也来了个顺水推舟,问:“今天我漂亮吗?”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我又问:“我刚打扫完厕所,你们闻到我身上有一股臭味吗?”,教室内顿时一片寂静。此时我再把这个消息告知大家,没想到的全班同学都踊跃表态:愿意跟着老师把学校的厕所卫生搞好。后来的事实证明,我们班没有让全校师生失望。

后续:

鲁迅在他的作品中说过,文艺的要旨是在唤醒一批人。同样,我们的教育在于唤醒那些尚处在蒙昧状态的人。同时我要引用陶行知的“教育即生活”思想,认为我们要教会首先是人的生存和生活本领。难道我们在这里要不负责任的说“我的任务是教会他几个字”吗?美德教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参考文献]:

朱永新《新教育之梦》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2003.5

朱小蔓《中小学德育专题》 南京:南师大出版社2006.2

沈迪云《迈好青春第一步》 华艺出版社2000

魏书生《教书育人之道》 漓江出版社2001

上一篇:如何改进中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下一篇:中等师范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