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同义单音节视觉动词辨析

时间:2022-07-26 01:17:49

古今同义单音节视觉动词辨析

[摘 要] 视觉动词是感官动词中的一种,大量的视觉动词在产生和发展中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意义,本文将古今常用单音节视觉动词从意义上做出分类,并对同义视觉动词之间的细微差别进行简单辨析。

[关键词] 同义词;视觉动词;单音节;区分

【中图分类号】 H1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8-137-2

视觉是眼部健康的人必有的人体机能,视觉动词在由古至今人们的生活、写作、典籍中更是一个应用率较高的词类。大量的单音节视觉动词在产生和发展中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意义,同义词的本质特性就是“有同有异”,我们在对单音节视觉动词的研究学习和运用中,既要明其“同”,更要求其“异”。

一、表示“看”的意思,强调动作过程

首先对常用的几个都表示“看”的视觉动词进行辨析。

视,是近看,所以能引申出“视察”的意思;望,是远看,所以能引申出“盼望”的意思;观,可远可近,表示有目的的看;览,与观同义;阅,看文字;瞅,看,一说斜着眼看,北方方言用语;瞧,口语,看;盼,是顾、看的意思;看,早期是访问、探望的意思,最初与视不同义,后来才逐渐同义,一般古文中多用“视”,诗歌则多用“看”。

由此可见,表示相同意义的单音节视觉动词之间仍然存在着细微差别,下面将从视觉动作的方向、持续时间、性情状态等方面作进一步划分并分析。

(一)从视觉动作方向上区分

1.表示注视、直视――盯、瞄、瞩、眙、瞵、睽、、眭、

盯:把视线集中在一点上;注视。古读chéng,直视,韩愈等《城南联句》:“鼻偷困淑郁,眼瞟强盯瞑。”

瞄:本义是把视力集中在一点上,注视;引申为眼睛迅速地注视,迅速地看。古无此字。

瞩:本义注视,也有望义。《晋书・桓温传》:“登平乘楼,眺瞩中原。”

眙:古读chì直视,注视,目不转睛地看。《楚辞・九章・思美人》:“思美人兮,揽涕而眙。”今读yí,已无此义。

瞵:书面用语,瞪眼注视。左思《吴都赋》:“鹰瞵鹗视。”

睽:张目注视,如“众目睽睽”。

:直视。《玉篇》:“,直视也。”今无此字。

眭:古读guì,目光深注,有恶视意。读suī时作姓氏。《说文》:“深目也。亦人姓。从目圭声。”今都读suī。

:目光无神地直视。《说文》:“,目无精直视也。从目,声。”今无此字。

2.向上看――瞻、盱、睢

瞻:本义为向下看,《说文》:“瞻,临视也。从目,詹声”。后逐渐演变成往前或往上看,《论语・子罕》:“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盱:本义是张目。《周易・豫》:“盱豫,悔。” 引申为睁开眼睛向上看。

睢:古读huī,仰看。《说文》:“睢,仰目也。从目,隹声。”今读suī,已无此义。

3.向下看――瞰、、临

瞰:从高处往低处看;俯视。《后汉书・光武帝上》:“云车十余丈,瞰临城中。”瞰在古代还有远望、窥探义;今通常作俯视义,无远望义。

:从高处往深处看。《说文》:“,深视也,一曰下视也,又窥见也。从目,覃声。”

临:站在高处看低处。《诗经・邶风・日月》:“日居月诸,照临下土。”

4.远看――望、、、、眺、视

望:向远处看。《荀子・劝学》:“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书面用语,望,看。班固《西都赋》:“于是秦岭,北阜。”

:书面用语,望,远望。《古诗十九首・凛凛岁云暮》:“眄睐以适意,引领遥相。”

眺:本义是看,《国语・齐语》:“而重为之皮币,以骤聘眺于诸侯……”引申为从高处往远处看,《汉书・礼乐志》:“灵安留,吟青黄,遍观此,眺瑶堂。”

:看,望。《后汉书・马融传》:“且鼎俎,耳听康衢。”

5.近看――视、眈、、

视:看,侧重于近看,《孟子・梁惠王上》:“抑采色不足视于目与?”

眈:眈眈,本义是注视。《说文》:“眈,视近而志远也。从目,声。”

:本义是视。《玉篇》:“,视也。”今无此义。

:视。《广雅》:“,视也。”

6.旁看、环视――睐、顾、眷、、

睐:旁视,顾盼。曹植《洛神赋》:“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顾:本义为回头、回头看,《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不顾而唾。”引申为视、看,《孟子・梁惠王上》:“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

眷:回顾,回头看。《诗经・大雅・皇矣》:“乃眷西顾,此维与宅。”

:遍看,环视。《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九州而相君兮,何必怀此都也。”

:张目而视,环顾。刘歆《遂初赋》:“空下时而世兮,自命己之取患。”

(二)从视觉动作持续时间上区分

1.久看――表示注视的盯、瞩、眙、瞵、睽、眭等字,在“目光集中于一点”的意思上相对时间较长。

2.暂看,疾视――、瞥、赐、

:古读qiáo,同“瞧”。今读shào,方言用语,略看一眼。

瞥:目光一掠,很快地看一下。《后汉书・马融传》:“兽不得,禽不得瞥。”

赐:疾视。左思《吴都赋》:“忘其所以赐,失其所以去就。”

:暂视。柳宗元《又祭崔简旅榇归上都文》:“欺苟,脞贱暗。”又窥视。

(三)从视觉动作状态上区分

1.斜眼看――眄、睇、睃、睨、瞟

眄:斜着眼睛看。《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臣闻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暗投人于道路,人无不按剑相眄者。”

睇:书面语,斜着眼睛看。《楚辞・九歌・山鬼》:“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睃:斜着眼睛看,带有窥视之意。《水浒传》“都头如何不去睃一睃。”

睨:书面语,斜着眼睛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瞟:斜着眼睛看。《金瓶梅》五十八回:“还眼儿瞟我。”

2.瞪眼看――瞪、、

瞪:睁大眼睛直视。王延寿《鲁灵光殿赋》:“齐首目以瞪眄。”

:方言用语,睁大眼睛看,表示不满。梁斌《播火记》:“她了严萍一眼说:‘走!’”

:瞪大眼睛吃惊地看。《说文》:“,大视也。从目,声。”

3.仔细看――审、察、省、眇、相、

审:审视,考察,仔细看。《后汉书・王龚传》:“未审其事深浅何如。”

察:仔细看。《周易・系词上》:“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

省:读xǐng,察看,审察。《楚辞・天问》:“禹之力献功,降省下土四方。”今单字无此义。

眇:本义指一只眼瞎,引申为眯着眼睛仔细看。《汉书・叙传上》:“若乃牙、旷清耳于管弦,离娄眇目于豪分。”今无此义。

相:读xiàng,省视,察看。《楚辞・离骚》:“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今读xiāng时有亲自观看(是否合心意)义,已无省视察看义。

:仔细看。《说文》:“,目熟视也,从目,鸟声,读若雕。”今无此字。

4.偷看,窥视――窥、觇、、

窥:从小孔、缝隙或隐蔽处偷看,《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引申为观察,侦探,《荀子・议兵》:“窥敌观变,欲潜以深。”有引申为探看,贾谊《过秦论》:“……君臣守固,以窥周室。”

觇:书面用语,窥视,观测,察看。《国语・晋语六》:“至聘于周,公使觇之,见孙周。”

:书面用语,窥视,窥探。《孟子・离娄下》:“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良人之所之也。”

:窥视,窥探。《说文》:“司也。从,微声。”今无此字。

5.怒视――、、

:瞪目怒视。《战国策?荆轲刺秦王》:“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目,发尽上指冠。”

:侧目怒视。《孟子?梁惠王下》:“……劳者弗息,胥馋民乃作慝。”

:读xì,怒视,恨视。《韩非子・外储说右下》:“虎然环其眼。”

6.惊视――、

:惊视。《说文》:“,目惊视也。从目,袁声。”今无此字。

:瞪大眼睛吃惊地看。《说文》:“,大视也。从目,声。”

7.和善地看――、

:和好诱人地看着。《说文》:“,好视也。从,委声。”

:读luó,和顺地看。《说文》:“,好视也。”

二、表示“看见”的意思,强调动作结果

见:看见,看到,是视觉动作的结果。

睹:同“见”,看见。《庄子・秋水》:“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觌:见,相见。曹植《洛神赋》:“尔有觌于彼者乎?”

:依稀看见。《说文》:“,小见也。从冥声。”

瞩:本义注视,引申为看见。沈辽《零陵先贤赞》:“有冢嶙嶙,有池渊渊,不瞩其人,唯余苍烟。”

三、结语

根据同义词所表示的意义重心不同、性情状态不同、范围大小不同、程度深浅不同、褒贬色彩不同、语法功能不同等特点,我们对单音节视觉动词做出了如上分类。通过简单的分析例证,可以发现词义相同又可分为本义相同、本义和引申义相同、引申义相同三类,从而说明了同义词的“同”是就义项而言的,而不是就词义系统讲的。虽然单音节视觉动词的历史较为悠久,但是随着汉语的发展,除了许多词汇的消亡之外,还有大量新的单音词和复音词的新生分担了原有词汇的意义,使得许多单音节视觉动词的本义的使用频率降低并逐渐消亡,最终形成了今天我们常见的词义系统。由此可见,词义是发展的,同义关系是可变的。这就要求我们不仅是分析单音节视觉动词,在其他汉语词义的学习中也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多角度、多方位、多层面地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3]《古代汉语词典》编写组.古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4]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

[5]王力,古常宏.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M].北京:中华书局,2011.

作者简介:魏祺(1993-),女,汉族,天津人,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语言文字。

上一篇:现代城市景观雕塑的文化与艺术特征 下一篇:关于增强高职高专学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