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进中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时间:2022-09-22 09:14:04

如何改进中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广泛、迅速的大众传播媒介,使学生获得信息既多又快,因此,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再用“禁、堵、统”的方法,不仅不能奏效,而且只会适得其反,必须面对新形势、新问题,采取新方法。

一、变“封闭式”为“开放式”

我们以往对形形的社会思潮和思想意识采取“堵”的方法,可我们的学生思想活跃,他们看得多,想得也多。因此,“堵”不住。我们不妨打破封闭状态,让学生在同外界接触交往中进行比较、鉴别,以提高认识,明辨是非,增强免疫力。同时,加强正面宣传,把问题讲透,不回避矛盾,变“堵”为“疏”,让学生在比较鉴别中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用爱激励学生。崇高的爱要求教师具有高尚的师德,充分利用教师形象的影响力激发学生的理智感、道德感和审美感。班主任老师的一句话,一个手势,一个眼神就像高明的琴师一样在学生的心弦上弹拨出动人的乐章。班主任应当用自己言行一致、光明磊落的品质,对工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态度去感染学生,身先士卒,身体力行,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先做到,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学生。同时,班主任的爱应是公正的,一个班集体中品学兼优者有之,班主任不应偏信偏爱;品学均差者有之,班主任不能冷淡歧视。否则受冷淡遭歧视的学生会自暴自弃,甚至产生逆反心理,从而拒绝接受教育。

二、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交流”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注重“你听我讲”,上课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学生仅是装知识的容器,教师不管学生的承受能力和个性差异,没能做到以人为本。这种方法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它不能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开展有的放矢的思想政治工作。面对思想活跃的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放下架子,在平等的基础上,采取“双向交流”的教育方法。通过交流,互相了解沟通,架起相互信任的桥梁,真正把握住学生的思想脉搏。这样,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课堂上要多些微笑。师生关系的和谐程度能够从课堂教学中反映出来。如果学生怕答错问题被老师批评而不举手或站在那里有话不敢说,那么这常常是由于教师居高临下,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而造成的,这必然会妨碍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如果任课教师在课堂上多一些微笑,多几句鼓励的话语,主动与学生多进行沟通,坚持"无错原则",那么,课堂上必然会出现积极举手、各抒己见的场面。因此班主任要面带微笑地上每一节课,不在课堂上批评学生,不用过多的时间处理不良问题,表扬激励的语言不离口。这种做法会使班主任和学生在课堂上关系融洽了。

三、变“单渠道”为“多渠道”

学校领导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重要地位,教师应寓教育于各科教学之中,思想品德教师责无旁贷,应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其他科任教师也应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在教书育人上多做文章。以“育人”为中心,全校形成思想工作齐抓共管的新格局。用爱温暖学生。班主任一要关心学生成长,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和文明习惯,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做人。二要多给学生讲做人的道理,讲为人处事的原则,使学生"悟"出做一个高尚人需要具有良好的品德,注意引导使学生获得健康的心理。三要多与学生谈心、交心,做学生的知心人,你只有让学生充分信任你,才能了解学生心中的"结",才能排解学生的不良情绪,引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四要从生活中多关心学生,体贴学生,想办法解决学生生活上的困难。如学生生病后,我总能把学生的冷暖挂在心头,与班上的同学一道照顾他,使学生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班集体的温暖。

四、变“强迫式”为“自由式”

良好品德的形成是由他律向自律转化的过程,良好的品德形成是知、情、意、行协调发展的过程。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不能采取强迫式,必须多采取启发、示范、吸引等疏导方法,启发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进行自我教育,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变成青少年学生的自觉行动,这也符合市场经济的需要。我认为,当代青少年责任重大,仅有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观念、精神品质远远不够,还需要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养其热爱祖国的品质。要具有社会公德,还需要进行文明习惯养成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觉悟。班主任对学生怀有真诚的感情,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班主任的教诲。只有心心相萤,情感交融的教育,才会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事业的基础和开始,教育的成功来源于对学生的最大热情。学生非常需要班主任的爱,班主任只有情感投入,把爱的甘泉洒向他们的心田,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从而使得学生对教师崇敬、信任和亲近,形成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

总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提高智能素质,具备广博的知识,娴熟的教育艺术,较高的分析判断能力,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还应多一些“人情味”,用感情因素去感动人、理解人和关心人。正如印度大诗人泰戈尔所说:“爱是理解的别名。”只有爱学生、勤思考、勇探索、刻苦学习、提高素质,教育工作者方能跟上时代步伐,为培养新时期合格的建设人才作出更大贡献。

上一篇:浅议农村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其对... 下一篇:视觉化时代如何为学生支架起时尚与美德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