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适度性分析及其风险防范

时间:2022-08-29 06:02:39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适度性分析及其风险防范

【摘要】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时间的迁移,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不断地扩大,在国际地位上占有很重要的影响,因此,对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适度性进行分析,并在此提出相关的风险防范,能更好地指导我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外汇 储备 经济 风险

外汇储备适度规模影响因素有很多,如进出口状况、外债规模、实际利用外资等。因此,我国必须根据我国持有外汇储备的收益、成本比较和其状况把外汇储备保持在适度的水平上。

一、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需求因素分析

(一)进口用汇的需求

用进口额指标来体现进口需求,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把满足进口需作为衡量一国外汇储备的标准,一个国的外汇储备最低应能支持至少6个月的进口对外汇额的需求,标准值是应能满足6个月的进口对外汇的需求。

(二)偿债性需求

为避免发生债务危机,国家必须保有充足的外汇储备数额来应付即时偿付外债,外债的规模越大,债务的到期日也越近,用于偿还外债的储备需求也将变得更大。外债从期限结构来看,可分短期、中、长期外债,这两种性质的外债的偿债用汇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一年内到期短期外债余额,认为外汇储备规模必须考虑到资本流动。

(四)居民、企业对外投资和满足特殊需要的外汇需求

居民用汇主要体现在出境留学、旅游、探亲等方面。随着出境制度的松动、“黄金周”长假效应的放大及境外旅游目的地国家的增多,特别是国家外管局对个人用汇额度的放宽,居民用汇需求明显增加。企业对外投资,该需求主要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五)防范金融危机发生的需求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资本市场的尚未开放,我国金融风险日益严重。充裕的外汇储备有利于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稳定,满足政府的干预需要。外汇储备是防止国际投资者冲击的防线,维持金融体系稳定、平衡国际收支及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具有重要作用。充裕的外汇储备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满足兑换要求。

三、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适度性风险防范对策

(一)规模控制

庞大的储备规模是影响外汇储备风险的主要因素,但如果我国的现存外汇储备总量合理,则无需对规模控制,因此,应对我国外汇储备的规模是否适度加以判定。我国持有高额外汇储备的风险十分明显,降低储备规模,将外汇储备控制在适度规模内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国际收支双顺差是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不断攀升的直接原因,改善国际收支状况,从源头上有效控制了外汇储备总量的增长,从而防范风险。

(1)调整对外贸易,增加进口,改善经常项目顺差。我国要以出口作为对外贸易的政策,大力鼓励出口、限制进口,使外汇储备供给往往大于需求,外汇储备数量大幅低增加。因此,我国要适当减少出口鼓励措施,减少进口障碍进行着手。

(2)改善出口贸易方式,适当减少出口鼓励措施。改革开放以来,政府采取多种措施促进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我国成为第二贸易大国。因劳动力成本低使我国成了世界制造业的组装地,我国的出口贸易以加工贸易为主,加工贸易的产品最终是出口,由此形成经常项目下外汇盈余的稳定来源。所以,首先需调整我国的贸易方式,注重出口质量。其次,我国应改变鼓励出口战略,转而采取中性的出口战略,可利用税收手段为出口降温,调整出口退税政策。

(3)减少进口限制,鼓励进口。减少进口限制,大力发展进口贸易,通过增加用汇进一步降低我国外汇储备的风险。鼓励出口,制约我国外贸进口的因素非常多,有的地方政府人为压制进口。随着我国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居民的消费需求也相应得到提高。我国应适度降低关税和进口环节税,取消不必要的壁垒,积极扩大外贸进口,在关键工艺技术和精密设备还应积极鼓励,使得贸易进出口处于动态平衡。

(4)鼓励对外投资,提高引进外资质量,改善资本项目顺差。我国的资本项目实行部分可兑换政策,严格的资本管制制度,实际上是控制资本“宽进严出”,致使资本项目处于非均衡发展状况。资本项目盈余成为我国外汇储备供给的重要来源。鼓励对外投资、提高引资质量、适当控制外资规模调节资本顺差,达到防范风险的目的。

(5)提高引资质量,适当控制外资规模。经过多年粗放式的引进外资,我国成了发展中国家中的最大吸引外商的直接投资国。现阶段,我国资金比较充足的情况下,可适当控制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全面控制外资的质量,有选择性地利用外资,遵循原则基础上引导外资的投向。

(6)大力鼓励对外投资。在加强外资流入管理的同时,应当逐步放松外汇流出的限制,鼓励大型企业“走出去”,提高外汇资源使用效率。现在我国正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实际上是政府投资行为,具有局限性。应大力鼓励个人和企业对外投资,分担政府的外汇储备风险。

(二)结构改善

我国外汇储备结构也不合理,且超过了适度规模,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储备的风险,因此,我国政府要加强结构管理达到弱化风险的目的。应将我国外汇储备划分为适度和超额储备两部分,按照不同的管理原则改善存储结构。

(三)政策协调

我国的外汇储备增长机制具有特殊性,国内宏观经济环境的现状和特定的制度,导致了我国外汇储备总量处于非正常增长,必须加强政策间的协调,减弱或消除人为制度因素的影响。

(1)扩大内部需求,优化国内宏观经济环境。扩大内部需求需适当降低国内过高的储蓄率。我国高储蓄率的组成中,居民、企业、政府的储蓄率均很高。居民储蓄额占居民支配收入比较高,财政存款持续性增长,主要是因近年来财政收入大幅增长,且财政政策轻消费重投资。因此,如果我们要降低储蓄率,必须提高居民、企业、政府的消费倾向,拉动我国内需。

(2)改革现行结售汇制度,化解制度性因素作用。我国高额外汇储备引发的风险十分明显了,必须采取有效地防范措施,弱化这些风险,从而减小国家损失。我国外汇储备的风险在于外汇储备供给远远大于需求、单一的美元结构、超额外汇储备的非优化管理以及外汇储备与经济制度的联系,因此,我国外汇储备的风险防范必须控制规模、改善结构、政策协调,做到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完好结合。

参考文献:

[1]左柏云.中国外汇储备增加的两种自我强化机制及其弱化对策[J].南方金融, 2006,(12).

上一篇:浅谈我国私人银行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下一篇:银行服务营销中个人银行业务的营销服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