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基础英语合作学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8-28 01:48:45

英语专业基础英语合作学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策略,在英语专业基础英语教学中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 在合作学习的实践中也存在着各种问题。本文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合作学习 英语专业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6-0126-02

引言

合作学习是一种“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的教学策略,也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由于它在改善课堂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王坦,2002)。合作学习应用于英语专业基础英语教学,表现出多了方面的优越性,改变了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活跃了课堂气氛,丰富了教学组织形式,不仅能够有效提高英语学习效果,而且有助于促使学习者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的提高(袁京,2010)。但这并不意味着合作学习一开始就会成功,通过实践和观察发现,合作学习策略在英语专业教学应用中也存在种种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就无法保证合作学习的实际效果,甚至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基础英语课堂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一)合作学习活动内容设计和时机选择不科学

教师在实施合作学习的时候,容易出现对合作学习内容的选择、合作活动设计不够科学的现象。应该明确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于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内容过易,学生看不到活动的意义,容易产生厌倦感;合作学习内容过难,学生不知从何处下手,没有成就感,积极性也会受到打击。不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需要盲目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或者把所有新知识都丢给学生讨论解决,学生往往感到没学到东西,也容易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质疑,是组织合作学习的误区。

(二)缺乏有效小组合作技巧

学生习惯了教师主导课堂的讲座式教学和互相竞争的学习环境,缺乏合作技巧,对于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不知所措。在小组里,性格外向、成绩较好的同学容易占据发言主动权,合作学习的大部分时间被他们所掌控,而性格较内向或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往往处于倾听者的位置。对于小组共同完成一份报告或作业的小组工作,有时会出现“搭车”现象,即由小组中的个别人承担所有任务的情况。有的学生遇到困难或英语语言表达出现障碍时,还会出现用母语交流的情况,不利于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三)合作学习评价不全面

对合作学习的评价与传统教学评价有所不同,过分关注小组成员个体评价和小组整体评价都不利于小组活动的有效开展和学生的学业进步。教师和学生往往侧重于对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的评价,忽略了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教师不能够有效地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以及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进行评价,易挫伤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四)合作学习中教师角色意识转换不到位

合作学习要求改变以往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重新定位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教师在合作中的角色定位如果不能够及时转变,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合理设计、引导、指导、鼓励和督促学生的合作学习活动,将直接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

二、解决对策

(一)科学设计合作学习内容与活动

教师对合作学习的内容进行精心设计,从对学生的分析、目标设置、任务选择到教学过程与评估等都要进行全面设计。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应根据学生的语言基础,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任务。科学、合理的内容选择和活动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兴趣、热情,并在活动中有效学习和应用语言知识。对于背景知识、词汇语法、课文阅读、写作等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教师应选择不同的合作学习方法,适应学生的认识基础、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意愿等实际情况。同时,应将小组合作学习与班级授课有机地结合起来,灵活运用。

(二)合作技能训练

学生拥有良好的合作技能是合作学习成功的重要保证。学生需要掌握听取、说明、求助、自控、建议、说明、协调等合作技能。但学生的合作技能形成与发展却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需要教师对之进行有意识地培养与训练。首先,教师应尽最大可能使所有学生都能意识到合作技能对于集体和个人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帮助学生弄清每种合作技能的作用,尽量多为学生创造实践合作技能的机会与情景,并及时反馈技能训练的信息。

(三)合理评价合作学习效果

对合作学习的评价应采用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教师应制定出全面、科学的评估标准,以便师生客观准确地评价合作活动的效果。评价应包括自评、组内互评、教师评价和组间互评。首先,要把小组整体评价和个体评价结合起来,对于小组整体表现的评价,有利于激励优秀的学生帮带学习较差的学生,对合作学习中有进步的学生给予鼓励和赞扬,有助于帮助学习动机差的学生产生学习积极性。其次,教师要引导小组内部成员的自评和互评以及小组自评和组间互评,通过总结小组合作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以及个体对小组所做的贡献,使学生能互相学习,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最后,教师在评价合作小组时,不仅要关注小组合作学习的结果,还要对小组合作过程的表现进行评价,教师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参与程度、团结合作、完成任务、学习效果等指标评价各组学习行为和效果,让学生认识到小组合作成员是一个学习的共同体,只有每个成员的积极参与才是合作学习所要实现的目标。

(四)教师角色的适当转变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由一统课堂的权威转变为教学内容的设计者、课堂教学过程、师生互动组织者、指导者,成为知识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和学习效果的评价者。教师的主导地位在合作学习中不应弱化,应适时地引导、启发、调控、指点,与学生充分地进行交流、互动,深化学生合作学习的内涵。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逐渐实现从“教”到“学”的转移,克服角色转变所带来的问题,以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三、结语

合作学习应用于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课堂教学,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自主学习能力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在合作学习的实践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教师树立问题意识,转变教学观念,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机结合起来,创造出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语言环境,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Cohen,E.(1994).Designing Groupwork: Strategies for the Heterogeneous Classroom (2nd ed.).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

[2]Johnson,D.W.&R.T.Johnson.(1993).Gifted Students Illustrate What Is Not Cooperative Learning.Educational Leadership,50(6),60-61

[3]Jacobs,G M.,M.A.Power & L.W.Inn.(2002).The Teacher's Sourcebook for Cooperative Learning: Practical Techniques, Basic Principles, and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Thousand Oaks,CA:Corwin Press.

[4]McWhaw et al.(2003).Students as Collaborative Learners. In R.M.Gillies & A.F.Ashman(Eds.).Co-operative learning-The social and intellectual outcomes of learning in groups. N.Y:Routledge Falmer.

[5]Olsen,R.E.,& S.Kagan.(1992).About cooperative learning.In C.Kessler(Ed.),Cooperative language learning:A teacher's resource book.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

[6]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7]王艳.自主学习者对教师角色的期待[J].外语界,2007(4).

[8]袁京.合作学习模式下英语教师角色的转变[J].中国校外教育,2010(6).

[9]庚鲜海,王月会.合作学习原则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3).

上一篇:浅谈任务情境教学模式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大学英语语法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