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纠偏有良方

时间:2022-08-28 12:49:20

作文纠偏有良方

近几年全国卷高考作文题回归材料作文之后,审题更加受到人们重视。尤其今年参加河南省高招语文评卷工作,感受最深的就是审题是材料作文的关键,可以说审题成为影响作文成绩的最大因素。审题若有偏差,一切都是白搭,审题如果准确,结果肯定不错。写作实践中,不少学生时常为审不准题而苦恼,甚至有些学生可以说是“擅长”跑题,这些学生虽也苦思冥想,绞尽脑汁,但总是一审就偏,一写就跑。也有的同学喜欢标新立异,反弹琵琶,往往弄巧成拙。针对这些审题不准的问题,下面谈几点纠偏的体会。

1、整体把握材料寓意,不要纠缠局部细节: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 材料的整体寓意着眼,把握材料的大方向,即谈论的范围、方面等,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走题现象。

例如,2007年全国卷I看图作文,三个大人看着一个小孩踩西瓜皮摔倒在地,说了一句相同的话:“摔倒了吧。”这个材料的整体寓意是谈如何教育孩子,孩子如何成长的问题。一些同学却大写“要讲社会公德”,“要提高国民素质”,“要细心认真”,“谈环境保护”等等,离题万里,究其原因,就是这些同学没有从整体上把握材料寓意,没有把握好大方向,而只从“西瓜皮”这一细枝末节出发来引出观点,怎能不偏。

2、理清对象之间关系,尽量从主要对象入手:有些 材料 可能会涉及到两个甚至两个以上对象,如果这几个对象之间并无明显的主次之分,而是平行并列的关系。那么,从理论上来说,每一个对象都可以提炼出至少一个观点。但有时有些 材料 可能会涉及几个对象,但这几个对象并不是并列的关系,其中有主次之分,那么,我们在审题时就应该分清主次,要尽量从主要对象入手进行分析,而不能从次要对象入手,否则就很有可能出现偏题现象。

我们看下面这个材料:有盲子过涸溪,失坠,两手攀木盾,兢兢握固,自分必坠深渊。过者告曰:“无怖,第放下即实地也。”盲子不信,握木盾长号。久之,手惫,失手坠地。乃自哂曰:“嘻,蚤知是实地,何久自苦耶。”

分析:本文的主角是盲子,作者对他的态度是讽刺,盲子“久自苦”的原因是不信忠告,兢兢握固,死不放手。在这样理解的基础就可以得出 “不能一意孤行”、“要善于听从劝告” “第放下即实地”、“学会放手、敢于放手”等立意及命题了。如果从“过者”的角度,得出“帮人要帮到底”或“不要只说,要伸出援助之手”的立意,就不大合适。

3、抓住关键语句,准确提练观点。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开头句、结尾句、对话句、结语句),有时会反复突出某些或某个词语,抓住这些关键语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特别强调,材料中的关键词语一般不要改变。

例如:有人问一位魔术师:“你的成功是不是因为有一双比别人更灵活更敏捷的手?”那位魔术师笑了笑,摊开手说:“我的手,永远空空如也。我能变出一串珍珠,因为我的百宝箱里准备有珍珠。我永远变不出月亮,因为我的百宝箱里没有准备月亮。”是的,凡事皆是这样,准备种子,就收获果实;准备努力,就收获成功;准备今天,就收获明天。

分析:这个材料,从关键句来说,就是最后一句话,从关键词语说,就是“准备”二字,立意应该是“有准备就会成功”,“准备努力,收获成功”等。而有的同学写“有因才有果” “付出就有回报”,“成功站在付出的肩上”,就是不注意关键语句,立意不够准确。而有的同学写“只有辛勤努力,才能成功”,粗看也不错,但细想就会发现,“努力”和“准备”还是有区别的,努力只能算是准备的一个方面,而且也有所侧重,准备的意义就比较广了。

4、把握材料情感倾向,不要盲目反弹。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实际上这往往也是作者出题的意图所在,我们可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一般情况下不要和材料倾向唱反调。

例如:当断臂的维纳斯展示在人们面前时,吸引了无数好事之徒趋之若鹜。它们提出种种接上断臂的奇思妙想。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但迄今为止仍未有任何设计能取得普遍的赞赏。

分析:材料中的情感倾向十分明显。“好事之徒”、“趋之若鹜”等词贬斥之情溢于言表。对想接上断臂在做法持否定态度,对断臂维纳斯持赞赏态度。据此可立意为:应顺其自然,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如果不注意分析情感倾向,立意为:坚持就是胜利或攻书莫畏难。就明显偏离题意。

5.准确理解材料中细节或比喻性概念的含义:有些 材料 中的比喻性概念、某一细节具有特殊意义,审题时我们首先应该认真分析,仔细揣摩,从而从而准确把握 材料 所蕴涵的意义或道理。寓言故事中的事物及事物的动作行为的含义也要准确分析,这样提练出的观点才更准确。

例如: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个!”。

分析:这则材料,“下一个”就是关键点,弄准“下一个”的确切含义是审准题的关键。我们注意贝利先后两次回答“下一个”时所处的情景,初露锋芒时说“下一个”,应该代表他的不满现状;而第二次是在踢进了一千多个球,成为举世闻名的球王之后说的,这就更表现了他的永远进取,奋斗拼搏的精神。“下一个”准确把握好后,就可以写“不满现状,永远进取”等。而“没有得到的就是最好的”就不够准确。

又如:远处是座入云的高山,近出是一条崎岖的小路;路边坐着一位背着行囊的旅人,正拿着一只鞋在磕。画的下面有这样一句话:使人疲惫的往往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你鞋里的一粒沙子。

分析:这里“高山”是“目标”,“远方的高山”就是“远大的目标”。“沙子”是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小小”的“干扰”“缺点”“错误”等。“不要让小小的干扰毁了我们的大好前程。”“前行途中,请及时倒出鞋中的沙子(清除自己的缺点)”等就是比较准确的立意。而“战胜困难,迎接胜利”就与材料寓意有偏差了。

当然,材料作文的审题技巧是很多的,本人在这里谈的只是训练写作过程中的一些粗浅体会,不当之处,请各位同仁不吝批评指正。

上一篇:小学青年教师教育现状及对策 下一篇:他们比盖茨、巴菲特更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