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科技人文价值诠释

时间:2022-08-28 06:15:11

当代科技人文价值诠释

?眼提 要?演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对人文的论述,简要概括当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的科技人文价值及其表现。

?眼关键词?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人文价值

?眼作者简介?演朱天济(1968―),男,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思政部思政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哲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高校思政教学与研究。(江西南昌 330088)

一、人文

中西语言结合起来,汉语中的人文有以下三个相互关联的含义:其一,作为某类存在物来讲,泛指人事,与人之外的自然现象相区别,是人本身或与人有关的种种现象,即与“自然景观”相对应的“人文景观”。其二,作为某类学问、知识讲,它和“科学”相对应,尤其和自然科学不同,因此形成“人文学科”。其三,作为某种倾向的思想观点来讲,它与(现代)人文主义、人本主义等等相联系,尤其是在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形成一定的人类分工之后,如果只偏重于后者,就难免或多或少地走向这种思想观点。

此外,人文从字面上看应是人“文”,有人使对象“人化”或“人性化”的意义;人文中的“文”,古同“纹”,意思是“有条理”。而到目前为止,在茫茫宇宙之中,只有人才能认识自身与外部世界,认识、探究并改造自身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所以人文又常引申为人类基于自己的目的、动机、利益对自身与外部世界及其关系的认识和改造,使之具有“条理化”和“人性化”。这一“条理化”和“人性化”过程就是常称的“人文追求”。

本文使用“人文”的意义为:外延是指“与人有关的现象”,即“人文世界”也即“与人有关的世界”。内涵是指人对“与人有关的世界”践行“人文追求”,使之“人性化”。有时也是指人文学科(人文科技)。

二、价值、科技人文价值

(一)价值

在我国,自1980年以来,学术界较为认同的是价值关系论。认为价值是指客体对主体需要的肯定或否定关系,是客体的本体属性价值化过程及其结果。从静态看,价值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肯定或否定关系,只要主体和客体发生关系和作用,就必然意味着客体对主体的存在和发展起着这样或那样的作用(有益的作用或有害的作用),满足主体的这样或那样的需要,因而对主体有这样或那样的价值。价值不是一种实体,而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特定的关系,即客体以自身的本体属性对主体某种需要的肯定或否定的关系。价值范畴应是对价值关系全面的反映。

价值客体非仅指和人发生对象性关系的物质客体,还应包括知识客体、精神客体等。

价值除了取决于客体之外,还取决于主体生存发展的需要,离开了主体及其需要,客体只能是尚未价值化的东西,即是一种自在的无所谓的价值存在物。价值主体也不能简单地说是“人”。“价值”只有对人才能存在,离开了人就谈不上价值,及具有何种价值。对作为价值主体的“人”要作具体,历史分析。

(二)科技人文价值

结合价值关系论和人文的认识,从理论上,科技人文价值就是人通过科技对“人文世界”(或“与人有关的世界”)践履人文追求使之人性化,从而直接或间接地显示出科技与各种主体的各种需要的满足之间形成的肯定或否定关系。从科技与人的生存发展实际关系来看,二者之间实质上就构成了人文价值关系,科技具有人文价值。人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而人之所以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又是为了满足人本身的生存发展需要。在这种价值关系中,科学技术作为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结晶不是表现为精神客体,便是表现为物质客体,这些客体是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和有效工具,是使世界为人服务,推进、保证人的生存发展的有效手段,因此科技是蕴含人文价值的价值客体。

从人的发展历史看,科技人文价值表现在:一是,人猿揖别的发生,在物种方面,人从其他动物中提升出来,成为“万物之灵”,劳动和技术起了决定性作用。正是依靠劳动和技术(原始的技术),原始人进行刀耕火种,同各种山洪猛兽搏斗,确立了自己在自然界中地位,踏上了人类生存发展的光明之路。二是,继“物种提升”发生之后,人类在劳动过程中,掌握的技术越来越多,越来越先进,特别是后来科学的诞生,在科学和技术的共同推动下,人类生产和交往关系不断扩大,在进化的道路上,人类不断朝着“在社会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即社会提升)的历史演进。这里标志着人的社会地位实现,凸现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人类在劳动过程中,不断地开发自己的聪明才智,促使科技不断地产生、发展、应用和创新,人类美好的求生存求发展的欲望和需求一次次地被提高到一个新境界,并且一次又一次地得到了实现。因此,立足于价值关系论,人类的生存发展的需要与科技事实上构成了一种人文价值关系,科技在人类生存发展视野下显示了其人文价值。

科技人文价值还体现在“人文世界”(或“与人有关的世界”)的各个方面的人文追求上。

既然“人文”等同于“与人有关的现象”或“人文世界”,那么,在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人文”应有在“物质”层面、“精神”层面、“政治”层面、“社会”层面、“生态”层面追求人性化的含义,惟有五者兼顾,五者并重,才是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人文”的全方位的意义。事实上科技已涉足人所涉足的各领域,科技人文价值自然应有“物质”价值、“精神”价值、“政治”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之分,“物质”价值应体现于经济建设和人自身肢体的物质方面,“精神”价值应体现于社会,人自身的精神文化建设方面,“政治”价值应体现于人的政治生活之中,“社会”价值应体现于社会建设各方面,“生态”价值应体现于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如此,从人文的外延来看,科技人文价值就有狭义和广义理解。狭义的理解,基本上将“科技人文价值”局限于精神和文化的范围内,更确切地说,将“科技人文价值”看作是科技对于人的精神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如早期人本主义(雅斯贝尔斯、海德格尔等)的技术异化观点和法兰克福学派(弗络姆、马尔库塞等)的技术异化观点,仅仅看到了技术在人本层面上对人性的控制(异化),而没有从技术的社会层面分析技术的价值正负效应,更忽视了技术在自然层面的负价值的现实。苏格拉底提出过:“德性就是知识”的论断。“德性”指过好生活或做善事的艺术,是一切技艺中最高尚的技艺。他认为这是每一个人都能学会、或可以确定地知道的原则。在此意义上,他把“德性”等同于知识,在这里虽然知识还不是我们现在意义上的科学技术,但已有“知识即美德”的意蕴。法国化学家M.贝特洛则进一步把未来科学看作是“人类具有最大幸福和崇高道德”的保证。

如果把“科技人文价值”仅局限于物质、政治、社会、生态中的任何单个领域内,同样也是一种狭义的理解。

广义的理解应包括上述五种狭义的理解。它将“科技人文价值”中的“人文”(“人文世界”)理解为既包括人的全部生活,而不像许多人文主义者那样只注重人的精神生活,当然也不像许多功利主义者那样只注重人的物质生活,某些技术统治主义者那样只注重人的政治生活。这样,科技人文价值就可以更宽泛地解读为:科学技术在各个方面对人的生存、发展、自由和解放具有的意义和价值,一句话,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的价值或效应。

基于这一广义的理解,科技人文价值就可以从人的生存发展必须具有的物质环境、自然环境、政治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五方面这一外在世界与人本身的精神及肢体二方面这一内在世界加以探讨。还因为人作为“自然存在”物和“社会存在”物,生存发展离不开自然、社会和人本身的肢体方面的物质条件与社会、和人本身方面的精神条件,所以,还可以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阐述人的生存发展之维的科技人文价值。

对科技人文价值作广义理解,其原因为:

其一,科技人文价值中的价值主体“人”,应当是“现实的人”。在马克思看来,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活动,因此,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这也是迄今为止绝大多数人每日每时都要进行的一种历史活动。我们不能离开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离开人的物质生活条件,来抽象地谈论“人文”及其发展问题,特别是人的生存、发展等问题。抽象地看待人文及其发展,实质上只是局限于关注极少数人,特别是少数文人或“精神贵族”,而严重忽视了绝大多数人,特别是广大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者的生存、发展、自由和解放的问题。当然,我们也不能把第一个历史活动看作是纯粹的“物质的”过程。应当看到,特别是现在,第一个历史活动正在越来越依靠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技,越来越依靠知识创新,越来越依靠人的素质,越来越依靠教育和学习,因而也越来越知识化和人文化,越来越与人的精神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社会生活相融合。这更说明不能撇开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来谈论科技的人文价值了。否则,科技人文价值其涵义就会变得非常空洞、飘渺和抽象。

其二,科学技术对人的生存、发展的意义是双重的。科学技术人文价值中的技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物质价值)主要在物质层面关注人的生存、发展。科学技术人文价值中的精神价值则是在人的精神、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层面上促进着人的全面发展,给人的生存、发展注入更加完整和更加深刻的意义。探讨科技人文价值就不能不关注科技的精神、政治、文化和社会价值,否则,科技人文价值就缺乏应有之义。

上一篇:我国农田水利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对策 下一篇:杨梅造林培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