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都市佛教题材绘画艺术的特征

时间:2022-08-27 09:40:16

当代都市佛教题材绘画艺术的特征

当代都市佛教题材绘画艺术呈现功利化、多样化、多元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佛教题材绘画作为流通物品在收藏者或投资者来说是可以交易的,而对于艺术品创作的主体而言也是带着功利化心理来迎合这种社会市场需要,因此带有潜意识的功利化特征,而在艺术家创作佛像作品中,艺术题材和艺术内容则多样化,在审美取向和艺术语言以及艺术形式上面则出现多元化的风格特征。

一、“功利化”

艺术品在艺术市场这台称重器上成为买卖交易的主要流通物,市场的资源配置掌管天平的平衡,在一定的时期和特定的物件上,掌握秤砣重量的大小则是市场消费。从佛经和有关史料中发现,佛教特别重视采用绘画艺术手段进行其教义的宣传。古代传统的佛像或佛教绘画是非功利化的。佛教造像佛教在中国的传入,一开始就表现出经、像并重的特点。佛教造像成为膜拜的主要载体主要以佛像艺术形式来教化和供奉,是佛教流贯的做法。在艺术的潜移默化中,心志升华,自然会顶礼膜拜佛教,仁禽义兽的美德善行都集中附会在释迎牟尼身上,使其成为超人化的崇拜偶像。佛像或是佛教绘画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精神信仰和心中对美好生活的祈求对象,是精神世界的功利性,而不是作为物质性质的功利性。它洗涤人们内心的杂念,使人向往高洁善良的人生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古董、佛像等艺术品对多数投资者和收藏者来说终究只是投资,商品涨多了必须回档以调解市场成为他们获取自身利益的一个物品,当今,国富民强,佛像或佛教艺术品升值空间巨大,为投资收藏者提供了积累财富的源泉的机会。而神性和膜拜的心被现实消费利益驱使。实际上来看,艺术家们心中明了,在这个以消费为主的时代,物质的过度消费造成人们强大的精神压力,可以说当代人的生存压力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人们心理极度孤独,极度泛滥成灾,想平静下来但现实又不应许,这个时候就需要找到这样一种东西――能平衡现实和精神、心理压力的媒介,正是这样,艺术家们用明锐和极富洞察力的双眸看出了这个世界的藩篱。创作出符合人们心理创伤能抚平心中消费物质欲望的佛像作品。从这一点来看,艺术家是在找自己艺术作品发展和销路的方式和媒介,大多数绘制佛教艺术品的艺术家是无所谓信与不信佛教信仰的,他们只是用佛教绘画这个招牌来招揽买家,所以说“功利化”在当代都市佛教题材绘画艺术是很明显和突出的。

二、艺术形式和语言的多样化

佛教题材绘画艺术的多样化是指,当代都市佛教题材绘画作品在题材和绘画内容以及艺术形式和创作语言上很广泛。综观中国古代佛教绘画,从题材上大体上可以分为像和图两个类别。

在当代都市佛教题材绘画内容中主要形态有佛像 “佛”亦即“佛陀”,小乘佛教一般只限于指释迎牟尼。而大乘佛教则一切“觉行圆满”者。佛教佛像的绘制要求有规定的范式,而这些范式均出自佛教的佛典。佛像,菩萨、罗汉、弥勒、飞天等题材,在当代佛教题材艺术的发展中占有很大的部分,从事佛教题材绘画的艺术家不只仅限于对传统佛画艺术的赞叹,也开始站在时代的历史层面,运用现代艺术的笔触和绘画技法以及艺术语言,来绘制具有现当代艺术审美趣味的佛教题材绘画作品。比如油画家曾浩,对传统佛教飞天艺术形象进行大胆革新,他采用西方样式思想和浪漫古典主义情怀,用油画技法和风格来表现具有当代性质的佛教题材绘画艺术样式,创作了一系列的油画艺术作品,创造了神奇般转换飞天形象的视觉感受,出现了我们从未有过的飞天艺术形象,很具有开拓和创新精神。

三、创作观念的综合性

当代都市佛教题材绘画艺术在题材内容的多样化的前提下,佛教题材绘画作品的艺术创作观念呈现综合性。由于大众文化和审美趣味的多变,艺术创作形式、审美方式等艺术创作理念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出现了综合运用各种艺术创作观念来描绘佛教题材绘画艺术作品。传统的审美方式比如:“秀骨清像”是南北朝时期人们审美理想和社会审美风尚的集中体现。现而今对佛教艺术的形式而言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四样式创作观念,而是多种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的综合体运用,从绘画艺术形式来看,当代都市佛教题材绘画艺术主要有:传统国画形式、西方油画形式、水彩形式,比较有代表性的艺术语言主要有:传统写实意义上的佛像艺术语言、当代对传统佛教艺术进行革新运用的艺术语言、抽象艺术形态以及消解主义形式语言等,在传统佛教题材绘画的艺术样式里进行革新于改造。使其成为当代最具表现性的佛教题材绘画艺术。

当代世界范围来看,中国不少艺术家在艺术实践上引起全球目光的关注,徐冰运用中国传统的汉字解构出的天书艺术形象,解构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硬壳,解放了禅悟灵思。而艺术家曾浩借助西画和中国传统飞天艺术形象创作出独具一格的新形象飞天造型受到国际的喜爱。而西方现代主义思想的传人使艺术从易感转变为费解,创意观念和新颖的思想成为艺术获取胜利的焦点,传统意义的审美从过去的感性审美走向理性审美的范畴。很多艺术家以现代人的思想和艺术创作观念重述着历史、重塑着偶像、大量的绘画艺术品成为愚乐大众的“新亮点”,当代艺界看似一派欣欣向荣,但却乏杰作。

佛教题材绘画艺术的创作需要我们对美好形象的塑造,而形象的塑造来源于对传统佛教绘画艺术的吸收和发扬,吸收是为了更好的发展佛教题材绘画艺术,吸收先进的艺术思想和表现形式,可以运用西方的各个艺术样式和创作观念来为我们所有,发扬是在吸收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去粗存精,在表现这些宗教内容时,要把艺术家独特的佛教理解融入到创作当中,不仅需要艺术家运用当时的感情进行现实的审美再创作,而且要表现佛教题材绘画艺术的真谛和内涵。佛教题材绘画艺术是一种水恒的宗教形式的艺术表现,不管是对传统佛教绘画的遵从还是革新意义上的中西融合,或者还是以西改中,艺术的演变都是沿着自己既定的轨迹进行创造性的转化而发展的。佛教题材艺术作为人永恒的精神世界的领导力量,无不彰显其巨大而独特的艺术魅力。艺术家是对美的缔造者,我们更是应该担负起一种历史职责,通过自己的时代感,艺术表现形式,来再现、继承和革新佛教题材绘画艺术,把它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绘画创作题材,让更多的人欣赏到佛教艺术美的真谛。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

上一篇:浅谈二十世纪中国油画艺术语言的发展 下一篇:神怪元素在影视作品与游戏中的造型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