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动机激发策略研究

时间:2022-08-26 07:32:52

英语学习动机激发策略研究

[摘要]学习动机是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取得好成绩的主要变量之一。文章在对学习动机分类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提出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教学策略:选定适切的教学材料、满足学生的自我实现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归因、制定学习目标,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成就感。

[关键词]动机 策略 归因 目标

[作者简介]张秀萍(1965― ),女,江苏徐州人,徐州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学、英语教学。(江苏 徐州 221008)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9―0185―02

一、学习动机的分类

学习动机是人们渴望知识和理解知识的心理倾向,它激励学生积极活动并维持该活动向某一特定的目标靠拢,是制约学习者外语学习成绩的主要变量之一。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第二语言学习动机进行了分类。Gardner和Lambert认为学习动机或取向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工具型动机(instrumental motivation),即用语言做工具达到某个实际目的;二是融合型动机(integrative motivation),即了解和融入目标语文化。Deci和Ryan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出发,将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Gardner 和Lambert的融合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的划分是基于英语学习的目的进行划分。而Deci和Ryan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的划分是从动机的诱因层面考量的。他们是从不同的视角对动机归类划分,某种程度上说,它们有一定的关联性。融合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既可能是学习者的内在动机,也可能是学习者的外部动机。大学阶段,内在动机占主导地位,在他们中多数动机都出自本身,或是内化了的外在动机。文章不是对动机的划分标准及区别进行甄别,而是通过对学习动机的阐述,重点对教师如何激发学习者的内在学习动机发挥主导作用进行探讨。

二、激发英语学习者学习动机的策略

1.选定适切的教学材料。奥苏贝尔认为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驱力所组成,即认知驱力、自我增强驱力、附属驱力。认知驱力(cognitive drive)是成就动机组成部分中最重要、最稳定的部分,它大都是内在于学习任务本身之中的。所谓认知驱力,就是指一种求知的需要。这是意义学习中最重要的一种动机。它发端于学生好奇的倾向,以及探究、操作、理解和应付环境的心理倾向。这些心理倾向最初都是潜在的动机因素,它们本身既无内容也无方向。这些潜在的动机因素之所以变为实际的动机因素,一方面是由于学习取得成绩的结果,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充满希望,预期到以后的学习会取得满意的结果;另一方面是有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带给他们的积极的影响。根据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教师在进行教学任务前必须完全熟知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给学生提出长期和短期的学习目标,目标难易程度适中,让学生通过努力能够完成学习任务,使他们产生成就感。根据奥苏贝尔的观点,动机是引发认知学习的原因,但更多的是认知学习的结果。教师的职责是使学生对认知本身感兴趣,最好的办法是让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认知结构之间有适当的距离,这对引起认知驱力最为有效。教师有责任选定适切学生的学习材料,其中教材的选择尤为重要。陈旧、乏味的文本,机械、枯燥的练习,虚假、做作的语境,过难或过易的课文都会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无法产生认知驱力。因此使用集趣味性、知识性、真实性且适切的教材非常重要。一本能够引发学生极大兴趣的教材应该能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参与其中的冲动。而老师对教材的使用最好是做到从教材入手,不完全依靠教材,适时增删教材内容,扩张相关知识,使学生在接受知识中掌握语言,避免在真空中死记硬背语言知识,脱离语言使用的真实语境。同时教师还应从学生的能力和水平的实际情况出发,注重教学材料选取的难易搭配,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因此,教师要以教材为抓手,甄别、遴选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激励学生课后进行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联的系列延伸阅读。真实的语言材料能让学习者更好地了解目的语文化、习俗、社会等各方面知识,使书本中语言的使用语境与现实环境相一致,避免书本知识和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相背离的缺陷。若是能做到使学习材料既生动有趣,又不乏知识性和真实性,学生的学习相对来说就会变得更有趣,从而激发学习动机。

2.满足学生的自我实现需要。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洛斯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分为生长需要和缺失需要两类。根据马洛斯的观点人们首先要满足的观点是低一层次的、生理层面的需要,然后才能考虑高一层次的精神层面的需要。马洛斯需要理论的关键在于缺失需要和生长需要间的区别与联系。缺失需要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要,必须得到满足。可是,这些需要一旦得到满足后,要求满足的动机也就消失了。与之相反,生长需要则是绝不可能完全得到满足的。事实上,一个人越是能够满足认知和理解的需要,越是有更强的动机去学习更多的东西。马斯洛理论中缺失与生长之间的关系对教育起到极为重要的启示作用。如果学生的缺失需要尚未解决,也就是说他们仍处于饥饿状态,显然不可能思考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问题,更不用谈论集中精力学习的问题。目前,一般说来,在校学生不存在生长需要,他们缺失的是应有的爱和自尊。如果学生感受不到爱和关怀,常常被忽视,进而产生自卑心理,认为自己能力不够,他们就不可能有强烈的动机去挑战较高的目标。那些认为自己不受教师和同学喜欢的学生往往会选择将学习看做是一种不得不应付的事情,缺乏自觉性和创造性,丧失对学习应有的兴趣、热情和主动性。相反,如果学生能够受到应有的关注和尊重,他们的自我意识就会被激发出来,为了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表现欲。想要实现自我展示,毫无疑问学生心甘情愿地为自己的行为承担风险,付出劳动。为此教师应:(1)制定合理的评价体系。建构总体评价与具体评价相结合、学期评价与平时评价相结合、横向评价与纵向评价相结合等多维度、多层面的评价体系。如总体评价和具体评价是对学生每次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分别作出评价,在此基础上对英语学习情况作出总体评价。学期评价与平时评价相结合指对学生每次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及课后延伸学习等情况分别作出评价,学期评价参照平时评价及期中、期末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确定。横向评价与纵向评价相结合指通过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情况及学习成绩的对照,找出其进步的方面。同时对学生在班级的学习情况作横向比较,找出其优势和劣势,以便对学生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价。这种做法容易凸显学生取得的进步和成绩。(2)制定奖励机制。精神激励与物质刺激相结合。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和成绩,如单词默写比上次正确率高,朗读比上次流利,回答问题较之以前观点明确,翻译比上次错误率低等,本次上课学生比以前注意力更集中,思维更活跃等点滴进步都能引起教师的注意,记录学生一点一滴的进步,并将学生进步情况及时和学生沟通,让学生明白教师关注到他的每一点变化,并在班级或其他公共场合适时给予表扬,学生不断得到教师的欣赏和尊重,自然会激发英语学习的热情,并愿意为创造性和开放性的新观点付出努力。合理的评价体系和奖励机制是学生认识到在学习中每天都有收获,不断取得进步,成绩得到认可,自我价值得以实现,从而得到教师和同学的尊重,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

3.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归因。归因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人们都试图维持一种积极的自我形象,因此,当发生好事时,他们很可能把它归因于自己的努力或能力;当发生坏事时,则认为这是由于一些他们无法控制的因素造成的。归因理论主要探讨学习成绩成功或失败的四种解释:能力、努力、任务的难度、运气。归因理论关的核心内容是控制的位置(locus of control)。如果学生认为成功或失败的控制位置在内部,就会归因于能力或努力;如果认为控制的位置在外部,就会归因于任务的难度、运气或他人的行动。归因理论有利于指导学生面对学习上的失败或挫折,诱导学生从自身找原因,通过努力,完全可以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因势利导,强调努力是成功或失败的根本原因,才能使成绩不佳的学生树立信心,改变以前的学习习惯或态度,提高成绩。不同的归因对学习动机和积极性起着不同的作用。把成功归因于能力和努力,把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运气不好,这样的归因有利于学生增强对今后学习成功的期望和实现目标的信心。教师可以通过认知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这样的学生把成功归于自身的原因。如果学生能很快地完成一个具体的学习任务,教师要强调他的能力;如果学生取得了进步,教师应指出是学生自己努力的结果。当学生失败的时候,应帮助学生认识到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自身的努力不够而不是能力问题。能力是相对稳定的,而努力可随时改变。因此教师在帮助学生分析成功与失败的动因时,应强调可控的、不稳定归因,消除学生认为自己的能力不够的想法。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尤其是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或是考试失利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适当的安慰及鼓励,避免学生对学习丧失兴趣,甚至产生消极应付学习的做法。

4.针对不同对象,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成就感。目标设定也是激发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当教师帮助学生设定目标时,教师应首要考虑学生是否清楚自己愿意努力、是否具备能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方能帮助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通过个人努力,达到预定目标,就会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否则,学生的积极性受到挫折,进而丧失学习的动力。制定具体明确且可实现的学习目标,是激发学生积极学习动机的前提。确立教学目标要考虑学生的内在需要,否则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作为英语教师,应该非常清楚《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大学英语培养的目标,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把抽象的教学目标转化成学生具体的学习目标。学生的学习目标应是多维度、多层次的:一般和具体相结合,长期与短期相结合。具体的、短期的学习目标更能促进具体的活动的成绩,如课堂回答问题积极主动,默写单词正确率提高,按时完成背诵任务,平时测验取得好的分数等。一般的、长远的目标有利于水平和能力的提升。在工作生活实际中熟练运用英语达到交际目的。教师还要注意根据学生水平的差异,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否则会造成基础差的学生由于达不到既定的目标而放弃努力。总而言之,只要学生接受了学习目标,他们就会努力去实现这些目标。

学习动机是人们渴望知识和理解知识的心理倾向,它激励学生积极活动并维持该活动向某一特定的目标靠拢,是制约学习者外语学习成绩的主要变量之一。因此,积极的学习动机对于英语语言学习至关重要,探讨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及策略是外语教师一项重要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杨连瑞,张德禄.二语习得研究与中国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2]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3]方可.教学原理与方法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

[4]Peacock M.The effect of authentic materials on the motivation of EFL learners[J].ELT Journal,1997(51).

[5]Williams M,Burden R L.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上一篇:高职高专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下一篇:权力下放 自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