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态学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时间:2022-08-26 01:27:10

社会生态学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一、各种生态危机根源说

(一)控制人口增长未必能够遏制生态恶化

也有人将生态危机的根源归结为人口的大幅度增长。但布克金认为,虽然人口的大幅度增长与生态危机同时存在,但二者之间究竟是何种关系,我们没办法直接下结论。比如,我们都知道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大幅度增长,甚至出现人炸,但当今最严重的生态破坏却不是由这些国家而是由占有世界一半以上资源的发达工业国造成的,并且后果还是由发展中国家来承受。因此,我们该指责的不应该是迅速增长的人口而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布克金认为我们不能再将人口的迅速增长看作是生态危机的根源。因为尽管控制人口增长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会减少对自然的破坏,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这种观点与加拿大的生态社会主义者伊恩•安格斯相似,而与德国的生态社会主义者萨拉•萨卡相反。

(二)异化消费责任说是一种谎言

异化消费思想来自法兰克福学派的马尔库塞、弗洛姆,第二代的生态社会主义者莱易斯、高兹等把异化消费看作生态危机的重要根源,而布克金并不这么认为。他曾向一位加州绿党分子提出:“你认为是什么导致当前的生态危机?”他直截了当地说:“人类!我们人类必须为目前的生态危机负责!正因为我们人类过度繁衍,不断地挥霍、浪费资源,以致环境遭到严重地破坏、污染。正如公司的存在不就是为了满足人们横流的物欲吗?”[1]布克金反问道:“当美国社会的逻辑是由通用汽车以及能源工业来建构时,我们能责怪工人阶级使用汽车吗?当城市堕落,房地产商把‘美国梦’商品化为小块土地、大牧场以及大车库时,我们能责备中产阶级购买郊区的房子吗?当他们的基本物质要求都得不到满足时,我们能责备黑人和其他少数团体追求自己的电视、衣服等日常用品吗?”[2]布克金认为,现代社会将人们日常生活必需品的消费也当成生态破坏的根源,这是推卸责任的做法,也是一个谎言。

二、社会等级制是生态危机的根源

默里•布克金认为生态危机的根源不能从技术、人口增长、异化消费中寻找,那又从何处寻找?应该从人类社会深层次的结构和意识中寻找。布克金认为,“所有的生态问题均植根于社会问题。”[3]要解决生态问题,就要彻底解决社会内部问题。社会内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呢?布克金认为主要是社会等级制,正是社会等级和统治意识的出现,才导致人对自然的统治及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为此,布克金详细阐述了社会从平等变成不平等以及不平等的不断加剧是如何影响着生态环境的。

(一)“有机社会”中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社会等级制不是从来就有的,至少在原始社会,那是一个“有机社会”。在布克金看来,“有机社会”只存在于史前社会,它是自发形成的而不是人为组织的,在这个社会里,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不存在阶级,更没有国家。在这个社会里,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关系,“由于内部性的密切关系和与自然的密切关系而被称为有机社会。”[4]35在这样的社会里,每个人和事物都有其独特性,并且每个人和事物是那么理所当然地平等和自由,根本不存在一个人被强迫或被支配去做他们不喜欢的事的现象,即不存在等级制,因为强制和支配性被当作违反自然。同样地,在有机社会,也不存在人类支配自然的现象。有机社会的人们认为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与自然是融为一体的,是共生的。自然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朋友,甚至是亲属。“人类发展这一阶段上的自然总是具有社会性的———从本体论意义上说,人类的原生质保持着与自然的原生质的一种持续持久性;用有机社会的语言来说,人类共同体与自然成为亲属关系的过程中所流动的血液,是借助人类共同体的独特活动来实现的:庆祝仪式、舞蹈、戏剧、歌曲、装饰和象征符号。”[4]40因此,有机社会的和谐自然观是早期人类社会和谐关系的必然结果。

(二)等级社会中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统治关系及其对生态的危害

布克金认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逐渐出现了年龄等级制、性别等级制以及领导等级制,最后发展到社会等级制。由此,有机社会中的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便不复存在,而由人对人的统治以及人对自然的支配所代替。我们知道,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与人之间已不再平等,而是一种支配关系:比如,男性支配女性,年长者支配年轻人等等。即在等级社会里,人与人之间是统治与被统治、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不再是和谐的关系。这种统治意识“折射”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便产生了人对自然的支配意识。随着社会等级制的出现,人们之间的平等关系发生变化,自然界也发生了变化,曾经被崇拜的有机自然逐渐被无机自然———一种主导性的自然所替代。社会不断地理性化和简单化以及自然不断地遭到破坏,这使得自然从复杂的有机形式退回到简单的无机形式。这也使得社会与社会发展从更复杂的形式退回到更简单的形式。由此,布克金认为危及人类生存的生态危机是由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的统治型社会结构和文化意识所造成的。而这些等级化的社会结构和统治意识,“折射”到人与人自然的关系上,产生了人对自然的支配观念。如果说,在人与人的支配关系中,支配者尚只是人类社会的部分成员,而在人对自然的支配关系中,支配者是人类社会的全部成员。

三、布克金的生态危机根源说对我国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及其缺陷

布克金从社会关系入手来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把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和社会压迫看成是人对自然的支配、统治的根源。布克金通过对统治认识论以及意识形态的发展进行剖析,从人类主观层面分析了等级制的变化及其对自然的影响,这是布克金相比其他学者的生态危机根源说的独特之处。布克金为我们分析生态危机的根源提供了一种新的历史观念,为我们理解生态危机的根源以及解决办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这对于我国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价值。

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前我国改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健康发展以及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迫切需要。我国也十分重视生态文明的建设,在十中明确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5]这与布克金所强调的自然的自主性、自发性、丰富性不谋而合。布克金揭示当前资本主义社会由于人对人的统治从而造成人对自然的支配、统治,最后造成生态危机。这启示我们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要特别注意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要为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的实现提供各项保障,尤其是要保障每个公民的自由。同时,努力促进社会的平等,尤其是对弱势群体,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即社会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障弱势群体,包括老人、残疾人等的基本生活水平。按照布克金的思维逻辑,只有在社会关系上保障每个公民的自由和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真正平等,从而实现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补充,才能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才能实现十提出的生态期望,即实现人对自然的尊重、关爱、顺应,最终实现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实现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和谐与人与自然和谐的美丽国家的“中国梦”。

但在布克金的理论中还是有不少值得商榷的地方:第一、有机社会是否真的存在,如果存在,那具体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以及它是怎么样的社会,布克金对此都没有加以阐述。第二、社会等级并不必然导致社会统治。人类社会到了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等级,但等级并不一定出现社会统治。只要我们保持这些等级的开放性,保证基本的民主,社会统治就不一定会出现。第三、社会等级制也不一定就像布克金所设想的必然会导致对自然的统治。在历史上的许多等级制社会中,就存在善待自然,“爱”自然,而没有对自然进行残酷地掠夺、破坏的。比如古埃及,其文明便是在野蛮的奴隶制社会形态中发展起来的,但是在这过程中人们不是粗鲁地破坏生态环境,而是一直遵循着自然的客观规律,很好地利用其生态环境。相反地,在非等级社会中,却存在对生态进行极端剥削的状况。原始社会也有大规模地破坏生态环境的时候,比如不小心用火导致大片森林被毁。最后,自然的破坏不必然与支配自然观念相关。尽管盲目地试图支配自然必然带来自然的报复,但很多自然的破坏不是人类有意支配或统治自然的结果。

作者:余美兰 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上一篇:探讨护理骨质病变老人的方法 下一篇: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