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应用

时间:2022-08-26 11:06:46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应用

引言:识字一直都是小学语文界的热点话题,众多专家学者已经在方法策略,应用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的改革,人们发现小学语文识字课堂效率低下。因此,在有效教学理念的推动下各种教学方法应运而生。本文综述了情境教学的多方面研究成果,重点论述了情境教学应用策略和情境教学法在识字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识字不仅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习其它所有知识的一个基础。小学语文新课标的阶段目标中对识字有这样一个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在编排上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生理心理特点,体现多认少写的原则,把认字和学习汉语拼音、学习儿歌韵文以及学生生活紧密相连,其目的就是要激发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但是,具体实施中我们发现,学生识字难度大,因为方块字本来就不表音,这些汉字的出现又无由易到难的规律可循,而且识记量大。也有部分家长反映学生怕认汉字,渐渐地不喜欢上语文课了。在长期的实践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对于有鲜明主题和情境的前提下学习的生字记忆效果较好,本文将对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识字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讨论。

一、什么是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换言之,情境教学中的特定情境,提供了调动人的原有认知结构的某些线索,经过思维的内部整合作用,人就会顿悟或产生新的认知结构。情境所提供的线索起到一种唤醒或启迪智慧的作用。比如正处于某种问题情境中的人,会因为某句提醒或碰到某些事物而受到启发,从而顺利地解决问题。

二、情境教学法对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重要作用

第一,情景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情景教学方法的特点是利用各种道具创造一种真实环境,通过音乐等道具的采用能够生动的表现现实生活,给人们以启发和享受,触动人的心灵,情景教学方法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真实生活,从而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了学生们的审美意识,让学生更亲近现实生活。在语文课堂上老师通过模拟真实的场景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的状况,然后通过教学进行对比,学生很快的理解和掌握了语文知识,提高了教学的水平和效率。

第二,情景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改变了传统的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让枯燥无聊的课堂生动有趣,小学生的思维都非常活跃具有想象力,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情景教学的优势去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让小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第三,情景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精神。情景教学中最常采用的方法是游戏活动,老师通过设置多种游戏让学生们参与其中,小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通过互相的学习合作,学到了更多的知识,而且在游戏参与中提高了学生的记忆能力。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应开展多项丰富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发挥充分的想象,根据自身的喜好和能力去编排游戏活动规则,学生通过身体动作和姿态,带动了大脑的运作,协调了身体的不同部位协调工作。

三、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第一、让学生在阅读生字生词的同时渗透情景教学,教师通过创设一种情景,把语言和场景结合起来,让学生进行句子或者短文段落的学习训练。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在课前作大量的准备工作,教师要把本学期或者本学年的生字生词汇总之后重组,把有关联的生字生词放到一起,同时大胆设计背景情境,情境设计的要生动形象并富有创造力。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完成生字生词的学习,并最终做到学生一想到这个情境就想起了所学的全部生字生词,或者一看到或听到某一个本课的生字生词就马上想起了这个情境。这对于小学生识字是很有帮助的。

第二、识字教学过程中运用,老师创设一种情景或者景象,让学生身临其境,学生通过思考和想象,激发了多种情感的体验,燃烧同学们的识字热情,从而提升学生的识字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创设的情境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一个温馨美好的情境一定会让学生自然地放松、自主的投入到学习中来,这就要求教师设计的情境应该是符合小学生心理年龄特征的情境,比如大森林里,蓝天白云下,紧张激烈的比赛场上,温馨美好的生日聚会上等等。

第三、在识字课堂上的应用,通过音乐、图片等不同的手段,把学生的思维引入到场景中,通过感受从而触动学生的情感。通过多媒体对学生进行多通道多角度的多维手段进行刺激,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感性认识,学生在认识和记忆某一生字生词时往往产生多通道的联想,比如在一种颜色背景下学习“安详、高雅”等词汇,比如在欢乐的音乐中学习“愉快、钢琴”等词汇,再比如在夏天的教室里学习“闷热、烦躁”等词汇,总之这种多媒体多通道的联系是一种人类的学习本能,教师在教学中要最大化的思考利用这一规律。

第四、从本课的情境认识过渡到在其他语言环境中也能认识,达到对这个生字生词的真正掌握。小学生在识字的时候有遗忘的现象,或者只有在教学中设计的情境中才能认识这个生字生词,这就要求复习。复习的时候可以再次设计一个更大范围的涵盖几个小节内容的情境

在另一种情境中让生字生词再次生根发芽,最终要让学生从课本从教师设计的情境中跳出来,过渡到其他任何语言环境中都能认识。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郑桂华.语文有效教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陈月琴.小学语文问题情境教学方法初探[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2):159-160

[4]麻建芬.浅谈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09):159

[5]沈:《民间会诊:小学语文教材为何屡受诟病》,《半月谈》,2010 年第 23 期

(作者单位: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阿木古郎第二小学)

上一篇:基于DACUM职业分析方法构建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课... 下一篇:整合蒙、汉、英“三语”教学,提升民族学校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