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景山学校八年级学生李叶千

时间:2022-10-05 05:53:01

北京景山学校八年级学生李叶千

写作是一种和别人沟通、和自己对话的方式。梳理自己的思绪,同时还能和别人分享我的经历和希望。写作,真是一件再幸福不过的事情。

――李叶千

新生代感言

写作是一件幸福的事

一直觉得,写作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

小时候的我十分贪玩儿,平常连坐都坐不住,可是只要一开始写东西,我就会乖乖地坐在书桌前,拿着铅笔一笔一画地在白纸上写字。有时候兴致上来了,一个小时都不动弹,不知道的还以为我是个多文静的孩子。现在想想,那时候写的都是一些零零散散的句子,就那么乱糟糟地往那儿一摆,连文章都凑不成,可当时就是觉得有趣、觉得好玩儿。

上了小学,我对于写作的热情只增不减。每天放了学,写完作业之后,第一件事是读书,第二件事就是写作。什么都读,唐诗宋词、科普读物、武侠小说,只要手边有带字的东西就愿意读。写作则大多是围绕今天读过的书来写,写一写对这个诗人的看法啦、对那个大侠的赞美啦,虽然都很肤浅,但是无形中帮我养成了写读书笔记的好习惯。

到了初中,我迷上了古典文学。看的书更多了:《三国志》、《阅微草堂笔记》、《玉台新咏》……甚至异国的《荷马史诗》和《源氏物语》都成了我的挚爱。我的写作也随之提高了一个层次,从以前单纯抒发感情变成了条理清晰、逻辑完整的文章。写作的题材也多了,有评判历史人物的文章,有议论社会现象的文章,也有描写生活小乐趣的文章。课业压力大了,没时间在纸上写了,我就退而求其次,在电脑上写作。听着敲击键盘时发出的噼噼啪啪的声音,心里踏实又满足。

写作是一种和别人沟通、和自己对话的方式。梳理自己的思绪,同时还能和别人分享我的经历和希望。写作,真是一件再幸福不过的事情。新生代简历

李叶千,北京景山学校八年级二班学生。现在班级里担任学习委员、语文课代表,在校学生会任学宣部部长。2011年获全国中小学生“茶诗配画”比赛一等奖。文字的魅力

李叶千习作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你写文章从来不觉得累、不觉得烦呢?我总是回答,可能是因为文字的魅力吧。文字对于我,总有无穷的魅力,给了我写文章的动力。

先说文字自身。中国的汉字和其他国家的文字并不一样,是从象形文字演化而来的,所以写出来总是方方正正、工工整整,有独特的美感。再加上各人笔体的差异,写出来摆上去,像是一幅幅小画似的,赏心悦目。这是魅力一。

文字的数量也很多,谁也说不清一共有多少个字。再让这些字组合起来,便成了词、成了诗、成了文。不同的字放在词语、诗句中,又有不同的效果。贾岛“推敲”文字这个很有名的典故就说了这个意思。贾岛写好诗后,对“僧推月下门”这句始终不太满意。但是改成什么好呢?他反复比划、一再斟酌,沉吟许久后最终在韩愈的提议下将“推”改为“敲”。改完之后,果然更符合诗中的意境,为全诗增色不少,于是“推敲”一词便出现了。斟酌文字,琢磨文字,这种文人的雅兴,是魅力二。

上面所说的是对文字的选择和斟酌,而文字组成文章,也是十分有趣的一件事。文字是一种表达方式,人们用它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思,其他人也能通过这些文字感同身受。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写日记的习惯,八岁时的见闻和想法用文字记录下来,十八岁再看,当时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而想法却完全不一样。前后对照,咀嚼其中的趣味,是魅力三。

刚才是以读者的身份体味文字的魅力,作为作者,乐趣也一样不少。你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在文章中,然后再将这种情感让其他人分享。这种乐趣不亲身体会是无法感受的。

不知道大家写文章时有没有这样一种感觉:写到畅快淋漓之际,心中的佳词妙句争先恐后地蹦出来,所有感情都浓缩到手中的笔尖上,似乎下一秒就要“火山喷发”……所谓“词源倒倾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说的就是这种情景吧?

这时候要是突然让你停下来,你会一百个不情愿,就像我文思如泉涌时,妈妈让我吃饭,我铁定不去。就算去吃也吃不好,一阵阵百爪挠心,恨不得推开饭碗直奔书桌……等写完了,愉快地吐出一口长气,把笔一抛,心里那份满足感无法形容。让人忘掉一切,沉醉其中,这就是文字的魅力四。

文字的四项魅力摆在这里,大家应该会理解我按捺不住、一吐为快的心情了吧?你,有没有被文字的魅力感染到呢?

佳作点评

热爱文字的人的幸福应该拿来与所有热爱文字的人共勉。也许,小作者对于文字的热爱还很稚嫩,但我还是被洋溢在字里行间的那种真挚情感打动了。写作和阅读一样,是一个享受的过程,而小作者正是将自己的这份享受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我希望更多的同学能像小作者一样,真正享受这一幸福的过程。

(刘晓虹)我家私房菜

在我家,从老到小,除了我那叼着奶嘴的宝贝小表妹,没人不会做饭。其中做得最好的,又当属我的姥姥、妈妈和小姨夫。这三个人都有自己的拿手菜,是入了我家“私房菜菜谱”的。

先说姥姥的拿手菜――蛋羹。蛋羹是相当普通的一道菜了,基本会做饭的人都会做,但是迄今为止,我还没吃到比姥姥做得更好吃的蛋羹。记得以前,我在网明园画舫上吃到过里面埋着水晶虾片、咸豌豆的蛋羹,倒是精致得很,但也就图个味道新鲜。还是姥姥做的蛋羹,鲜浓可口,余味悠长。

一碗热气腾腾的蛋羹端出来,金黄的蛋羹衬着浓郁的汤汁,让人食欲大振。用勺子拨一拨,蛋羹就会晃晃悠悠地颤动,足以证明蛋羹的鲜嫩程度。尝一口,口感极滑,一下子就从嘴里溜进了胃里。蛋羹的味道十分朴素,鲜的汤,鲜的料,也没什么特别的,但那浓香就是让人难忘。

我曾讨教过姥姥的秘方,得到的答案是:“有三个需要注意的地方,一是原汤要用鸭架子熬,二是要掌握好火候,三是要弄清楚怎么配调料。”我听得云里雾里,多次尝试后还是没能找到窍门儿。

下面是小姨夫的拿手菜――苦瓜汤。小时候我最讨厌的东西就是苦瓜了,很苦很难吃。不过在喝过小姨夫的苦瓜汤后,我就渐渐喜欢上了苦瓜的味道。

小姨夫缇汤是很精心的。他不仅要选新鲜的苦瓜,还要挑几样好配料,比如腐竹、发菜什么的。他还总是从中药房抓几味药材来配汤,补气益血的枸杞、黄芪、西洋参都是他汤里的“常客”。一碗苦瓜汤端出来,汤汁清亮,衬得上面的苦瓜绿油油的,如同碧玉。腐竹和发菜肆意地在汤里舒展着躯体,全然不知自己也占走了主角苦瓜的几分风光。药材倒是安静地待在碗底,不争不闹,但是一阵阵浅淡药香已经泄露了它们的行踪。

喝到嘴里,总是让人先一个激灵――好鲜!苦瓜的苦味融在汤中,腐竹和发菜又恰到好处地把它的鲜美气味调了出来,这种特别的味道让人意犹未尽,忍不住再来一口。再喝一口,感受到的是苦瓜散发出来的清苦香气,让人心情舒畅。喝完之后,身体从内到外都浸满了暖意,十分舒服。

妈妈最拿手的是做小馄饨。到了期中、期末这种“兵荒马乱”的时候,作业量一下子就大了起来。我做事有点儿拖沓,再加上做完作业后一定要复习,不知不觉就到夜里十一二点了。七点多吃的晚饭,到这时候真是有点儿饿了。妈妈看到我这副模样,便会悄悄去厨房下一碗小馄饨。她从来不用速冻的馄饨,因为她觉得速冻的不好吃。她每次都是亲自和馅儿、擀皮,亲手包好、煮熟,再亲手端给我。

等我从作业中抬起头来,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那碗清汤馄饨:清清的汤汁一眼见底,上面浮着几片香菜叶和紫菜;馄饨一个个白白胖胖的,里面满满当当都是馅儿,或是荠菜,或是茴香,或是白菜……像是要撑破了肚皮似的,总让我想起那句“汤清润吻休嫌淡,咽来方知滋味长”的打油诗。一碗馄饨下肚,身上都是轻快的暖意,再睡觉就舒坦多了。

“我家私房菜”,这五个字说就来就有一种得意之感。我喜欢吃我家的私房菜,喜欢写我家的私房菜,因为这背后都是浓浓的亲情。

佳作点评

不知道诸君读到这篇文章有没有流口水,反正我是流了。我想,至少说明,这是有魅力的文字,可以打动我们的感官,进而打动我们的心灵。小作者的口福固然让人羡慕,可是更打动我们的是小作者的亲人们,他们全心全意调制佳肴是因为他们全心全意爱着家人。当然,我们还是要赞扬小作者的文字,能够如此生动地再现美食,能够如此深情地再现亲情。

(刘晓虹)

有匪君子

我常常想,究竟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君子”?想来想去,我觉得荀和周瑜,担当得了“君子”二字。且听我慢慢道来――

君子端方――荀

荀或,字文若,魏国谋士,人称“荀令君”。荀出身于名门望族,他年轻时就为曹操效力,由此开始了一代“国士无双”的人生历程。

他一生的理想都是匡扶汉室。他为曹操出谋划策,使曹操初步拥有了自己的军队,在诸侯中有了分量;又将比自己才高的郭嘉、程昱等人推荐给曹操,由他们为曹操指点沙场,自己却退居后方,为前线不断运送粮草、筹集军饷,还帮着曹操打理日常政务。人们都只看到了郭嘉的“天生郭奉孝,豪杰冠群英”,却很少有人注意到一直坚守后方的荀――可以想象,当他接到捷报时复杂的心情:打了胜仗当然是好事,只是下次的军费如何筹集呢?

幸运的是,曹操是知道他的辛苦的。他封荀为尚书令,又对魏国上下说道:“荀乃吾之子房。”

可再多的封赏称赞又有什么用呢?常言道“道不同不相为谋”,荀奔波一生,从来都不是为了让曹操篡权夺位,而是匡扶汉室。所以在曹操有意无意地僭越时,他总是善意提醒。曹操当然是察觉到了的,他也不想给这个从前为他呕心沥血的臣子难堪,所以他明里暗里警告荀。

平常自谦随和的荀文若,在这件事上却是从未有过的固执。昔日的恩情被一点点磨尽,曹操最后问了他“自立魏帝”如何,荀依旧反对。终于,君臣恩断,曹操送给荀一个空盒,暗示他自裁。荀没有丝毫怨言,只是取出了早已备好的毒药,服毒自尽。

荀一直在坚守心中的信仰。他的悲剧在于他选了一个错误的人做自己的主公,他一生的辛劳都是和他的理想相悖的。但我们依旧应该尊敬这样光明磊落的人。出淤泥而不染,君子自有一种清明方正之气,用一个词概括,就是“君子端方”。

如琢如磨――周瑜

记得我第一次看到《诗经・卫风》,想到的就是周瑜。“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说的可不就是温润如美玉的周郎?

周瑜,字公瑾,三国时期吴国名将,人称“美周郎”。他年幼时就和孙策结总角之交,两人一起招兵买马,凭着各自的人格魅力结识了许多有才干的将领,年仅二十余岁便扫平了江东八十一郡。却没等来两人共同开创的东吴盛世,孙策即被仇家杀死。他悲痛难当,辅佐孙策的幼弟孙权。当时外有强曹虎视眈眈,内部旧臣人心涣散,是他,打起精神平定了内乱,这时曹操下战书对江东英豪发出“吾欲与将军会猎于吴”的狂言。江东人心惶惶,谈曹色变。周瑜经过冷静思考,认为江东并不是没有取胜的可能。他决定进行一场豪赌,毅然决然地领兵赶往赤壁,一场大火烧得曹军狼狈北归。没人相信他会胜利,可他胜了,而且是大胜。从此,江东子民对他心服口服,甚至把他当作东吴的战神。

然而,天妒英才,那一战透支了他的命数,以致一代名将猝死巴陵途中,时年三十六岁。后人一句“天不假年”,在史书上留下绝唱。

周瑜美姿容、善音律,能在义兄死后继承遗志,辅佐孙权,又能在国难之际挺身而出,决胜千里,力挽狂澜。如此儒雅,如此坚韧,如此胆识,如此气魄,当为君子。

记得《板桥杂记》中有一句话:“传美人难于传英雄。”这话很对。什么“沉鱼落雁闭月羞花”,都是利用夸张手法打了个哈哈掩盖过去而已。可是,我得再补上一句:“传美人难于传英雄,岂不闻传君子最难!”君子是完美的,是理想的,一花一世界,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完美的君子。正如我心中的君子是荀和周瑜一样,你心中的君子可能是历史中的名士,可能是现在的人,也可能是许多人的综合体,或者根本就是幻想出来的人物。所谓“谦谦君子,温润如玉”,难就难在这个温润的“度”上,超过这个“度”就是刚极易折,达不到这个“度”就是胆小懦弱。而荀和周瑜,我以为“增一分则太肥,减一分则太瘦,施朱则太赤,施粉则太白”,刚刚好是我心中的“君子”。

佳作点评

小作者出生于“历史”世家,父母都是研究历史的学者,故而在这个方面受到了格外的熏染,能在这个年纪有这样的见解,非常难得。然而我想说的是,在小作者对于两位历史人物的评价背后,其实是非常新鲜可爱的少女情怀。容我说一句特别正经的话:我以为对孩子们的“异性”教育是很重要的,他(她)们应该学着对心中“好”的异性形成“对”的认知。

(刘晓虹)论“宅”

这几年来,社会上逐渐形成了一种“宅”之风,并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很多年轻人都加入“宅男宅女”的行列。在我看来,这是一种不可取的生活方式。

先讲一个故事。我去美国旅游的时候,车上的导游说起他的一个朋友,这个朋友的儿子已经三十出头了,没读大学,高中毕业后就开始待在家里,成了一个货真价实的“宅男”。他每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找工作,成天就是对着电脑打游戏。朋友无可奈何,给他留了两千美元,就再也没管他。

这个人后来怎么样了呢?我不知道。但一个年轻人整天坐在电脑前面,不出门,不运动,不工作,成了社会边缘人――结果可想而知。

在这股“宅”之风刚刚席卷而来时,我也没能幸免。去美国之前,我一直都是“家里蹲”。每天起得很晚,写会儿假期作业之后就一边叼着面包一边上网看小说、刷微博、水“人人”,忙得不亦乐乎。到了晚上把屏幕一关,电源线一掐,刷个牙就昏昏沉沉睡去,一天除了午饭、晚饭之外就没离开过电脑。开头几天还挺高兴,觉得前所未有的放松;一周后,就开始精神状态不佳了:总犯困,乱发脾气,莫名的焦虑……后来出去旅游,才算恢复过来。

“宅”的危害,从我身上可见一斑,首当其冲的就是健康方面。在这段时间里,我每天都在家里待着,得不到充分的锻炼和放松,经常腰酸背痛、头疼头晕。其次是精神方面,黑白颠倒的作息时间连带着心情也时好时坏、反复无常,总感到很焦虑,一点儿小事就能让我生气。我在这几周时间内就出现了这些问题,可以想象,那些把“宅”当作生活方式的人会是怎样一种状态。

很多“宅男宅女”说,我们在现实社会中寻找不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只能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追求自我。我觉得这是眼界小了。

首先,现实社会是多姿多彩的,这里真的没有你寻找的“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吗?你真的用心寻找过吗?罗兰曾经说过,社会不会无缘无故地厚待一个人,除非他自己向社会证明,他值得被厚待。证明自己的过程势必痛苦艰辛,那像你这种躲到自己的个人世界里的人,是不是就在逃避这种过程呢?你因为自身意志的问题,没有找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把这一切归咎于社会吗?世上的人那么多,为什么其他人都找到了,只有你找不到呢?

其次,我们来说说“追求自我”。“自我”究竟是什么呢?有人认为“自我”是自己奋斗之后取得的成功,有人认为“自我”是平凡朴素的生活,有人认为“自我”是指自己的随心所欲。关于“自我”,每个人的答案可能都不一样。但是无论你的答案是什么,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你的“自我”应该存在于现实之中、存在于人群之中。如果你只是把“自我”寄托在虚拟世界中,就会错过很多生活中十分珍贵和浪漫的东西:比如阳光洒在身上的温暖,比如一朵野花带来的惊喜,比如人和人之间的温情带来的感动……

在这个多元化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但在选择之前,要考虑清楚自己想追求的是什么、想得到的是什么。在我看来,“宅”是在逃避现实、逃避选择。因此,我认为,“宅”这种生活方式并不可取。

佳作点评

作为一个议论文的初学者,能够围绕论点,展开论述,有充实的论据,运用各种论证方法,已经非常难得了。更难得的是,小作者能够从自己身边的生活现象出发,从自己的生活体验出发,对现在广泛存在于青少年生活中的“宅”的现象有自己的认识。

(刘晓虹)

我看李叶千

第一次见到她是在某考场上,我悲哀地坐在角落里注视着台上做自我介绍的人,无一不是红着脸小声嘀咕两句自己的姓名学校就完事了。而她直接冲上讲台,开始了大大咧咧的自我介绍,以至于我现在还记得她的开场白:“我叫李叶千,大家也可以叫我李大千子……”

当时我一边发愣一边想,这人真是热情豪放,与陌生人可以瞬间熟悉起来,典型的自来熟呀。

后来我们“不幸”被分在一个班,所以从那时起我认为我和她有了解不开的缘分。

后来自然而然成了“两肋插刀”的好朋友,简单说就是死党,两人也整天吵架拌嘴。经过接触,发现她没有想象中那么奔放,只不过是开朗罢了。平常也会被大家逗得面红耳赤,爱吃爱玩爱闹爱撒娇。

不过,她还是很有才华的。她对文字有与生俱来的天赋与喜爱。她最安静的时候也就是坐下来开始动笔写东西的时候,趴在桌子上随便扯一张纸就能写半天,表情那叫一个认真,甚至有时候她的两个眼珠子都挤在一起了。

她写出来的东西风格多变,没有固定的路线,时而忧郁深沉,时而幽默搞笑,总之很少有文章是风格接近的。文笔自然没话说,我很佩服她的描写以及文章中古诗词的自由运用。

她对文字有超乎常人的执著,假使你鄙视她哪个地方写得不好,又能说出点道理来,她就会眼睛一弯笑眯眯地接受,然后抄起稿纸熬夜也要赶出一篇文章来,让你挑不出毛病,无话可说。

在我心中,她是风的化身,自由,不受约束。

作为她的朋友,我希望她可以在文学的天空中尽情伸展翅膀,自由翱翔。

――刘紫同学

千千还小的时候,她就喜欢让大人给她念儿歌、唐诗;在她刚会写字的时候,她开始把她的经历和感受写下来,现在我还欣慰地记得她写的句子:“小火车好高啊,往下一看,满眼都是绿色……”

记不清从何时开始,我跟她一起读书了。她从书店、网上买来的书,有些是我早就听说过,还没来得及看的,有些是看了一点又放下的,因为好奇哪些内容吸引了她,细细一读还真不错。这些书都是以前因为心浮气躁、没耐性而错过的精品。她的作文水平正是这样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

千千,希望你永远幸福快乐!作为你成长的见证人,妈妈相信你会变得越来越好。

――李叶千妈妈

上一篇:“花花世界”陪着我们慢慢变老 下一篇:十年磨一剑,一剑定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