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如何让学生思维飞跃

时间:2022-08-26 10:32:10

阅读教学如何让学生思维飞跃

阅读训练的核心是思维。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的思维因素,运用各种有效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引发学生积极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启发和推动学生积极思维,从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沿着“为思维而教”的方向,我在低段阅读教学中不断实践,不断摸索,探究出以下有效策略。

一、质疑问难,调动思维积极性

思维始于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完整的思维过程就是提出问题、不断解答、不断追问、不断明确的过程。低年级学生正处于具体形象的思维阶段,他们好奇心强,阅读课文时必然会有许许多多的疑问,这些“为什么”会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这时,教师要抓住时机,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为学生创造质疑问难的机会,调动其思维的积极性。但同时,他们独立思考能力差,又常常提一些漫无边际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鼓励他们多想多问的基础上,渗透一些提问的方法,引导学生就不理解的词句发问,或就课文中不理解的内容发问,或就不理解的标点符号提问等等。

例如:学习《乌鸦喝水》一课时,在老师的激励下,学生思维活跃,自己提出很多问题。读完第3段时,有学生问道:“乌鸦不是人,为什么会想办法呢?”“把小石子一个一个放到瓶子里,瓶子里的水真的会升高吗?”这两个问题很关键,教师要及时根据学生思维的方向,因势利导,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自己讨论解决第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做水位升高的实验,巧妙地解决第二个问题。此时,学生的求知欲得到了满足,学生的思维在质疑问难与运用知识、动手实验的过程中得到了发展。

二、启发思考,训练思维灵活性

在思维训练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问题,并注意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自己设计的问题结合起来,统筹安排在课堂提问之中,更加有针对性地启发、引导学生。这时,学生思维的大门渐渐开启,于是开动脑筋,自觉地获取知识,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地去理解课文,思维的灵活性得以训练。

在学习《狐假虎威》一课时,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启发学生思维:狐狸和老虎向森林深处走去,你知道谁在前,谁在后?为什么?学生有的从“带着”这个词语中看出狐狸在前,老虎在后;有的从“狐狸和老虎一前一后……”这种词序的前后关系中得出结论;有的从插图上看出来了;还有的从百兽先看见狐狸的句意中知道的。

一个启发性的问题,不过三言两语,便能使课堂活跃,使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去进行思维。

三、引导争论,强调思维准确性

智慧的火花,往往是在矛盾的撞击中迸发出来的。当学生的理解不够准确,意见发生分歧时,教师可设计一些新颖的、能引起争论的思考题,引导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然后教师在恰当的时候给予启发、点拨,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小猫种鱼》最后一节只说了小猫种鱼的希望,并没有讲种鱼的结果,更没有对小猫的对与错进行评论。老师问:“小猫种鱼的做法是对还是不对呢?”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情绪十分高涨。有的认为:“小猫真傻,白白丢了几条小鱼。”有的说:“小猫很聪明,它会向别人学习。”也有的说:“小猫肯动脑筋,会想办法。”还有的说:“小猫很爱劳动。”经过老师的点拨、指导,同学们都认为:小猫爱劳动,肯动脑筋,这是对的;土里只能长庄稼,不能种鱼,也长不出鱼来,所以小猫种鱼是错的。经过讨论,学生们肯定了正确的,否定了错误的。

四、展开想象,发展思维广阔性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前进,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在阅读课上,教师要结合课文内容,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把抽象的文字变成活生生的形象,还可以运用图片等启发想象、延伸情节、丰富想象等,使其悟出文章的真谛。通过想象发展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使他们在思考问题时想得宽、想得远。

《狐狸和乌鸦》的结尾只有一句话:“狐狸叼起肉,钻进洞里去了。”教学时,先让学生读,然后问:“你能不能给课文换个结尾呢?”因势利导,激活了课堂。有的说,乌鸦急中生智道:“这片肉是熊大哥的生日礼物,千万吃不得……”有的说:“肉有毒,请狐狸不要吃……”学生巧妙地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探索新知识,用编故事的形式把肉夺回来,寄弱者以聪明勇敢,创造性的思维灵感迸发出来了。

循着“为思维而教”的方向,在课堂上选用恰当的教学策略,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迈出坚实的第一步。为保证各种策略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高效,作为教师的我们一定要转变角色,成为“参与者”“旁观者”“引领者”,和学生站在一个平台上,教师与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成果才能平等地得到尊重和爱护。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思维的乐园。

上一篇:把握契机,让练笔挤进课堂 下一篇:略谈小学语文语用型课堂的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