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学会阅读

时间:2022-10-28 06:45:03

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学会阅读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笔者常对农村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感到困惑:为什么新教材这么美的文章学生不喜欢,为什么许多学生对语文的阅读课不重视等等。这里面的原因除了语文学科不能给学生的考试成绩带来短暂的显性效应外,关键在于我们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时仅仅为教授文章而教学,而不是为学生终生阅读语指引,没有确立一种循序渐进和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的基本理念”讲到的“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笔者对所教的阅读文章做教学设计时常给自己提三个问题:教什么?怎么教?这样教有什么意义?并为了努力实现这三维目标,循序渐进地主要做以下三方面的指导。下面就高中必修教材(苏教版)中学生认为难读的文章,笔者举几个指导成功的例子:

第一步是提取信息,把握思路。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能够引导学生把一篇文章的思路摸清楚,就是最好的语文老师。”笔者虽称不上叶先生说的“最好的语文老师”,但始终把“把握每一篇文章的写作思路”作为教学任何一篇文章的第一个目标。比如必修一中作家曹文轩的《前方》就是高一新生阅读起来比较困难的一篇美文。首先,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摄影散文,摄影散文不同于看图说话。再是,文章中蕴含哲理的深意,对于没有社会经验的高中生是不好理解的。针对这些状况,笔者做了这样的阅读指导:

(一)什么是摄影散文

特点:①画面内容的描述;②引发的联想(人生哲理)。

(二)找出文中对画面内容进行描述的句子

1.第1自然段:他们去哪儿?

2.第8自然段:有了我们眼前这辆破旧而简陋的汽车。

3.第10自然段:坐在这辆车里的人们,将在这样一辆拥挤不堪的车里,开始他们的旅途。“那位男子手托下巴,望着车窗外,……所有的惶惑与茫然。”

4.第12自然段:这坐在车上的人们。

(三)找出由画面内容引发联想的有人生哲理的句子

1.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

2.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

3.人的悲剧性实质。

(四)探讨一:为什么人有离家的欲望?(阅读3-7段,用文中的句子或词语回答)

【这个探讨让学生明白文题的“前方”已不是一个单纯的空间概念,而是一个人的“理想”,“前方的召唤”,即理想的召唤。人奔向前方,是为追求理想的内心冲动】

(五)探讨二: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苦”在哪里?(找出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这个环节使学生明白人对“前方”的惶惑与茫然的精神之苦】

(六)探讨三:人的悲剧性实质体现在哪里?(找出文中的相关句子)

【这个环节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人的“三重悲剧”】

(七)探讨四:为什么说“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找出原文的句子再用自己的语言分析)

【这个环节帮助学生理解“家”的含义。这里所说的“家”已经不是物质意义上的“那个可避风雨的实在的家”,而是一种心灵上的寄托与慰藉,是人类精神的栖息场所】

(八)探讨五:综合全文分析,文中的“离家”和“归家”的“家”分别是什么含义?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九)探讨六:文中的“路”、“前方”、“家”各是什么含义?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

【这两个环节是在学生理解了全文的语句之后,归结到对概念的理解。问题虽小,但作用不能小看。它们就像一张大网的纲把全文的思路聚集起来】

这篇文章的教学设计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对学生学会把握文章的思路和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

《前方》是一篇阅读教学的文章,但教材中有些自读的文章比阅读教学的文章更难,教师也有必要做适当地指导。比如和《前方》在同一专题里的作家刘亮程的《今生今世的证据》,学生普遍反映读不懂。由此本人先指导他们找文中的关键句,根据关键句和文章的题目自行设计问题。当时学生设计的问题集中为:①“证据”是什么?②“证据”有什么作用?③如果没有这些“证据”会产生怎样的结果?然后按顺序解答这三个问题,也就把文章的思路理清了,至于整体上读不懂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从以上例子可以知道笔者学生的阅读水平之一斑,也许农村普通高中的许多学生都存在这样的情况。他们阅读水平的不高,主要是他们对所阅读内容的信息不会提取,所以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的问题,都尽量要求学生用原文中的句子来解答。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指导的初期阶段反复指导他们通过找关键句来提取课文的主要信息,并以此来理清文章的思路,确实是很有必要,并且应该把这一指导方法放在首位。

第二步是细读文本,揣摩语言。细读文本,所谓的“细”,也就是要深入研读文章,可以“细”到一个语段、一句话,甚至是一个词语、一个标点。也就是说要指导学生辨别、品味、鉴赏文本的语言。这是阅读教学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比如诗人余光中的散文《听听那冷雨》的语言特色一般概括为:①大量使用比喻、通感、拟人、排比等手法,大大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②大量使用叠字叠句,增强了文章的节奏和韵律,富有音乐美和绘画美。③句式灵活,长短句结合,文白夹杂,错落有致。④化用诗句,自然贴切,具有浑然天成之美。(摘自《教师用书》)如果对这篇文章语言的细读仅仅做到这些,笔者总认为欠缺了什么。余光中先生不仅仅写散文,他还写诗;他是一位作家,他更是一位诗人。他自称“左手写诗,右手写散文”,所以文中的许多语言都是节奏跳跃着的诗的语言。课堂上笔者就和学生一起把一些长句改成诗歌的形式来比较表达效果。如“雨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在海峡的船上,清明这季雨”这一句,改为:

清明季雨

他的伞上

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

雨衣上

屋上

天线上

下在基隆港

在防波堤

在海峡的船上

清明――这季雨

文本中像这样的长句还不少,都是一首首短诗的浓缩。诗人为什么不在这篇散文中插用短诗,而是用长句,长句又几乎完全是一首不分行的诗。课堂上通过这样还原成诗的形式比较欣赏后,笔者和学生都认识到,唯有这样蕴满大量信息的跳跃着的长长的句子方能表达出诗人对大陆的既深切又急切的思念之情。通过这样的欣赏,可以说作为读者的我们进一步走近了作者。所以,教学这篇文章时,这样的语言欣赏是很有必要的,课余学生阅读诗人的其他散文也会关注到这样的语言现象。

阅读教学中,通过对比来欣赏作品的语言,确实是一种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不错的方法。如德国作家海因里希・伯尔的《流浪人,你若到斯吧……》就是一篇不容易解读的小说。当笔者和同学们对小说做了较为细致的解读之后,学生又对小说的结尾“‘牛奶’,我喃喃地说……”提出了疑问。为了帮助同学们解决这个疑问,笔者设计了几个看似更符合常理的结尾:①“啊……!”②“给我烟!”我大声吼。同学们在一阵沉思之后,纷纷谈了自己的看法。笔者当时做了这样的课堂实录:

生1:文章第45段写到比尔格勒的门房现在成了停尸间,而“我”以前曾在这里喝过牛奶,意味着“我”是否会死去,被停尸那儿。

生2:“牛奶”是“我”对过去读书生活的回忆,而现在“我”已经不能拥有。“喃喃”比老师您刚才说的大喊大叫更能显示“我”的痛苦、绝望的心灵。

生3:“牛奶”是我对过去自由的读书生活的回忆和向往。

生4:“牛奶”是乳白色的,代表纯洁、和平。“我”说“牛奶”是对和平世界的向往。

生5:以“啊……!”的大喊大叫或者以“给我烟”为结尾,都不能深化小说的主题。当“我”已确定自己身上的四肢失去了三肢,也确定自己现在就在“三个月以前的学校”,“我”明白了过去美好的一切已不可能再回来,而“我”今后的“牛奶”又能从哪里来?所以“我”“喃喃”地说“牛奶”,流露出了“我”的重重的无奈和深深的懊悔,以及对和平的向往。

从五位学生的自由发言中看出,他们对结尾的理解一个比一个深入,一个比一个贴近文章的主题。这样的教学环节尽管占据了一定的课堂时间,但这无疑是授予了学生文本细读之“渔”。

第三步是探究内涵,领会主旨。阅读教学还要培养学生顺着作品的思路深入探究作品内涵的能力。笔者碰到的学生在现代文阅读中经常脱离文本的思路来理解文本的语言。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学生的阅读能力不高,在阅读过程中不会提取或概括文本的信息,不会把文本的前后内容相联系,或者总结为一句话,不能把握住文本的思路。许多语言在该文本中都有其特定含义的,但学生往往只从自己的生活常识出发作出肤浅甚至错误的理解。

比如笔者当时教学英国作家高尔斯华绥的《品质》时就碰到这种情况。小说的结尾有这么一句“他是个怪人。但是他做了顶好的靴子”。这句话是由“一个长着英国人面貌的年轻人”说的。当时学生基本上也认同老靴匠格斯拉是个“怪人”,他不仅“怪”,而且“傻”,宁可自己饿死,而绝不偷工减料。因为在现在物质利益至上的社会里,那些丑陋的变坏的社会风气逐渐变成社会的主流,并且被认为是正常的;而人性的最基本的闪光点却往往被掩盖、被忽视,甚至被认为不正常。所以,学生就以这种观点来理解“他是个怪人”这句话。这就脱离了作者写这篇小说的思路和立场――赞扬老靴匠格斯拉恪守职业道德,宁可饿死也不偷工减料的品质。像这种脱离文本的思路而错误地理解文本中的语言的现象,在现代文阅读考试中也经常出现,所以我们要重视这种现象。

在阅读教学中,不同的文本,教师能做的方法有着千千万万种。如果我们能把握住一条,顺着文本的思路教学,指导他们细读文本,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不怕我们学生的阅读水平不提高,也不怕我们的学生不喜欢语文课。这样的教学方法和思路从其他的角度讲可能有些偏狭,但对于指导阅读水平不高的学生学会读书确实很有实效。既然是有效的,笔者这样的教学也就不为过了。

(作者单位:浙江省象山县第二中学)

责编 / 郑秀春

上一篇:不可忽视的重要资源 下一篇:建立三维评价体系,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