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论要素分析

时间:2022-08-26 05:21:25

网络舆论要素分析

从近年来发生的众多网络事件可以看出,网络舆论对于事件的推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网络舆论与传统媒体舆论相比,舆论主体之一的网民,常借助互联网开展人肉搜索、集会等,给舆论客体的个人或组织造成巨大的现实压力。当这种压力处于正常范围内时,可以推进事件的良性进展,但当压力失控时,可能会危及个人的生命安全,造成组织尤其是政府的形象危机。

网络舆论要素分解

对于网络舆论的定义,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邹军认为:“广义上的舆论,简单地说,就是通过互联网表达的社会舆论。它包含了所有的社会舆论模式,有公众舆论,有媒体舆论,还有各种利益集团制造的舆论假象,也有“草根”阶层的真实民意。

而狭义的网络舆论,则仅仅是指网民作为舆论主体,在网上发表的舆论。”①本文探讨的是此概念中狭义的网络舆论。研究中,对网民进行了网络公众与专家的分层,对舆论内容也进行了言语舆论与行为舆论的分层。

中国人民大学陈力丹教授把舆论分成八个要素:“舆论的主体、舆论的客体、舆论自身、舆论的数量、舆论的强烈程度、舆论的持续性、舆论的功能表现、舆论的质量。其中前七个,构成了舆论的必要要素。”②

下面,笔者尝试对网络舆论要素进行分析,以便对于网络舆论有更深入的理解。

网络舆论要素分析

1.主客体分析

网络舆论的主体多为普通的网络公众,而客体多为政府组织或个人,主客体间有着明显的社会资源的强弱势差距。但在由网络舆论导致的政府危机事件中,相对公众而言,强势的其他社会组织却并没有作为“模拟公众”形成舆论或参与到舆论中去。③原因主要有:

(1)网络的优势。网络的匿名性给个人发表意见提供了一个安全保护,尤其是当个人处于明显弱势的情况下,网络可以让个人大胆地畅所欲言。公众在参与话题讨论、形成舆论的过程中,网络的便利性让其以一个较低的热情度就能够获得较高的参与度,这也导致了网络舆论形成的快速性。

(2)渠道的缺失。以往公众在反映、揭露问题的时候,可选择的渠道有两种:一是通过传统媒体,二是通过政府相关部门。前者由于版面、时效等原因往往不能对意见进行报道,并且经过二次编码,往往削弱了其中的情绪、态度等表达要素;后者由于在公众中的刻板印象,几乎已经失去了其反映问题的功能。

(3)主体性质的不同。个人在传统媒体和社会组织中并没有多少话语权,而个人在通过网络表达意见的时候并不需要对除自身以外的任何个人或组织负责,并且此种话语权是十分容易掌握的。但对于组织而言,其言行代表了组织形象,并且组织意见从一开始就不享有匿名性。同时,对于社会组织而言,组织的成员更习惯采用上下层级的关系和其他常规渠道来反映问题、提出建议和意见。

从一些案例中,我们也可以发现舆论主体的一些其他特征。网络公众的身份虽然一开始处于匿名状态,但当媒体开始介入事件时,网络公众中的“意见领袖”往往会以真实身份出现。

从传播路径分析来看,网络公众意见基本是从博客或者论坛开始,经过媒体报道扩大影响,再进一步发展成为舆论。在报道前期,个人和公众并未对博客和论坛抱有解决问题的希望,更多的是希望通过媒体的报道来造成影响。“天涯论坛”中常见网友这样的回帖:“顶上天涯首页推荐,就有媒体报道了。”换言之,在通过网络造成实际影响前,个人只能通过匿名来进行自我保护。而当媒体介入后,个人身份的公开有了信任度更高的安全保障,并且这种真实性有助于舆论的形成与传播。

2.网络舆论内容成因分析

网络舆论内容的一大共性在于其对舆论客体的批判性与否定性。而在这种弱势对强势的抗争中,网络舆论则呈现了相反的特征,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占据了网络舆论的强势地位。笔者发现,正面的事件,只有在社会矛盾统一的情况下才可能形成赞成性质的网络舆论,比如“汶川大地震”中对于一些典型事件的舆论。

造成网络舆论内容以批判性居多的原因,一是社会环境方面的因素,很多公众的声音与矛盾无法在传统媒体上得到体现。当公众借助网络发表意见的时候,就不仅是一种对于强势话语权的挑战,更是一种释放压抑情绪的“狂欢”了。再就是网络媒体迎合受众口味以期获取经济利益。

3.持续性分析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韩立新指出:“当新闻舆论监督报道直接引发强舆论时,热舆论的能量便会大大降低,并且会受到强舆论的引导。热舆论一旦引发强舆论,强舆论便会反过来化解热舆论,并迅速释放掉热舆论的能量,降低其社会关注度。”④他还指出:“在这(强舆论产生)之后,由于行政力量的介入、网民发表意见和下载的热情已过,舆论监督便迅速进入降温期,但这种舆论并不会很快消失,它还会长期存在,从而进入长尾时期。”⑤对于这一论断,我们基于自己的研究,以周久耕事件为例,在这里提出一些必要的商榷。

(1)在周久耕事件中,确实是热舆论导致了强舆论的出现,但热舆论在强舆论出现后,反而被进一步加强了,同时热舆论与强舆论形成了一股合力,把事件推向激化。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网络传播的快速性,媒体的介入几乎与网民的反应同样迅速,网民言论和媒体言论已经无法加以区分。另一方面是媒体采用了符合公众期待的报道角度,公众热度越高持续时间越长,对于媒体的发展也越有利。

(2)舆论热度与公众关注度的降低,更多的是依赖事件得到真正有效的解决而非行政力量介入后舆论的自然消解。并且在部分事件中,网络舆论并没有因为行政力量介入而消解。比如“杭州飙车案”。在案件发生后一天,杭州市市长就对案件做出了批示,公安部门也展开了调查,但当杭州警方称肇事车速度为70迈后,激起了网友的一片质疑,网络舆论再次升温,这导致了民众对于地方政府的不信任程度进一步加深,加剧了恶性循环。可见网络舆论的消解并无法单纯通过注意力转移和行政介入而实现。

(3)在网络舆论的消解阶段,笔者也发现确实存在一个长尾期。同时也发现,在这个阶段,网络舆论逐渐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能量不断衰减,舆论中回顾事件、提出思考的理性成分逐渐成为主流。

4.激烈程度与功能分析

网络舆论与传统舆论相比,呈现出更加激烈的特点。

(1)从言语层面上看,对于舆论客体批判、谩骂、攻击性质的语言内容占据了舆论的主要部分。当客体是政府部门的时候,舆论对此有着刻板印象,并且,在言语内容上能够直指“权力腐败”、“滥用公权力”等敏感话题。

在以往,文字是网络舆论的主要表现方式,而随着网络恶搞的出现,视频、漫画、图片等形式丰富了网络的表达形式,并且经过网络恶搞提炼的文字与图像更加贴近民众,具有更好的传播便利性;比起新闻、事件描述具有更为广阔的概括性。这加速了事件、主体情绪的传播过程,对网络舆论的扩大起到了助推的作用。

(2)从行为的层面来看,网络舆论更容易将虚拟的压力转化为现实压力。首先,几乎每个网络事件都伴随着人肉搜索的发生。互联网是一个强大的开放媒体,网民在获取信息的同时就可以制造信息,人肉搜索也是借助这样的便利性和互联网的普及性而展开的。其次,在家乐福事件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群体集会这种舆论爆发方式,在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后,可以由网民自行组织发起而不通过媒体进行宣传。

人肉搜索、等行为舆论的频繁发生,表明了网络舆论有着向现实层面扩展的趋势。一是因为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个人的虚拟与现实身份不断交叉融合;二是因为互联网自身的扩张性,致使其试图从更广阔的层面得到发展。

正是这种趋势,使压力不断变得显性,从而有效地推动了事件发展。从一些案例来看,行政力量的介入使之在较短的时间内都得到了解决,并且最终的处理结果基本与网络舆论中的“正义”达成了共识。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网络舆论中的行为部分,往往都有极端化倾向,且人肉搜索之类的行为在合法性方面仍存在争议。因此,对网络舆论加以引导、避免集体无意识,才能使网络舆论的功能得到合理合法的发挥。

5.质量分析

从一些案例可以看出,网络舆论在整体上体现了一定程度的理性。网络言论中虽然不乏非理性成分,但不是网络舆论的主流。虽然网络舆论具有一定程度的理性,但这种理性主要体现在舆论形成期间的讨论过程中以及在长尾期对于事件的回顾中。而舆论本身所包含的意义,已经在传播过程中被简化得只剩下是与非了,这就大大削弱了其中的理性成分。

同时,我们也发现,在舆论主体有专家参与的情况下,网络舆论能够呈现比较理想的理性状态。当专家意见与网民意见一致时,网民会不自觉地受到专家引导;当专家意见与网民意见不一致时,网民会用专家的话语方式来与专家进行辩论,从而也使舆论趋于理性。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网络社会的传播与控制”的成果之一】

注释:

①邹军:《试论网络舆论的概念澄清和研究取向》,《新闻大学》,2008年第5期

②③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

④韩立新、甄巍然:《网络环境下释义的热舆论与强舆论―――舆论聚能与监督释能两大能量转换定律》,《河北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⑤韩立新、霍江河:《“蝴蝶效应”与网络舆论生成机制》,《新媒体》,2008年第6期

(虞,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杜骏飞,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中国网络传播学会会长)

上一篇:老报人要有新观念 下一篇:网络舆情发展的五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