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不妨给学生适当“添堵”

时间:2022-08-25 09:34:53

语文课不妨给学生适当“添堵”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为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实效性的教学思维与教学策略。对话的核心是理解,要在师生的质疑与反问中相互启发,在交流与视野融合中进行智慧与思维的碰撞,才能将理解引向深入。

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妨给学生适当“添堵”。所谓“添堵”,即让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进程中,感受一定的思维障碍,使所思“不顺”,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达到深度的对话与交流、理解。这样的课堂,可能导致教学任务完成得不够顺利,教学进程不够流畅,但它能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愤悱状态,让学生在阅读质疑、讨论交流、教师引导下疏通堵塞,并能积极主动、兴致盎然地向文本更深处探寻,从而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一、依托文本给学生“添堵”

1.抓住文本的关键处给学生“添堵”

王荣生先生认为:“学生阅读行为的最高目的,是通过掌握教材的原生价值的过程,掌握教材的教学价值,即掌握如何传播信息的智慧,也就是语言智慧。”文本的主题、语言、结构、表现手法是文本的教学价值之所在,这几个方面在具体的文本教学中虽各有侧重,不能面面俱到,但达成这些教学目标,总有一个或几个关键点。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关键点给学生“添堵”。

如“写作背景”是理解《陋室铭》主题的关键点,“孩子气”的语言形式是冰心散文《说几句爱海的孩子气的话》升华主题的关键点;“人物外貌、话语方式等变化”是鲁迅《故乡》人物形象塑造的关键点;“象征手法的运用”是《白杨礼赞》主旨表达的关键,善于抓住这些关键点给学生“添堵”,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2.抓住文本矛盾处给学生“添堵”

很多文章,前后文从字面看,有很多看似矛盾的地方,而这些矛盾之处,恰恰是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的一把钥匙,利用这些看似矛盾之处来给学生“添堵”,培养学生学思结合的良好阅读习惯。

例如《社戏》,学生在自读课文发现:那夜的戏留给他们的印象并不好,看得“迅哥儿”昏昏欲睡,一群人骂骂咧咧地离开了,豆也不过是白水加点盐煮熟而已,可文章最后却说“我再也没看过那夜似的好戏,也再没吃过那夜似的好豆”,这不是前后矛盾吗?用这个问题,揭示文本表面的矛盾之处,引导学生充满兴趣探究文本。像这样的文本其实很多,比如《小石潭记》中“寂寥无人”和文章最后一段详细介绍同游者的矛盾《湖心亭看雪》中“独往湖心亭看雪”的“独”和文中写到的舟子、童子等人的矛盾之处等。

3.抓住文本多元解读的空间给学生“添堵”

文学作品,在内容和情感表达上含蓄蕴藉,读者的个人经历不同,会导致对作品的理解不同;同样的题材,站在不同的角度看,也会得到不同的感悟和思考。“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进程中,必须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多元解读的空间和情景,适当给学生“添堵”,引起学生思维的冲突和扩散,打破旧有的思维定势,使学生的期待视野在“平衡――失衡――平衡”的阅读过程中得到拓展 。

余映潮老师在《蚊子和狮子》的教学过程中,要求每位同学写出这个寓言的两种寓意,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多角度理解,多方面训练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和品味课文内涵的能力。《卖油翁》这篇课文,除了“熟能生巧“这个理解,不妨引导学生探讨“以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你觉得卖油翁真的能因为自己的酌油技术轻视康肃公的射箭技术吗?”《威尼斯商人》在善良友爱的人性的胜利之外,同样有必要探讨“针对夏洛克的种种判决真的体现了法律的公正吗?”

二、巧用“逆教”给学生“添堵”

因文学作品语言的含蓄性,学生的阅读能力等问题,“逆教”不仅是阅读课的“常客”,往往还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巧借“逆教”给学生“添堵”,因势利导,化“逆”为“顺”,能培育学生思维,激活生成。

1.在学生思维平面滑动时,追问“添堵”

有时一个问题提出后,学生的思维停留于同一个理解层面上,难以提出不同或更深入的见解。这时,教师如果能从平面的思维中发现新问题,加以追问,给学生适当“添堵”,就能将停滞不前的思维重新激活,展开更有价值、更有深度的对话。

郑桂华老师在上《风筝》一文时,抓住检查预习情况时某一学生提出的“为什么文章中‘我’看到风筝之后就是惊异和悲哀的呢”这一问题组织讨论,两个学生的回答基本相同,都认为惊异是因为冬天还没有过去就看见天空有风筝,而悲哀则是因为看见风筝就想起了小时候错怪了小兄弟,不让他放风筝,虐杀弟弟精神的一种行为。这时,郑桂华老师抓住学生回答中“精神虐杀”这个词,深入追问,再次激发学生探究文本的热情。

2.在理解文本概念化时,较真儿“添堵”

在各级考试的影响下,很多老师为考而教,阅读课成了模式化的习题训练课。在答题式语文训练过程中,概念化的知识点武装了学生的大脑,钝化了学生的思维和言语。因此,在语文课堂中发现学生用这些概念化的词语来搪塞的时候,老师要善于较真儿,不依不饶,给学生“添堵”,堵住所有的概念化的回答,引导学生回归文本,咀嚼文字,深入思考,唤醒沉睡的思维。

王君老师上《背影》时,其中一个教学片断是“品读买橘子那段文字,说说这段描写的文字传达的是什么样的爱”,最初学生的回答就落入了概念化的泥潭,用“伟大、无私、无微不至”等词语来形容父亲的爱,王君老师抛出“这段文字描写的是买橘子的过程,父亲是孤身一人爬月台,他对谁无微不至呢?”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找出父亲爬月台的描写品味。王君老师课后把这个环节看作是“和学生艰难的对话”,但这“较真儿”却是值得的,堵住了所有不经过思考的概念化的答案的出路,给学生思维及时“添堵”,在学生迫切想要找到解决问题的出口时,引导学生咬文嚼字,找到文本品味的方法,从而完成阅读者的个体情感体验和情绪表达。

3.把个体的“堵塞”引向全体“添堵”

学生个体的“堵塞”可能在阅读初期出现,也可能随着阅读、讨论的深入而出现。当学生的“堵塞”与文本的核心价值相关时,我们可以果断地放弃预设的教学环节,把个体的“堵塞”引向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集体“添堵”,变一个人的思维障碍为促进全体学生主动探究的契机。问题由学生提出,更接近学生阅读的期待视野,解读文本的角度更符合学生的阅读需求,学生探究的热情往往更高。

语文课堂教学,理解课文内容和情感并不是语文教学的最高目的,而是在这个理解文本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会思考,会表达,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添堵”的课堂,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达到深度的对话与交流、理解,也对教师的问题创设与引导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不断地探索。

作者单位:重庆市黔江中学校(409000)

上一篇:回归人文,实现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 下一篇:企业管理中政工人员的角色定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