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音乐欣赏教学的几点建议

时间:2022-08-25 09:07:39

中学音乐欣赏教学的几点建议

【摘 要】音乐欣赏是使学生聆听、感知音乐,从而理解音乐,提高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作美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中学教学内容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校进行审美教育,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中学音乐;欣赏教学;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1)06-0123-02

如今的音乐欣赏课出现了这些现状:有很多学生不喜欢上欣赏课,学生也很难“走进”音乐欣赏课中,这是为什么呢?通过调查分析,发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首先,教师教学方法呆板,教学模式单一,缺乏音乐教学特色。其次,学生成绩的评定随意性太大,标准不一,往往由任课教师个人喜好而定。那么,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学生不喜欢上音乐课,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与音乐课过分偏重理论知识和音乐技能训练,缺少人文关怀有一定关系。当然,并不是说音乐课就不需要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问题是懂得音乐知识和技能并不就能听懂音乐。众所周知,我们读小说时,并不是被小说表面的字词所感动,感动的是因为作家在故事中融入了他的情感,引起了读者的共鸣,而音乐何尝不是如此呢?应该说音乐中任何的音符只是音乐外在的媒介形式,而重要的是通过外在的媒介形式领悟其创作者的精神世界。所谓“人文精神”,就是人的内心深处所蕴含的观念意识、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以及对真善美的追求。

音乐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载体、一种人文艺术,无论是创作者用音乐表达,或是欣赏着获得情感体验以及对音乐意义的理解,都免不了人的色彩,不能脱离开人与音乐的关系。那么,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从音乐欣赏中获得对生活和人生的感悟,真正发自内心地去关注人的生存,关注人内心的感受,学会间接地与创作者在思想情感上交流,从而学会认识自身,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呢?

(一)从不同历史,不同民族的审美情趣入手

歌剧大师瓦格纳说:“艺术永远是社会制度的一面镜子”。音乐这门艺术,它不仅是作者精神理念的表达,也是社会存在的表达。创作者要表达的内容、风格、形式,他的心和生命都在感受时代的脉搏,都会受到当时社会的制约。可以说,审美观念和标准是绝对与相对的统一,任何抽象的、超历史、超过度、绝对不变的审美标准是不存在的。

(二)从音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入手

十九世纪中后叶的法国文艺评论家丹纳,他在他的《艺术哲学》中提出:“精神文明的产物和动物界的产物一样,只能用各自的环境来解释。”在《英国文学史》序言里,丹纳进一步把“环境”归纳为决定艺术、文化的性质和发展的三个要素之一。

环境是客观的外部原因,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环境,由于地理、气候的各种形式的差异,就会形成不同的地域各种相异的文化形态和精神世界。不是有句俗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吗?为什么江南的民歌大多结构规整,音调平稳、舒缓,风格柔美委婉、清丽优雅?那是与南方碧绿的良田、充沛的雨水、幽曲的弄堂、鱼鳞似的瓦顶、弯弓般得石桥、吴侬软语的水乡风情分不开的。又为什么陕北的《信天游》高亢、粗矿,无论是表达喜、怒、哀、乐的哪一种感情,在音乐的表现中大都讲求音域宽广、音调高亢、旋律跌宕,给人一种勇敢、坚韧、绝不折腰、不可征服的精神力量,那是因为陕北那一道道山、一道道梁、一道道沟,还有那无边无际广漠荒凉的黄土地所造就。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使其从音乐中听出人生的真谛,听出世界的善美,听出时代的意蕴。

二、注重课前五分钟的巧妙运用

一节课四十五分钟,一般情况下,很多教师会在课上伊始五分钟组织教学、复习巩固、导入新课等。作为音乐教师该如何艺术、巧妙的运用这五分钟呢?

(一)五分钟主题听辨

利用课前五分钟时间进行音乐主题的听辨练习。中学音乐欣赏教材内含丰富的经典欣赏曲目,但由于每周只有一课时,每学期平均约十六课时,要完成整整一册的欣赏曲目尚有一定难度,又如何让学生对课堂上欣赏过的曲目有持久性清晰的记忆呢?

我们把学生欣赏过的乐曲主题旋律节选下来,重新录制在一盒磁带上,于课前五分钟播放,伴随一段段不同主题旋律的一次演奏或演唱,一个个小问题不断地抛给学生:这首乐曲的曲名是什么?曲作者是谁?演奏乐器是什么?演唱形式是什么?……随着欣赏曲目的增加,这盒主题听辨的磁带也就越录越长,五分钟时间已远远不够用了,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记忆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曲目,生疏的乐曲多听,熟练的乐曲间隔几周再听,这样循环往复、日积月累,学生定能做到耳熟能详、记忆犹新,积累相当数量的音乐曲目。

(二)五分钟知识竞赛

利用课前五分钟时间进行音乐常识的问答与竞赛。中学(尤其是高中)音乐欣赏教材上有很多需要记忆的音乐知识,如曲作者及其国籍、代表作品;乐曲的体裁形式等。那么应该怎样让学生对这些必须掌握的知识了如指掌呢?我们不定期地利用课前五分钟时间,采取不同方式对学生进行音乐常识的问答与竞赛,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音乐和学习音乐知识的积极性。知识竞赛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主要是让学生能自觉主动地记忆知识、积累知识,达到终生受益的目的。

(三)五分钟艺术实践

利用课前五分钟时间让学生自由表演节目。中学生的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对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和探究心理,具有较强的表现欲望。于是利用音乐课的前五分钟设计“艺术实践”栏目,有学生自由组合,自由表演,能让学生有更多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空间。

三、充分利用 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

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必须有一个适宜的经验环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因而我们在欣赏之前根据教学需要,通过创设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可采用音乐、录像、多媒体辅助以及现实生活中的典型场景等),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他们的心理、行为、情感发生影响,从而形成主动参与的行为,以

最佳情绪有目的、有意识地感受美,为学生学习创设和谐的气氛。音乐欣赏课更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这一优点,使其融入到教学活动中。

总之,音乐欣赏教学是一项较为复杂细致的工作,其教学方法很多。常言说得好,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关键是要大胆创新,灵活、合理的运用。教师在欣赏中不要像导演一样高高在上,泛泛而谈。要当演员,要置身在学生当中和他们打成一片,为其营造一个浓厚的欣赏氛围,携起手来共同跨入艺术的殿堂。

上一篇:浅析有效设问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下一篇:浅议初中体育课的耐久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