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如何从形式上优化论证

时间:2022-08-25 01:49:59

议论文如何从形式上优化论证

在一般学生眼里,深入论证观点非常困难,他们喜欢抱怨自己对生活认识的缺乏,不会用辩证思维的方法思考问题,却忽略了构建文体特征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即论证的形式。论证形式上的完善,既是高考作文“表达项”评分的核心元素,同时又能让论证充分深入。那么,议论文的写作该如何力求形式完善呢?本文拟从结构、论据、论证三个方面阐述从形式上优化论证的过程。

一、合理安排结构,延展理性思维

1.并列结构

并列结构可以分为论据并列式和分论点并列式,其主体部分横向展开,各层次之间呈平行关系,从几个不同的维度阐释同一个问题,能够分析得比较全面、深入。例如《干事业需要激情》,我们可以切分出“高昂的激情来自强烈的责任感”“高昂的激情来自自强不息的追求”两个分论点, 从而从“怎样保持激情”的角度深刻阐明问题。

2.递进结构

递进结构往往按照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一层层由浅入深地进行论证。深入的方法很多:可由现象说到本质;可由自然说到个人再说到社会;可由可能性说到必然性;可从经验说到问题,再说到问题的解决办法;可从“是什么”说到“为什么”,再说到“怎么办”……例如《谈自立》,可以从人要自立,民族要自立,人类需要自立三个层面来阐述问题,由小到大,逐层深入。

3.对比结构

提出论点后,结合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论证,在对照中彰显观点,说理更透彻。如《谈意气》:a意气是一把双刃剑 ,要学会正确使用。(提出论点)b 意气风发可以引领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巅峰。(正面论述)c意气相投可以带给人幸福和快乐。(正面论述)d意气用事会让人饱尝失败的苦果。(反面论述)

二、灵活变换论据,彰显文采气势

1.事例性论据古今中外名人可以交错运用,也可辅以自然类素材或哲理性小故事

例如,2001年高考佳作《摆渡人生》中,作者要论述“在苦难中,改变心情匆匆折成的船,成了不幸命运的救赎之路”的观点,主体部分兼顾古今中外分别详悉了三个事例:面对官场结党营私、互相倾轧的东晋诗人陶渊明,20岁突然身体瘫痪的史铁生,患了运动神经细胞病不能说、不能动的霍金。

2.事例性论据和说理性论据交错使用

例如:布莱尔曾说过:“一个人年轻时若是保守党,就太没有心肝,但一个人年老时若是自由党,就太欠成熟。”或许,张扬属于年轻人,内敛属于老人。苏轼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李清照低吟:“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或许,张扬属于男子,内敛属于女子。张扬,让阳光灿烂普照大地,让万物复苏;内敛,让月光撒下的清辉伴着失眠的人入睡;张扬,让滚滚长江水无休无止;内敛,让漫漫撒哈拉沙漠中的驼铃悦耳动听。――《张扬和内敛》

3.论据的表达方式可以灵活变换

在具体论述中,一方面,可繁笔详悉事例,另一方面,可简笔对多个事例进行铺排,也可以两方面结合起来。此外,还可以在铺排的过程中化用诗文名句、典故,妙用修辞,活用句式等。试举简笔运用一例: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苏子有意气,虽遭官场与文场一齐泼来的污水,但他仍意气风发,“侣鱼虾而友麋鹿”,心胸豁达可见一斑。“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遭人诽谤的李白,被玄宗赐金放还,虽有昭昭若明星之德,与日月齐辉之才,终化为泡影,但他仍意气风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酒入愁肠三分酿成月亮七分化为剑气,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若无意气,他怎会有如此豁达的胸襟?

三、巧用说理技法,论证深入生动

1.以叙引理

这种方法是先叙事例,再在叙述的基础上展开议论,引申出观点,使议论的话题有据可依。例如:“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潜悠闲地轻唱。“胡为乎惶惶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世人汲汲皆为何?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如此生活岂不惬意?何必以清白之身翻滚于浊浑的污泥之中,白白玷污了自己?“穷则善其身”,何况置身乱世,举世浑浊?既然无力回天,那就坚守一方心灵的净土,还自己一方自由的天地吧。五柳先生肩负着百世来最单纯的梦境,影栖碧泉,消失于历史的迷雾中,再也没转过身来。

2.以事证理

即用事例证明道理,优秀的学生能够常中出新、出巧,给读者以多方面的艺术震慑。例如:缜密的勇者,尤其要坦荡正义。歌德说,善良的人在追求中即使迷惘,也终将意识到有一条正途。项羽虽勇,终因心胸狭窄自刎乌江;李自成虽勇,终因贪图享乐断送江山;虽勇,终因心术不正遭千古骂名。心胸坦荡满怀正义的善勇者才是苍茫尘世间的胜利者。王蒙在《逍遥》一文中写道,自己善良才能感知世界的美好,自己坦荡了才能逍遥地生活在尘世间。不论周遭诱惑多好,迷雾多少,内心总要亮一盏正义的明灯。――《勇者取义》

3.类比说理

这种说理,或打比方,或做类比,目的就是使抽象的道理更加通俗明白。例如:其实探知也如同喝茶的艺术。我们泡茶的时候,第一泡淡冽,第二泡沉香,第三泡甘醇,为什么第三泡时才最爽口宜人?那是因为前两泡冲出了茶叶上的蜡质与灰尘,第三泡才泡出茶叶的真醇之味,香味才更浓郁。我们探知亦如此。在对事物的认知上,逐渐抛下认知的阻碍,用澄静清明的心智,抛下感情亲疏的羁绊,用一尘不染的心灵,轻装上路,才能在探知的道路上取得丰硕的成果,领悟认知的真谛。――湖南考生《探知的阻碍》

说理的技法很多,此外还有引用证理,对比说理,假言推理等,应该根据文题和写作者自身实际灵活运用,本文不再详细阐述。

上一篇: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 下一篇:阶梯式日记训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