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时间:2022-08-25 01:47:43

课堂上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课堂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只有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教育功能。一般来说,课堂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有如下几项原则:

1.愉悦性原则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情绪状态能使人的机体活动和智力活动发生重大变化。愉快、轻松的心境能使人头脑清醒,大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理解能力;相反,压抑的心情会使人大脑抑制、思维混乱、学习效率大减。

教师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影响着整个课堂气氛,教师只有满面春风、精神饱满、情绪高昂地走进课堂,才能激发学生愉悦、兴奋的心理状态。为营造一种良好、和谐、活泼的课堂心理气氛,教师要有一定的幽默感,可以使用诙谐、逗趣的语言。在沉闷的课堂上,学生会产生压抑感,这时如果教师能讲一个小笑话,会使学生开怀大笑,立即兴奋起来。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会变苦学为乐学,变教师让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2.激励性原则

德国著名的教育家斯蒂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启示、激励、引导及创设一系列科学的教学程序和学习氛围,会逐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要投向学生一份爱、一份期望和鼓励,通过激励的语言,让每个学生每天都得到一定的成功,在成功中体验欢乐,提高自信心和成功的勇气,从而获得再进一步的动力。这就要求每个教师要相信学生,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和进步,抓住闪光点,正面诱导、鼓励,要使学生感到我能学会。教师应杜绝使用讽刺、挖苦、讥笑、揭短、打击学生积极性的语言。

3.差异性原则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认为: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最明显的差异不是智力,而是在于是否有自信心、进取心和坚持持久的良好性格品质。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所受的教育也不同,个性品质、智力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教学中不要搞一刀切,要因材施教。课堂上可以分层次教学,分类推进,对好、中、差三部分学生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布置不同程度的作业,进行分类指导。根据不同问题、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与其“最近发展区”相符合的学习辅导题,使程度不同的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进步。

4.支援性原则

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难免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遇到听不懂、啃不动等情况时,就会产生认知心理障碍,表现为苦闷急躁、对学习丧失信心、情绪低落等,进而会产生厌学情绪。此时教师要置身于学生的角度反思一下,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要伸出关爱之手,给予支援。对每个回答问题的学生,无论说的对与错,都不要挫伤其积极性,要让他们把话说完,并能体面地坐下。

5.预防性原则

学校实施心理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保证学生智力和个性的健康发展。为防止学生不良个性心理品质、不良行为习惯的出现,教师应主动设计教育方向和教育方式方法,以养成学生健康心理品质为主,把工作做到前头。

为防止学生心理疲劳,教师应善于运用手势等体态语,讲课的语调应强弱适度、抑扬顿挫,与学生交流时目光、表情应丰富多彩。

6.爱严相结合的原则

大教育家赞可夫认为:“当教师的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重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教师热爱学生,在课堂上应表现为信任、尊重、关心、称赞和体贴学生,而不是训斥、厌弃、批评学生。

热爱、尊重学生,并非一味地宠惯学生,严格要求能促进学生形成自觉、自律、自尊、自重的性格,能培养学生的进取心和责任感,并养成关心集体、尊重他人的好习惯。

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偏爱、溺爱,严格也不是刻薄、苛求。爱严适度,爱严结合,这本身就是一种心理教育。

上一篇:区域性推进中小学心理教育的探索 下一篇:谈学生耐挫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