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职业院校小组课信息化教学研究

时间:2022-08-24 07:46:40

艺术职业院校小组课信息化教学研究

摘要:本文针对艺术类院校“一对一、小组课”教学现状,提出艺术专业课中怎样利用信息化进行教学。笔者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对翻转课堂和微课程的设计、怎样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互相合作学习与协助学习以及教师对教学考核过程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翻转课堂;合作学习;协助学习;微课程设计

根据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高职院校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艺术职业院校的学生而言,艺术性、职业性是学生最显著的属性。艺术职业院校专业众多,部分学生的专业课教学基本实行“一对一教学”或“小组课”教学方式,不同于其他艺术设计类集体课程教学模式。因此,怎样对小组课学生进行信息化教学是笔者探讨的重点。

1艺术职业院校小组专业课教学的现状

第一,现在的专业课教学多以教材和教师为中心,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忽略,甚至被压抑,形成“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第二,考核模式单一。由于教学沿用传统的教学大纲模式,考核都采用期终考试分数作为课程结业的主要依据。这种考核模式存在以下弊端:一是以考试分数为主要评定指标,对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和实际设计能力的考核既不全面也不充分,考核的公平性和合理性亦有所欠缺;二是导致学生不重视平时学习与练习,而是到期末时抱佛脚,基础知识不扎实,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考核都没有达到很好的预期效果;三是课程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强调了考核的“评价”功能,忽视了整个教学过程中考核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作用,也忽视了学生对教师教学过程的随时反馈功能,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并调整教学方法;四是应试教育传统考核方式,导致学生只重分数不重能力,影响了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与当代大学教育注重“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不相适应。第三,教学过程中能够引入多媒体教学,教师制作和利用一些优质音视频在课堂上供学生参考和学习,但知识点没有系统化,单一游离模式,与学生互动少。进入21世纪以来,网络信息的飞速传播,使得教师与学生接收的信息呈几何级爆炸式增长,教师怎样利用网络教学?学生怎样利用网络学习?怎样提供网络学习服务支持和考核是艺术类专业老师需要深入研究与探讨的问题。

2网络时代信息化教学

网络信息化教学过程中,怎样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课堂前了解相关知识呢?

2.1开展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重新构建学习流程。一般来说,学生的学习过程由两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知识信息传播”,这一阶段是通过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来实现的;第二阶段,“知识信息接收”,这一阶段是在课后由学生完成的。由于缺少教师的支持和同伴的帮助,“知识信息接收”阶段常常会让学生产生挫败感,丧失学习的动机和成就感。而翻转课堂中,“知识信息传播”是学生在课前进行的,老师不仅提供了视频,还可以提供在线的辅导;“知识信息接收”是在课堂上通过互动来完成的,教师能够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在课堂上给予有效的辅导,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更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吸收内化。比如在戏曲教学过程中,教师提供经典戏曲唱段的同时,对不同名家唱腔进行点评,让学生吸取其中的精华,并且让学生录制音频上传到网络在线平台与老师进行交流。

2.2合作学习与协助学习

在知识信息传播过程中,学生可能不知道怎样取舍网络上的信息,并且每个学生学习或接受知识的能力也各不相同。那么,怎样才能处理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矛盾,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有合作学习过程又有协助过程呢?对一些学生少的器乐专业课而言,可以将整个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分组,对于接受能力强的学生与接受能力一般的学生或高年级学生与低年级学生共同组建一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通过各种社交工具(比如QQ、微信、E-Mail、BBS)进行交流,使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是分享者又是受益者。同时,教师必须对协作学习的组织、学习者对学习目标的实现效率、协作学习的效果等进行有效控制和保证。

2.3微课程设计,翻转课堂教学效果好坏的关键

教师制作好课程说明书,微课程演绎好说明书的作用,学生利用说明书进行学习,这是课程的目的。从利用多媒体教学开始,教师的课程设计经历了电视、广播教学,录像视频教学,到现在网络终端普及,教师设计微视频教学。教学时限从45分钟完整课堂教学变成了不超过15分钟的微课堂。老师的授课风格也从课程整体向单个知识点讲解,从而将一个个串联知识点的整体课程演变成一个并联知识点的样片共享化过程。教师在设计微课程的过程中既要站在老师的角度关注课程教学大纲设计(强调整体性),又要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注重知识点的连贯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至于只是片面地了解课程中某个点的知识,而不能将知识点串成一个整体。如果将课程看成一台机器,教师必须编写机器使用说明书,微课程的每个知识点都是机器上的单个零部件,课程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将这些零部件组装成机器。所以,微课程设计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教学考核

信息化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在两个不同的环境中完成的,学生关注的持续性不高。教师设置教学考核制度,要避免以学生最后一次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学习掌握程度,避免学生出现三分钟热度,考试不是目的,学生的学习参与度才是教学的目标。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参与到学习中来呢?首先,教学过程中开展碎片化学习,教师把课程学习分解成解决问题的视频,把视频讲解控制在10分钟左右,以便学生在不同的时间、地点随时随地地学习,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的成就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建立问题反馈机制,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可以随时将问题反馈给教师或其他学习组成员,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并且对于多数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必须采取集中答疑视频或帖子的方式。最后,建立线下讨论,定时讨论机制。线下讨论可以采用点对点即时通信工具,如微信、QQ等;定时讨论机制可以采用BBS论坛,或者微信群、QQ群的方式,使学生随时随地参与到学习中。教师在每个学生的学习环节中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设置不同的问题供学生解答,并将学生解答结果纳入考核成绩,这样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总之,根据专业课教学“一对一”,或“小组课”的特点以及每个学生能力的不同,怎样合理利用信息化教学使得每个学生都学有所成,仍是值得每个教师深入探讨的问题,希望通过本文对艺术职业院校专业小组课信息化教学的探讨能为更多的艺术爱好者提供借鉴。

作者:刘环锋 单位:湖南艺术职业学院

上一篇:音乐教育网络资源建设研究 下一篇:信息化教学模式现状与改革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