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印刷包装专业教学方法的探讨

时间:2022-08-23 10:53:12

高职印刷包装专业教学方法的探讨

【摘 要】本文针对当前高职教育特色和印刷专业特点分析如何加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方法上进行探究,长期以来,高职教育在教学领域中仍较多地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偏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能力培养,很难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培养、发展学生各方面能力是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核心之一。

【关键词】高职教育 教学方法

高等职业教育是为社会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就业型教育,高职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所以,如何培养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实施方法和手段尤为重要,它是教学建设的核心内容。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对职业教育明确提出“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精神,印刷包装专业积极试行,系统设计、实施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鼓励将课堂建到产业园区、企业车间等生产一线,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一、情景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创设或引入一个相关问题的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刺激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从而启发、帮助学生掌握、理解知识,提高分析问题、探求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整个课程教学中采用“实际工作情境”教学,以印刷企业真实印刷产品为载体,按生产工艺流程设计对应的学习情境,融工作和学习于一体。以《平版印刷机结构与操作》课程为例,在企业专家的参与下,针对职业岗位要求,整合课程内容,基于工作过程、基于行动导向建立了“以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行动过程为导向,学为主教相辅”的情境化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各种学习情境中掌握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课程的设计与教学内容的选取,是针对于平版印刷机相关工作岗位及能力要求和国家最新颁布职业岗位资格标准,以真实印刷产品即《知音》封面为载体,将平版印刷机工作过程即知音封面印刷过程转化为对应的6个学习情境,同时对应5个单项项目实训和一个综合项目实训。

二、项目教学

“项目教学”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它既是一种课程模式,又是一种教学方法。

项目教学结合印刷包装的现实情况从以教师为中心转为以学生为主体,从实践中去感悟课程改革的理念,以培养学生为主体。这里的项目,在印刷包装课程中是指以一个实际的印刷包装任务,老师和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每一个细节亲自动手实践。从定义就可以看出,项目驱动教学都是实践导向的和任务驱动式的教学,真正体现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以“项目驱动”为主线,由企业技术骨干设计实训项目,将工作任务分解、项目组讨论等有机结合,分层次逐步消化技术要点,实行全过程考核,考核由企业技术骨干负责。以《包装印刷》这门课程为例,将整个教学内容分为四大项目,四大项目是以常见印刷方式为主线进行四大项目的分配,项目一:平版印刷,项目二:凹版印刷,项目三:凸版印刷;项目四:特种印刷,每个项目分若干个子任务,项目的实施是依据印刷要求和印刷过程进行展开的。采用项目教学法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布置工作任务、明确目标和注意事项、分组讨论、实施、评价等环节,使知识处于活动状态、学生处于行动状态,能力处于即得状态,从而实现原来以“教材-知识-教师”为中心,向现在以“任务-能力-学生”为中心的转变,进而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三、典型案例教学法

案例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因此它应该具有典型性,且应该与所对应的理论知识有直接的联系。案例要“精”,指的是课堂时间十分有限,加之同一原理必须有诸多案例可用,所以选择案例不可能面面俱到。应选择具有典型性、针对性的案例,也就是说选用那些实际操作中带有全局性、战略性,能体现同类事物共同特性的案例,这样的案例有助于学生在工作中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示范作用。

案例一定要注意真实的细节,让学生犹如进入企业之中,确有身临其境之感。以《印刷品质量控制》这门课程为例,分析印刷品的质量,通过各种实际案例来分析不同的质量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搜集一些有质量问题的产品,针对这些典型的案例让学生掌握在实际生产中如何检查和检测印刷产品的质量并且能够分析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解决产品的质量。比如,印刷品常见印刷故障,糊版、花版、脏版、重影等,将抽象的专业问题通过实际案例直观显示给学生看,让学生掌握这些印刷故障的实际现象,通过这些印刷故障进一步让学生掌握相关的印刷工艺,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四、现场教学法

现场教学、现场操作、现场讲评、一线操作人员讲授、生产现场导入教室等方法组织教学,将学生带入企业现场教学,一边在实训车间讲解书本上的机器结构原理,一边直接带学生到机器上去观察体会,同时上机演示,并要求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上机实际操作,使学生既掌握了基本原理,又掌握了操作技能。通过这种工学互补,课堂学习与现场实训完全同步,学习——工作——学习的“工学结合”模式,完成了学业与岗位的对接,真正做到了融“教、学、做”为一体。以《印后加工工艺》这门课程为例,为了让学生更能直观的掌握各种印后设备的操作过程以及操作流程,实践课老师带领学生直接去校内实训基地现场操作相关的印后设备,如模切机的操作、装订机的操作、上光机的操作等等。通过这种现场教学的方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各个机器的每个部位以及功能。

总之,高等职业教育要办出特色,培养出较好的高级技术及管理应用型人才,是一项系统工程,一定要根据专业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引领学生掌握必要的技能,必须通过实践操作领会技术要领,这样才符合现代高职教育的总体方向。

【参考文献】

[1]全文.高职教育教学方法研究[M].北京: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2]孙俊玲.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0(01).

上一篇:初中语文“模块”教学探讨 下一篇:项目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