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教学心得

时间:2022-08-23 02:37:34

素描教学心得

笔者长期战斗在美术高考的第一线,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问题,并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教训,现将个人的一些素描教学心得写出来,希望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强化整体意识和结构意识的培养

在素描教学中强化学生的整体意识和结构意识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画面整体效果的控制能力,增加全局观念,并深刻地、真实地表现对象的空间结构及体积关系。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遇到两种不良现象。

1.学生死抠局部,造成局部之间相对孤立,无法很好地衔接,常常是某一局部已经画得非常突出和完整,而其他部位还是空白,导致画面极不完整。其原因是学生缺乏整体意识。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体会运用辅助线组织或检查画面:中轴线横量纵向的左右比例关系,水平线推测画面横向的透视变化,垂直线、斜线可比较对象各部位的上、下、左、右关系等,逐步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比较的方法,可以通过对整个对象各个部分相互之间的比较,来得出它们各自与整体的确切关系与联系。在观察比较的时候,可以像对自己默默讲话一样自言自语、自问自答的方式进行。如:这个对象的动态是怎样的,它的基本头型特征神态是怎样的,五官在头部的位置是怎样的,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大小比例如何,相互之间的形体过渡转折是怎样的,明暗反差对比虚实关系又是怎样的等等。如果初学画的同学们能注意到并认真地做到这一点,那么就会有明确的学习方法和清晰的目标,从而避免走弯路。改变初学者常有的那种将视点孤立地集中在对象某一细节上,看一点儿画一点儿,画到哪儿算哪儿。或在各个部位转过来滑过去,没有相互联系比较局部观察的习惯方法,比较的方法对训练培养具备良好的艺术感受和绘画才能是非常重要的。在表现对象某个局部时,所花时间不宜太长,应逐步转移到其他部位,做到同步进行,使画面完整统一。

2.学生画好物象的大致轮廓后立即上调子,机械、被动地抄袭对象,从不研究对象的内在结构关系,哪里深点,哪里浅点,只是用平涂的调子加以表现,把立体的对象平面化,其原因是学生缺乏结构知识。在提高学生结构意识方面,我要求学生面对物象应积极主动、由表及里地分析研究对象的内外结构,研究外部表象的内在成因,做到知其所以然。让学生建立起结构概念和整体的空间结构,从而使他们明白应该怎样去观察分析、怎样去表现。

二、注重多元化学习方法的指导

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都要注重学习方法,方法得当可事半功倍,方法不当则事倍功半。我认为,要想学好素描,学生必须做到“五多”:多看、多想、多问、多练、多记。

多看,是指不能光画、死画,而要多看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多看他人的习作,好的差的习作都能给自己以启发。也要多看自己的习作,退后看,换个环境看,画完后挂在墙上反复看,用镜子照着画看等。变换看的角度,可以避免错觉,容易发现毛病。

多想,是指多动脑筋,善于思考,善于找规律,多给自己提问题,能起举一反三的作用。

多问,就是虚心求教,多问容易通窍。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是前人求学之道,我们要发扬光大。

多练,即多画、勤画速写、慢写、默写、想象画等。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要想获得过硬的造型本领,必须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吃苦精神。

多记,就是要培养形象记忆的习惯和能力。既要长期持久地积累形象,又要坚持随时随地地默记形象。只有日积月累地下工夫,才能达到招之即来、下笔生辉的自由境地。

三、强调教师示范的针对性

素描训练作为实践性极强的一门学科,教师应该及时给学生示范画法,学生学起来会更形象直观。针对基础较弱的学生,每一次的训练目标要明确,在他们作画的过程当中,老师也不能给他们修改示范过多,改多了学生将难以把握自己画面最明显的不足,处于麻痹状态。当学生反复修改多次,仍未见起色,在他们最失意、内心十分渴望明确画面前进的方向时,老师应及时地、立竿见影地帮助修改其不足,将会使学生铭记在心,牢固地掌握。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有时可连续完整地示范全过程,让学生看清完整的作画过程。有时遇到画面整体问题,只需侧重从大处调整整体关系,不必面面俱到示范更多局部。有时遇到画面局部问题,只需稍加调整即可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这样,对基础不同的学生,采取针对性的示范,做到因材施教,学生会感到吃得饱,效果好,而不是吃不了,吃不饱。

四、做到耐心与爱心兼备

素描训练的每一环节,力求进步都是相当艰难的,甚至感到乏味或单调。它是锻炼学生的毅力和恒心的苦练阶段,不少学生望而生畏,教师应该对他们充满爱心,引导突破各个难关。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应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和可喜之处,并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用赏识的目光看待他们,从心理上多予以关怀、沟通,多次帮助其修改画面,明示修改意见,让学生明白其中的规律和道理,力求更大的进步。

总之,在高考素描教学中,只要善于研究,善于反思,定能教学相长。教师应尽一切所能,从立足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怎样进行素描教学,对该艺术的学习与探索本身就是一门教育艺术。在探索中让学生从迷惑中清醒过来,渐渐有轻松愉悦之感,不断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专业水平与艺术修养,这应该是我们教学上所共同追求的。

(作者单位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第一职业中学)

上一篇:如何利用废旧材料开展幼儿园特色活动 下一篇:农村中小学音乐课现状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