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会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8-22 08:59:18

情境教学法在会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教学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基础扎实、专业能力强、高素质的适应市场和社会需求的劳动者和初级会计人才。作为该专业的入门课程——《基础会计》需要给学生一个比较完整、感性的会计工作流程认识。同时该课程又是专业基础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有必要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后续专业课的学习。

一、问题的产生

对于教好《基础会计》这门课我有充分的自信心,因为我做过会计工作,又有较深厚的理论知识,再加上这门课程我已教过一遍,因此,我有理由相信自己能上好这门课。但是结果却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基础会计上了一个多月后,我兴致勃勃地询问同学:“你们感觉这门课怎么样?是不是很有趣?”时,没想到我们班有些同学却说:“我们觉得会计很枯燥,好难学啊!都没兴趣学下去了。”这对我打击很大,但也促使我思考,现在的学生已不满足于老师一堂课从头讲到尾讲解的形式,怎么样才能让学生自己动起来,自发自愿地成为学习的主体,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

二、案例描述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准备,我尝试在课堂上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内容】

基础会计第六章第一节《企业筹集资金的核算》。

【教学过程】

1.提供原型,创造自主探索的现实案例情境

由全班同学自由讨论,设立一个什么样的公司;哪些同学愿意成为投资者,成为公司的股东;公司应该分成哪些部门,谁愿意成为部门主管,谁愿意成为车间的工人。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都积极参与讨论,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很快结果就出来了:

(1)设立一家校服生产公司,名为永嘉欣欣校服公司。由周蒙蒙、陈燕琼、郑珍珍三位同学各出资十万,成为公司的股东。

(2)公司设立采购部、生产部、销售部、财务部,分别由金婷婷、陈梦凡、李鸟、李洁洁担任负责人。

(3)其余同学归入车间,直接参加生产过程。

2.巧设悬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师:现在公司现有三十万的资本,那如何展开经营呢?学生马上七嘴八舌,像炸开了锅一样讨论起来。

生1:要买机器设备……

生2:要租厂房……

生3:要接订单……

生4:要买材料,做校服用的所有材料……

师:我们可以把企业所有的经济活动归纳为几个阶段:(1)企业设立、筹集资金阶段;(2)采购阶段;(3)生产阶段;(4)销售阶段;(5)利润形成和分配阶段。这些内容恰好是我们要学的第六章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内容。我们现在就来看看第一阶段企业筹集资金的核算。大家先思考一下,筹集过程中通常会发生哪些经济业务?对于这些经济业务,作为这家公司的会计——李洁洁同学,该如何进行账务处理?大家也可以站在她的角度思考一下。

生1:投资者投入资本……

生2:可以向银行借钱进行投资……

生3:老师,可以直接投入机器设备吗?

生4:可以直接投入布匹吗?

这个过程中,学生显然已进入角色,异常兴奋,提出了很多问题。

3.总结归纳,梳理知识点

师:企业的投资者可以是国家、法人单位、个人和外商,我们永嘉欣欣校服公司的投资者是上述的哪一种呢?

生:个人。

师:对于投资方式,可以投入货币资金,还可以投入机器设备、材料物资及专利权等。我们永嘉欣欣校服公司的投资方式是上述的哪一种呢?

生:投入货币资金。

就这样在我的一步一步引导下,学生主动地学习了企业筹集资金阶段的核算应当设置账户,以及相关经济业务如何进行账务处理。通过课堂练习,我发现同学这部分内容掌握得很不错,看来这堂课是比较成功的,学生学得轻松,老师教得舒心。

之后,第六章每一节的教学我都让学生融入企业经营的具体情境中,让学生开动脑筋,从而对所学知识产生了非常深刻的认识。

三、案例反思

从整个案例实施的结果来看,教学效果还是非常令人满意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知识掌握程度基本上达到教学要求。以往授课,总有一部分学生不能完全理解,特别是对于那些学习比较差的同学,通过课堂讨论,有些知识点理解得比较深刻。(2)课堂气氛好。下课后有的同学还向我提出:以后上课都采用这种方式就好了。这说明同学们比较喜欢这种课堂气氛。

这样的教学方法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

因就是学生以往的学习是被动的,而这堂课的学习是主动的。传统的会计课堂教学,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公式化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务,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忽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难以培养出实践能力过硬的会计人才。而在情境教学中突出的是在“做中学”,当学生在模拟公司中扮演一定的角色时,无形中就赋予了学生一定的责任,他们便迫切地需要了解自己应该怎样做才能完成任务,自然也就增强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求与汲取。

当然,运用这种教学方法也有一些需要注意和改进的地方。

1.这种教学方法耗费时间比一般讲授法要长

特别是学生还缺乏课外预习的习惯,每次上课前不得不让学

生先把文章预习一遍,至少要耗用15分钟。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也要不时地提醒学生不要使话题游离得太远。

2.这种教学方法与学生掌握知识及参与的程度相关

比如一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同学,不善于与其他同学沟通,不会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也有少部分是学习还不错的人,他们已经习惯于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如何将全班同学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仍是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去研究的。

3.这种教学方法的应用不是所有内容都适用

在我看来,对于那些操作性较强的核算、演算类教学内容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对于那些概念性较强的教

学内容,恐怕就不适宜采用这种方法了。

(作者单位 浙江省永嘉县第三职业学校)

上一篇:迁移理论对地理教学的促进作用及其应用 下一篇:浅谈模块化教学在玻璃课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