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不能忽视朗读

时间:2022-08-22 04:35:50

语文教学不能忽视朗读

朗读法既是教师教语文的根本之法,又是学生学语文的根本之法。但在实际教学中,忽视朗读的现象并不少见。不少语文课,虽有朗读的项目,不见朗读的价值。学生读错字音,读错语气,甚至读错句读,读得吞吞吐吐,结结巴巴,教师也不做指点,只等学生读完,说声“很好,请坐”了事。笔者以为,之所以存在这些情况,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些老师还没有真正认识到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实践证明,运用朗读法教学可以收到多方面的教学效果。通过朗读,可使学生发音准确、口齿清楚、句读分明、语气连贯、态度大方,从而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通过朗读,可引领学生辨别词和句的感彩,加深理解它们的意义和在表达上的作用,进而增加语言材料的储备,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

通过朗读,可引导学生领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感受艺术意境,发展想象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并可对道德品质的修养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通过朗读,可让学生体会到课文的重点和中心所在,深入了解课文的篇章结构和条理线索,既加深理解,又帮助记忆。

总之,朗读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既是培养语感的需要,又是理解课文的需要;既是识记的需要,又是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的需要。尤其对小学生,更要强化朗读教学,因为儿童是靠有声的语言思维的。

大凡优秀的语文老师,无不十分重视朗读教学。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永正说得好:“没有朗读或朗读不到位的课堂,是冷冰冰的课堂,是没有味道的课堂,是没有灵性的课堂。”1999年12月,教育部专门召开了“于永正教学方法研讨会”,推广他的“五重教学”――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这“五重”中的每一“重”都与朗读紧密相关。“情趣”,要从有感情的朗读中获得;“感悟”,要通过反复朗读来体味;而“积累”“迁移”“习惯”都必须以朗读为前提,以朗读为基础。正因如此,于老师在介绍他的“五重教学”时,反复强调朗读的重要。

如何搞好朗读教学呢?于老师说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这是“保底工程”;第二件事是品味赏读,在微观上探究;第三件事是要求把精彩之处熟读成诵(但不一定课课背诵)。于老师所说的三件事,既包括朗读的常规要求,又涉及朗读的关键之处,同时还教给我们循序渐进的方法,可作为我们朗读教学的准则。至于如何做好这三件事,如何把事情做细、做实,这就需要我们自己动脑筋了。

笔者以为,从目前语文教学的实际看,我们应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教师要加强朗读的基本功训练,为学生做好样子。教师朗诵不好,当然很难指导学生。有些老师课堂上不做指导,实际上是不会指导。打铁需要自身硬,教师“钻”出味来才能教出味来。于永正老师作为全国知名的特级教师,尚且做到“课前不把课文朗读得声情并茂决不罢休”,我们与于老师的差距是可想而知的了。

二是要重视朗读教学,认真抓好每个环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阅读教学的首要目标。要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就需要教给学生朗读的基本要领,引导学生强化训练,在读正确的前提下读到位,只有读到位才能读出味,一直读到“其言皆出于口”,课文的语言就属于学生了。课堂上无论哪一种方式的朗读都必须认真,尤其是教师范读,更要为学生提供朗读的榜样,创造朗读的条件,调动学生对朗读的兴趣。学生齐声朗读和分角色朗读可以增强阅读气氛,激发学生兴趣,但很容易流于形式。

三是要注意巩固朗读训练的成果,不断提高学生朗读的水平和能力。可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诵比赛,如诗歌朗诵比赛、散文朗诵比赛、读书演讲竞赛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促进学生整体朗读水平及能力的不断提高。

重读于永正老师的《我教语文》,再联想到我们目前的语文教学,笔者心中便有所震动:一则对于老师语文教学的精神和业绩备加钦佩,二则为自己及同伴们的语文教学欠缺朗读而感到内疚。于是不避笔拙,发自内心地写出《语文教学不能忽视朗读》一文。

【作者单位:江苏省阜宁师范附属小学】

上一篇:逆境中的乐观放达 下一篇:上半年新闻热词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