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非正规金融的规范化分析

时间:2022-08-22 02:13:13

农村非正规金融的规范化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2-105-01

摘 要 农村非正规金融是应市场需求而产生的。现实需求与内在缺陷的冲突使农村非正规金融存在规范的必要性。政府应通过完善法律与政策来引导非正规金融适度发展,将农村非正规金融纳入国家的监管体系中,充分发挥其制度外的优势。

关键词 正规金融 非正规金融 监管机制

我国农村的金融体系已建立起了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三足鼎立”的正规金融组织和民间自由借贷、农村合作基金会等非正规金融组织并存的二元结构。因正规金融的严重供给不足与农民的需求扩大化间的矛盾,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迅速,有必要对其进行规范。

一、农村非正规金融规范化的必要性

农村非正规金融是国家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重要作用。但非正规金融是一把双刃剑,我们不能忽视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力的反作用”。因此,必须对农村非正规金融进行规范。

(一)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严重不足

我国农村正规金融市场是由农村信用合作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组成。农业银行在“减员增效”的口号下,很多乡镇撤销了分支机构,农业发展银行因商业化改革,其职能已演变为专门从事粮棉油收购贷款的银行。而农村信用社资金成本居高不下并且有大量的不良贷款,为了摆脱困境,农村信用合作社大量撤并基层业务代办点。除此之外就是农村邮政储蓄,但邮政储蓄仅具有“只存不贷”的单一金融服务功能,这使其抽走了大量的农村金融资源。

我国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供给越来越少,农民资金需求很难从正规金融获得满足,这给非正规金融机构迅速发展留下了生存空间。非正规金融作为一种制度供给,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供需矛盾。

(二)农民需求扩张的必然要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存在着大量的富余资本,但是这些闲置资金没有合适的投资项目与投资渠道。当农村经营者找不到合法的融资途径时,农民手中的闲散资金则成为了他们的资金来源,共同的利益追求使大量的民间资金进入了农村的非正规金融渠道。非正规金融的比较优势也使其成为了农民的优先选择。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借款手续简便,利率灵活,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农民的资金需求。

(三)制约农村非正规金融潜在缺陷的必要

目前,除了民间自由借贷(利率低于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四倍)、企业内部小范围集资是属于法律保护的合法形式外,其它如合会、地下钱庄等形式都是非法的,但这些形式却在农村大量存在。农村非正规金融具有追求高利、投机的一面,在缺乏必要的法律约束和跟踪监控机制的情况下,其脱离控制的后果是难以设想的。政府认为非正规金融是非法的,不允许正常存在,这使其走向地下化,而地下化将使政府规制变得更艰难。若非正规金融的内在缺陷不能被政府约束与法律规制,将会动摇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因此,有必要制约农村非正规金融。

二、农村非正规金融规范化的路径分析

农村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是合作关系,非正规金融在金融体系中起着辅助作用。农村非正规金融为满足农村经济主体的资金需求开辟了重要途径,成为农户生存性借款的主要来源①。在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不足、负担过重的情况下,政府应引导农村非正规金融适度发展,将农村非正规金融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上来。但法制化不代表“正规化”,并不是以正规金融来替代非正规金融,而是通过法制化规制其缺陷,保留其制度外的优势。在这个坚持下,非正规金融规范化的路径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从制度上保障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合法地位

我国法律应承认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合法性并明确其法律性质,将其纳入国家正式制度之中。经济学研究表明,政府赋予农村非正式金融合法地位后,若能通过法律措施保障非正式金融机构的权益,不但能降低风险,而且能使农村非正式金融市场均衡利率降低,增加资本数量与资金融通,有利于经济发展②。此外,政府应对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合法形式进行明确界定,允许部分现有非正规金融形式取得合法地位。对符合条件的具有一定规模和管理制度的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机构应当予以保留和支持,允许其领取执照并开展一定的业务。严格取缔非法的农村非正规金融活动,对严重扰乱金融秩序分子严惩不贷。

(二)建立并强化监管机制

目前,农村非正规金融的迅猛发展使监管机制的建立迫在眉睫。首先,政府应建立监测通报系统,由相关部门定期调查、统计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的数量、资金运行情况,及时进行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其次,应建立登记备案制度,监管部门对达到标准的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颁发营业执照并详细登记备案。将所有具有资质的农村非正规机构名单在网上公布,以便在金融交易中进行信息核对;对于无资质或者进行金融诈骗、违规的机构进行通报③。最后,应建立长效监管机制,逐步形成人民银行、银监会、工商局等多部门齐抓共管的农村非正规金融监管体系,加大对非法融资行为的惩处力度。

(三)健全农村非正规金融市场的准入与退出制度

农村非正规金融市场准入的限制是非常有必要的,金融机构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遵循一定的行为准则与规范才能设立,但现行的设立条件对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来说是难以达到的。因此,应根据农村的具体经济发展水平降低农村非正规金融市场准入标准。

就退出制度而言,我国并未建立起统一、完善的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破产清算制度。这些组织的破产退出缺乏相应的法律引导,这必将危害整个农村金融市场。因此,可以在《企业破产法》中增加专门的农村金融组织破产条款。

注释:

①张余文.中国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204.

②张杰.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结构、变迁与政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303.

③张燕.论农村民间金融监管和谐价值理念.法学论坛.2009(5).

上一篇:公允价值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下一篇:关于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与偏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