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知识创造模型比较研究

时间:2022-08-20 02:43:43

组织知识创造模型比较研究

摘要:知识已经成为组织获得并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战略资源。知识管理就成为整个知识创新体系的关键环节,其目的就是改善组织绩效与提升组织创新能力。知识进程/创造机制是整个知识管理系统的核心基础与动力源泉。通过对国内外知识创造模型理论进行整理,分析了组织知识创造的基本进程,大多数研究从知识本体的角度对知识创造过程进行了分析和综合,而从组织知识主体方面,结合社会学与系统理论分析的较少。最后提出运用系统思考理论来研究知识创造逐渐成为趋势。

关键词:知识;知识创造:模型

知识创新现在不仅体现了科技创新的内涵。且具有了为企业提供核心竞争优势的蕴蓄支撑地位。在知识创新体系中,知识管理就成为整个知识创新体系的关键环节,通过对知识与知识主体的管理,来改善组织绩效与提升组织创新能力。知识创造机制/过程在整个知识管理系统中具有战略基础地位,知识这一战略资源是知识主体――知识工作者之间社会反应关联的涌现。只有洞悉知识创造的过程,才能管理好知识,从而进行知识的创新活动。

从彼得・德鲁克提出知识已经成为组织中最重要的资源,可能是唯一的资源的论断,开始了知识及管理在组织中地位与作用的研究。在知识及其管理对企业竞争优势领域研究比较多,对知识创造机制等基础性研究比较少。尤其是对大学、科研院所的研究明显少于企业的知识创新研究。例如:Grant(1996),Alavi(2001),Eisenhardt(2001),Massey(2002)等学者提出知识及其管理将成为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唯一源泉。Conner和Prahalad(1996)认为现在知识成为一个企业存在、发展的基础资源。Nickerson(2004)提出了基于知识的企业理论。

本文对国内外知识进程文献进行研究分析。并对各个模型理论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归纳,为进一步开展知识管理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1 国外知识创造机制(模型)综述

(1)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弘高的知识创造螺旋理论(SECI)。

Nonaka和Takeuchi提出的知识转化与生成模型主要包括3个部分:知识通过社会化、外化、组合与内化的生产过程;知识生成的平台,就是吧(BA);知识资产(见图1)。

螺旋进程有4个部分:社会化过程、外化过程、组合过程、内化过程。组织的知识就是在上述两种知识的四种交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经过多次循环,形成螺旋式发展态势。通过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的变换过程,我们转换对环境采取行动以及在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中创造并扩大知识。(Nonaka,1990;1991;1994;Nonaka和Takeuchi,1995)。

Nonaka和Takeuchi在1996年提出的知识转化螺旋模型,主要研究了隐性知识如何转化为显性知识的过程。Nonaka和Takeuchi的知识创造螺旋的哲学基础是迈克尔・波拉尼(Polanyi,1966)的认识论(知识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知识本身并不会带来竞争力,但是它可以使我们的行为更加可靠、高效,所以对于知识隐性之间的转化就显得不是很重要了(Steven Cavaleri,Fred Reed,2000)。知识隐性和显性的识别不应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应该关注知识工作者通过什么交互过程或机制来生产知识,进而为顾客提供新的服务或提高工作技术效率,本文作者认为知识工作者在知识创造过程的智能涌现过程需要进行研究分析,而野中是从知识的识别过程来对知识资产进行研究的,关注的知识转化,没有从知识主体――知识工作者角度进行研究(见图2)。

(2)马克斯・H・博伊索特(Max H,Boisot,2004)的基于信息视角的知识资产演化模型。

博伊索特的理论通过把可供选择的这些知识,界定为三维的认识论空间。博伊索特的理论视角是三维空间的。利用编码化与未编码化的知识资产特征构建了知识的编码、抽象、扩散的信息空间模型。对各种类型的知识资产之间的相互作用构建了企业遵循着社会学习周期理论,在信息空间内不断循环扩散。社会学习周期(social learning cycle,SLC)的6个阶段:扫描、解决问题、抽象、扩散、吸收、影响(见图3)。

其战略视角是博伊索特认为知识创造的作用就在于对资源的节约利用上,所以主要研究就是在经济学框架下知识资产在组织体系中的扩散流程,对管理者的职能提出了新的要求。该模型没有涉及到知识工作者个体的创造性对组织的知识扩散与社会学习周期过程的影响。但是对知识创造理论研究具有创新性贡献。

(3)美国知识管理协会(Knowledge ManagementConsortium International)的知识生态循环理论。

Mark McElroy,Steven Cavaleri,Joseph M.Fire―stone等提出的知识生态循环理论(Knowledge LifeCycle)把知识的产生描述为其演化发展过程,经历了从不可证实的知识转化为可以编码的有效的知识。组织知识的创造是一个充满大量推理论证的进化过程,是每个主体之间、主体与环境之间(知识工作者、组织体系等)共同作用的结果。从主体角度来看,富有成效的结果会刺激主体去取得更加成功的和环境交互的行为。知识创造过程的目的就是表示出了组织或者系统的宗旨与身份(identiv)。知识是组织的每个主体在进行采取更加可靠有效行为过程中推理(归纳、演绎、探寻(abduction))过程中产生的(Cavaleri and McElroy,1999)(见图4)。

知识生态循环理论的理论基础是复杂性理论、组织学习与认识论等理论。强调组织内每个知识主体的主动性,提出了组织的宗旨和身份是每个主体行为规则的集合体,同我们现在的企业理论进行了很好的融合。但是该理论没有深入对每个主体的适应所造成的知识涌现现象进行探讨。其依据的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具有和我们人类有一定差异的达尔文理论特色,在人类组织中,我们是由一定的宏观控制的,我们不但要适应主体、环境,而且我们具有很强的社会组织特性。主体的行为要受到组织和个体各自行为规则的约束的。

(4)Wikstrom and Normann(1994)从商业角度定义了知识创造过程的3个阶段:为要解决的问题而创造出新的知识的生成进程、为消费者提供的知识积聚和利用的生产性进程、最后达到消费者直接利用的知识价值显现过程。各类知识工作者能够相互彼此讨论、分享经验与知识。形成企业各部门间的组织网络,让知识能相互的流通。

(5)Marc Demarrest(1997)认为在商业公司知识被创造属于4个类别:由公司使命(战略、目标与运营计划)驱动的行为指示性指令、对商业时间适应性强的模式、在特定环境下执行指导性的逻辑分析模型中包括的规则、反馈诊断知识工人绩效的结构

修正处方。知识通过日常的公事与项目和社会网络中变得具体。即认为知识创造来源于科学性背景与社会性背景。本理论结合具体实践,对知识创造过程中的知识进行了标识和分类。而对知识创造的机制没有深入研究。

(6)赵春伟(Chun Wei Choo,2001)把知识分为3种类型:隐性知识、显性(规则)知识和文化知Science&Technology And Economy 2008 V01.21 No.3识。赵春伟从知识创造的动机出发,认为知识的创造因为组织知识与任务需求存在知识短缺,产生于特定任务的情景中。知识创造同决策、理念导引过程融合成为知识循环体系。组织进行知识创造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知识创新来提高组织能力。

(7)Christine Soo,Timothy Devinney,David Midg-ley,Anne Deering(2002)利用资源―利用―成果的简单分析方法来研究知识创造过程。提出组织知识管理应该从组织的能力属性来研究。关键是吸收能力、解决问题的质量与面向市场的创新。具体包括3个方面:一是组织必须要有关于个体知识基如何构建的信息与方法资源。这些资源来源于开放性的国内外网络。二是组织与个体必须要有对内化与整合资源信息的吸收能力。三是知识必须是形成以应用为导向的技术方法。该分析框架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对信息和知识获取影响决策质量的过程(见图5)。

(8)Karma Sherif,Bo Xing(2006)从复杂适应系统(CAS)角度对组织知识创造模型进行了研究。CAS认为知识是在主体刺激一反应的关系认知中产生的。通过标识、内部模型、信用分派与构筑块(开发创新)等机制控制。但是该文仅仅简单进行了借鉴,没有分析与辨别复杂适应系统在组织知识系统中的适应性问题,对复杂适应运行机制没有体现在知识的创造过程中。

2 国内知识创造机制综述

(1)、吴贵生(2005)基于复杂性理论对知识创造机理进行研究。

组织知识系统中主体一知识工作者具有交互性、自组织、适应等智能特性。根据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认为知识系统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Stacey结合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对组织的创造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认为不同主体之间的联系是知识创造的过程,带来产生变革的潜力关于自适应系统的研究表明,当它们在混沌边缘时,就处于创造性空间,系统具有创新能力(Kauffman,1993,Langton,1992Wolfram,1984,1986 Gell-Mann 1994)。创造空间位于受到影子系统和合法系统共同作用的相变的混沌边缘,并且在创造性空间中存在创造性破坏作用。

(2)蔺楠、覃正、汪应洛(2005)结合生态学及其生态系统理论,为了促进组织中知识绩效的不断提升,提出知识生态系统动力机制。知识生态系统具有保持平衡和动态演进的能力。包括3种机制知识学习、知识共享与知识竞争。分为知识Agent和学习Agent两种知识主体。

(3)和金生(2005)在对组织知识创新过程中的生息特性(知识原生、稳定性、遗传变异性、统摄性、群合性、媒合性和环境适应性)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知识发酵理论(见图6)。知识发酵模型的要素包括知识的菌株、知识的母体、知识酶、知识技术、环境、知识发酵吧以及更新的知识。

(4)党兴华(2005)在技术创新合作中基于知识位势的知识创造模型,元利兴、黄卫国、宣国良(2003)从认识论与本体论角度对知识创造进行了整合分析。吴洁、刘思峰(2006)借鉴热力学中测度信息的熵理论,对组织知识创造的过程进行分析,构建了知识创造的数学模型。陈天阁、张道武、汤书昆、方兆本(2005)以野中郁次郎等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描绘出一个由个体知识向企业知识创造演进的多维开放动态螺旋模型――多维动态螺旋模型建模。褚建勋、汤书昆(2006)借鉴顿悟学习的心理学研究成果,以量子能级跃迁作为知识创造螺旋上升的理论隐喻,构建了基于顿悟心理的量子知识创造模型(Q2SECI模型)。

3 小结

国外知识创造模型研究主要有日本学者的野中派系。该派系基于波拉尼的认识哲学论提出了知识转化与螺旋模型,侧重于隐胜知识研究。美国知识管理协会派系,该理论体系结合美国复杂性理论和阿吉瑞斯的组织学习等理论对知识创造模型进行深入的机制分析,比较强调知识与管理实践的融合,具有很高的实践性。英国的搏伊索特的知识资产三维抽象、编码与扩散理论,该理论是基于多元认识论的,具有明显的经济学背景。复杂性与管理学专家斯泰西在批判复杂适应系统基础上提出了复杂反应关联过程为组织中知识创造机制的理论。

就研究理论基础来说:国内知识创造模型的研究受到野中郁次郎的知识创造螺旋理论影响很大。我国学者对其进行完善和借鉴基础上,提出了具有中国哲学思考的知识创造理论,例如“顿悟”。再者,有的学者通过生态学理论构建了知识生态学系统以及生物理论进行了革新性的工作。从复杂性理论角度对知识创造机制进行研究,虽然进行了实证式研究,但是缺乏一定的理论深度。

就研究对象来说:对企业组织的知识传播、共享、创造与应用领域研究成果很多,而对大学、科研院所知识创造领域缺乏系统研究。通过刘则渊(2004)提出的知识活动系统理论可以得知,知识创造与知识应用、知识传播紧密相关,相互影响。大学应该具有同企业相对称的地位。Henry Etzkowitzand Loet Leydesdorff(2000)在创新三螺旋理论表明大学将在知识社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大学将会发生二次革命。大学通过学术研究和人力资本(以经过良好培训与教育的学生)在区域发展中将会起到关键的不可或缺角色。

就研究方法来说:由于知识的不确定性,以及知识创造机制的复杂性,也使人们越来越注意从社会、政治和科技、文化的角度来理解组织知识创造过程中的行为和作用,这是非常必要的。英国的Mike cJackson提出的系统思考是从社会科学角度出发的多元的系统方法体系。知识管理的研究要充分利用系统思考(systems thinking)理论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组织知识系统是一个智能复杂适应、演化系统,对组织知识系统中具有智能的主体――人与组织要充分重视,借鉴系统思考理论,深入分析知识创造系统中主体如何进行活动是非常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

上一篇:技术创新与国家贸易促进创新体系的建立 下一篇:知识溢出的机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