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参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途径与机制探析

时间:2022-08-20 04:05:50

高职院校参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途径与机制探析

【摘 要】各高职院校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有着特殊的作用,高职院校可通过创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特色专业和精品课程、营造创新型校园文化、加强校企合作、创新激励机制等途径参与新型城市建设。政府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主导力量,应创新管理体制,以保证高职院校为创新型城市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型城市;途径机制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也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城市综合竞争能力的战略选择。作为承载着知识传播与科技创新职能的地方高职院校,如何积极参与到创新型城市建设中来?是值得地方政府和各高职院校共同探讨和研究的新问题。

一、高职院校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特殊作用

(一)高职院校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知识来源

自1991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颁布以来,我国高职教育异军突起,发展迅猛。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已达一千二百余所,很多省份已达到一市一所高职。高职院校所开办的专业更是涵盖了交通运输、公共事业、农林牧渔、医药卫生、电子信息、材料能源、艺术传媒、文化教育等所有领域。因此,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与各地方城市近距离的“亲情”关系,主动走近社会建设的主战场,在地方建设创新型城市中扮演重要的知识源的角色。

(二)高职院校可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充当技术创新模范

高职院校发展至今,其功能已不仅局限于教育和研究,而是更多地考虑创新和服务地方,即凭借自身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优势,全方位参与所在区域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大力开展创新教育,并促使更多的科研成果得到转化,在区域内发挥强大的技术创新模范作用,从而实现院校与区域间的良性互动。

(三)高职院校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

高职院校的在校学生本身就能成为当地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生力军。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不同于重点高校,办学经费有限。因此,只有努力形成自身特色并提高与区域发展的关联度,才能真正成为区域发展的原动力,成为地方政府及企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也才能获得当地政府的信任、重视和大力支持,并在相互合作中谋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高职院校参与创新型城市建设所面临的障碍

创新型城市建设需要高职院校的人才与科技优势,高职院校也可以通过服务于创新型城市建设得到发展和提高,互动双赢是双方共同的追求。但目前面临的问题却有不少。首先从学校外部环境来说一是高职院校的办学自有限,不能根据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最新情况对学院资源和教研活动做出更为有效的调整;二是有些地方创新意识还较为薄弱,即政府在高职院校中所鼓励和倡导的创新氛围还不够浓厚,即促进师生参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机制还未形成;三是从高职院校自身来讲,还存在着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创新型城市的需要、科研能力,特别是技术创新能力还不强、对创新型城市文化建设的辐射作用还不明显等诸多问题。

三、高职院校参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途径与措施

(一)创新人才培养观念

创新型城市离不开创新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把传统的以知识传承为主的人才培养观念转变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观念上来,应建立以传授知识、提高素质、培养能力三位一体的全面教学质量观,并实现“三个转变”,即专才向通才、教学向教育、传授向学习的转变。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应努力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增加实践教育的比重。主要包括开设相关创业创业类课程、增加实践教学的学时数、提高实践教学的手段和教学效果、完善实践教育的考核标准和方法等等。

(三)打造特色专业和精品课程

高职院校应根据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创新和适应地方发展需要为导向,进一步整合资源,改造老专业、扶持新专业、发展优势专业、支持重点专业,逐步打造出具有鲜明特色的品牌专业。加大激励引导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建设精品课程建设,大力推进精品课程建设,逐步打造一批涉及地方城市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引领未来的技术的精品课程。

(四)营造创新型校园文化

要通过营造创新型校园文化氛围,来倡导教师严谨治学、潜心研究、埋头苦干的良好风尚。鼓励学生宽容失败、大胆质疑、勇于创新和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以创新型校园文化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五)加强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自身科技与人才优势,与所在区域的企业联合创建科技研发基地,结合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重大课题,开展合作研究,并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使科研成果尽快商业化,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和提高城市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

(六)创新激励机制

高职院校要创新激励机制,把教师的科研能力、创新程度及服务社会纳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并与其职称与职务相挂钩,并注意建立科研团队的建设、引导和评价,以此激励全校教师积极投入到创新型学校和创新型城市建设中来。

四、高职院校参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机制保障

(一)创新合作平台

各地方政府、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应转变观念,找准利益共同点,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以互惠互利、共谋发展为原则,尽快构建多方合作平台。政府应放弃重国家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轻高职院校的错误观念,多在政策、资金方面给予高职院校的支持;各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工业园区也不应舍近求远,多与多职院校开展科技、人才方面的交流合作;政府应特别引导当地中小型企业与高职院校深入开展人才、具体技术、管理等领域的合作,因为重点高校因其科学研究往往追求的是前瞻性和全局战略性等重大项目,对中小企业并不关注,与地方高职院校更容易找到目标和利益的共同点。

(二)创新合作方式

高职院校应让地方政府充分了解学校的发展规划、师资队伍、科研成果、课程体系等学校相关重大工作事项,以争取政府的充分信任和大力支持。学校领导应主动参与地方重大社会经济决策咨询工作,及时了解地方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相关需求信息,认真思考地方发展的特点与趋,充分发挥学校人才与科研优势,对发方发展施加积极影响,为政府提供决策建议和咨询。

(三)创新议事机制

地方政府、高职院校、企事业单位都要清醒认识到创新对一个地方和一个单位发展的重大意义,以及深入开展多方合作、互动多赢的积极效益。因此,要改变以往那种临时性的随意情感的交流方式,要从地方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到各职能部门建立起不同层次的沟通渠道,如定期举办联席会议,共同探讨合作事宜,并形成长效机制,以此建立更为规范和持续的互相交流方式。

五、结论

各高职院校要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充分发挥重要知识来源、技术创新模范及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等突出作用,强化特色,服务社会。各地方政府要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整合多方资源,创新机制,加强协调引导,充分发挥各政府职能部门、高职院校、企事业单位的多边互动合作,为创新型城市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刘桂云.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培育要素、存在问题与制约因素分析[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8(12).

[2]孙希波.地方高校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作用与参与机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7).

[3]孔晓虹,澄.发挥地方高校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及途径探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9).

[4]杨志家.高职教育要在太原建设创新型城市中发挥重要作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

[5]李瑞丽.高等教育研究机构(HEI)在促进区域创新网络形成中的作用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11).

上一篇:经济转型期西安民众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提... 下一篇:注册资产评估师责任风险及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