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青少年罪犯社区矫正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8-20 01:17:56

对青少年罪犯社区矫正的几点思考

刑法修正案(八)明确规定依法实行社区矫,它让已经开展的社会矫正试点工作正式有法可依。社区矫正工作涉及到国家司法、刑罚执行、治安管理、行政管理、社区管理、群众工作等多方面,而对青少年矫正对象实施监管教育,更需要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切实发挥职能部门协调一致来开展工作,需要家庭、学校和全社会共同建立起挽救青少年矫正对象的配套体系,以此推动社区矫正工作向纵深发展。

(一)人性化执法,体现党和国家对青少年的重视、关爱。惩罚和教育青少年罪犯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青少年人司法制度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国际社会对青少年罪犯处置的主流趋向是非刑事化、轻刑化、非监禁化。我国从实际出发,借鉴、吸收了国外好的经验和做法,对青少年罪犯的采取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政策,社区矫正工作就较好的体现了教育和惩罚之间的关系。在对青少年犯矫正过程中,我们的矫正组织应坚持以教育、帮助、感化和挽救并存的方式开展工作。要通过各种手段帮助青少年矫正对象融入正常的社会中,使他们能正常的学习、生活,有助于他们恢复正常人格;多组织他们参加与其身心发展相适应的公益劳动,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感受使命感,要体现社会对他们的关爱。

(二)引入心理矫正,预防青少年人重新犯罪。青少年犯罪后,心理上会产生一定的变化,疏导、思想沟通尤为重要,青少年矫正对象有心理缺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及时得到组织或个人的帮助、治疗。心理辅导、思想引导是目前对犯罪青少年人矫正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心理矫治、思想改造过程是违法犯罪心理逐渐消解,健康乐观向上的心理逐步形成的过程。现实生活中,青少年人矫正对象心智不够成熟,尚未完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至误入歧途,走向犯罪。要想让他们彻底与过去的不良生活告别,就必须要在特定时期内由专门的组织或个人对其多次深入接触,掌握其他思想动态,不断予以矫正。我们说,青少年罪犯虽然在心理上有缺陷,有扭曲倾向,但他们还是具有同龄人共性的心理特点。例如:青少年罪犯会有情绪不稳定,叛逆、自尊心强,希望得到宽容、不受歧视等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矫正组织、矫正工作者和志愿者们要根据实际,耐心帮教,及时表扬、鼓励他们的优点、进步;对缺点和错误要善意提醒,有效制止。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分辨善恶,使其充分理解和信任社区矫正组织、矫正工作者和志愿者,自觉守法,服从监管,重塑人生。

(三)加强教育培训,帮助就业,使其生活有着落。党和国家历来非常重视、关爱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颁布实施了一系列如《预防青少年人犯罪法》、《青少年人保护法》等保护青少年的法律、法规。预防成年人犯罪法明确规定这部分人在接受教育、就业等方面与其他青少年人享有同等权利,不受歧视。一般而言,青少年矫正对象主要来自于闲散人员。有资料显示,在青少年罪犯中闲散青少年人比例高达60%以上,而且他们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高中水平以上的不到3%。所以,促使青少年矫正对象学习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顺利回归社会就业,以满足基本生活显得尤为重要。对青少年矫正对象没有完成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学业的,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协调相关部门,帮助其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内容。劳动保障部门对有就业愿望的矫正对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让他们多学习掌握一些劳动技能,让他们有一技之长,鼓励自谋职业,提供就业信息并指导就业,让他们有事做,有报酬,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降低他们重新犯罪的可能性。

(四)加强社区矫正志愿者和监督人队伍建设,通过社会帮教,进行青少年犯罪预防。对青少年人开展社区矫正,仅靠几个人或者几个部门力量是远远不够的。社区矫正对象完全在社会上服刑,必须依靠全社会,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来开展工作。实践中,通过招募心理学人才、干部、教师、高校学生、法律界人才等和矫正对象家长、亲朋好友等,建立社区矫正志愿者和监督人队伍,积极参与到工作中来,形成合力。我们认为,特别应当充分调动和发挥德高望重的老领导、老党员、老教师等老同志的作用,与青少年矫正对象结对帮教,参与社区矫正工作。

(五)完善制度是扎实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有力保障。本质上来说,社区矫正的目的与社区安全的维护是统一的。但是,要实现社区矫正与社区安全的统一性,合理的制度安排是必要的甚至是必需的。这就要通过一定的程序出台相关的制度,来保障社区矫正的正常运行。目前需建立健全三方面的制度:

①完善决定机制。审判机关在判决青少年罪犯前,应当进行审前调查。在社区服刑是否适当?村(居)或街坊邻居的建议应当有表达的渠道,当然,必要时审判人员可以会同司法所人员明查暗访,避免被调查人员“拣好的说”,最终放到社会上,反而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②执行主体的界定和警用装备的保障。法律制度应当对司法行政机关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提供有力保障。我们认为,既然司法行政机关承担了社区矫正工作任务,那起码说要在社区矫正工作上明确其执法主体地位和建立警用装备保障制度,否则工作难以开展。

③实行因人施教矫正办法。对不同类型的青少年矫正对象,应当制定与其法律特征相协调的矫正工作方法,要在教育、监督、奖惩措施中,要认真区别青少年矫正对象的权利义务,对青少年人依法享有的各种权利要保护,监督其履行法定义务。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应当完善对青少年矫正对象的考核奖惩制度的立法,对积极改造、表现突出的,应当给予奖励,如适当减少公益劳动时间等,符合条件的给予减刑;对有严重违法犯罪行为的应当从严惩处,必须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这样才能严肃执法,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为创建平安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上一篇:论法律的道德评价 下一篇:论村规民约对农村妇女土地权利的侵害及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