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科技创新漫谈第三讲:科技小发明创新十二法

时间:2022-07-28 06:47:06

青少年科技创新漫谈第三讲:科技小发明创新十二法

发明创造很难,要想象、设计、制作出一个全世界不曾有过的东西则更难;发明创造很简单,只要你基本功扎实,肯动脑筋,掌握了发明创造的方法和规律,其实发明创造一点也不难。

作者简介:夏爵生

教育专家,特级教师,全国优秀科技教师,中国少年科学院答辩专家。从事教学工作40年,致力于学校德育和科技教育研究。指导的科技作品中100多件获各级大奖;独著发行《铸魂》一书;编写《科技创新》《生活教育》等教材。

1.加一加:把几种不同的东西加在一起,就能成为一项创新产品。铅笔和橡皮原来是分开的两件东西,加在一起成为橡皮头铅笔;X射线照相装置同电子计算机加在一起,成为具有特殊医用效能的“CT扫描仪”。

2.减一减:把一件物品减小一点,减轻一点,减低一点,减薄一点就成为一项创新产品。如:隐形眼睛就是把特质镜片减薄、减小,再减去镜架而置入眼内的。

3.扩一扩:把一个物品放宽一点,扩大一点,使功能产生明显变化,也成为一种新产品。如:吹风机扩大变成了烘被褥的烘干机;望远镜阔成又长又大的天文望远镜。

4.缩一缩:对某种物品的材料形状或构造等方面缩小一些,使其更能发挥特殊作用成为一项新的产品。袖珍词典、袖珍电筒等即属于这一范围。

5.联一联:将某一事物和另一事物,利用他们之间的联系,组合在一起产生新功能和新事物。如:诱饵和踏板连在一起成为了捕鼠笼;把储粉笔的盒子与黑板擦联在一起成为了储粉笔黑板擦。

6.学一学:学习模仿别的物品的原理、形状、结构、颜色、性能、规格、动作、方法等,创新出另外一种物品。如:模仿蝙蝠的听觉系统发明了雷达,模仿鱼在水中的沉浮,发明了潜艇。

7.变一变:一个物品改变形状、尺寸、颜色、滋味、声响等,可使人有另一种感觉。如:铅笔圆形变为六角形、扁圆形,圆珠笔单色变双色或者三色。

8.改一改:是指从现有事物存在的缺点入手,对不安全,不方便,不美观的物品进行有效的改进,使其成为新的发明。如:人们使用的雨伞伞柄过去多是拐杖式,现在有了折伞,便于收纳,而伞布遮住视线,改成了透明塑料;印刷书刊由手工排版改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被誉为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

9.代一代:用其他事物或者方法来代替现有的事物,从而产生新的发明。如:铝塑管代替金属管;餐巾纸代替手帕。

10.搬一搬:将事物或技术搬至别处,使之产生新的事物。如:激光搬到到医疗方面,成为激光医疗器械;原电视机拉杆天线搬进教室,成了老师的拉杆教鞭。

11.反一反:这种思维方法又叫逆向思维,就是将某一事物的形态、性质、功能以及正反里外横竖、上下左右、前后等加以颠倒,从而产生新发明。电风扇反转成了排气扇;吹风机反转成了吸尘器。

12.定一定:这是指规定、约定,为了解决某一个问题或改进某一件东西,为了提高学习、工作效率和防止可能发生的事故或疏漏,需要做出一些规定。如:瑞典的摄尔西斯设计制造了一种温度计,他以水的冰点为零摄氏度,沸点为一百摄氏度,这就是我们今天熟悉的摄氏温度计。为了使交通有秩序,防止事故发生,人们发明了交通信号灯,规定黄灯亮时,车辆停止行进,红灯亮时,禁止车辆通行,绿灯亮时车辆通行。

上一篇:“首席妈妈”的育子经:用自己的方式震撼世界 下一篇:就这样看着你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