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4 04:05:57

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青少年心理学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发展;家庭因素;父母教养方式

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父母及家庭环境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以一种全方位、综合的方式影响着子女人格的发展。不同的家庭气氛 对青少年社会化进程和行为的发展有不同的影响。本文拟从国内外关于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研究、父母教养方式的家庭因素归因以及提高父母教养方式的策略和方法建议三个方面做简单的分析。

一、 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研究综述

(一) 国外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研究

20世纪60、70年代左右,美国心理学家皮克等人用谈话法、测验法等方法对美国青少年的性格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青少年性格特征的发展与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密切相关。父母的信任、民主、容忍的态度和子女良好的人格特征的相关很高,父母的信任态度与子女的意志坚强相关很高,而家长的严厉态度与子女的意志坚强、情绪稳定、自发努力、友好态度等良好的性格特征均有负相关。在早期的研究中, 研究者主要关注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他们对亲子关系的维度以及父母教养方式的类型做出划分,并研究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在关于青少年社会化的早期经验研究中,研究者们开始以维度来描述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方式。如美国心理学家西蒙兹(P.M.Symonds,1939)是最早的研究者,他把父母教养方式划分为“接受―拒绝”和“支配―服从”两个维度加以研究并以此说明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影响;鲍德温(A.L.Baldwin,1955)划分为“情感温暖―敌意”和“依恋―干涉”两个维度;沙弗( E.S.Schaefer,1959)划分为“爱―敌意”和“自主―控制”两个维度;柏利(W.C.Becker,1964)划分为“温暖―敌意”和“限制―宽容”两个维度。[1]

当代有关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主要来源于美国著名的女心理学家鲍姆林特(D.Baumrind,1967)对儿童及其家庭的研究。她对父母教养方式的界定建立在其对家庭社会化实践研究的类型学方法基础之上。主要教养行为因素(如温暖、参与、成熟要求和监督等)配置的差异与程度差异,形成不同教养方式,导致青少年对父母影响的不同反应。她将父母教养方式划分为权威型( authoritatie style)、专制型( authoritarian style)和宽容型( permissie style) 三种类型。鲍姆林特发现,所有父母在管教子女时,其言行的特征都离不开管束、成熟要求、亲子沟通和养育四个方面,只不过各位家长在这四个方面的程度各不相同而已。管束是指父母为子女订下的规矩以及子女违反规矩时的处理方式;成熟要求是指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亲子沟通是指父母在教养子女时,如何与子女之间进行双向沟通、交流;养育是指父母对子女的关爱。来自权威型家庭中的青少年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专制型家庭中的青少年独立性较低,社会责任感不强,而且这种影响在男性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宽容型家庭中的青少年缺乏自我控制和自我信任,缺乏社会责任感和独立性,在认知和社会性发展中缺乏主动性。 [2]

(二) 国内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研究

国内学者大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涉足父母教养方式这一研究领域。起初的研究较为零散,取向较为单一,或从儿童性格入手,或从儿童心理卫生入手,探求有利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家庭教育形式。但其中也不乏颇具远见的学者,他们探究父母教养方式的类型,并从父母文化素养、职业等角度分析了家长教养态度的成因。80年代,研究者多从单纯类型论的角度来界定父母教养方式,如关颖将家庭教养方式归纳为娇纵溺爱型、启发引导型、放任自流型、因材施教型、简单粗暴型等。[3]进入90年代,研究者对教养方式的分析出现新的变化,开始从教养方式的情感维度和行为控制维度来分析教养方式。如桑标从“接受―拒绝”和“宽容―严厉”两个维度划分母亲的教养方式,从“肯定―否定”维度划分父亲的教养方式。[4]刘金花把父母教养方式分为:拒绝型、严厉型、溺爱型、期待型、矛盾型、分歧型;陶沙等又把父母教养方式分为七类:溺爱、忽视、专制、民主、惩罚、成就要求和教育的不一致等。[5]

近年来,随着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障碍发生率逐年上升,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因此,国内的研究者开始把父母教养方式作为一个重要影响因子引入到这项研究中来。我国国内的学者对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心理诸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研究。 研究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在儿童青少年的学校社会适应及学业成绩、归因方式等方面均有着重要的影响,儿童青少年的人格偏离、高焦虑和神经质等方面的特点与父母教养方式呈显著相关。[6]

陈晓燕(2003)对昆明市2246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父母管教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民主、严格、宽松的管教方式更容易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溺爱型的管教方式更容易导致孩子偏执情绪的出现;放任型的管教方式对孩子精神病性问题的出现有很大的影响;强制型的管教方式容易导致孩子多种不良心理问题的出现。[7]

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的心理健康、焦虑、抑郁、自尊、社会化、人格发展、问题行为的产生以及道德行为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这种影响在个体的各个成长阶段都会有所体现。

二、 父母教养方式的家庭因素归因

以往学者对北京城区2432名7―14岁在校学生的研究表明,出于有口角家庭、暴力家庭或单亲家庭的儿童,其心理与行为问题检出率均比和睦家庭者高,表现出显著的差异。

(一)父母受教育程度与教养方式的关系

父母的教养方式会直接影响子女的心理健康,而父母教养方式又受其文化程度的影响。研究表明:父母文化程度越高,越容易自觉采取温暖、理解、偏爱子女等积极的教养方式;文化程度越低,越容易采取拒绝、否认、惩罚严厉等消极的教养方式。[8]张溯在考察了东京和北京两地母亲的教育意识之后发现:母亲的教育意识体现在她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和期望上,中国家庭更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孩子自立能力的培养。中日两国母亲相比,日本母亲的学历较高,有利于家庭教育的实施;中国母亲的学历一般较低,对子女的教育很难做到尽善尽美。

(二)家庭生活环境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调查显示:生活在城市的青少年更多地感受到父母的情感与温暖,也能更多地感受到父母的偏爱。[9]2012年,陶沙等人进行了一项关于“3―6岁儿童母亲的教育方式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母亲的职业对其教育方式有显著影响。

三、 提高父母教养方式的策略与方法建议

针对以上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及父母教养方式的归因,笔者对提高父母教养方式的策略与方法提出以下建议:

(一)创造良好家庭生活环境

家庭是青少年生活的主要场所,家长应该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使子女受到感染和熏陶,形成团结和睦的家庭气氛,建立井井有条的生活秩序。处理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养成平等交流的习惯。给予家庭每个成员公平参与的机会和尊重,鼓励子女实践系统性思考,分析家庭内的关系,改善心智模式,学会自我反省,学会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表达心灵,容纳别人的意见,协助家庭成员规划个人发展等。

(二)树立正确的父母行为典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子女,父母必须成为子女效仿的榜样。所以,在纠正青少年不良的行为之前,父母首先要纠正自己,制定出纠正自己问题的准则。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时时刻刻、处处检点自己的言行,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进行自我重塑,不断克服并修正自身之不足。

(三)提高青少年经受挫折的能力

为了使青少年将来在纷繁复杂的各种竞争中能以强者的姿态去迎接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各种挑战并能取胜,就得从小让他们在实践中进行磨练。父母对孩子的事不要包办代替,要注意引导孩子独立思考,从小事做起,做力所能及的事。家长要有意识的在日常生活中让子女经受一定的拮据、生活上的饥饿、辛勤的劳动等方面的锻炼和磨练,指导孩子直面挫折,克服对挫折的恐惧心理,教给他们战胜挫折的方法。

(四)对青少年错误行为的教导要合适得体

青少年有了错误的言行,要对其进行适时的指导。首先要了解、掌握不良思想行为的具体情节和严重程度,着眼于实际的错误情况,指出它的危害性,纠正其不当的思想行为,使之感到羞愧和觉悟,进而产生改正错误的动力。批评是对子女不良思想行为的否定,对青少年来说,他们处于各方面发展的过渡时期,教导方式不当就可能对逆反心理的青少年产生严重的不好影响。因此不要讽刺,不要奚落,不要谩骂,不要侮辱孩子的人格、摧残孩子的身心,要耐心地疏导,使子女明辨是非。

(五)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利于与青少年交流,让他们在心理摇摆不定的情况下得到支持。父母要和子女常谈心,讨论时尚资讯,要关注孩子关注的课题,与孩子的文化接轨,才有介入引导的契机。孩子最好的心理老师是父母,所以家长无论工作有多忙,都要抽出一定时间与孩子谈心,帮助孩子分析、处理近日来遇到的烦恼和困惑,同时对其做得正确的事情要加以肯定,对孩子大胆思考、勤于提问、勇于探索的创新行为进行鼓励,努力使自己成为孩子情感的归宿。

参考文献:

[1]张英蕾.青少年自主性、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

[2]龚艺华.父母教养方式问卷的初步编制[D]. 西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

[3]关颖.家庭教育方式与儿童社会化[J]. 天津社会科学,1994,(4)

[4]张丽华.父母的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社会化发展的研究综述[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1997,(3)

[5]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6]安莉娟.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自尊及其要素的影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

[7]陈晓燕.昆明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原因调查分析[D].云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3.

[8]李彦章.父母教养方式影响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2):106-107

青少年心理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概念,结构。

分类号B848.9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既是我国方兴未艾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追求又是中国特色健康心理学新的重要的研究领域,有许多理论问题亟待探讨。其中界定“心理健康素质及其相关概念”,探讨“心理健康素质的基本结构”是该领域研究的理论前提,本文拟对此问题发表一管之见。

1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概念与其相关概念的关系

研究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必然涉及到与心理健康素质相关的如下概念:素质、人格、心理素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对这些概念之间关系的辩析,可以进一步明确心理健康素质的涵义。

1.1心理健康素质与心理素质

概括地讲人的素质包含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三个方面。从抽象的角度看,人(作为整体)的心理素质一经形成便是一种存在“物”(结构),其功能是中性的(不作正负或积极与不积极之分),但教育是针对具体的人而不是抽象化的整体的人开展的。就个体来说,心理素质存在正性的(积极的或健康的)和负性的(消极的或不健康的)两种功能区分。心理素质是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健康素质是心理素质中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的那些方面。我们常说的培养或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主要指的培养其心理健康素质。

1.2心理健康素质与素质

关于素质概念,从先天―后天的角度理解,生理学、心理学和教育学都从各自学科的性质作出了解释。生理学强调先天遗传特征,心理学强调先天和后天的交互作用,教育学则强调素质的发展性和可塑性[1]。为了进一步明确素质的含义,我们尝试从结构―功能的角度解释素质的内涵。所谓结构―功能角度,就是解释事物的内涵时,不仅要从事物的本身要素去理解,而且要从事物与其外在环境的关系去理解。

关于素质概念,传统认为是指由先天的遗传条件及后天的经验所决定和产生的身心倾向的总称[2]。近年来随着教育领域对素质概念的频繁使用,自然引发了对素质概念的重新分析和界定。如果从素质教育角度分析,素质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品质。这种品质不仅是学生通过接受教育而内化的身心沉淀,而且是学生自觉挖掘自身优势和特长,主动通过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恰如其分地发挥自身潜能的一种适应能力。因此,素质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是个体内部的身心特质,即所谓的内在的心理内容,二是个体的适应能力,即所谓拟合环境的功能价值。教育实践领域对素质概念的完整理解应该是内容要素和功能价值的统一[3]。

从根本上讲,人可以解剖成生物人和社会人两个层面。作为生物人,其生物和生理的结构和功能可以清楚区分开来;作为社会人,其行为和心理的结构与功能却很难严格区分。其实,在某种意义上,行为和心理的内容结构也与生物和生理机构的功能密不可分,比如心理就是大脑的功能。而心理学和教育学使用素质一词,则主要是用来描述社会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内容和特征。因此,此时使用素质一词解释和评价人,一方面是描述人的行为和心理的结构内容,另一方面是解释行为和心理的功能价值。比如,我们说一个人文化素质很高,不仅指他拥有丰富的文化知识,而且指他能够把自己的文化知识恰当地运用于生活及工作实践中去。可见,科学地理解素质,应强调内容结构和功能价值的整合。再来看素质与心理健康素质的关系:素质与心理健康素质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心理健康素质是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前面对素质概念的结构―功能分析同样也适用于心理健康素质概念。也就是说,心理健康素质是心理和行为的内容要素与功能价值的统一。

所谓心理健康素质的内容要素,就是个体在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某些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根据其对个体心理活动和行为实践的作用的不同,主要可以分为健康认知和健康个性两个内容。所谓心理健康素质的功能价值,就是以一定的心理品质要素(健康认知要素和健康个性要素)为基础,通过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选择、适应和改变环境,使自身与环境和谐协调的适应能力。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素质,总是表现在他对自我、他人和环境的认识与适应过程中。如果一个人能够作到正确地评价和接纳自己,能进行有效的自我调控,同周围的人关系和谐,能够正确地认识环境并良好适应,那么就表明他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反之,则表明其心理健康素质较差[2]。

1.3心理健康素质与人格

关于心理健康素质和人格的关系,根据我们和其他同行的相关研究,我们认为,健全的人格是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的重要标志,也是心理健康教育或心理卫生工作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4]。在人格维度下,还可以分出认知风格、情绪调节和平衡方式、意志品质、人格动力特点、性格倾向和自我意识等次级维度。具体地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5];而心理健康素质则是个体在心理和行为上的内容要素和功能价值的统一体。人格的基本内涵可以用人格特质来描述,人格研究的基本任务也就是探求决定人们外显行为的内在根源性人格特质;而心理健康素质的基本内涵却包含基本心理和行为结构内容与外在的心理和行为的功能价值两个方面。心理健康素质研究的基本任务不仅要探求其心理和行为的内在依据,而且要揭示其外在的适应性的心理和行为功能。人格的基本维度在特质上是同质层面的;而心理健康素质的基本成分则是根源特质与适应特征等不同层面的整合。因此,在结构层次上,心理健康素质比人格更复杂。其二,人格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在思想、情感和行为上的稳定的个别差异,而心理健康素质则表现为内在稳定差异和外在适应、健康功能的整合。也就是说心理健康素质是以人格为核心内容且兼容其他心理品质而构成。

1.4心理健康素质与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素质和心理健康是两个紧密联系的概念,也是个体心理现象两个重要的侧面。从根本意义上说,心理健康素质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特质,而心理健康则是一种心理上的完全康宁状态,在此状态下,一个人充满生命的活力,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潜能,有积极的内心体验和良好的社会适应。从心理健康素质的功能来看,心理健康素质的高低与心理健康水平有直接关系。心理健康素质高的人,不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相反,心理健康素质低的人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也就是说心理健康是心理健康素质的社会和心理功能。从心理测量和评定的角度看,心理健康素质的测量常常包含许多心理健康的指标,比如情绪方面的测量和人际关系方面的测量;而心理健康的测量标准也包含许多心理健康素质的成分,比如健全的认知能力、坚强的意志品质、正常的人格特征等[6]。我们考察心理健康素质不仅要考察心理健康素质的内源性的基本人格层面,而且要考察心理健康素质的体现个体与社会交互作用而达到和谐的行为习惯和心理状态层面即心理健康层面。所以至今为止的大多数研究者都把心理健康看作心理健康素质的一个重要因子。

1.5心理健康素质与社会适应

社会适应是个体在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能自由地选择其所从事的活动,追求自己的目标以顺应环境、调控环境或改变环境[7]。社会适应有三种状态:一是不适应状态,既个体无法调控或改变环境,也无法顺应环境,于是处于与环境相互排斥、相互孤立的状态;二是顺应状态,即个体无法调控或改变环境,却能够顺应环境,从而保持和谐状态;三是控制状态,即个体凭借自己的能力优势和人格潜能,可以比较恰当地调控或改变环境,自由地选择自己的活动,追求自己的目标[8]。在这里,心理健康素质与社会适应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些具有良好心理健康素质的人,凭借自己的能力和人格的优势,能够在社会生活中达到社会适应状态,即顺应状态或控制状态;而那些心理健康素质欠佳的人,则可能无力顺应或调控社会环境而处于不适应状态。可见,在某种程度上社会适应也是心理健康素质的心理和社会功能。

综合上面的理论分析,我们从结构―功能的角度,将心理健康素质初步定义为:心理健康素质就是个体在遗传和环境(含教育)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这些心理品质影响或决定着个体心理和行为,进而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

2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结构的理论构想

在探讨了心理健康素质概念的基础上,下面将进一步探讨心理健康素质的结构问题。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结构,我们试图从心理健康的几种不同的标准出发,探讨为了达到这些标准一个人需要具备什么心理品质;通过对青少年心理障碍内在原因的分析,寻找他们欠缺的心理品质。尔后对这些需要的和欠缺的心理品质进行归纳,来确定心理健康素质包括的因素和维度。事实上,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素质,总是表现在他对自我、他人和环境的认识与适应过程当中。

2.1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认知合理性维度的理论分析

关于认知合理性素质特性,或者说情绪智力,大多数心理学家都承认。从广义上看,可以把它纳入人格范畴进行探讨。美国个性心理学家卡特尔认为是聪慧性。

根据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首先,人们的认知活动表现为对现实世界的信息反映,集中表现在对问题的知觉和分析;其次,认知活动表现为对信息的加工以创造出新的信息,集中表现在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认知活动表现为信息加工的行为延伸,集中表现为解决问题方案的具体实施。另外,元认知活动始终是与上述三种认知活动相伴随的一个独特的认知活动,对认知活动中的反映、创造和实践三个环节起着评估和监控作用,可以说是认知活动中一个相对独立的环节[9]。那么上述认知活动四个环节就表现了认知活动中的四种认知特性,即反映性、创造性、实践性和元认知特性[2]。

2.2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个性完整性维度的理论分析

从心理学角度看,个性的心理结构包括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倾向性特征和自我意识特征[10]。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的多种心理特征的一种独特的组合,是推动个体进行心理活动的动力成分中所表现的个体差异。个性倾向性特征包括需要、动机、人生态度、健康信念、价值观和世界观等,卡特尔也认为心理动力成分可以看作与其它心理特征成分一样,是构成个性心理结构的重要成分,并稳定地反映在人们的典型行为倾向之中[11]。自我意识特征即自我特征,是个体把自己作为心理活动对象的心理过程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自我的大量研究都显示,自我特征是个性结构中活跃也是核心的成分,是个体把自己作为心理活动对象的心理过程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也是个体在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等方面表现出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结合自我特征的含义和青少年的实际情况,自我特征包括自我统合、自尊和责任感等。因此,个性完整性维度由个性动力特征因素、个性倾向性特征因素和自我特征因素组成。

2.3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意志健全性维度的理论分析

意志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为了一定的目的,自觉组织自己的行为,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意志特征就是个人在意志行为中表现出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10]:第一,是否具有明确的行为目标,如目的性、独立有主见等;第二,对行为的自觉控制水平,如主动性、自制力等;第三,在紧急或困难条件下的行为表现,如沉着镇定、果断勇敢等;第四,在经常的和长期的工作中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如有恒心,坚持性等。我们结合已有的心理素质中有关意志因素的界定和青少年的实际情况,把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意志方面分析为以下几个方面:①独立性,在学习和生活中能根据自己的认识与信念独立地采取决定、执行决定,不易受暗示,有自己的主见,包括自主意识和独立行为等。②坚持性,学生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自觉组织行为,以充沛的精力和坚韧的毅力,不断地克服内外困难,直至实现目标,包括行为的持久性、对待困难的态度和反应等。③自制性,对自己行为的监控和调节,包括执行该做的行为和抑制不该有的行为两个方面。

2.4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情绪协调性维度的理论分析

情绪特征就是个体在情绪活动时,在情绪效价和情绪调控方面的个体差异,因此可以分解为情绪效价和情绪调控两个方面。所谓情绪效价就是指个体在日常生活中,是经常体验到积极情绪还是经常体验到消极情绪,或者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出现在自己的生活和行为中的比例。有研究表明[12],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是两个不同的维度,并非积极情绪的另一个极端就是消极情绪。所以,情绪效价可以分别从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两个方面进行测量。情绪调控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情绪的控制程度和调节的灵活性能力,由此,情绪特征可以由以下两个成分构成:①情绪效价,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及其比例。②情绪调控,包括情绪控制和情绪调节两个方面。情绪控制又可以分为控制过多和控制不足;情绪调节性指情绪控制的自我弹性。

2.5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适应良好性维度的理论分析

适应性就是个体在基本的能力素质(认知维度)和人格潜质(个性维度)的基础上,在自己特定年龄阶段所规定的社会生活背景中,通过与社会生活环境的交互作用,对外在社会环境进行学习、应对和防御,对内在心理过程进行控制、理解和调适所表现出来的习惯倾向。在这里个体内在的能力素质和人格素质是适应性习惯行为倾向产生的内在条件因素,外在特定性质的社会生活环境是适应性习惯行为倾向产生的外在条件因素,而个体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是适应性习惯行为倾向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所以,正如张大均、冯正直等所认为的,适应性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改变自身或改变环境,使自身与环境和谐协调的能力,它是认知因素和个性因素在各种社会环境中的综合表现,是最具衍生性的心理素质成分,是个体生存和发展所必要的心理素质之一。

根据上述定义,我们认为适应性习惯行为倾向的形成,在个体与社会生活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具有这样两个方面:一是对外在社会环境的学习、应对和防御等适应过程,二是对内在心理过程的控制、理解和调适等适应过程[13]。当然,在很多情形下,这两个过程是同时出现的。但是,在个体的社会适应过程中,根据个体心理和行为在个体自我和外在环境之间的指向性程度的差异,我们还是能够把个体的适应性习惯行为倾向解剖成自我定向适应性和社会定向适应性两个方面来进行考察。譬如,享受孤独就是自我定向适应性,积极参与社交团体就是社会定向适应性。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结构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品质系统,上述理论构想是否科学,还有待进一步在质性研究和量性研究中修正、丰富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张大均, 冯正直, 郭成, 陈旭. 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几个问题.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0. 26(3): 56~62

2 林传鼎. 心理学词典. 南昌: 江西科技出版社, 1986

3 王滔. 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及其发展特点研究. 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硕士论文(导师: 张大均). 2002. 11~12

4 张大均. 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心理素质.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2, 4(1): 17~23

5 黄希庭. 人格心理学. 台北: 东华书局, 1998

6 王卫. 大学生心理健康机制论. 青年研究, 1994, 6: 45

7 黄希庭.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8 陈建文. 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结构、机制与功能. 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论文. 2001. 16~18

9 冯正直, 张大均. 中学生心理素质特点的初步研究. 心理科学, 2004, 27(4): 890~895

10 伯文 L A. 人格科学. 周容译,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11 Cattell R B. The Scientific Analysis of Personality. Baltimore: Penguin, 1965

12 Watson D & Tellegen A. Toward a consensual structure of mood.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98, 124(2): 219~235

青少年心理学论文范文第3篇

主要从事的心理学专业研究领域有: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与心理测评;应用研究领域有:职业枯竭与心理健康,领导者的胜任特征及其测评,心理绑架与腐败心理,价值观,道德心理与善良人格,青少年健康人格及其教育等。主持国家科技部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等项,230余篇,出版《人格心理学》《实用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等教材与著作30余部。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在北师大院儿里长大的孩子,喜欢紫藤萝也爱上了心理学

一片深深浅浅的紫,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在清晨里,泛着点点银光,它们欢笑地生长:在阳光下,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它们推着挤着争相向上……

这是许燕童年记忆中的北师大。和她一起成长的,还有宽宽的马路两边的垂柳,柳树下一排排的长椅,还有不远处的假山、小亭、竹林和牡丹花圃……清新而古老的美丽校园,许燕出生、成长、读书、工作,从未离开。

百余年来,源于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走出了一代又一代灿若群星的大师巨匠。他们执鞭杏坛、弘文励教,用渊博的知识和人格魅力传授知识、培养人才,践行科学,激扬学术,强健精神,砥砺人格……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许燕将儿时的童真,少年时的风华正茂,青春时的憧憬,中年时的文雅,全部来自于这个古朴宁静校园的浸入。

1978年,高考文理科很平衡的许燕走进了北师大心理学科。至于心理学是什么?她知道得并不多,懵懂中只意识到这是一个文理兼顾的跨学科专业,适合自己。

“七八级”是特殊的一代人。他们班里融合了两代人,最小的14岁,最大的32岁,班里有母亲还有3个孩子的父亲。不过,这样的环境很和谐,班里的原则是大管小。许燕是应届毕业生,欣然接受“管教”。

“那时候,心理学刚刚恢复,书都是很旧的苏联教材。我们上课的资料都是老师刻制、油印,然后发片子。”许燕娓娓道来,“课程不多,基本上就是现在的心理学核心基础课程,但都是最有名的老师在授课。而且课程少,自学的时间就多,可以把这几门课学得很扎实,能学深、学厚。几门经典的课程,让我们这一代人受益终身”。

从幼儿园、小学、中学、本科、硕士、博士,许燕接受了北师大的全套教育。博士研究生师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张之洞的孙女张厚粲,对她的影响可谓是终身的。当时做系主任的导师从心理学系学科布局的角度,希望许燕能在人格心理学方面有所建树。张厚粲先生说:“人格是一门难做的领域,研究它的人很少,一些老师进入后又离开了,我希望你能够喜欢它。”许燕说:“张先生最先给了我一个坚守学术的信念,在这个信念下,我由迷茫渐入喜欢、热爱,将人格心理学作为我终身坚守的研究领域。”

在心理学的学习与研究过程中,许燕逐渐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与心理测评”等领域有了建树,并将其应用到了职业枯竭与心理健康、领导者的胜任特征及其测评、心理绑架与腐败心理、价值观、道德心理与善良人格、青少年健康人格及其教育等研究中。

许燕从未离开过北师大。用她的话说,经历了从心理学教研室到心理学系,再到心理学院,直至心理学部。一天天看着心理学科的发展,自己也在其中成熟。而伴着心理学学科的成长,很多故事、往事和回忆也化作情感,融入了她的血液深处。她将心理学知识融进管理工作中,在做组织部长时,她说“每个人都有人性善恶的东西,做领导的就要启动大家心里的善,才能营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做心理学院院长的时候,大家说她像家一样建设与设计着心理学院,墙面上的学院文化渗透了其心血,她把心理学科在北师大的百年历史呈现出来。每次走过都会让人感受到心理学科的无限魅力。而具有艺术素养的许燕,也会把实验室装扮得充满文化气息,有色彩、有名画,淡雅而温馨,不再是冷冰冰的空间。楼道的两边,是学习角,小桌椅、鲜花,名画,给心理学院的学生提供了学习和恋爱的空间,也是累了的灵魂可以休憩的空间。许燕介绍时说:“心理学院的任何一个角落都要体现心理元素,这才是心理人。”心理学院的文化是“追求卓越”,这是当初许燕在做心理学系书记时提出的,现在墙上刻着“追本溯源,求真慧人,卓尔不凡,越陈励新”。作为心理学院院长,她依据学院的发展特点又提出了心理学发展的目标“追求卓越,践行使命,创新求真,团结奋进。“她带领全院师生”为迈向世界的中国心理学、为迈向人民的中国心理学、为迈向教育的中国心理学而奋斗”。这些文化思想至今还印刻在心理学院的墙上。

管理+科研的快乐工作狂,做事不被功利所污染

从事教学工作30多年来,许燕一直是双肩挑,从宣传委员、统战委员、组织委员、书记到组织部长,从公共课教研室主任、科研副系主任、心理测评研究所所长到院长,一边是管理工作,一边是学术科研。白天,她的时间属于大家,事务不断;晚上属于家庭,照顾孩子;夜里属于自己,备课、写书、写论文。

1995年心理学系作为学校的试点单位,系领导班子组阁的都是年轻人,系主任舒华40岁,书记许燕35岁,另外两个副系主任一个37岁,一个28岁。这个班子都是博士高学历,下至教研室主任也都是博士学历的年轻人,那时候博士生还不多。他们成为学校里最年轻的高学历领导班子。当时,大家干劲很足,这帮年轻领导人带领师生没日没夜地干,晚上的心理学系灯火通明,直到深夜。办公楼晚上十点关门,一群人包括老教授一起翻窗户回家。做书记的时候,为了保证年轻教师都能出国学习,大家都发扬互助的精神,把工作量分摊到大家身上。许燕带头多承担教学工作,经常1年要承担5门课,还要写书、写论文,评职称。许燕说:“做领导就要以身作则,繁重的管理工作不是学术停滞或下降的理由。否则,不能服人。”

做管理工作,许燕对自己的唯一要求是尽职尽责,对岗位负责。做组织部长的时候,她全身心地聚焦在怎么做好组织部长上,“由于岗位的特殊性,很多意见都反映到我这里,而对方并不希望暴露身份。我要严格遵循保密原则”。最后的结果是,一个好人缘“混”成了差人缘。即使这样,许燕也绝不说假话,她的原则是工作要有求真精神。

从小在大院里长大的许燕,骨子里是一个扎进书堆写文章的人。但是,她是学院的领导,需要自我调整来符合岗位要求。她研究人格、讲授人格,也特别重视自己的人格素养。以身作则是她对自己的第一个要求,“在要求别人的时候,自己首先要做到”。W院分办公室,许燕分的是小的房间。作为领导,不争奖励,先给教师。其次,她要求自己不能因私利而失去品位,因为学院的利益是第一位的。她总是说,“做管理是为大家服务的,而不是为权力的;做学术不是冲着奖项去的,而是凭良心做的。人生不是浮在表面的、跳跃性的状态,要有往下扎的实在品质。在科学上做出很大贡献的人,一定是要有沉淀精神的,沉下去,学术才不会被功利污染。”

让许燕倍感心慰的是,北师大从1981年成立心理系以来,一直在心理学科建设上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并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她管理期间,北师大在全国心理学学科评估中两次排名第一。她将这些工作成就归功于大家的共同努力。

从学院院长的岗位下来后,她又承担了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事长的职务,她又以较真的劲头开始投入工作,她列出了一堆的工作设计,提高学会工作质量,扩展学会工作领域,提升学会工作层次等,她希望在她在任期间学会有一个新的面貌。

研究要“顶天立地”,学者要具有学术使命感

“学术研究和学术走向,必须有学术使命感。选择的课题必须和社会问题紧密相关,要能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和国家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这是一个学科存在和发展的根基”。许燕这样定位她从事了大半生的心理学研究事业。许燕的研究课题总是追寻现代社会中的焦点心理问题。

“高压已经成为我们社会的新常态,无法消灭它,但要适应它。”压力人的心理枯竭现象成为许燕的研究项目,她承担了科技部支撑项目和全国教育规划项目研究职业人的心理压力问题。早在上世纪90年代,许燕就开始做这个课题。当时,职业压力、心理枯竭等还不是普遍的社会现象,仅出现在精英群体。社会快速变化成为一种时代特征,这种变化导致人们对未来的期望和预测把握不准,人的安全根基消解了,当一个人没有安全感的时候就会出现很多压力。那时候,双肩挑的许燕工作压力也很大,她就从自己的感受去研究,与其他学者一起完成了国家科技部支撑项目“我国若干重点职业人群心理压力和职业枯竭的评估、预警与干预示范研究”,建立了以心理压力和职业枯竭为核心的中国职业身心健康评估、预警、干预的一体化集成平台,形成了适用于医护人员、公务员、教师、特种兵等中国文化下若干重点职业人群的“心理行为一生物化学一认知神经”评估系统、全国常模、计算机化预警监测系统,以及“多角度一多层次一多手段一模块化”的立体干预体系。她将研究成果推广应用,面向各个群体做了几百场讲座,也成为许燕的金牌课程之一。这个课程讲授最多的地方,是国家机关各大部委和各级党校,许燕每次讲课都会针对听众的不同而调整内容。所以,每次讲每次都有新东西。“有的人都听过三四遍了,还想听,感觉每次听完了,收获不一样”。在面对新的挑战时,她强调最多的是提高心理生存能力,“在社会上生存,拼的是智力、人品和人缘。智慧决定工作质量和人生发展速度,人生中,人格决定工作品质和人生的长度,职业发展究竞走多远,靠人格,聪明过头往往能断送自己的职业生涯。拼人缘,就是人际关系,在工作上决定工作成效,在人生上决定工作宽度。”许燕依据自己的研究成果建构了“人格金三角”模型:有三种人格品质决定人生的不同方面,希望决定有效人生,乐观决定幸福人生,坚韧决定成功人生。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她带领心理学院的师生们花5天的时间夜以继日地写出了《灾后心理救助与心理重建――5.12大地震后的自我应对指南》,送往灾区。之后,她组织学院的专业力量自带经费深入7个极重灾区服务,开展心理援助工作。在灾区遍地的废墟上,那个瘦高个、长发披肩、声音柔和的淑女,就是许燕。在心理重建的过程中,他们为德阳地区的学校培养心理老师,一共培训700多名教师。这样的重建,并没有随着对口援建的结束而结束。因为他们在研究“重大灾难对人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的时间效应”时发现,灾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状况堪忧。与北京学生比较,灾区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显著低于北京学生。其中,学习积极性、生活满意度、亲社会行为和压力挫折应对能力均差于北京学生。作为心理学专业人员,知道心理重建是长期的工作,他们就这样一直在灾区默默地坚持着。从2008年至今,坚持在灾区做灾后心理健康教育,并在极重灾区德阳地区建立了10所灾后心理健康教育基地。每年,许燕都要带领北师大心理学院20名左右的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基地开展工作,已走过9个年头。见了许燕,当地教师都亲热地称她为“许妈”。基于汶川地震心理援助工作,她开展了非常规突发事件的研究,她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非常规突发事件对公众心理的影响规律及心理重建策略”,通过30项研究获得了“非常规突发事件后心理反应的特征及其与心理能量的关系”“重大灾难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的时间效应”“心理能量损耗机制及其后效研究”“心理能量保护因子及其作用机制的探索”“救援人员心理耗竭测评工具的编制”“群众心理与行为的反应规律”“人祸事件与网民道德情绪的相关研究”等7方面的研究结果,并提出了相应的应急管理对策与政策建议。

来自于2012~2016年的网民数据分析,教育问题成为当今社会民众提及率最高的问题。其中人格教育成为一个凸显问题。许燕承担的“十二五”国家科技部支撑项目“基于学校一家庭一体化的纵向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的应用示范研究”,研究了3~18岁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状况与特征,研究确立了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家一校影响因素两个评估指标体系,研制了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因素两套测评工具,建立了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和家一校影响因素两个数据库,3个家一校影响互动模型,提出了人格金三角等五套心理健康促进/干预计划,建立了两个系列的示范基地(10个特色基地,4个综合性基地),3个网络支持平台,完成了“百千万工程”,培训了300余名人格健康教育的专业辅导员,培训了四千多名家长,让1万2千多名儿童青少年受益。发表了30余篇学术论文,2部专著。

关于中国大学生价值观演变趋势的研究,她在没有科研经费资助下坚持了20余年,因为她认为“这不仅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核心问题,我们处在了中国社会变化最多元的历史阶段,要把握住历史给予我们的学术研究机遇。社会价值观是紧扣时代脉搏的心理现象,我们不能错过机会”。她每两年收集一次数据,当发生重大事件时再随时加测。观察社会时代变迁对社会价值观的影响,研究成果记录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民众的社会心理足迹,发现了不同类型价值观随社会发展特征的律动规律以及预警功能。在此基础上许燕提出了价值观三层次模型,包括国家核心价值观(国家发展中的核心价值观体系)、社会价值观(时展中的群体价值观体系)和个人价值观(人生发展中的个体价值观体系),发表了十余篇论文。

当国家核心价值观提出后,社会现实直问人性与道德底线时,许燕又开始了善良人格的研究。2016年许燕开始主持自科项目“善良人格的结构、机制及其促进研究”,通过研究善与恶的人格特征,提出促人向善行为的心理机制。

青少年心理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弹性;干预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6)04-0004-04

一、引言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一批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医生开始关注不良环境中儿童的心理弹性现象[1],心理弹性近几年成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热点课题[2]。心理弹性是指个体在面临压力事件时所表现出的或潜在的保护性因素与逆境或创伤性生活压力事件相互作用,从而使个体的身心健康不受消极结果影响的动态过程。有关心理弹性的研究表明,心理弹性是普遍存在的,不是特殊的机能或能力。Werner及其同事所做的考艾岛纵向研究发现,那些经历过高危因素(如贫困,父母有精神疾病等)的群体中,有三分之二的儿童成长为有能力、有爱心的成年人[3]。大量研究表明,并不是所有经历过虐待的儿童都会产生心理问题。由此,研究者们开始思考为什么有过同样危险经历的个体,有些发展出了精神病理学问题,而有些却没有。似乎存在某种“保护性因素”(protective factors)使他们免于受消极发展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心理弹性对青少年的积极认知、学业成绩以及健康发展有重要影响。研究者们还总结了心理弹性者的一些心理特点及他们的环境因素,包括对自我、未来的积极认知[4],灵活的情绪调节能力,良好的支持系统等。本文在总结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心理弹性者的心理、环境特点,并为学校教育工作者、父母及社会提供增强青少年心理弹性的干预策略。

二、心理弹性的定义

目前学术界对心理弹性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代表性的定义有三种,即能力性定义、结果性定义和过程性定义。能力性定义认为心理弹性是个体成功应对环境变化和困境的能力和品质[5]。还有研究者认为,心理弹性是压力/逆境之后的一种积极结果,强调功能的保持[6]。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心理弹性应该被当作一个动态过程来进行概念化,这一动态过程包括危险和保护性过程,个体内部和外部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这种交互作用过程使许多在遭遇压力事件或逆境之前、之中和之后的不同的作用机制结合起来,这种交互作用可以改变不利生活事件的作用结果[7,8]。

三、心理弹性对青少年的影响

青少年时期是生命全程发展过程中一个特殊的时期,此时的个体处于从幼稚到成熟的过渡时期。此阶段的青少年在生理和心理上都经历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使得青少年经常处于矛盾之中。此阶段的青少年还有较强烈的自尊需要,但是由于他们的身心尚未完全成熟,容易受挫,如果不能很好地缓解这种逆境经历所带来的压力或创伤,其心理发展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帮助青少年成功应对压力或创伤,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心理弹性高的个体能从压力或逆境中恢复并在以后健康发展。因此心理弹性对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有重要作用。通过将心理弹性的思想内涵与发展价值注入当前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之中,重视培养青少年的自强人格与危机意识,倡导挑战式学习,以及建构多样的社会支持系统,可以促进青少年成长为一个积极、谦虚、坚强、自制和自信的人[9]。本文从对青少年期相对重要的学业成绩和健康成长两方面分析心理弹性的影响。

(一)心理弹性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在中国大陆,学习成绩对于中学阶段的青少年而言是很重要的。对学习成绩的过度关注以及家长的期望给学生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这种强大的压力会影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甚至导致抑郁或自杀[4]。另一方面,研究结果显示,心理弹性与学生的心理问题显著负相关,表明心理弹性在帮助学生成功适应学习中的困难或挑战时可能起重要的作用[4]。国内有关心理弹性与中学生学业成绩的研究较少,主要有葛广昱、余嘉元等人对中学生心理韧性与学业水平的关系研究[10]。研究结果表明,心理韧性对学业水平有显著预测作用,学业水平优秀者的心理韧性水平高于学业不良者。此外,张丽对中学生心理韧性与心理健康和学业水平的研究结果也表明,优秀生和中等生的心理韧性总分均显著高于学业不良学生[11]。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心理弹性有助于学生对自己进行积极评价,树立信心,进而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在强调精英教育的同时,在基础教育阶段更应提倡“普及教育”[10],让更多的学生不仅掌握基本知识,还要他们增强他们的抗压力。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弹性,尤其对于学业不良青少年而言,显得极其重要。

(二)心理弹性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

心理弹性是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看待个体在压力或逆境中的发展,关注个体取得的积极结果。心理弹性在提升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幸福感,减少不良情绪或心理问题方面起着积极作用。心理弹性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降低与压力或创伤有关的负和情绪。童年期受虐待会增加个体产生精神病理学问题的风险,心理弹性在这个过程中起明显的保护性作用。研究显示,虽然遭受同样的童年期虐待和创伤性生活事件,心理弹性能使个体不受消极结果的影响[12],并且能降低个体的自杀行为[13]。关于汶川地震后青少年的继发负性生活事件对抑郁的影响的研究中发现,心理弹性明显削弱了负性生活事件对抑郁的负面影响,起到了保护个体的作用[14]。上述研究表明,心理弹性能有效缓解创伤或负性压力事件对个体的影响,促进个体的健康发展。

其次,提高个体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维护心理健康。研究表明,心理弹性者拥有更多的积极情绪[15],即使处在压力中也能体验到积极情绪[16]。心理弹性水平越高的个体对生活的满意度越高、幸福感越好[4],心理健康水平越高[11]。

四、心理弹性者的特点

(一)积极的认知

具有心理弹性的青少年有更多的积极认知,在这些积极认知的作用下,他们更有能力克服遇到的逆境并且在面对挑战或困难时能享受到积极适应和健康。同时,心理弹性个体在生活中充满活力,对新的体验有好奇心和开放的心态,他们倾向于积极看待社会环境,他们更可能在困难中看到机会并发现问题的解决办法。具有心理弹性的个体在面对挫折和压力时会更有可能发现更好的问题解决技巧,他们会接受挑战并采用积极的策略应对挑战而不是被动、回避。他们对生活会充满希望,生活满意度较高。

(二)灵活的情绪调节能力

情绪调节对心理健康而言是必须的,那是否意味着对情绪调节的越多,我们就越健康?答案是不一定,因为个体要根据环境需要灵活地调整情绪才能实现情绪的适应功能。心理弹性者的一个特点就是具有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他们能根据环境需求灵活地调整自己的情绪。高心理弹性个体能从压力和负性情绪体验中迅速恢复并作出灵活的改变以适应环境要求[17]。Christian等人的研究也发现,在面对多变的情绪事件时,高心理弹性的个体能够更加灵活地调整自己的情绪以符合情境要求[18]。因此,情绪灵活性是心理弹性个体成功适应变化的生活环境的一个重要机制。

(三)良好的支持系统

越来越多关于儿童早期发展的证据表明,儿童早期发展对之后能力发展的重要性[19]。家庭是个体成长的最初环境,积极的亲子依恋关系,父母提供的温暖、鼓励和帮助,家庭内部的凝聚力和关爱都和心理弹性相关[20]。研究表明,良好安全的亲子关系能提高孩子的自尊并因此发挥保护性作用[21]。生活在家庭之外的其他家庭成员和成年人通过给母亲提供情绪和教养支持并为父母提供帮助,能间接促进贫困儿童的社会情绪弹性。非父母成年人也可以通过树立积极行为榜样并给儿童提供直接支持来促进贫困儿童的心理弹性[22]。许多关于青少年物质滥用、暴力行为及的危险因素的研究表明,父母是帮助青少年更具有心理弹性的一个尤其关键的因素[23]。

对于青少年来说,学校和同龄群体是其主要的社会资源。青少年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因此学校是促进青少年心理弹性的一个重要的系统,考艾岛纵向研究和在美国的其他研究表明,在面对危机时,同龄人和稍年长的个体是心理弹性青少年的情感支持来源,能从他们那里寻求帮助和安慰[24]。该研究还发现,受人欢迎的教师通常在促进青少年获得心理弹性时起积极作用,所有在考艾岛研究中经历高危事件而表现出心理弹性的儿童至少能指出一位教师,这些教师是他们获得情感支持的来源。由此可见,心理弹性个体除了自身的一些心理特点之外,其家庭内外的支持系统也是良好的。

五、增强青少年心理弹性的策略

青少年的心理弹性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根据心理弹性者的心理特点,帮助他们积极地认识自我,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青少年自身、教育工作者和家庭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增强青少年的心理弹性。

(一)提高个体内在的积极心理素质

个体积极的心理素质,如自尊、自我效能感、乐观性等水平与高心理弹性有着紧密的联系。而冲动性、神经质人格特质等则是心理弹性发展的危险性因素[25]。有研究发现,高自尊和自我效能感是和心理弹性相关的,而积极乐观的心态可以使青少年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不逃避、不退缩。青少年要注意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和自尊、自我效能感及乐观的心态。正确看待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在遇到问题时采用好的应对策略,对问题进行积极加工。

(二)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

尽管很多人关注同伴团体,但是对大部分青少年来说家庭是首要的社会支持。积极的亲子依恋对发展心理弹性是很重要的。同样,父母给予的温暖、鼓励和帮助,以及家庭内部的凝聚力和照顾或者是和一个成年抚养者亲密的关系都和青少年的心理弹性密切相关[20]。对孩子的信任和非责备性的养育方式也是一个关键的保护性因素。研究发现,家庭结构的完整性与稳定性影响着孩子得到支持和帮助的程度。高亲密性的家庭、注重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表达的家庭有助于为孩子营造出一种和谐和安全的家庭氛围,有助于提高孩子的信任感,提高孩子面对不利事件的心理弹性[25]。

(三)建立完善的社会支持体系

研究表明,健全完善的社会体系对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关注青少年社会关系的健康发展,构建完善的社会支持体系,有助于促进青少年心理弹性的提高。良好的亲子关系、亲密的同伴友谊、良好的教师榜样,这些来自于不同方面的社会支持体系的积极支持都将促进青少年心理弹性的改善。学校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重要环境,因此学校是提高青少年心理弹性的一个重要环境。学校中积极的同伴关系、积极的教师影响和成功的机会都和青少年心理弹性积极相关。广泛的社会环境,如邻里、宗教和社区也在青少年心理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Masten A S.Ordinary magic:Resilience processes in development[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1,56(3):227-238.

[2]胡月琴,甘怡群.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的编制和效度验证[J].心理学报,2008,40(8):902-903.

[3]Werner E E.Risk,resilience,and recovery:Perspectives from the Kauai longitudinal study[J].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1993,5(04):503-515.

[4]Mak W W,Ng I S,& Wong C C.Resilience:Enhancing well-being through the positive cognitive triad[J].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2011,58(4):610-617.

[5]Connor K M,& Davidson J R.Development of a new resilience scale:The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 (CDRISC)[J].Depression and anxiety,2003,18(2):76-82.

[6]Olsson C A,Bond L,Burns J M,Vella-Brodrick,D.A.,& Sawyer,S.M.Adolescent resilience:A concept analysis[J].Journal of adolescence,2003,26(1):1-11.

[7]Rutter M.Resilience in the face of adversity[J].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1985,147(1):598-611.

[8]Rutter M.Resilience concepts and findings:implications for family therapy[J].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1999,21(2):119-144.

[9]杨欣,张文.心理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价值[J].教育科学研究,2010,(8).

[10]葛广昱,余嘉元,安敏等.中学生心理韧性与学业水平的关系研究[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1):114-118.

[11]张丽.初中生心理韧性与心理健康、学业水平的关系.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师范大学,2012.

[12]Marriott C,Hamilton-Giachritsis C,& Harrop C.Factors promoting resilience following childhood sexual abuse:a structured,narrative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Child abuse review,2014,23(1):17-34.

[13]Roy A,Carli V,Sarchiapone M.Resilience mitigates the suicide risk associated with childhood trauma.[J].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2011,133(3):591C594.

[14]朱清,范芳,郑裕鸿等.心理弹性在负性生活事件和抑郁症状之间的中介和调节:以汶川地震后的青少年为例[J].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2012,20(4):515-517.

[15]应湘,白景瑞.不同心理弹性大学新生的积极消极情绪特征[J].心理学探新,2010,30(118):81-85.

[16]Michele M.Tugade & Barbara L.Fredrickson.Resilient individuals use positive emotions to bounce back from negative emotional experience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4,86(2):320-333.

[17]Block,J.,& Kremen,A.M.(1996).IQ and ego-resiliency: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connections and separatenes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6,70(2):349-361.

[18]Waugh,C.E.,Thompson,R.J.& Gotlib,I.H.Flexible emotion responsiveness in trait resilience[J].Emotion,2011,11(5):1059-1067.

[19]Masten,A.S.,& Coatsworth,J.D.The development of competence in favorable and unfavorable environments:Lessons from research on successful children[J].American psychologist,1998,53(2):205-220.

[20]Olsson,C.A.,Bond,L.,Burns,J.M.,Vella-Brodrick,D.A.,& Sawyer,S.M.Adolescent resilience:A concept analysis[J].Journal of adolescence,2003,26(1):1-11.

[21]Rutter,M.(1987).Psychosocial resilience and protective mechanisms[J].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1987,57(3):316-331.

[22]McLoyd,V.C.Socioeconomic disadvantage and child development[J].American psychologist,1998,53(2):185-204.

[23]Fergus,S.,& Zimmerman,M.A.Adolescent resilience:A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healthy development in the face of risk[J].Annu.Rev.Public Health,2005,26,399-419.

[24]Werner,E.E.Resilience in development[J].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1995,81-85.

[25]韦慧.大学生的心理弹性及其培养策略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0,(16):72-73.

青少年心理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障碍;社会工作

一、常见的青少年心理障碍

(1)人际交往障碍。在二胎政策尚未开放之时,00后子女多是家中的独生子女,在父母和长辈宠溺的环境中长大。他们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沉浸在以“我”为核心的世界里,习惯了索取,却不懂得与他人分享。这样的一种唯我独尊的心理,使当今青少年在班级、学校乃至社会这个大集体中只知道维护个人利益而漠视集体利益。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的归属需求,可得出:人从出生来到这个世界就需要与周围的人交往以获得亲情、友情、爱情。而如今,我们更多看到的是青少年以自我为中心,将自己封闭起来,导致人际交往障碍。

(2)情绪障碍。学者吴锡改认为情绪障碍引起情感发生强烈冲突而出现低落、消沉、绝望、激怒等反常情绪表现等。青少年个性尚在发展,三观还未稳定,思想不成熟,看问题比较理想化,这样当他们遇到挫折时容易产生挫败感,如果不及时排解这种负面情绪,长时间会变得烦躁、精神敏感、悲观失望、对生活缺乏热情,甚至精神颓靡不振等情绪波动大的反常行为。

(3)行为障碍。随着社会上不良风气以及危险因素的存在,如:不健康网络、、暴力等,这些危险因素无疑滋生青少年行为障碍,严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大众传媒的发达,给青少年带来健康的社会信息,使他们丰富知识,开阔视野。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不健康的社会信息,严重影响着尚不能正确辨别是非的青少年。主要表现在:说谎、搞鬼、报复、多动症、强迫症、注意力不集中、痴迷网络、抽烟、饮酒、斗殴等脱离社会行为准则的行为。

二、青少年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

(1)个人原因。青春期的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发生巨大的转变。有些青少年因对生理上的变化如体型和外貌的不满意,而导致心理上的波动起伏,产生自卑心理,形成不良心理适应障碍。青少年正处于人格形成期,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尚未健全,同时对一切新鲜事物充满着好奇,但又缺乏社会经历,处理问题能力弱,社会认知能力低,面对困难和挫折无法解决时,容易采取极端方法解决问题,从而引起心理障碍。

(2)家庭原因。家庭对青少年的身体成长、人格形成、社会认知、心理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环境良好、家庭完整、父母关系和谐、父母与子女能有效沟通,这些都有益于青少年的成长;反之,则会使青少年存在心理障碍。单亲或者离异家庭的青少年由于缺少父爱或者母爱,从而使其缺乏安全感,内心脆弱敏感,对周围人持有不信任的态度,将自己封闭起来,不擅长人际交往。甚至父母之间的吵架会影响青少年今后的爱情观、婚姻观。一些父母望子成龙心切,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和特长,并且总是拿“别人家的孩子”这种比较来给他们增加压力。孩子的内心苦楚得不到父母的理解,使他们长期压抑自己的情绪,一旦情绪难以控制,就会产生敌对父母的行为,甚至会出现行为。

(3)学校原因。在当今这个“成绩”当道的社会,学校过于关注学生的学业发展而忽视了学生思想品德、心理健康和品格素质的培养。有些教师甚至戴有“有色眼镜”,以学生成绩为指标,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看待,对成绩好的同学关注,对“差生”置之不理。这种做法会使学生心理产生不平衡感,失去学习乐趣,同时对学生不好品格的形成间接地起到了加速的作用。不良的校园环境使学生出现不良行为偏差,近墨者黑,最终导致校园环境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危害青少年身心成长。

(4)社会原因。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旧制度已经解体,而新制度尚不健全,这使得我国的制度处于一个“真空”阶段。随着经济的发达,家庭条件的改善以及父母对独生子女经济上的放纵,使得青少年的资金过于丰厚,形成用物质基础满足精神需求,一旦经济难以满足时,他们容易做出不计后果的反常行为。如今,社会上的媒体宣传、网络文化和社会舆论成为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又一重要因素,不良网站、视频、网络用语侵蚀着青少年心灵,扭曲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甚至一些暴力视频会使青少年盲目模仿,引发校园暴力事件,严重危害自己及他人身心健康。

三、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心理障碍的对策

(1)个人层面的对策。社会工作是一种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职业,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帮助有需要解决问题的个人和集体。社会工作者要尊重、接纳有心理障碍的青少年,向他们表达同理心,让其愿意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同时运用优势视角,相信每个青少年都有解除心理障碍的能力,积极发现青少年的优点并给予鼓励和引导,使其摆脱错误的行为,完善自己。社会工作者要加强青少年正确的青春期生理、心理知识教育。青少年时期的大多数问题是由于他们对生理和心理的转变没有正确的认识,导致出现各种不适应。

(2)家庭、学校层面的对策。不良的家庭环境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长,所以社会工作者在介入青少年心理障碍问题时,还要考虑整个家庭结构,促进父母与子女双方找到一种新的沟通和交流方式,增加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鼓励父母多关心、爱护子女,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对于学校应该建立一个青少年心理咨询教育中心,对于有心理障碍的青少年及时做出治疗对策,以及预防青少年心理障碍有重要的意义。社会工作者应该与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合作,运用更专业的心理治疗方法去治疗及预防青少年心理发生障碍。同时,社会工作者也应该多宣传心理障碍的危害,组织学校进行心理教育讲座。

(3)社区层面的对策。社区是青少年日常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对青少年的身心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社会工作者可以联合社区居委会组织家庭亲子活动,增强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使家长更多的了解子女的真实想法;另外,还可以举办社区青少年游戏活动,既可以缓解青少年学习压力,又可以促进青少年与朋辈群体的交流,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社会工作者带领青少年参加社区服务,如去养老院、福利院献爱心,植树绿化社区环境等活动,让在实践中学会爱与尊重,懂得如何帮助别人,树立社会责任感。社会工作者调动社区积极因素,营造一个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良好社区环境。(作者单位:辽宁大学)

参考文献:

[1] 吴锡改。论青少年心理障碍[J]中华教育期刊1995年第6期刊。

[2] 闫静洁。社会转型期青少年偏差行为矫治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14。

青少年心理学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体育活动 地震灾后青少年 心理重建 作用 机制

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各种灾害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甚至生命都构成危害,特别是地震、洪灾、火灾等破坏力极大的灾害还会对人们的心理造成持久的创伤。针对“5・12”汶川特大地震极重灾区青少年在地震发生后一个月内,以及以后的为期一年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跟踪调查,以期为类似灾害青少年的心理重建提供参考和借鉴。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5.12”特大地震极重灾区的北川中学、北川二中、安县中学各500名学生。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以关键词为主题词检索中文核心期刊,并查阅有关专著、教材、硕士学位论文。

1.2.2问卷调查法。

发放抽样问卷共500份,其中北川中学、安县中学高中部各100份(北川二中只有初中学生),以上三所中学初中部各100份。(根据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和相关资料的研究显示,把青少年年龄界定为13―19岁,相当于灾区的初高中学生)对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及心理恢复状况进行对比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地震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造成的伤害与表现形式

“5.12”地震灾后初期,我在灾区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走访和调查中发现:经历了特大地震的青少年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一些心理问题,如恐惧、焦虑、不安、失眠、食欲减退、沮丧等方面。具体表现为对地震发生时突如其来的情景忘不掉,与地震相关的现象很敏感,易做恶梦,触景生情,持续的警觉性增高,过于担惊受怕,集中注意力困难,有的持续回避,避免回忆某些人或事,不愿与人交往,对亲人变得冷淡,兴趣爱好变窄等。研究表明,这些以不良情绪为主的创伤后心理反应,如长时间仍不能消除,就可能会成为持续整个后半生的慢性症状,对青少年的身心发育造成极大的危害。

2.2体育活动对缓解和改善不良心理情绪的作用与机制

体育活动是身体个体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能有效地增进身体健康,也能促使个体的心理健康。目前,对体育活动促进心理健康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有新意和有价值的结论。体育活动能治疗心理疾病;体育锻炼不仅能增强人的体质,而且能培养优良的个性品质,坚强的意志、心理耐挫力和良好的情感,防止和减弱消极的不健康的情感;合理宣泄,对消除心理紧张,放松身心,调节心理状态,维持心理平衡,提高人的生命质量有明显的作用。同志曾说:“体育之效,至于强筋骨,因而增知识,因而调感情,因而强意志。”由此可见,体育不是单纯的身体活动,可以促进身体健康,提高智力,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2.3灾区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情况分析

2.3.1地震前后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情况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地震后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有明显变化,经常参加和有时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减少,很少参见的人数增加。经访问调查发现,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灾区部分中小学由于灾后受损较为严重,体育课教学受到严重影响;震后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缺乏,大部分学校体育场地被用作安置灾民;震前初、高中应试教育现象严重,学生学业负担大,体育课流于形式,在体育课上没有学到更多体育项目的相关知识。由于各种原因,学生了解和参与体育实践活动的机会较少,只能选择方便和简单易行的活动项目参加。体育活动条件的恶化是导致地震灾后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热情下降的主要原因。

2.3.2地震前后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项目情况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地震前灾区青少年参加的体育活动项目有篮球、乒乓球、足球、跑步、羽毛球、健美操、武术、游泳等。

从表2可以看出,接受调查的学生选择的体育活动项目分布不是很广泛,且选择相对集中,前四位分别是篮球、乒乓球、足球和跑步,占调查总人数的80%。从参加体育活动的性别看,男生较女生多。从选择的倾向性来看,男生选择篮球、足球的人较多,而女生则更偏重于乒乓球、羽毛球、跑步和健美操等对抗性较低项目。地震后他们选择的体育活动项目无明显变化,但除跑步外,参加各活动项目的人数也明显减少。

2.4不同体育活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体育活动是一种较好的调节情绪的方式,长期体育锻炼的人能够维持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许多研究证实有规律的体育活动能产生一系列情绪效应。对抗类项目,由于其竞争性的本质,使得参与个体的心境状态产生即时效益,即根据比赛的结果而发生变化,既可以产生平衡效益,又可以产生失衡效益。而非比赛性的身体活动,如健身活动和耐力训练对心境有平衡效益,锻炼者生活中其他方面的一些压力、紧张等负性心境也能够缓解、改变。不同的运动项目也会对个体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所以只有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才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恢复。

由表2可以看出,由于场地的限制,地震灾区青少年从事的运动项目多是有比赛性质、对抗类的。然而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身体活动有着不同的动力平衡机制(Abele&Brehm(1993))。有的项目不仅不会对灾区青少年的心理重建起到恢复作用,反而会加剧心灵的创伤。建议灾区青少年多从事有氧锻炼,健身和耐力训练等非比赛性、无胜负结果的锻炼类型的活动,这些活动具有“情绪改善”作用,而且初始心境越差效果就越明显,这种效应虽然也可能通过其它活动(如心理疏导)得到,但身体活动的效应可以使“情绪改善”持续较长时间。

3.结语

体育活动作为中学生地震灾后心理重建中心理干预的补充,体育活动与心理治疗相结合比单纯进行心理治疗更能有效地降低地震过后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产生。适当的体育活动项目可以帮助灾区青少年缓解不良的情绪。所以,建议地震灾区青少年多从事太极拳,民族舞蹈、跑步、健身操等没有竞争性质的运动项目,这些项目对场地器材要求低且易开展。

参考文献:

[1]马启伟,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2]杨艳杰等.地震灾区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8,12,(24):1512-1513.

[3]张立敏,张力为.不同锻炼方式对自我观念和生活满意感的影响[J].体育科学,2004,24,(12):54-60.

[4]杨剑,季浏等.不同锻炼方式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实验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39):80-83.

青少年心理学论文范文第7篇

李 鹏 刘爱书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5)

摘 要 目的:了解初中生生活事件、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使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和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420名初中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生活事件正向预测心理健康的程度,心理弹性负向预测心理健康的程度;受惩罚、学习压力、情绪控制、其他、家庭支持和人际协助进入了回归方程。结论:生活事件可以引发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弹性可以起到保护作用。

关键词 初中生 生活事件 心理弹性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Relationship between Life Affairs, Resilience and Mental

Health in Junior School Students

LI Peng, LIU Aishu

(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s,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25)

Abstract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fe affairs,resilience and mental health in junior school students. Methods: By using MMPI,ASLEC and resilience scale,420 junior school students were measure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between level of resilience,life affairs and mental health. Results: life affairs degree positively predicted their mental health.Be punished,study of pressure,emotional control,help-seeking,other and family support could significantly predicted loneliness. Conclusion: Life events can lead to psychological health problems, resilience may have function of protection.

Key words junior school students; life affairs; resilience; mental health

心理弹性是在重大的灾祸或者是生活压力之下成功适应的过程,心理弹性既是一种功能的同时也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它包含了各种危险因素与保护性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过程。①面对同样的压力,不同的青少年可能会以不同的应对方式做出反应,将低抑郁、低焦虑作为弹性结果指标的研究中,Weed研究结果表明心理弹性与焦虑、抑郁呈负相关,②而Cowen等人的研究发现,SR与SA组在于焦虑、抑郁的自我评价上并没有显著差异,③其他的一些研究也得到了相似的结论,④甚至还有研究者发现弹性青少年比其他个体反而表现出更多的内化问题。⑤

综上所述,心理弹性对心理健康有积极的作用,而有关心理弹性对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结果仍有分歧。本研究以中学生为被试,考察心理弹性对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究竟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被试

被试为哈尔滨市与双丰镇某两所中学初一至初三的420名学生。其中男生167人,女生253人;初一142人,初二146人,初三132人。

1.2 研究工具

(1)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由胡月琴等2008年编制,⑥量表共有27个题目。采用5级计分,计算量表各分维度的总分,得分越高,代表被试的心理弹性水平越高。

(2)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由刘贤臣等1987年编制,⑦量表共有27个题目。采用5级计分。

(3)心理健康量表(MSSMHS),由王极盛于1998年编制,⑧量表共有60个项目,量表题目采用5级计分,计算量表各分维度的总分和均分,得分越高,代表被试的心理健康问题越严重。

2 结果

2.1 各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及平均分

表1 各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及平均分 、标准差(N=420)

从表1可以看出,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存在显著正相关,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存在显著负相关。

2.2 心理弹性、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

表2 心理健康为因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结果(Stepwise法)

分别以心理弹性、生活事件为预测变量,心理健康为因变量,进行一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呈负相关(r = -0.0642,P≤0.001),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呈正相关(r = 0.726,P≤0.001)。

为进一步探索心理弹性、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以生活事件的六个因子、心理弹性的五个因子为自变量,以心理健康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

3 讨论

从相关分析结果来看,本研究中考察的三个变量间具有极其显著的相关。回归分析表明,生活事件能够正向预测心理健康问题,面对的负性生活事件越少,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心理弹性能负向预测心理健康的程度,心理弹性水平越高,心理健康问题越少。进一步分析显示,受惩罚、学习压力和其他的生活压力事件能显著预测心理健康问题,其中受惩罚的预测作用最大。提示父母或老师在与儿童的沟通的同时更要注意方式方法,以减少学生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压力而引发的心理症状。另一方面,情绪控制、家庭支持和人际协助显著负向预测心理健康水平,其中情绪控制的预测作用最大,提示学校和家长要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情绪控制能力,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Ackerman等人发现那些适应能力很强的个体,即使遇到危险的环境或者挫折时,他们有较少的抑郁、焦虑等内化问题,情绪稳定。⑨

以往心理弹性的研究主要考察了受欺负儿童、⑩农村留守学生11以及吸毒人员子女12等。研究结论是一致的,心理弹性能够使更少表现出不良情绪及心理问题。本研究中的得出的结论和以往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这提示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和老师要尽量减少学生的负性生活事件,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心理弹性,从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注释

① Luthar LutharS, ZelazoL. B. Research on resilience: an integrative review. In: Luthar(Eds.), Resilience and Vulnerability: Adaptation in the Context of Childhood Adversitie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21 , 510-549.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② Weed, K., Keogh, D., &Borkowski, J. Predietors of resiliency in adolescent mothers. 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000, 21, 207-231.

③ Cowen, E.L., Work, W.C., Wyman, RA., Parker, GR., Wannon, M., &Gribble, P. Test comparisons among stress-affected, stress-resilient, and nonclassified fourth-through six-grade urban childre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1992, 20, 200-214.

④ 吴胜涛,李娟,祝卓宏.地震遇难者家属的个体韧性及与社会支持、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杂志,2010.24(4):309-312.

⑤ Luthar S.S., Cicchetti, D., & Beeker, B.. The construct of resilience: A critical evaluation and guideline for future work. Child Development,2000.71:543-562.

⑥ 胡月琴,甘怡群.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的编制和效度验证[J].心理学报,2008.40(8):902-912.

⑦ 刘贤臣,刘连启,杨杰等.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的编制与信度效度检验.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7.5:34-36.

⑧ 王极盛,李焰,赫尔实.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及其标准化[J].社会行为科学,1997.4:15-20.

⑨ Ackerman,B. P., Izard,C.E., Schoff, K. et al. Contextual risk, Caregiver emotionality, and the problem behaviors of six- and seven-year-old children from economically disadvantaged families[J]. Child development, 1999, 70(6):1415-1427.

⑩ 李海垒.受欺负儿童的心理韧性与焦虑、抑郁的关系.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11 李永鑫,骆鹏程,谭亚梅.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研究.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3-107.

12 许书萍.上海市吸毒人员子女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的探索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青少年心理学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青少年;创新素质;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B848.2文献标识码:A

一、青少年创新素质概述

创新素质是指个体在先天的基础上,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并表现于创造性活动中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品质,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人格、创新思维以及创新实践行为等。创新意识是创新素质的动力系统;创新人格是个体创新的自我意识和能动性发展到一个较高的成熟水平而形成的有利于创造的心理特征;创新思维是有利于创造发现的思维品质;创新实践行为则是在创新意识的动力能源支持下,以创新人格为支撑,以创新思维为操作工具所进行的创造性活动。它们之间既互相影响促进又各自独立,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素质就是要从培养和建构这几个要素入手。

从最近几年的相关调查资料看,我国青少年学生的创新素质现状不理想。2004年,燕山大学大学生科学技术协会的学生曾对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以及分布在河北的燕山大学、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河北科技大学等13所高校大学生的创新意识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50%的学生表示“不经常思索人们未解决的问题”;50%的学生表示不常阅读现在所学专业的理论期刊;仅有23%的学生尝试进行过某项发明创造;51%的学生没有尝试过写学术论文。[1]2006年,我国学者王秀琴曾对南京市五所工科院校491名大学生,采用自编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有关创造、创新的知识了解极少。从大学生对自身创造力评价中可以看出,具有高创造力水平的特征的学生不到总数的1/3;尽管很多大学生对自身创造力评价很高,但与实际创造能力又很不相符;大学教学环境中有利于创造的氛围始终没有多少改进和提高。[2]以上调查结果表明,我国青少年的创新素质的发展,总的来看不容乐观,其关键是普遍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而创新能力也有待提高。

创新教育是现代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健康个性塑造的重要手段,它能极大地挖掘青少年丰富的智慧资源和内在的成就欲望,从而推进和加速人格的健康发展。通过广泛开展创新活动,以促进大学生拓展自我认识,增强自觉、自信与自尊,坚定人生的信念与目标。大力开展创新素质教育,提升青少年的创新素质,不论是对青少年自身的健康成长还是对社会和谐进步,都有着巨大的积极意义。

二、青少年创新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创新素质与心理健康有着相互影响、互相促进的紧密关系。创新素质作为个体所具备的高级心理品质,同时也能有效地促进和提升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为创新素质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创新素质可促进个体释放创造能量,为青少年健康发展提供能源和动力

生命总是在保持自身的同时,又进行着自我的创造和更新。当代德国著名哲学人类学家兰德曼(Michael

Landmann)曾指出:“人必须靠自己完成自己,必须决定自己要成为的某种东西,必须力求解决他要靠自己努力对自己解决的问题。他不仅可能,而且必须是创造性的。创造性完全不限于少数人的少数活动中,它作为一种必然性,根植于人本身存在的结构之中。”[3]生命的本质表现,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冲动和潜在智能的显发,青少年阶段是个体生命全程中冲动和潜能显发的最剧烈、最重要的时期。

(二)创新素质可深化个体认知发展,提高青少年的心理水平和保健能力

青少年时期是最富激情、最富求知欲和创造力的时期,生理和心理都具有极大的潜在能量。在这个时期他们充满了野性的热情和思想的爆炸、幻想和英雄主义的冲动,充满了乌托邦式的追求和革命精神以及按照自己的意志改变整个世界的欲望,他们在爱情和激情中激荡。但是,处在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其思维也总会带有一定的片面性、狭隘性。他们的认知发展不成熟、不完善,不能客观全面地看待世界和正确深入地认识评价自己。在面对变幻复杂的社会大环境时,他们可能会遭受到挫折和打击,因而容易引发诸多心理问题。而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以及伴随创新活动能促进他们辩证思维的发展,帮助他们学会客观辩证地认识自身和周围世界,学会调控和适当处理各种疑惑与困难,从而促进个体心理健康。

(三)创新素质能加速个体人格的完善,为青少年心理健康在预防和发展机制上提供保障

创新素质的核心在于创新人格。创新人格主要包括独立性、批判性与灵活性,幽默感、洞察力和责任感,好奇心和自信心,顽强的意志和毅力,能经受挫折的良好心态,以及坚韧顽强的性格等人格品质特质。19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伦朱利和瑞斯就认为,“天才”儿童就是那些具有中等以上智力、较高的责任心和较高创造力三方面特征的儿童,其中较高的责任心就是人格表现。一些相关研究者还对创造力得分甚高的中小学生进行了人格测试,发现他们在智慧性、乐群性、敢为性和低紧张性等特征上得分也很高。[4]还有研究指出,自我实现和其他人格变量,如态度、动机、价值观、自我认识和自我控制等有显著相关,可以预测具有高创造性的智力超常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所以,创新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水平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创新活动有利于培育和提升个体的创新人格品质,促进个体人格的发展与完善。而人格素养又在个体心理素质中处于核心和首要的地位,它决定一个人心理品质的特性和活动状态。健全人格是个体有效抵御和克服心理危机,自我预防和消化各种心理问题,确保沿着健康、进取方向不断成长与发展的重要保证。

三、广泛开展创新素质教育,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

(一)开设创新素质培养课程,举办创新学术讲座,激发青少年创新意识和创造欲求

学校开设创新素质培养课程,是进行创新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学校应有计划开设一些如创造学,智力发展心理学,创造力发展心理学,创新心理学以及创新思维科学等系列学科课程。把这些课程作为选修课在全校范围开设,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志趣自主选修。

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聘请各个学科领域中的专家、学者现身说法,通过他们的深厚素养和广博知识,生动形象地讲述关于自己人生创造和奋斗的心得体会。专家和文化名人讲座由于其深厚的学识素养和博大的人文情怀,以及他们令人瞩目的学术建树和社会贡献,本身就是一个创新人才的鲜活榜样,这类讲座有着巨大的教育效应,对于激发青少年的志趣爱好和创造热情,促进其心理健康有强烈的影响作用。

(二)在各门课程教学中渗透创新要素,积极引导青少年提高创新素质,发展创新品格

我国著名学者杨叔子院士曾指出:“过弱的文化陶冶,使学生人文素质不高;过窄的专业教育,使学生的学术视野不宽,学术基础不牢;过重的功利主义导向,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与基础训练不够;过强的公共制约,使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足。”[5]因此,现代学校在教学内容上一定要放宽视野,要大幅度引进新的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结构体系,要把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与创新能力的开发作为课程设置的重点。扩大选修课的种类以扩充、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通过增加学生选课的自由度,以推进学生创造个性的充分发展。

在课程教学中渗透创新要素,更重要的表现为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创造性。主要是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通过创造性的设置某种问题情景来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将其解决,从而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例如,在课堂教学内容上,积极引进与之相关的国内外最前沿的饱含创新要素的教学资料,灵活穿插现实生活的相关创新案例,让学生通过自由讨论和积极发言,表述自己的创新体验和创新见解,不照搬、不盲从指定死板的标准答案,以培育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创新意识。还可通过举办各种讨论会和辩论赛,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以肯定的态度接纳和赞赏学生提出各种奇特的问题,培养学生善于发现新问题的能力和品质。

(三)广泛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增强青少年创新实践能力,促进心理健康

学校可以经常举办各种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科技创作竞赛,大力宣传和鼓励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爱好和特长的学生参与到创新活动中来,并在活动结束时对他们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让他们积极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充分展现其独立创新的人格魅力。在科技创作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和创作兴趣,以此唤起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的热情,并有意识地锻炼和磨砺学生耐受挫折的能力,使学生的创新素质不断在活动中得到提升。

学校还可以组织各种类型的科学研究活动,教师可以将自己的研究项目介绍给学生,让他们自己提出科学假设,独立思考设计实验方案,让每个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使其都有做出方案决定的自由并尊重他们各自的看法,在实验室或研究所中通过实验检验其结果,引导他们自己分析出现不同结果的原因。在论文的写作上,可以让学生自主命题、自己设计文章结构,老师只是提出有建设性的指导意见,让学生自己做出最后的判决。要鼓励学生积极投稿、参与各种学术讨论会议,为其提供展示新见解和新思想的各种平台。

(四)建立青少年心理测评网和心理咨询指导机构,为青少年创新素质发展提供个性化建议

创新素质的培育,从本质上讲,是个体“自组织”的主动建构过程,需要青少年具备强烈的自我建构意识。只有具备了自我建构良好创新素质的要求和愿望,并主动投身到各种各样的创新活动中去,积极寻找自身创新素养中的弱点,探索有效方法去攻克这些弱点,创新素质的培育才能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为此,青少年需要增强自我认知,主动了解和正确评估自身创新素质发展的状况与特点,并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有针对性地积极培养和塑造自身的创新能力与人格。学校应有专门的部门和人员,负责建立标准的心理能力自测网,供学生自测以了解自身心理素质,包括创新素质的现状以及优势与缺陷,为其“自组织”的主动建构与完善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当然学生也可以在老师的直接指导下进行心理测评,并当面对其进行分析,以帮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改善和提高。在心理咨询辅导工作中,有必要把个体创新素质的现状分析及发展指导纳入其中,针对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内外现实条件,提供个性化建议,并帮助其制定出自我发展的切实规划,对在发展过程中提出具体指导。

(五)提升教师队伍自身的创新素质,确保青少年创新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

美国心理学家托伦斯的研究表明,创新素质的培育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卷入创造性学习的过程”,学生的创新素质离不开教师创新素质的影响。要最大限度地开启学生的创造潜能和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教师自身就应具备较高水平的创新素质与人格魅力。教师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就能够灵活主动地了解社会与教育发展前沿的新动态、新信息以及发展的新趋势,并通过自身对其客观准确的评价和把握,吸收有益的营养并转化为自身素质和能力的一部分,从而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与风格,以及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与内容,在自身敏锐的洞察力下针对不同个性与能力的学生展开切实有效的教学。高创新素质的教师往往能得心应手,使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弥散和充满着创造性,在教师的巧妙点拨与启发下,学生的心智得以开启,思想得以升华,潜能得以显发,这样的教学才能真正使学生激发出创新的热情,形成创新的能力与品格。

综上所述,创新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引导和发掘人的生命中的真、善、美的潜能,让个体的能力和人格等诸多方面得到更全面自由的和更充分的发展,使青少年最终成为一个身心和谐健康,人格圆满成熟,视野开阔高远,素质全面博大的崭新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鹏,于兰,刘助柏.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05(3).

[2]王秀琴.工科院校本科生创造力培养现状调查[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2007(1).

[3]M•兰德曼著,阎嘉译.哲学人类学[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

[4]陈国鹏等.我国中小学生创造力与智力和人格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1996(7).

[5]肖川.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9.

青少年心理学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中学生的随机抽样调查表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据新华社最近报道:“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心理疾患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目前35%的中学生具有心理异常表现,其中5.3%的中学生存在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令人震惊的事例已向人们敲响了警钟,重视和加强青少年良好心理品质的教育刻不容缓!下面就当前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的成因和对策进行初步探讨。

一、中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目前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 1.教育者对学生心理健康不够重视。中学教育“重应试教育、轻素质教育”的办学思想仍然有一定的市场。应试教育,片面抓智育,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在智育中又只注重与升学考试有关的课目,导致学生畸形发展,面临升学竞争压力,心理负担加重。2.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盲点。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待孩子的学习和成长,采取的教育方式易走极端,或过于严厉要求,或放任不管,过度溺爱,这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3.学生的学习心理压力大, 心理承受能力弱。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是中学生主要的心理问题,表现有精神萎靡不振, 压力越来越大, 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力下降、思维迟钝、学习效率不高等。4.人际关系不协调。中学生自尊心很强, 感情丰富而起伏性大, 不少人往往不能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容易产生人际关系的紧张而带来心理不平衡,情绪变化剧烈。

二、中学生主要心理问题成因分析

1.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点,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要条件,是优化孩子心灵的催化剂。父母教养方式、青春期亲子冲突、家庭经济状况对当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心理状态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民主型的教养方式下,孩子能形成一些积极的人格品质,如活泼、快乐、自立、富于合作、思想活跃等;在专制型教养方式下,孩子容易形成消极、懦弱、依赖、服从,做事缺乏主动性;在溺爱型教养方式下,孩子多表现为任性、自私、惟我独尊、蛮横无礼等;在忽视型教养方式下,孩子则表现出最低的能力水平和最大可能心理问题。

2.学校因素

学校教育是个人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校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决定着个人社会化的水平和性质,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基地。但现在有一部分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在学习上对自己完全丧失信心、不求上进,不思进取,听之任之,甚至“破罐子破摔”,对学习成绩则全然不在乎,这部分学生并非全部没有达到应有的知识掌握目标,也非智力低下、没有学习能力,而是人为地被定义为差生,久而久之,他们自己也会认为自己没有学习能力,形成学习无助感。对学困生的责罚和粗暴对待,使他们一次一次地体验挫折与失败,而他们做得好的地方又被忽视,最终会导致他们消极的学习态度;反之,对学困生进行理解、鼓励和帮助,可使他们重塑信心,摆脱失败阴影。

3.社会因素

学生心理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学生由于生活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在不同的社会环境影响下,他们心理的发展方向就有着明显的差别。现在社会上的某些文化娱乐设施成为诱使青少年蜕变的场所,严重的是社会上一些影视公共场所,为了追求票房价值,经常播放凶杀、等影视片,网络游戏、色情和暴力信息对中学生的心灵造成很大冲击,若缺乏及时有效的引导,极易损害学生心理健康。

&nb

sp; 三、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对策

心理学告诉我们,个性是指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的基本特征是具有可塑性和独特性,对存在着各种心理障碍的中学生,则应针对各种心理障碍的特点及其不同的程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1.加强家庭教育,发挥家庭教育功能

据调查, 目前中小学生的父母很大部分受教育程度不高,尤其很少学过教育学、儿童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因此,学校要通过家长会, 家长座谈会等方式,让家长懂得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青少年年龄特点,懂得教育学生的正确方法,引导孩子身心的全面发展,使孩子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人。

所以家长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注重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转变只重智育,忽视德育、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观念;要以身作则,率先示范,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特别是在心理要求方面,只有父母心理健康,孩子的心理才会健康;要重视对学生精神生活的引导,加强家庭精神文化的投入,鼓励树立建功于国家和自立自强的观念,注意锻炼孩子吃苦耐劳、战胜挫折的意志和坚强的品德,有意识地让孩子去经历一些困难、障碍、曲折,增强其自信,磨练其意志,培养其独立的人格,特别是培养和发展孩子的兴趣和爱好,使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 从中培养孩子观察、记忆、分析、创造、审美的能力;家长要尊重孩子,不走两个极端,孩子是父母的希望, 作为家长, 应该从感情上、心理上尊重孩子,不能爱之则宠、恨之则打,致使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严重影响,溺爱型和打骂型的教养方式可直接导致青少年心理疾病的发生,所以家长要尊重、理解孩子, 和孩子进行思想交流并多给以鼓励,这样孩子在被爱、被尊重的环境中成长, 必然知道怎样去爱他人、尊重他人、帮助他人;对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 家长要及时分析、及时引导、及时解决, 以免积少成多,酿成大患。另外家长要经常和学校联系,取得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要克服单纯依赖学校教育的思想, 而是要积极参加学校对孩子的教育活动, 如家长会等。对学校教师反映的意见, 要正确对待, 既不要袒护孩子, 也不能拳脚相加。对孩子进行的教育内容要与学校一致,对孩子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进行理想教育,不能给孩子灌输不健康的内容,如金钱至上, 甚至当着孩子的面对社会阴暗面横加评论,以免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人生观价值观造成负面影响。

2.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学校环境

(1)营造优美的育人环境。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学生从学校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和影响,因此,和谐、优雅、洁净、文明、舒适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心理影响。校园中亭阁假山、名人雕像、名人名言、书画长廊、校风校训以及各种宣传橱窗都会给学生美的享受和理性的思考。生物园里生机盎然,校园里繁花点点,绿草茵茵,学生在曲径廊亭中看书,这些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无时无刻不在触动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和道德的感染,在愉悦中受到教育,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2)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心理咨询是应用心理学知识,通过与来访者的交流、探讨,对其施加心理影响,使其在认识、情感、态度方面有所转变,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的过程。因此学校应通过各种途径,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心理咨询室、咨询信箱、咨询热线等方法,及时排解处于青春期中学生面临的各种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提供调适方法,使他们取得心理平衡,防止产生偏差心理。学生通过咨询、倾吐和宣泄,释放心理压力,解决心理困惑和矛盾。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生活辅导等并建立健全学生心理档案, 作为班主任、任课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依据,使心理健康工作落到实处。学校心理咨询师要给予咨询学生温暖,指导他们自我调控,还要详细了解咨询学生的各种情况,尊重、理解学生,保护学生的隐私,做到既是学生的倾诉者,又是学生的咨询顾问,努力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3)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 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使每一位教师都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在教育教学中, 教师应以平等、大度的态度去对待学生,教师的一个微笑可能会使学生敞开心灵, 几句真诚的话语可能会使学生感激不尽,不断鼓励可能会使一个即将放弃拼搏的学生重新振作起来。教师应该让学生崇拜而不惧怕、应该让学生爱戴而不是讨厌、应该做学生的好朋友、应该是学生遇到困惑时的倾诉者。当教师把学生当作知心朋友,师生之间加强沟通和理解,学生喜欢你的课,学习有了兴趣,学业成绩就能提高,与教师关系亲密了,也增强了学生的归属感和自信心,又能培养人际交往能力,这将有利于完善学生情绪状态和人格及身心的健康发展。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引导和教育的第一步,也只有和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才有可能、有机会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及心理变化等。这一切需要教师对学生付出一种投资———感情投资,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活动及感受,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尊重学生,营造和谐、民主、自由、宽松的气氛,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去影响学生,让教师的一言一行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改变着学生。

3.营造一个宽松、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

营造一个宽松、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培养学生一个完整的自我,一个人格健全的“我”,才能培养和造就二十一世纪人格健全的创新人才,促进社会的进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不仅不能离开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和辅导,而且也离不开社会环境的熏陶。环境育人,不良的社会环境会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社会各界和社区应关心青少年的成长,支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并促进其发展,形成一个有益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氛围。据调查30%的初中生认为社会不良现象对其健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例如湖北某县有一个中学生因看到过多的社会阴暗面心理承受不了而自杀身亡。所以必须加强措施,减少不良思想和文化对青少年的腐蚀和渗透,减少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事件发生,如不能向未成年人出售不健康刊物,加大整治营业性舞厅、电子游戏室、台球室及网络、书刊、音像制品等力度,为创造一个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为青少年的成长建立一个全社会的“保护网”,还青少年一个洁净的蓝天,形成一个有益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 吴青枝.心理辅导理论的人性观述评[j].安阳大学学报,2002(3).

[2] 陈汉民.中学生发展性心理辅导的理论与实践研究[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

青少年心理学论文范文第10篇

摘要:青少年是网络游戏的主力军,也是网游成瘾的高发人群。网瘾对青少年的影响不仅是学业,而且对其身心健康有很大的伤害,甚至有些青少年可能会由于网络暴力游戏的影响而诱发经济犯罪。本研究首先提出了网瘾形成的原因,然后讨论了网络游戏成瘾对青少年学习、身体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积极对策,网络游戏对青少年不良的不良影响的防治,要从家庭、学校、社会全方位展开。

关键词:青少年 网络游戏 成瘾 积极对策

本研究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青少年网瘾的成因分析以及对青少年正、负面的影响,最终提出治疗网瘾的相应对策,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一、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原因分析

(一) 家庭因素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尚不成熟,他们在很多方面还需要父母的指引和关怀。家庭氛围、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重要因素之一,家庭氛围越冷漠,青少年越倾向于在网络世界中寻求情感补偿; 民主型家庭中的孩子则不容易产生网瘾[1]。然而有些父母由于工作繁忙或者其他原因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温暖,或者没有和孩子进行很好的交流,只是过度管制或者溺爱。

(二)学校因素

在单一评价体系下的学校教育,老师会过于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 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根据自身经验, 以权威的身份标签化玩网络游戏的学生, 给予他们负面评价。学生得不到老师正面的关注和鼓励, 会降低学习的兴趣, 甚至是反抗、拒绝老师的教育, 学习成绩也会相应受到影响。而班里的其他学生会去遵从老师的观点, 排斥标签化了的学生。

(三)同辈群体因素

青少年处于社会化的重要时期,在社会化的过程中, 人际互动是青少年同辈群体塑造、彼此之间沟通交流的重要方式, 青少年也通过人际互动来塑造自己的行为, 获得自我认同。

(四) 社会因素

青少年沉迷于网络, 社会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主要表现在政策和法律不健全、监管不到位、处罚不严格。网络从出现至今, 政府对网络信息的监管不到位, 导致不健康的信息、游戏等能够堂而皇之地存在于互联网资源中, 使得辨别力和控制力相对较弱的青少年群体很容易接触到。同时, 由于利益的驱动,近几年在我国的大中小城市中, 各类网吧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主要的消费群体就是网瘾青少年。

二、网络游戏成瘾对青少年的影响

适当的网络游戏能让青少年舒缓压力,但如果青少年过度沉浸在网络游戏中,则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一)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正面影响

1、有利于青少年非线性思维方式的形成 。在网络中大量使用的超文本阅读方式是以网状形式来构筑和处理信息。它是一种跳跃式的、综合的非线性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改变了传统线性思维所固有的较狭隘、死板的弊端,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发散性思维、拓展青少年的思路,有利于帮助他们正确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有利于青少年的创造能力的发展 。网络创业的神话、网络平等的故事激励着大量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网络上的信息极其丰富,而且更新速度非常快。青少年在这种浩如烟海的信息面前,不再看重“博闻强记”。网络使青少年的观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无论是在创新观念、锻炼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实现创新内容等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他们的智力得到了升华。

(二)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

1、 网瘾对青少年学习的影响

如果青少年把大量的时间用于网络的虚幻游戏当中,在游戏中投入的精力过度,使大脑长期处于疲劳状态,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并会渐渐失去对学习的兴趣,投入到学习中的时间亦会减少,久而久之,学习成绩便会下降。

2、 网瘾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对网络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表明:网络游戏成瘾与心理健康水平存在相关关系[2]。由于网络游戏成瘾者常常坐在电脑跟前,缺少运动,并且沉迷于网络游戏者可能在游戏世界里拼命追杀,情绪波动比较大,精神倍受刺激。一般而言,网络游戏成瘾者性格孤僻、敏感多疑、心理脆弱,整体而言网络游戏成瘾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差。所以我们对于青少年的成瘾行为应引起重视并进行积极的干预。

3、网瘾诱发各种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中最突出的是青少年暴力问题。据公安部统计,当今诱发青少年暴力犯罪的最大祸首就是充满暴力和色情的网络游戏。除了暴力犯罪,玩网络游戏导致青少年抑郁、离家出走的案例也比比皆是。

三、防治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方法建议

1、家庭温暖教育法

首先,父母学会理解孩子青少年时期心理的波动,尊重他们不太成熟的一些思想和观点,与他们进行平等的沟通和交流。其次,要用委婉的方式引导他们改善不良行为。对于青少年的网络游戏成瘾,不能只是批评和指责,要用适当的方式教育和说服。再次,父母可以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因为每个人都需要有心灵的寄托,那些网络游戏成瘾的青少年是由于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找到寄托,才会经常泡在网上,因此多培养他们的兴趣,多参加其他活动,有利于网瘾的戒除。

2、学校教育管理法

首先要让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了解青少年学生上网成瘾的危害,让他们在学校里更好地规范和管理学生的上网行为;其次,在健康教育计划中引入有关“网络上瘾症”的内容,让学生能像防范酗酒危害一样预防网络上瘾;第三,一旦发现学生有网络上瘾的苗头,就应该多加疏导,并鼓励学生找专业的顾问解决问题;第四,鼓励学生发展多方面的兴趣,多参加校园团体和社会活动,避免与社会生活疏离;最后,应该围绕互联网这个主题鼓励学生进行深入讨论,让他们知道网络的益处和负作用[3]。

3、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为教育引导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央文明委主任李长春指出: 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加强统筹协调,推进改革创新,营造求真务实良好氛围,不断开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新局面。

4、重视心理健康,构建青少年心理成长网络课堂

网络游戏是计算机技术、 网络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等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的产物,我们也可以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之中,尝试构建青少年心理成长网络课堂。在遵循心理学相关理论、 尊重青少年主体性和秉承“助人自助,互助成长”理念的基础上,采用现代网络技术,依托校园网,构建青少年心理成长网络课堂。

总之,互联网与其他一切科学技术一样,是把双刃剑,它究竟是给青少年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关键取决于人们如何应用它。应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积极预防和克服网络的消极影响,就一定能够应对信息时代给青少年发展带来的挑战,抓住机遇,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育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马薇薇.大学生网络成瘾与人际交往能力、人格特质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7.

[2]胡海龙.网络游戏对青少年攻击性倾向影响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上一篇:教育心理专业论文范文 下一篇:学生心理健康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