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聚居区藏族青少年女生体质现状的调查研究

时间:2022-06-10 06:32:47

藏族聚居区藏族青少年女生体质现状的调查研究

摘要:通过测量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四川甘孜州藏族13~17岁女生的体质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她们的身体形态发育情况和身体机能水平相对较好;除耐力外,速度、下肢爆发力、腰腹肌力量及柔韧性等身体素质水平相对较低,女生体质的综合发展存在不平衡的现象。建议当地政府、社会团体及学校应加强对该地区适龄女生的文化教育和体育教育的关注,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加大对体育教育和卫生保健事业的投入,逐步提高该地区适龄女生的体质水平。

关键词:女生;体质;调研; 四川藏族

中图分类号:G804.49(2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8-1072-03

选择了四川省藏民族聚居的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的藏族在校女生作为研究对象,将这次调研所取得的数据,与2000年我国进行的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中有关四川省汉族乡村地区及我国藏族(指地区藏族,下同)同龄女生有关数据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分析她们体质的特点、规律、变化趋势及存在差异的原因等,为更加全面了解全国学生体质健康及其发展趋势、为我国政府部门制定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发展规划和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本文先按分层方法抽取研究对象所在地区,然后按随机原则抽取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5所中、小学在校藏族女生共525人,选取标准为常年生活在该地区、父母均为藏族、年龄在13~17岁之间的在校女生。完成全部测试项目的有效样本数为315人,其中13岁女生57人,14岁女生62人,15岁女生69人,16岁女生67人,17岁女生60人。通过文献资料法选取了由我国权威部门公布的在2000年我国进行的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中有关四川汉族乡村女生和藏族女生各项数据作为比较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测量法采用标准化测量仪器对研究对象进行了相关体质指标的测试。其中,身体形态指标3项(身高、体重、胸围);身体机能指标1项(肺活量);身体素质指标5项(50 m、800 m、立定跳远、仰卧起坐、立位体前屈)。同时对血压、脉搏、视力、经期初潮年龄、营养状况等也进行了监测。测试仪器的选用及整个测试过程的实施均符合《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调研实施方案和检测细则》、《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调研检查验收细则》中的要求,所测数据真实可靠。随机抽样复测按3%比例进行,所得有误指标数据发生率小于5%。

1.2.2数理统计法将所测数据按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手册少数民族学生数据处理规范要求,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从统计学上找到数据间的量化关系,以便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2结果与分析

2.1身体形态发育水平情况的分析身高是反映人体骨骼生长发育和人体纵向高度的主要形态指标。从表1可以看出,在此年龄段内她们的身高随着年龄增大而逐渐增高,13~14岁增长最快,平均增长了4.1 cm,此后身高增长逐年放缓,14~15岁平均增长1.8 cm,15~16岁平均增长2.4 cm,到16~17岁时身高没有明显增长。同年龄段的四川汉族乡村女生和藏族女生的身高增长情况与甘孜州藏族女生相似,也表现为13~14岁时身高增长迅速,14~16岁增长平缓,而16~17岁时身高没有明显增长,这也体现了我国13~17岁年龄段在校女生身高增长情况的基本特征。通过表1的数据还可以看出,甘孜藏族女生13~17岁年龄段平均身高为159.7±5.4cm,与四川汉族乡村女生相比(153.1±5.4)cm平均高出6.6 cm, 13岁组平均高出5.7 cm,14岁组平均高出5.0 cm,15岁组平均高出6.8 cm,16岁组平均高出8.2 cm,17岁组平均高出7.3 cm,经t检验二者各个年龄组的身高差异非常显著(P

5.1体重是反映人体横向生长及围、宽、厚及重量的整体指标。由表1可见,四川甘孜州藏族女生13~17岁年龄段平均体重为50.7±6.9 kg,13岁组平均为48.0±7.01 kg、14岁组平均为50.3±7.2 kg、15岁组平均为50.8±6.7 kg、16岁组平均为52.1±6.5 kg、17岁组平均为52.4±6.9 kg。可以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该地区女生的体重呈逐渐增加的趋势,13岁到16岁之间体重均匀增长,而到16到17岁体重增长放缓,这与四川汉族乡村女生和藏族女生的体重增长趋势基本一致。甘孜州藏族女生与同龄组的四川汉族乡村女生的体重相比,13岁组平均高出9.4 kg,14岁组平均高出8.0 kg,15组平均高出6.6 kg,16岁组平均高出5.1 kg,17岁组平均高出4.6 kg,经t检验二者各年龄组的体重差异非常显著(P

胸围是反映人体胸腔发育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胸围的大小直接反映测试对象的发育度。表1的数据显示,四川甘孜州藏族女生平均胸围为(81.8±5.3)cm,13岁年龄组胸围最低,平均为(78.3±5.2)cm,最高为17岁年龄组,平均为(83.7±5.8)cm,可以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女生的胸围逐年增大,女性的第二性征逐渐体现出来。四川甘孜州藏族女生的平均胸围比四川汉族乡村汉族女生和藏族女生均大7.1 cm,经t检验差异非常显著(P

从上面四川甘孜州藏族女生的身体形态发育情况来看,四川甘孜州藏族13~17岁年龄段内各年龄组女生的身体形态发育水平,明显超过四川汉族乡村女生和藏族女生13~17岁年龄段内各年龄组的发育水平,表明在我国学生形态发育指标继续提高,身高、体重等形态指标水平继续呈增长的趋势[1]的同时,四川甘孜州藏族女生也与全国一样呈增长的趋势。这与我国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当地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有密切的关系,此外,还可能与她们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遗传及生活方式有关,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同时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2.2身体机能水平情况的分析肺活量测试的是人体呼吸时的最大通气能力,它的大小反映了肺的容积和肺的扩张能力,是人体生长发育和体质状况的一项常用机能指标。表2各年龄组的肺活量情况看,四川甘孜州藏族女生各年龄组的肺活量与四川汉族乡村女生和藏族女生的肺活量差别不大,经t检验,甘孜州藏族女生的平均肺活量与四川汉族乡村女生和已公布的藏族女生平均肺活量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从年龄组的情况来看,13~15岁各年龄组的甘孜州藏族女生的平均肺活量要高于同年龄组的四川汉族乡村女生和藏族女生的平均水平,但是16~17岁年龄组的差别不明显。可以看出,生活在青藏高原边缘地带的四川甘孜州藏族女生的肺活量情况与四川汉族乡村女生和藏族女生的肺活量没有明显的差别,肺活量受高原气候特征的影响不明显,说明该地区女生的肺功能情况与对比组相比没有明显的变化。

2.3身体素质水平情况的分析

2.3.1速度和耐力素质的分析根据研究的需要,本研究用50 m来反映研究对象的速度素质,用800 m来反映研究对象的耐力素质。从表3的数据中可知,四川甘孜州藏族女生各年龄组50 m的成绩分别低于四川汉族乡村女生各年龄组的成绩,13~17岁的四川甘孜州藏族女生50 m平均时间为(10.1±0.9)s,与四川汉族乡村女生50 m的平均时间(9.4±0.9)s相比,平均相差了0.7 s,经t检验二者差异高度显著(P0.05)。13~17岁四川甘孜州藏族女生800 m跑成绩平均为(232.5±24.8)s,四川汉族乡村女生和藏族女生800 m的成绩平均为(240.3±35.6)s和(286.9±30.6)s,经t检验甘孜州藏族女生与四川汉族乡村女生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而甘孜州藏族女生与藏族女生相比,差异高度显著(P

1 min仰卧起坐常用来反映腰腹肌的力量情况。由表4可以看出,13~17岁四川甘孜州藏族女生平均1 min仰卧起坐的数量是(18.4±11.7)次,四川汉族乡村女生仰卧起坐平均数(25.6±8.6)次,藏族女生平均为(20.3±11.0)次,经t检验,四川甘孜州藏族女生与四川汉族乡村女生的腰腹肌力量差异非常显著(P0.05)。表明四川甘孜州藏族女生的腰腹肌力量素质相对较差,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缺乏相应的体育锻炼,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在日常生活劳动中针对腰腹肌力量方面的活动较少。

说明:A为仰卧起坐,单位:个;B为立位体前屈,单位:cm;C为立定跳远,单位:cm。

2.3.2柔韧素质和下肢爆发力的分析立位体前屈是衡量一个人腰腹和下肢各关节灵活性和相应部位肌肉、韧带伸展性的指标之一。从表4的数据中我们看到,无论哪个年龄组,四川甘孜州藏族女生的立位体前屈都比对比对象差,平均比四川汉族乡村女生低2 cm,平均比藏族女生低3 cm,四川甘孜州藏族女生立位体前屈与四川汉族乡村女生相比,经t检验差异不显著(P>0.05);而与藏族女生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

立定跳远是反映下肢爆发力(速度力量)的最敏感的指标之一,因此本研究选用立定跳远这一测试指标来反映研究对象的下肢爆发力。由表4可见,四川甘孜州藏族女生各年龄组的立定跳远成绩均低于四川汉族乡村女生各年龄组的成绩,但要高于藏族女生各年龄组的成绩。13~17岁年龄段甘孜州藏族女生的立定跳远成绩平均比四川汉族乡村女生低7.4 cm,经t检验二者差异显著(P

3结论

1) 与同龄段的四川汉族乡村女生和藏族女生相比,四川甘孜州藏族女生的身体形态发育水平相对较好,身高、体重和胸围等身体形态指标的发育水平明显高于四川汉族乡村女生和藏族女生,说明在身体形态的发育和身体机能发展方面,该地区女生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但反应身体机能的肺活量指标没有明显的变化。

2) 与同年龄段的四川汉族乡村女生相比,四川甘孜州藏族女生的身体素质总体上较差,这与我国学生身体素质水平继续下降的趋势情况相符。但比同年龄段藏族女生的身体素质要好,说明该地区藏族女生的身体素质相对于生长在高原腹地藏族女生良好的一面,重视发展该地区在校女生的身体素质不容懈怠。

3) 该年龄段四川甘孜州藏族女生的体质综合发展情况存在不平衡现象,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的发展明显滞后于身体形态的发育,今后,应大力发展该地区在校女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她们的身体机能水平使其与身体形态的水平相适应。

参考文献:

[1] 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200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 张天成.青藏高原地区学生健康状况分析[J]. 体育学刊,2002,9(2):92-94.

[3] 邹国建,马敏跃.藏汉学生体质状况的调查研究[J].体育科学,2004,24(7):59-61.

[4] 张春梅,杨俊敏.新疆锡伯族城乡成年男、女身体素质与全国同类指标比较[J].体育科学,2004,24(5):62-66.

[5] 何江川,杨放.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体质形态调查分析[J].体育学刊,2004,11(5):58-60.

[6] 张忠伟.体育运动与健康促进[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越野行走对老年人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的影响 下一篇: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指标三学年跟踪研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