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村规民约对农村妇女土地权利的侵害及原因

时间:2022-04-14 10:05:51

论村规民约对农村妇女土地权利的侵害及原因

江苏省某对农村夫妇与村里签订了土地承包合同,取得土地承包权,杨某在其老公死后改嫁给外村人,原村变通过村民会议决定将杨某所承包的土地收回,杨某要求村里继续将土地承包给她,履行原合同,但村里不同意。无奈下,杨某诉诸法院,法院经审理判决:村委会和杨某签订的土地承包合同是经过合法的程序而正当发包的,是合法有效的。杨某的原土地承包合同仍然有效,且杨某也对土地进行了实际的耕作和投入,依法需给予杨某适当的补偿。

村委会直接将丧偶后改嫁他村妇女的土地承包权收回转给其他村民,正是因为农村中有这样一些村规民约的存在,使得农村妇女的土地权益受到侵害。

一、 村规民约概述及其对妇女权益的侵害

村规民约是农村基层组织的自治规则,其应当具有以下一些特点:其一村规民约和法律、政策的关系。村规民约是根据《宪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而制定而成的,它与法律之间具有相互联系的关系。其二,村规民约同国家法律政策不能相抵触。本文前面所论述之妇女土地权益被侵害的案例中,导致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就是村委会对村规民约的适用。一,某些村规民约的内容规定为在妇女在嫁人后,不享有原村土地,这便使得该妇女在两村都没有土地。这样的规定是直接违反《土地法承包法》三十条的规定。二,用“从夫居”的民间习俗制定相关的规定,即村里不分给入赘的男人土地,并还通过有关的规定收回已经出嫁却不肯将户口迁走的妇女的土地,这样的规定也使得那些“入赘”的家庭都享受不到平等的土地分配和承包的权利。而已经出嫁的妇女不管嫁到何地,户口是否已迁出,其所承包的土地一概被村集体强制收回。这就直接违反了《妇女权益保护法》第三十条的规定。这些违反法律的规定的村规民约,导致妇女土地权利缺失。

二、出现侵犯妇女土地权利村规民约的原因

(1)男女不平等的传统文化的遗毒 “男尊女卑”的社会结构和我国几千年的封建压迫迫使妇女的权利得不到尊重。根深蒂固的礼教观念的束缚在中国是一种文化的沉积。并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妇女的权益,1,土地的村庄内转制度,所谓土地村庄内传制度就是以往的“土地家族内转”的近代变形。土地的村庄内转,主要是指土地的使用权在过去的生产队或现在的村民小组的内部转移,通过这样已保护本村的土地不落入村外人或外姓人的手中,以便维护同村土地的在家族内的共有。2,从夫居制度,中国的大部分的农村采取的家庭组合形式为从夫居住。尽管法律规定了男女间的平等,并在落户和权利对待上一律平等。但因为大部分农村人认为“出嫁女”就是夫家人,妇女本身不独立于男人享受家庭财产权利,更不谈土地分配的权利。3,丁口制度,根据农村的民间习俗,家庭中的男性称为“丁”或“鸿丁”。家族的族谱的登记制度就是只记录男性,所有的妇女是不能出现在族谱上的。比如,农村的户主绝大多数是男子,其他成员所承包的土地也都记录在男性的名下。这样,如果家庭发生解体的话,以家庭为户的土地的承包、宅基地及其在村里财物的分配,男性的优势远大于妇女。就算妇女有分割土地的承包的权利,也难以争取得到。以上的这些习俗都是以“群定”方法,通过村民会议的决定,写入村规中,并以此来制约妇女在土地上所应享有的权利在土地上的权利的有力武器。(2)村民自治权利的行使机制缺乏健全性。村民委员会在土地发包上的权利是《土地承包法》赋予的,村民会议的决定着村里的土地的承包权归谁,妇女在村内的会议上并不享有话语权,其无权决定土地应如何进行平等的分配其意见也得不到男性村民的接受,产生不了影响。而因为农村妇女在政治参与活动中起不到实质作用,在制定村规民约时缺少有效的发言权,所以在男人的决策中女人的切身利益被遗忘,有利于他们的决策在村规民约中形成,这便使得妇女在土地上的权利普遍性的遭到了村规民约的侵害,在这种披着“合法”外衣的村规民约面前妇女的与男人一样平等的权利被完全的无视和遗忘,不管这样的遗忘是有意还是无意的,对妇女的权利都造成了极大的侵害。同时,大部分的村规民约无视妇女的户籍状况,直接通过制定一定的规则剥夺出嫁妇女或寡妇在土地承包权上的利益,做出的决议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悖的,使有限的保护妇女土地权利的法律、法规如同一纸空文,难以实现。正是由于缺少监管的机构和法律,使得很多侵害妇女合法权利的村规民约凌驾于法律之上,农村妇女在土地上的权利受到侵害,在中国农村,法律的权威性并不成熟的地区,保护妇女土地权利的任务还依然艰巨,任重而道远。

上一篇:对青少年罪犯社区矫正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浅论如何提升行政相对人在依法行政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