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锻造全球化能力

时间:2022-08-19 11:32:19

国外也在积极招商引资,很多国家都把中国列为了重点吸引外资的目标

国内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管理不够规范,在国内可以通过疏通关系等过得去,在国外要做得更加严格

中国企业走出去会慢慢进入一个长期可持续发展阶段,而不是过去的爆发式增长

前两年国内讲“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什么叫“有条件”呢?我认为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要有合适的外部环境,二是国内合适的制度环境,但最重要是的企业自身要达到“走出去”的水准。有说法认为中国企业要通过走出去来获得和提高竞争力,但实际上企业自身首先要有能力才行。过去十多年中,中国的制度环境和国际环境都发生了很多变化,尤其是金融危机以后,全球的经济政治格局演变,有点“彼消此长”的意味,也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很多机遇。

其实凡是能在市场中存活的企业都有一定竞争力,但是要区分在国内还是国际乃至全球市场有竞争力。国际可能只是在几个市场,全球则是指在各个市场都很有竞争力。这样的企业国内已经产生了一批,但数量还不是很多。比如华为,在高新技术领域,比较敏感,受关注度也比较高,但还有一些企业所在行业可能技术难度没这么高,也不那么受关注,但还是威胁到了西方传统主流的企业。比如有一家叫中材国际的企业,是生产水泥制造设备的,属于机械制造产业,他们的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40%,但是关注度可能没那么高。当然,在国际上拓展比较好的企业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和利润率也都比较高。

金融危机后国际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欧美企业在收缩,新兴市场则发展很快。前一段时间“买下欧洲”的论调甚嚣尘上,国家当然是不能买的。深陷欧债泥潭的希腊也来向中国借钱,但政府间借钱是很难的事情,钱很难再要回来,所以最好要有抵押物。而希腊自然资源很好,处于地中海沿线,我们完全可以去那边开发一些岛屿什么的。这也不是什么“新殖民主义”,我们过去在发展过程中大量吸引外资,其实国外也在积极招商引资,希腊、法国等很多国家都把中国列为了重点吸引外资的目标。

中国企业因为资金雄厚而收购了一些老牌的欧洲企业,但这只是第一步,最重要的是要形成可持续发展,在当地环境中能够成长壮大。前一阵子我注意到一家在赞比亚的中国企业,当地矿工最低工资提高后,这家企业没能及时地提高,工人就闹事乃至开枪出现了冲突和死伤,这就是管理意识方面有欠缺。国内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管理不够规范,在国内可以通过疏通关系等就过得去了,而这些国家包括一些发达国家制度环境等其实也不够完善,但国外也重视关系,就像跨国公司来到中国一样,我们在国外就是他们眼中的外国人,企业成长就要承担足够的社会责任,在国外这方面就要做得更加严格才行。

企业走出去除了要提升技术和产品质量,也要重视企业自身管理能力的提高。而管理主要是管人,企业自身派出去的人和当地的人。当地吸引外资很大一个需求是希望能解决就业,在这一点上到非洲和到美国都是一样的。天津聚龙这两年在印度尼西亚做得不错,就是因为他们明白去寻求资源的同时,还要为当地做贡献,跟当地政府和民众都形成了一种很好的关系。当然因为被管理的人大多是农民,还不是很复杂,但像中信最近要收购法国里昂证券不是很被看好一样,被管理的人是高智能的员工,如果不能很好的驾驭和管理,收购完成了他们都走了怎么办?

所以企业走出去需要有一种国际化的管理能力。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要逐步提高发展成国际竞争力,这需要一个过程。联想收购IBM 的PC业务8年了,中间也有很多坎坷。企业要有全球化的视野和能力,不单是请一些外国人就够了。随着中国市场的成本增高等因素,未来会有更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但会慢慢进入一个长期可持续发展阶段,而不是过去的爆发式增长。

上一篇:新“遣唐使” 下一篇:如何管理总部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