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分析

时间:2022-08-19 09:01:45

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分析

摘要:本文以高中二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对目前高中文言文教学的主要问题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关键词:高中文言文 教学 现状分析 建议

高中生文言基础知识薄弱,积累不够。同时因为不够端正的学习态度,造成学生养成学习中出现困难就不愿继续努力的习惯,容易打消学生继续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影响学生达到更高的学习目标。

文言文教学一向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是让学生学得痛苦、教师教得辛苦的老大难问题。课时分配多,教师倾注精力多,学生也花了大力气去学习,可是成效总是不够显著。本文以高中二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在充分吸收了前人的理论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一份调查问卷和一份试卷分析目前高中文言文教学的主要问题所在,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一)有49%的学生认为自己语文基础薄弱,学起来困难所以兴趣渐失不愿继续努力;选择阅读量小,积累不够,知识面窄占调查人数的32%。

(二)31%的同学认为选文比较简单,其中大部分是文科实验班的学生,63%的同学认为自己学习课本的文言文比较有困难。因此有47%的同学表示对课本中的文言文根本没有阅读兴趣。高二学生最感兴趣的文言文类型除了古白话小说(43%),还有古诗词(42%),接下来是史传文学(28%),只有3%的同学表示喜欢先秦散文。但是,以人教版的高中语文教材为例,一至四册的文言文编排顺序依次是先秦史传散文、先秦诸子散文、汉魏晋散文、唐宋散文、明清散文等,五、六两册分别设置了《孟子》专题和《史记》专题。学生终日纠缠于某个字是什么意思,某句话怎么翻译,哪里还有心情去体会历史人物的得失和先贤的思想。这一顺序是按照中国古代文学史编排,却是极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

现行教材选文欠妥,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不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个人知识体系的规律。31%的同学认为选文比较简单,其中大部分是文科实验班的学生,63%的同学认为自己学习课本的文言文比较有困难。因此有47%的同学表示对课本中的文言文根本没有阅读兴趣。

(三)占调查人数31%的同学人为自己在学习文言文方面有困难,表明困难在于虚词用法的占42%。关于做题时最不容易得分内容的调查,36%的同学选择虚词,排在第二位的是句段翻译,占到调查人数的20%。笔者收集的试卷的第四题是解释虚词用法,平均正确率仅为44%,是整份试卷中除翻译之外正确率最低的一题。据学生反映,做这一题用时最长,不确定性最高,很多学生在做题时基本靠蒙。但是教师讲解后多数人表示都是讲过练过多遍的题,因为忘记了曾经讲过的内容或者只是记住了讲解过的一部分内容没有扩展开来而导致重复出错。

教学倾向于死扣语法。在教学过程中,受到学生本身基础不牢固、积累不够的限制,教师的讲解被局限于讲解字、词的意义用法,很容易就讲成了古汉语语法规则研究,而忽视了教会学生掌握分析方法以及阅读鉴赏能力的培养。

此状况引发两点不利:一方面加大了学生的记忆量,学生只能靠死记硬背来弥补基础知识的欠缺,又更进一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新课程标准"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的要求背道而驰。另一方面,忽视了对文言作品全篇的品读、鉴赏,没有去体会文章深含的思想结晶、民族精神;没能细细品味经典之美在何处,没有实现语文课的审美教育功能。也就是说文言文学习没能起到预期的作用。

根据以上所分析出的基本问题,结合其他教师及专家的研究成果,初步提出以下建议,希望能够对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现存问题的改进起到一定作用:

1、针对现在高中生文言基础薄弱的建议

一方面需要初中的文言文教学更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从质量和数量两个方面加大对文言经典作品背诵的要求,对于文言语法规则的掌握程度则可以放宽要求视个人程度而定;另一方面,高一第一学期的文言文教学重点也应放在加强积累、巩固基础上,同时应要求熟练掌握课本中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只有坚实的基础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文言文,达到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

关于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的情况,语文教师应激发学生迎难而上、主动探究的意识;减轻本学科学习负担,讲课重点突出以便学生在课堂上解决疑难问题;同时应使学生明白学习文言文不是为了应付考试,所以不能以考试作为学习内容的导向。

2、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这一问题有部分内容前面已经提到,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避免过于强调古汉语语法规则的学习;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以及各自不同的接受程度调整教学重点,根据学生的接受力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手段和程序;开发课程资源,以研究专题的学习模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同学合作研究的能力等。但是,还有几个方面的问题是需要别注意的。

(一)教学方法。

关于使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更有利于文言文教学,更大程度的完成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很多老师提出了不少方法。这些方法有很多是由一线教师在实践中探索、总结出来的,抽象至理论高度,有比较大的可移植性,因此在具体的实施中不至于出现理论脱离实际的情况。在这个问题上,四川的黄光军老师提出了针对讲读课文的循序渐进"五步法"和针对自读课文的突出主体"四环节"。山西晋城的马艳枝老师提出了四种可以让文言文教学生动实效的办法:将文言字词和常用成语联系教学;将文言字词句和古文、诗、词句联系教学;将文言词句和现代汉语词句联系教学;将文言语句和流传的成语、熟语联系教学。两位老师的方法均是从个人教学实践活动中总结而来,不失为值得大家交流、学习的教学经验。

关于教学方法,只有更好更适合的,没有最好最科学的。所以对教学方法的研究、探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研究成果也是多种多样的。只有继续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继续总结、研究,才能不断找出更适合、更科学、更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应该注意的是,这一探讨过程不是仅由教师完成,而是由师生共同完成的。是由学生处在主体地位与教师共同进行的研究过程,教师不能一味脱离学生的实际水平寻找教改方向。教育改革是为了学生而进行的,不考虑学生接受程度的教改是没有操作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上一篇:浅谈如何写好大学英语四级作文 下一篇:培养小学生预习能力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