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投资产业的途径刍议

时间:2022-08-19 01:54:16

资本投资产业的途径刍议

我国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现实分析

从国外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来看,民间资本与文化产业结合是一个双赢的选择;从当前相关政策来看,政府也在积极促进文化产业与民间资本的“联姻”。然而,我国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现实情况到底如何?值得深思与探究。(一)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优势1.规模优势由于缺乏相应的统计口径,我国民间资本的规模到底是多大,无法得知,但仅就房地产行业来看,民间资本早已形成较大的规模。据《民间资本与房地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11年温州民间资本有4500亿元到6000亿元,山西10000亿元,鄂尔多斯是2200亿元,加起来高达约20000亿元;此外,还有分散在其他行业的民间资本。民间资本的规模优势显而易见,若能对这些资本进行充分的组织、整合和管理,促进民间资本以“资本集群”的形式投资基础设施、大型项目等各类资本规模要求较高的行业,势必带来巨大的规模效应。2.制度优势民间资本作为非公有经济,是相对国有经济而存在的。改革开放30多年,非公有经济发展的政治风险基本消解,宏观环境已经构成,然而仅有政治保障是远远不够的。为此政府对以民间资本为代表的非公经济,从基本经济制度、投资促进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现代商会制度、司法保护制度以及宏观调控制度等各层面,进行了不断的制度创新,当前有效的管理体制和服务能力已基本形成。双重保障下,民间资本的制度优越性更加明显,民间资本的市场作用更能有效地发挥。3.企业家优势民间资本大多是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脱离产业而独立出来的,其持有者一般具有较强的企业家才能和企业家精神,具有很强的学习和模仿能力。当民间资本持有者确定了具有增长潜力的项目或者企业后,在高收益的驱动下,企业家通过社会网络获得私人融资,不仅把自身的资本投入到项目或者企业当中,并且会利用自身的社会网络带动其他企业家共同投入资本,促进资本集群内部的资源共享机制,在某个行业内迅速产生规模优势,实现市场占有率,形成行业内的资本集群,由此带动群内与群外产业的协同发展。4.政策优势为了更好地引导民间投资,国务院“新36条”在相关政策和投资领域方面,进一步对民间资本放宽。中共中央“十二五”规划也指出要鼓励扩大民间投资,放宽市场准入,支持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等领域。其中第十七条“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社会事业领域”明确提出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发展文化、旅游和体育产业,鼓励民间资本从事广告、印刷、演艺、娱乐、文化创意、文化会展、影视制作、网络文化、动漫游戏、出版物发行、文化产品数字制作与相关服务等活动,建设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电影院等文化设施。2012年6月28日,我国文化部也相继颁布了《文化部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文化领域的实施意见》,提出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有文艺院转企改制、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投资文化产业发展等。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发展具有相关政策的“保驾护航”。(二)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制约因素1.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收益无法形成稳定预期文化产业的核心是知识产权的交易和运营,知识产权的价值不易被评定,同时其价值还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波动,且这种波动目前还无法在文化企业的财务报表上明确体现,使得资金供给方有关债权充分保证的要求无法满足。此外,财务报表亏损率较高是文化企业在创业初期的一般表现,而民间资本本身具有极强的逐利性,从产业中脱离出来的目的也是为了进入具有更高资本回报率的行业,相对文化产业,民间资本更愿意进入房地产、股市等领域,因此文化产业在初期很难获得民间资本的亲睐。2.文化产业产权不清,造成民间资本进入壁垒长期以来,我国文化都是作为事业来发展,具有很强的垄断性。虽然,近年来通过一系列的产权改革,将事业部分和经营部分进行了剥离,但毕竟产业化发展时间不长,且事业部分和经营部分尚未有明确的界定,以前的一些制度和政策障碍依然存在。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到底应该投资哪些具体领域?其具体定位又当如何?目前都存在疑惑,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民间资本的进入造成壁垒,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呈现出一种“欲试还休”的尴尬状态。3.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缺乏有效的资本配置指导方针对于任何一个资金稀缺的行业来说,民间资本都是一种稀缺资源。而对于稀缺资源的配置到底是应当由市场来调节,还是由政府来宏观调控?在我国当前的市场发展水平下,是值得探讨的。理论上来讲,资源配置的帕累托状态,应是由市场自发调节实现,但碍于文化产业的特殊性,政府不可能完全放弃调控。理论上应当放,现实却不能放,这就需要一个“度”,在一定“度”下寻求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的相对平衡,是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必先解决的问题。4.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缺乏有效的项目支撑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必须要有足够诱惑的项目作为引擎,但是纵观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符合条件的项目着实很少。当前来看,最为创新的项目是各地区正在大力推行的文化创意产业园,然而,大部分地区对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建设很大程度上停留在理念上,处于摸索期,鲜有成功的模式作指导。缺乏有效项目作支撑,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积极性。文化产业要想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必须开发出足够吸引的可行性创意项目。5.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缺乏社会化服务平台我国民间资本之所以会出现“极度分散”和“高度集中”两种运作模式,主要是由于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对缺乏企业精神的地区,民间资本以极度分散的形式运作着;而企业家才能较为突出的地方,民间资本则在“羊群效应”的影响下,重复着“集体非理性”。因此,建立民间资本投资信息服务平台,发挥政府在收集机构、企业、公众等信息上的优势,建设包括咨询机构、中介机构、数据库、网络等在内的信息交流平台,为民间资本提供投资项目的重要信息,引导民间资本集群实现优化配置是引导民间资本投资的必要条件。

我国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路径选择

目前,在我国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文化类公司已有33个,且大部分取得了不俗成绩。文化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的亮眼成绩,有助于稳定民间资本对文化产业的预期收益,在“信心效应”下,资本市场无疑是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有效途径。建立文化产业股权投资基金随着国家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进程的加快,股权投资基金在资本市场上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文化产业股权投资基金是通过产权转换与重组的方式,对国有文化资产的重新配置以及对文化产业组织结构的再优化。其采用的是“集合投资、专家管理、分散风险、运作规范”的市场化、专业化模式,是以资本为中介来经营国有资产的。目前,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在我国尚属于起步阶段,许多政策都比较宽松,如:在持股形式上鼓励国家、法人、社会公众共同持股;鼓励具备事业投资经验和资本经验的金融企业和产业公司发起,而且能够向社会以私募方式设立。这就为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而且在市场化、专业化经营条件下,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风险性。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民间资本参与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可以有以下几种途径:1.以个股的形式进入近几年,我国文化体制进入了改革集中增量阶段,众多演出团体开启了自己的改制之路。民间资本可以借此契机,以合资的方式参与文化体制改革,进入文化产业。民间资本与国有演艺团体的“联姻”,最为著名的就是东方歌舞团的改制,东方演艺集团与民营资本合资成立了新的演出团体,为民间资本进入演艺有了更好的范本。2.以合资的形式进入为了引进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我国文化部提出了“渠道和部分内容先行”的发展策略,即:文化产业可以先放开一些流通领域和生产领域(如体育和娱乐等)让民间资本进入,将文化由事业经营转向产业经营。然而,这一转变必然会带来文化产业所有制关系和所有制结构的改革,在历史和体制的双重束缚下,原来的文化事业单位势必会存在不可变现的资产和资产包,民间资本可借此契机通过扮演资产管理公司的角色,参与到文化企业的改组改制中,获取股东地位,从而进入文化产业。引导民间资本参与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建设从相关政策来看,政府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发展的决心毋庸置疑,但由于文化事业的建设粘性,大部分文化项目的建设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垄断,且这种现实不可能在较短时间内改变。对此,可以通过将文化产业建设项目进行分类的形式,推进民间资本进入。一般情况下,我国文化产业建设项目可以分为:竞争性项目、基础性项目和公益性项目。在这三种项目中,政府应当集中力量投资建设大型基础性、公益性文化项目,对于竞争性项目应当尽量减少投资,让位于民间资本,对于民间资本的投资,政府可以按照文化产业各行业的特点和文化市场的供求状况,明确各民间投资主体的分工与责任,并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对文化市场进行引导,再由市场引导分散的企业实行具体投资。直接投资创办民营文化创意公司我国文化产业虽然发展迅速,但与国外发达的文化产业相比,实力仍弱,后劲不足。一方面由于产业化时间较短,产业资本积累低,投融资能力弱,产业资本积累与投融资脱节;另一方面,为了保证控股优势,国家在政策上对国内文化娱乐公司的设立和业务范围进行了较多限制,导致我国现有的文化娱乐公司在数量和结构上存在不协调。然而,随着人们文化消费需求的日益增大,文化娱乐行业逐渐进入快消时代“,创意”成为未来文化发展的主调。由民间资本投资创办的文创公司,体现了“从群众来到群众去”的战略思想,不仅有利于文创公司挖掘市场需求,创新文化产品,实现文化产品的差异化和多元化,而且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本支撑,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文化产业的长期发展问题。

作者:郑俊芳 邓修明 单位:西南政法大学管理学院

上一篇:信息动态博弈下的投资决策透析 下一篇:有关投资银行研讨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