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医院住院患者给药环节沟通方法的构建

时间:2022-08-19 01:03:38

二级医院住院患者给药环节沟通方法的构建

摘要: 目的 通过专家咨询法确定二级医院住院患者给药环节的沟通方法,为临床护士提供适宜的给药沟通途径。方法 2012年6-10月选择上海市9所三级医院和2所二级甲等医院的护理专家共11名,采用函询法对专家进行二轮咨询,内容包括住院患者给药环节沟通方法和内容。结果 二轮专家咨询的应答率均为100%,专家的权威程度Cr=0.9182,变异系数

关键词:给药环节;沟通;专家咨询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7-001-02

药物治疗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护士作为药物治疗的直接执行者和观察者,在整个过程中始终处于第一线[1]。给药差错是由于在开处方、配药和给药过程中发生错误,而导致给患者提供错误的药物、错误的剂型和错误的用药时间,这些错误是可以避免的[2]。如何确保正确给药,杜绝给药过程中差错发生,是护理管理中的重要问题[3]。笔者从沟通的角度出发,在分析给药差错的基础上,对给药过程中涉及沟通进行核对的各环节进行梳理,旨在规范和构建给药各环节的沟通方法,强化护士给药核对的意识,为护士正确执行给药医嘱,提供正确、合适的沟通方法。

1研究方法

1.1给药环节沟通方法和内容的初步拟定

在分析8家二级医院的医疗机构主动上报的132例给药差错的基础上,结合查阅相关文献,经课题组综合分析、3次会议讨论,初步形成给药环节沟通方法及内容的框架。初稿有5项给药环节,作为1级指标,即评估、转录医嘱、配置药物、用药、管理;5项给药环节包含15项沟通方法,作为2级指标。

1.2咨询表的设计

咨询表包括:①卷首语及课题说明;②专家基本信息、熟悉程度、判断依据;③专家评价部分,即专家对各级给药环节沟通方法及内容的组成进行评价,采用重要、较重要、一般、较不重要、不重要进行评判,并对有不同见解的条目提出修改意见。

1.3专家的选择

2012年6-10月,研究者通过目的抽样法,在上海市9所三级医院和2所二级甲等医院,征得专家知情同意,选取护理教育、护理管理专家11名,专家选择标准:①具备高级职称,本科以上学历,专业领域工作不少于15年;②有科研工作经验,学术态度严谨。

1.4咨询的实施

研究者以书面电子邮件函询的方式,向咨询专家发放咨询表,主要就咨询框架中给药环节沟通方法及内容的正确性、合理性、全面性展开咨询。共进行2轮咨询,每轮咨询都有详细的填写说明。第1轮的咨询结果经课题组逐条讨论分析后,将修改结果及专家修改意见反馈给所有专家,进行第2轮的咨询。

1.5统计分析

统计处理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本研究描述性分析用频数、构成比表示,专家积极系数用问卷回收率(应答率)表示,专家权威程度用cr表示,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用变异系数表示。

2结果

2.1专家基本情况

11名受咨询专家中,平均年龄49.55岁;职称:高级占100.00%;学历:本科9人,占81.82%;硕士占1人,占9.09%,博士1人,占9.09%。

2.2专家的可信性

2.2.1专家的积极性

专家积极性系数代表了专家对本研究关心合作的程度,用问卷回收率和提出建议的专家所占比率来反映。具体见表1。

2.2.2专家权威程度

专家权威程度一般由二个因素决定:一是专家对咨询内容进行判断的依据,用判断系数ca表示;二是专家对问题的熟悉程度,用熟悉程度系数cs表示。这2项指标值的获得以专家自我评价为主,权威程度系数为两者的算术均数,即Cr=-(ca+cs)/2,一般认为Cr值>0.7为可接受程度。本研究中ca=0.8818,cs=0.9545,Cr=0.9182。

2.2.3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

在变异系数方面,第1轮2级指标共15个,第2轮2级指标共12个,二轮咨询,各个二级指标的变异系数均

2.3指标修改结果

第1轮咨询的结果:有专家建议将题目“基于给药差错环节的沟通核对流程构建”改为:“二级医院住院患者给药环节沟通方法”。考虑到沟通核对2个概念容易混淆,接受该专家的建议。①l级指标:有专家指出,一级指标配置环节的核对,是护士核对医嘱的书面记录与实物,没有沟通过程,建议予以删除,并增加一级指标用药后的沟通,补充相应的二级指标。课题组接受该专家的建议,考虑到题目的调整,一并删除1级指标管理。②2级指标:有专家建议增加二级指标用药解释、在用药后环节增加解释药物的作用,课题组把2项内容增加在用药环节的二级指标中,并根据专家意见,为方便护士记忆和应用,用2W1H的(What、When、How)形式组织二级指标。

在第2轮专家咨询中提出的意见有:指标表述不清;指标用词欠合理。课题组最终对2项2级指标进行了修改,其中在“用药环节”部分将“用正确的参照物”改为“任务单”、“患者询问对其治疗的正确性”改为“护患询问答疑”。另有1名专家认为评估环节用两种方法核对给药对象,课题组认为核对床头卡或腕带,没有沟通,不再修改;有1名专家认为在转录环节,如果医生直接在电脑中录入医嘱,应该与医生沟通。课题组考虑到医生转录电脑医嘱,护士打印或转抄医嘱,和有异议与医生沟通同样适用,没有修改。专家对其余各级指标表示认同,未再进行修改。

经过2轮咨询显示,专家对住院病人给药环节沟通的方法及内容的意见明显趋于集中,不需要再进行新一轮的专家咨询。

2.4给药环节沟通方法及内容的确立

经过2轮专家咨询后,最终确立了由4项1级指标、12项2级指标构成的给药环节沟通方法。具体见表2。

3讨论

3.1研究内容的特点

护理工作是一项合作性、连续性极强而严谨的职业,要求每位护理人员必须具备高度合作意识和有效的沟通技巧,方能胜任护理工作[4]。美国医疗机构联合认证委员会(JCAHO)的一项调查结果发现:1995年-2005年的3548起预警事件中,所有严重差错的第一原因是沟通不足,其中给药差错的第一位原因依然是沟通不到位。本研究是对132例给药差错进行分析,梳理给药过程可能涉及的沟通环节,明确了给药过程的5个环节以及涉及沟通的4个环节,并构建了给药环节沟通的内容和方法;具体的沟通内容不仅涉及评估,而且包括转录医嘱环节、用药环节和用药后环节。研究内容密切结合临床实践,如沟通内容中包括沟通时有医嘱不清和药物不熟悉时的沟通内容,这是考虑到临床上越来越多的新药被使用,而护士相关的使用知识往往缺乏而导致给药差错的发生;同时研究中还考虑给药内容的正确,通过以用正确的任务单沟通保证正确给药。

3.2研究意义

在医疗实践中,医、护、药之间要有效地沟通与交流,有效的交流与沟通对于保证合理的药物治疗和正确执行医嘱至关重要[6]。在实际工作中,护理人员缺乏沟通意识或有效沟通技巧,致使护理给药行为过失,导致给药差错也时有发生。潘秀红等132例给药差错进行分析,因沟通不良发生的给药差错占19.70%[5]。

住院患者给药环节沟通方法的构建,明确了给药过程涉及沟通的四个环节、沟通的时间、方法,规范了沟通的内容,并用易于护士记忆的2W1H的形式进行组建,方便护士记忆和使用。可以提高护士的沟通意识,指导护士准确进行给药过程的沟通,提高核对的正确性。也可形成临床护士安全给药的专题培训课程,有针对性地对护士进行培训,明晰核对与沟通的联系和区别,结合动态沟通和静态查对,真正做到用2种方法、2种方式正确识别患者身份,保证用药安全,提升护理品质。

参考文献:

[1]薛素兰,吴晓莹.护士在临床药物治疗中的作用[J].护理研究,

2005,19(4B):718-719.

[2]The Joanna Briggs Institute.减少老年人用药差错的策略[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1):1053-1055.

[3]蒋银芬,杨如美,董伟军,等229起护士给药错误分析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62-63.

[4]霍世英,黄叶莉,李淑娥.强化护士给药差错防范措施的实施与效果[J].护理研究,2010,24(11):2883-2884.

[5]潘秀红,顾建芳.二级医院132例给药差错环节分析及管理对策[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2):68-70.

作者简介:顾建芳,本科,主任护师,现任上海市浦东医院(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筹)护理部主任

基金项目:沟通技术在防范给药差错管理中的作用及效果评价(PW2011A-19)

上一篇:泌尿生殖道患者的支原体及淋球菌检测结果分析 下一篇: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肺炎的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