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安全教育范文

时间:2023-05-30 11:36:40

二级安全教育

二级安全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事故预测;安全管理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中的物质生产部门,也是高危行业。建筑施工中多发事故一般有以下几种: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物体打击、触电、坍塌以及其他事故。造成这些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目前,我们关注比较多的是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的管理,对此的理论研究也比较多。但是,仅仅关注这些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全方位、多角度地关注安全问题。

1、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1.1 企业风险分级指标体系

虽然建筑施工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但由于行业内部各个企业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的不同,不同的企业所承担的具体的风险是不同的。企业应根据《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建立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企业风险分级指标体系应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机构与人员管理、安全技术管理、设备与设施管理、安全生产业绩五项内容设置为一级指标。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下设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资金保障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及考核制度、安全检查制度、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制度五项二级指标。机构与人员管理下设供应单位管理、分包单位资质与人员资格管理、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企业资质与从业人员资格四项二级指标。安全技术管理下设危险源控制情况、施工组织设计、专项安全技术方案、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技术标准规范和操作规程完善情况五项二级指标。设备与设施管理下设设备安全管理、安全设施和防护管理、安全检查测试工具管理三项二级指标。安全生产业绩下设企业安全文化渗透情况、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推行情况、项目施工安全检查情况、安全事故奖惩情况、企业事故控制情况五项二级指标。

1.2 岗位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建筑施工项目工序复杂、工种繁多,不同岗位存在的风险也是不同的。尤其是对一些特殊岗位,这些岗位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也更大一些。企业要对这些企业进行经常性的风险评价,建立岗位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找出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为预防事故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事故的发生。岗位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应将管理的不安全、个人行为的不安全、环境的不安全、物品的不安全四项内容设置为一级指标。管理的不安全下设现场管理混乱、安全教育和培训不到位、安全检查不仔细、特种作业操作规程不健全四项二级指标。个人行为的不安全下设身体状况不适宜相应工种、违章作业、违章指挥、安全意识淡泊、处于不安全位置、使用不安全设施六项二级指标。环境的不安全下设气候恶劣、照明条件不好、作业面光滑三项二级指标。物品的不安全下设无安全防护措施、安全防护不当、设计不合理、机械设备不安全、维护检修不及时五项二级指标。

2、积极开展安全教育

开展安全教育工作对于减少施工作业中的事故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开展安全教育首先要对管理层进行培训和教育。对管理者的培训主要从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投入与经济的关系、安全生产责任制等方面进行,通过培训提高企业整体的安全意识,从根源上确保围绕安全施工进行。其次要加强对作业层的安全教育。要将规章教育与技能教育结合起来,使其在遵守公司规章制度的前提下了解更多的安全内容。最后要加强对作业人员家属的安全教育。对作业人员家属的安全教育是对作业者安全教育的补充,通过家属对作业人员的所处环境因素的了解,从另一个方面起到对作业人员教育的作用。

3、建立和完善意外伤害保险制度

通过建立事故意外伤害保险可以进一步地保护作业人员的权利,同时可以将企业的事故风险分散到各个方面,一方面降低了事故承担风险的能力,同时增加了多方面对施工过程的监督管理,从而促进企业更加安全的发展。建立和完善意外伤害保险制度第一,可以利用费率机制激励企业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将缴纳的保险和安全业绩结合起来,实行浮动费率的措施。对于在一定时间阶段内,企业的安全生产业绩监督检查情况良好的,那么保险费率就可以适当下调,而对于实际考核中的情况差的要增加其保险费率,实际监督检查特别差的就要与建筑审批单位联合撤销其建筑生产资格。第二,建筑施工的一些行政职能部门应该与保险公司建立一种合作机制。建筑企业所缴纳的保险费用中应包括工伤赔付以及由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的事故保证金。

4、结论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除了要加强施工中的安全管理以外,必须要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积极开展全员安全教育,增强其安全意识;建立和完善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对于出现的安全事故受害人给予相应的补助和生活保障。

参考文献:

[1]杨岚.建筑施工常见事故及案例分析[J].福建建筑,2010(4).

[2]饶兰,张霞.我国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原因分析[J].珠江现代建设,2010(4).

二级安全教育范文第2篇

总体来看,高校的安全教育评价方法、安全教育评价机制还不够成熟,安全教育评价方法还仅限于安全教育检查法,即通过制定安全教育检查表,由学校进行安全教育自查,或由政府部门进行安全教育大检查。建立和完善安全教育评估体系,才能保障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有效实施,才能使安全教育有依据、可操作。1.设置安全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先设置若干个一级指标,再在每个一级指标下设若干个二级指标,进一步对每个二级指标确定若干考核标准。安全教育评价指标考核采取打分制,指标体系应尽量选择可量化指标,难以量化的指标可以采用定性描述。2.完善有效的教学反馈机制。通过掌握教学效果,进而发现问题、纠正错误,不断完善课程计划、改进教学环节。一方面,保证反馈机制的畅通。针对学生对授课的体会及建议,要做到及时与授课老师沟通反馈,将实际需要教授的内容及时反馈到相关主管部门、相关教研室和教学老师。另一方面,保证反馈内容的真实性。授课中期和结课时,都向学生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以此来了解教师水平、课程设置、授课内容、授课质量、授课方式等情况,还要对课后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进行跟踪,以做到课内课外全面反馈。

二、两个关注点———学生和教师

安全,保障的是人的安全。与大学生安全教育相关的两个人群是学生和教师,学生是安全教育的主体,是学习者和接受者;教师是安全教育的主导,是教育者和施行者。抓好学生和教师两个关注点,是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关键。

(一)着力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学生,安全教育要始终围绕学生进行开展。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此时是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中的大多数个性和自我意识较强,风险、危机和安全意识较淡薄,对事物发生的敏感性较强但自控能力较差,对社会潜在问题的认知和应对能力也较差,所以,更容易受到不稳定因素的影响,更容易成为多种不安全问题和案件的受害者。独立学院要根据自身特点和学生特点,在调查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1)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结合。理论教育要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这样更易于学生接受,教师可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不断丰富安全教育方式方法,增强教育效果,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安全教育更需要加大实践教育环节,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安全演练、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只有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才能让学生真正地掌握安全技能。(2)课堂教育与自我教育结合。在课内,进行理论和实践教育,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在课外,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充分利用学生组织及参加活动的热情,发动学生参与校园安全管理,使安全教育进宿舍、进社团、进网络。

(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渠道和途径,无论采用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课堂教育都对学生系统地掌握安全知识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应当充分利用课堂这个教学主阵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1.建立安全教育师资队伍。在学院内建立一支以理论教师、保卫干部、辅导员或班主任等相关教师为主体的安全教育教师队伍;另外,聘请一些社会上的专家学者,如公安民警、消防官兵、医务人员等各方面的专家作为师资队伍的一部分,有效补充主体师资。2.加强师资队伍的业务培训。安全教育是一种专业化、常规化的教育,需要一些专门的技术素质作支撑,要对安全教育教师加强岗前培训、工作交流和学习,保证在职在岗教师能够熟练掌握安全教育的知识和技能,并能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更新培训内容,做好继续教育工作。

三、三个支撑面———机构设立、制度建设、氛围营造

(一)设立安全教育机构1.设立安全教育领导小组。由学院的一名副职以上领导担任组长,保卫处、学工处、教务处以及各系的相关人员为组员,主要负责学院安全教育的策划、组织、计划和实施。安全教育领导小组成员定时对本地区、本学院近期发生或可能发生的安全案件进行有针对性的归纳总结,再结合学生特点,研究制订出一定阶段内的安全教育方案。2.设置二级、三级安全教育小组。在系内设置二级安全教育小组,在班级设置三级安全教育小组,以系内的重点安全教育为中坚力量,以班级的日常安全教育为基础,建成学院、系部、班级3个安全教育层次,全方位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3.在各业务主管部门设安全教育小组。学工及教务部门主要负责规划安全教育的工作目标,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安全教育的方法,制定课程实施方案,进行理论课的实施。保卫、后勤等其他相关部门主要负责消防、防震、防盗、人身安全、饮食卫生安全、文化安全、国家安全等安全实践教育。团委及社团可以发挥自身优势,以活动为平台,丰富安全教育方式,使学生在玩中学、在乐在学,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宣传部门主要负责安全教育宣传工作,发挥环境和文化对人的影响作用,对学生进行安全隐形教育。

(二)加强安全教育制度建设1.制订科学的防范和应急处理制度。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规定》指出:“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管理,要以预防为主,本着保护学生、教育学生、明确责任、教管结合、实事求是、妥善处理的原则,做好教育管理和处理工作。”由此可见,“预防”环节在高校安全工作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另外,还需制订科学的应急处理制度,如果发生事故便可以在第一时间做出有效反应,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2.制订安全教育部门职责。制订制度有助于保证安全教育所涉及的相关部门的责任和权力,确保在实施安全教育中各部门各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安全教育领导小组指导下的齐抓共管的局面,使安全教育顺利开展。3.制订出一整套涉及学生安全方面的管理条例,包括学生管理守则、学生寝室管理条例、实验室管理条例、校园治安管理条例等。同时把一些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安全常识加以集中,形成安全教育日常材料,方便师生查阅、学习。

(三)营造良好的安全教育氛围1.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学院从制度、硬件、软件等多方面多层面考虑安全文化的设计,把安全文化融入到学院的教学、管理、服务当中,与学院日常工作结合起来,营造全院性的良好安全文化氛围。充分发挥学院宣传栏、电台广播站、网络平台等多种宣传媒体的作用,宣传安全知识和技能,并对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中涌现的先进典型进行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2.开展安全文化活动。一是开展内容丰富,具有内涵性、思想性、知识性、实践性和娱乐性的课外安全教育活动,在学生中加大安全教育影响力,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安全意识、学习安全知识技能。二是搭建良好的活动平台,组织、发动全院师生开展安全文化活动,使各种安全知识、规章制度深入人心,使全校的师生员工都能重视安全、关心安全、践行安全。

四、小结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有益补充,这种新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近年来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合格人才。安全是培养人才的有力保障,安全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要更好地实施安全教育,首先要建立起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总体框架,才能进一步选择教育内容与教育范围,开展有效的安全教育。通过建立完整的安全教育与评估体系,以学生和教师为关注点,抓好机构设立、制度建设、氛围营造三个支撑面,构建起独立学院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框架,可以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具体开展提供实施依据和有效平台。

二级安全教育范文第3篇

(一)安全教育内容形式单一

现在高校安全教育和管理形式化,在教育上往往通过安保部门的专题讲座、模块教育和学生工作队伍的不定期主题班会来实现,由于途径和形式单一,这种课堂讲座式的说教和灌输,吸引力和关注度有限,即使有反面案例,因现实体验感不强警示效果不佳。

(二)安全管理的被动排查作用有限

目前高校安全管理,往往基于高教系统爆发集体或个人的安全案例后旋即进行的专项检查和整治工作,多为被动式检查。往往只起一时之效,随着时间推移,排查逐步沦为形式,学生对其不以为然,见怪不怪,甚至有了反感或排斥的情绪。

(三)安全管理工作队伍力量薄弱

目前的安全管理工作一般由学生工作队伍、宿舍管理人员、学校安保队伍等力量执行。面对学生庞大的人数总量,这些队伍在安全教育管理上人力匮乏,捉襟见肘。学生工作队伍日常工作纷繁复杂,安全教育管理往往淹没于无限浩繁的事务工作中;宿舍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尽管服务理念不断增强,整体素质和人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学校的安全保卫队伍往往仅能负责一些面上安全保卫工作或应急处理突发事件,对于一些安全隐患爆发的苗头很难及时预判、遏制和发现。

二、依托基层学生组织和党支部,切实做好安全教育管理

二级学院作为高校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的主体,要做好学生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应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和学生组织的主体作用,充分依靠学生层面自发自觉自下而上的三自作用,才能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预防各类安全隐患,杜绝安全事故发生,促进校园和谐稳定。

(一)依托学生组织,严格六步流程,确保安全教育管理工作实效

多数高校的二级学院,学生组织由学生会、自律会、社联、资助中心、文化宣传中心(院刊、网站和电子媒体)等组成。依托学生组织,需要厘清工作层次,做好任务分解,保证所有学生组织任务明确、各司其职,严格六步流程。

1.加强宣传,搞好调研。调研和宣传工作是做好安全教育和管理的基础。各个学生组织应通过各自活动形式和载体,做好氛围营造和意识打造。其中学生会着重安全教育管理文件的学习和测试,强化安全意识,营造“安全稳定,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社团联合会利用其庞大的人员基础,开展随机采访和问卷调研,重点跟踪网络舆情,及时掌握广大学生的最新思想动态,作为学院工作开展的重要参考依据;资助中心重点负责经济困难群体的摸排和建档,加强经济困难群体的自律强能工作;依托文化宣传中心以“安全自律我先行”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开展热点讨论、微话题沙龙等新颖多样的活动,依托活动载体强化广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2.强化管理,突出监察。学院自律会加强管理力度,行使监察职能,做好信息反馈。自律会将年终集中考核的各项指标进行日常分解,建立严格的工作笔记,检查人员采取回避互查、换查的方式严查晚自习、课堂考勤和晚归点名工作。学生的自查结果将和公寓中心等第三方的检查结果进行比对,确保检查结果客观准确,作为学院依据惩处的第一手材料。

3.严格自查,强化落实。依托班级信息员做好班级安全教育管理工作,并明确安全问责制。班级要做好安全管理的基础性工作,重点考量信息反馈及时度、自查结果真实度、危机防控敏锐度、安全举措实效度四个要素。安全信息员的工作职责即保证信息渠道的绝对畅通,检查结果的客观真实,预防危机事件的提前预判和有效防范,处理安全事件判断准确、处置顺畅、措施合理有效。比如班级要建立完备的安全工作档案,准确详细记录班级的恋爱遇挫群体、心理障碍群体等特殊群体档案信息,建立动态跟踪机制,进行关爱和帮扶。

(二)依托党员和学生党支部,实行安全教育管理的党员包干制度

为了在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中,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二级学院可有效依托各个学生党支部,通过三个层面的对接,实行党员的安全教育管理包干帮扶制度。

1.层面即立足本职。各个党支部需对本支部所涉年级和班级的安全管理教育工作负责,党支部主抓年级,每个党员负责关注本宿舍本班级同学。关注内容包括卫生死角、防火防盗隐患、思想动态、日常摩擦、特殊群体的现实诉求、突发紧急事件等。

2.层面即定点帮扶。由高年级党员监察员对低年级班级的定点帮扶和指导。从高年级党员中选拔出能力强、素质硬、觉悟高的优秀党员分配作为低年级班级的安全监察员。他们利用朋辈关怀、专业相通的优势,通过深入学生课堂和宿舍,参加班级的主题班会和党日活动,做好分管班级的安全教育、指导、帮扶和督查。

3.层面即跟进指导。将所有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分配至低年级宿舍,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先锋岗的作用。党员保证监察和关注宿舍安全隐患和宿舍成员的思想动态、生活学习状况,切实做到安全细节彻底排查、思想动态充分交流、现实需求及时反馈、可能隐患迅速化解,做好对定点宿舍及成员的安全教育跟进指导和帮扶。为了保障党员包干制度的落实,实现责、权、利的统一,以上工作开展情况和检查结果将与党员评优、转正、积极分子培养考察挂钩,以写实表现计入支部、党员的培养档案,对工作中失职、失位的支部和党员个人给予取相应处理。通过制度保障,党支部和党员的积极性和活力得到激发,充分发挥了学生党支部和党员在安全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关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和谐校园的构建,意义重大。面对安全稳定的严峻形势,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和学生组织的主体作用,必将实现工作促进和队伍锤炼的双赢,确保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的扎实推进。

二级安全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校园安全事故 风险防范 指标体系

1.我国校园安全教育现状

1.1学校重视不够,安全措施乏力

目前,大多数学校仍然只是把升学率作为提升学校名誉的位移手段。对校园安全教育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另外在学校中会存在很多安全隐患,例如学校的教学设备、校舍;在学校的设备中使用了不符合要求的产品或者设备的设置不当等。这些都对学生的安全造成较大的威胁,同时导致了校园事故的发生。

1.2安全教育内容较少,方法单一

目前,很多学校的教育中,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仍然较少,不能得到很好的重视,即使有些学校开始校园安全教育,但是其主要停留在传统的安全教育上,大部分学校只是在假期前后进行安全提示,以班会、形式报告的形式。

1.3校园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2002年6月,在北京一个网吧的火灾案中,造成了一所高校中死亡学生9名;2003年震惊社会的马加爵事件;2008年11月14日早晨,在上海商学院徐汇校区女生宿舍发生的火灾。这些校园事故的发生,都说明我国校园安全教育工作存在很多的不足,学生自身缺乏相应的安全知识、安全意识较薄弱。

2.建立校园安全事故风险防范指标体系势在必行

2.1是适应国家和教育届发展的客观要求

目前在我国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校园已经成为社会中必不可少的子系统,因此校园的稳定也关系着社会的稳定,更关系着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2.2是防范和避免校园安全事故的需要

目前教育部门也已经将学校的安全问题放在了首要的位置上。在该过程中采取有力的措施,进行严格的管理,落实相应的责任制,这样对校园事故的防范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2.3是促进学生平安、快乐成长的需要

不论是从生理、情感还是从智能、社会需要方面来讲,学生是时代是学习技能和知识是最佳时期,是人生发展的高峰期。如果校园安全得不到保障,校园事故的频繁发生必然会影响学生的正常生活和学习。

3.校园安全事故风险防范指标体系

3.1校园安全事故风险防范指标体系定义

校园安全事故风险防范指标体系是各个指标之间要相互配合、相互联系,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校园安全防范的体系中要从防范的对象即学生的方面着手,既有加强校园事故的预防工作,又要注意监管,在制定相应的指标是既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在充分认识事故之间的联系的基础上,做好预防工作。

3.2指标体系构成

在构建校园安全事故风险防范指标体系时要充分考虑各个方面。在制定体系时要本着全面性、科学性、可行性、发展性的原则,在该原则的基础上,指标体系可以包括预防阶段、发生阶段以及结束阶段3个一级指标,另外还包括9个二级指标,20个三级指标。

3.3指标体系的内涵

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三个主要的阶段,即预防阶段、发生阶段以及结束阶段。

(1)预防阶段。该阶段还包括事故预防、监测、组织机构和周边环境4项二级指标,另外还包括7个三级指标。

事故预防主要是指为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而建立的事故预防系统。在目前各类校园事故中,主要的事故预防有:交通事故预防、活动事故预防、踏伤害事故预防以及中毒全事故预防等。在事故预防中要对各类事故都建立详细的标准,可以建立事故预案并进行演戏。

事故监测作为校园安全事故的重要基础,学校应该成立一个事故数据统计分析的工作小组,该小组应该隶属于学校的领导机构。

对于组织机构,要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加强领导;同时该组织机构应该负责校园安全中的各类管理人员。培养一批为校园安全建设风险的管理人员。

周边环境包括的主要内容有掌握校园人员的流动情况、周边经营状况以及校园的治安情况,从而可以及时的排除各类可能的校园安全隐患。

(2)发生阶段。该阶段主要包括3个二级指标和6个三级指标。

应急保障首先要保证信息的畅通。学校应该注意校园安全事故信息的处理、传递、收集等环节。保证信息传输的通讯设备保持方便快捷,从而保证信息的安全传递。另外在应急保障方面还应该包括物资保证等。同时也可以建立校园安全事故的应急预备队伍,以保证及时的处理相应事故。

应急救援是处理校园事故的关键所在。相应的要求是学校要具备处理各种安全事故的能力,对各种突发的安全事故及时的救援。

协调控制主要是关于校园领导机构的工作,校园的领导机构能够在接到报案之后,立即派相关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协调。然后根据相应的事故召开会议,安排有关的工作。

(3)结束阶段。在校园安全事故发生后,不能对其封锁以及置之不理,要及时进行信息交流,这样有利于学校吸取教训、总结相应的经验,从而可以杜绝今后该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在信息交流过程中,首先要确保信心的畅通,信息可以及时传达给学校的领导机构。同时对信息的要做到及时、准确、客观、全面。

结 论

校园安全事故的风险防范指标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并且还不健全、完善,这就要求学校中的各个部门给予足够的重视,把学生的安全工作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上,不断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从而有效杜绝校园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朱其昌,叶芜为.校园安全事故风险防范指标体系的探讨[J].山东文学(下半月).2008(12)

[2]蒋娜红.高校安全教育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3)

[3]齐连义.校园伤害事故的预防措施探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9

二级安全教育范文第5篇

在铁路安全教育工作中,把受教育者的安全意识、安全观念的深入性与牢固性称为恒常性。目前,由于我国绝大多数铁路专业类的高职院校在铁路安全教育工作的恒常性上,还显不够,因此其安全教育方面的工作未能达到理想状态。这种现状的出现,导致大批学生在其上岗后,需要企业进行时间较长的基于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方面的强化教育与培养,随后才开始接触铁路方面的实际工作。而且在通常情况下对于那些安全工作态度或安全工作意识未能牢固树立的学生来讲,企业方面突击性的集中安全教育的做法只能起到短时性的补救或促进作用,很难达到“入骨入髓”的效果。尤其是对那些在校期间未能养成较好的安全习性,在安全习性上出现了严重缺失的学生来讲,企业所做的那种突击性的集中安全教育对他们拥有或建立起恒常性的安全意识起不了太大的作用。这就是为什么总有少数顶岗实习学生或刚上岗的学生会发生安全事故的一个较为重要的原因方面。以上论述表明:为了使铁路专业类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能顺利地、较快地成为一名安全生产的合格者,我国铁路专业类高职院校十分有必要开展铁路安全教育规范化、体系化的建设,并且通过建设的校园铁路安全教育机制,对铁路专业类学生持续而系统地开展职业教育阶段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术的建立与培养,达到铁路安全教育恒常性的目的。

2改进高等职业教育阶段铁路安全教育的相关工作

上述研究表明,目前在我国铁路专业类高职院校中如何改进和完善铁路安全方面的教育工作,是摆在相关院校面前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通过分析铁路企业的安全相关工作,发现在我国铁路专业类高职院校中,积极开展以学校铁路安全文化建设为平台的铁路安全教育活动是解决这一问题有效可行的途径。要对铁路专业类高职院校铁路专业的学生进行学生职业教育阶段的铁路安全教育,首先遇到的一个最为基本的问题就是,院校如何建设铁路安全文化的教育平台。铁路安全文化的建设形式可以参照铁路行业关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一般可以从铁路安全理念文化、铁路安全制度文化、铁路安全行为文化和铁路安全环境文化四个方面开展针对性的建设,整合院校已有的软件和硬件设施,对照建设需要,进行添置和完善。更为重要的是要结合铁路类各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以及铁路相关专业各自特点,通过教学过程设置和相关活动的安排,构建一种通用性较强的、针对我国铁路专业类高职院校的、适于高等职业教育阶段的铁路安全文化教育的模式和机制,促使学生的铁路安全教育系统化、效果恒常化。建立效果良好且可行的铁路安全文化教育模式和机制,并在这一模式和机制下建立起其执行组织,是我国铁路专业类高职院校进行高等职业教育阶段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的最为基本的中心工作。便是本文所构建的一种通用性较强的、针对我国铁路专业类高职院校的、适于高等职业教育阶段的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组织模式。中不难看出,该铁路安全建设组织模式从上至下呈三级管理机制。第一级为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委员会,第二级为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学生分会、铁路安全文化建设教师分会,第三级为铁路专业学生。一般型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的组织模式通常情况下,所示的一般型的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组织模式中的各级执行组织可按如下办法组成或建成:第一级的高职院校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委员会,由来自各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部门、招生就业部门、团委等部门的人员组成或建成;第二级中的铁路安全文化建设教师分会由来自铁路企业的安全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或教育人员,以及来自高职院校教学部门的涉及铁路安全方面或铁路课程教学方面教师或人员组成,第二级中的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学生分会由来自院校学生会、分团委人员组成;第三级的铁路专业学生由来自铁路专业的学生、就业于铁路行业的学生组成。各铁路类高职院校在应用的一般型铁路安全文化教育教学模式时,其执行组织的构建工作和实际的人员来源可结合院校具体情况和需要进行。

3校企衔接的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

在参照铁路企业(或铁路行业)关于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进行铁路专业类高职院校的铁路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非常有必要将铁路专业类高职院校的铁路安全文化建设与铁路企业(或铁路行业)的铁路安全文化建设进行有效衔接。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重视并搞好铁路专业类高职院校的铁路安全文化建设与铁路企业(或铁路行业)的铁路安全文化建设体系化的有效衔接工作,能显著地提高或巩固铁路专业毕业生对安全生产技术和安全生产意识的重视性及其恒常性。第二,如能实现铁路专业类高职院校的铁路安全文化建设与铁路企业(或铁路行业)的铁路安全文化建设较好地进行衔接,无疑将有利于显著提高铁路专业类高职院校和铁路企业各自的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的效果性和效能性。第三,如能实现铁路专业类高职院校的铁路安全文化建设与铁路企业(或铁路行业)的铁路安全文化建设体系化的很好衔接,将有利于促成校企一条龙式的铁路安全文化建设机制的形成,而这样的铁路安全文化建设机制的形成将直接从整体上提升我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的效果性和效能性。所以,在开展我国铁路专业类高职院校职业教育阶段的铁路安全文化建设上,必须要充分考虑与我国铁路企业(或铁路行业)的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实现一体化衔接。

二级安全教育范文第6篇

第二条安全教育的内容:安全思想和安全意识教育、遵纪和守法教育、安全技术和安全知识教育,安全技能和专业工种训练。安全教育的形式主要有:三级安全教育、外来人员安全教育、日常安全教育、特殊安全教育。

第三条凡新入厂职工(包括学徒工、外单位调入职工、合同工、代培人员和院校实习生等)必须经厂、车间、班组三级安全教育,并考试合格,方可进入生产岗位工作和学习。

1、一级(厂级)安全教育

新入厂职工报到后,由人事劳资处负责组织,质量安全环保处负责教育,时间不少于24小时(实习生不少于8小时),其教育内容:

(1)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令、法规和规定。

(2)工厂的性质、生产特点及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3)安全生产的基本知识、一般消防知识及气体防护常识。

(4)典型事故及其教训。

经一级安全教育考试合格,方可分配到车间。

2、二级(车间)安全教育

由车间主任或专职安全员负责教育,时间不少于24小时(实习生不少4小时)。其教育内容:

(1)本单位概况,生产或工作特点。

(2)本单位安全生产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

(3)安全设施、工具、个人防护用品、急救器材、消防器材的性能和使用方法等。

(4)以往的事故教训。

经二级安全教育合格后,方可分配到班组。

3、三级(班组)教育:

由班长或班组安全员负责教育,可采取讲解和实际表演相结合方式。其教育内容:

(1)本岗位(工种)的生产流程及工作特点和注意事项。

(2)本岗位(工种)安全操作规程。

(3)本岗位(工种)设备、工具的性能和安全装置、安全设施监测、监控仪器的作用,防护用品的使用和保管方法。

(4)本岗位(工种)事故教训及危险因素的预防措施。

经班组安全教育考试合格后,方可指定师傅带领进行工作或学习。

第四条三级安全教育考核情况要填写在安全教育卡片上,建立安全教育档案。三级安全教育完毕,经质量安全环保处审核后,发给三级安全教育合格证,方可准许发放劳动保护用品。

第五条未经三级安全教育或考试不合格者,不得分配工作,否则由此而发生事故,要由分配及接收其工作单位领导负责。

第六条新入厂职工要按规定的时间接受培训学习,经过一个时期实际工作后,再经有关部门对其操作技能和安全技术进行全面考核,合格后颁发上岗证,方可独立顶岗。

第七条凡属临时工、民工、外包工和参观人员,进厂前必须接受入厂安全教育。

1、对临时工、民工的安全教育,由招收和使用部门负责,时间不少于8小时。安全教育内容:本企业生产特点、入厂须知等,从事工作的性质、注意事项和事故教训及有关安全制度等,并在工作中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和检查。

2、对外包和外借人员的安全教育,分别由基建部门(或委托单位)和承包、外借人员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由用工单位进行安全教育,经生产单位同意后,方可允许进入现场施工。

3、对进厂办事和参观人员的安全教育由接待部门负责。教育内容:本厂的有关安全规定及安全注意事项。参观人员要有专人陪同。

第八条各班组在班前会上要进行安全讲话。预想当班危险因素,布置对策;班后会上要总结分析当班安全情况。

第九条各单位必须开展以班组、车间或处室为单位的每周一次安全日活动,每次不得少于50分钟,不得挪作它用。

1、安全日活动要做到有领导、有计划、有内容、有记录。车间领导或安全员要检查签字并写出评语,安全部门要定期抽查。

2、车间干部、工人必须定期参加安全日活动,厂级领导及处室有关人员必须定期参加基层班组安全日活动。

3、安全日活动内容(同班组安全日活动制度中的安全活动内容)。

第十条利用各种会议、广播、电视、简报、标语、漫画、图片、安全讲话、事故现场会等形式,开展经常性安全教育活动。

第十一条建立劳动保护教育室或安全培训中心,布置实物陈列和图片展览,配备电教设备,采用多样化、形象化的电化教育方法,经常对职工进行系统的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安全管理和安全技能培训。

第十二条特种作业人员(按劳动部门规定)必须按国家规定接受专业性安全技术教育和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是专业工种安全技术知识、安全规程和事故案例、以及故障排除等,经考试合格取得毕业证后,方可从事作业。

第十三条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投产前,各主管部门要写出新的安全操作规程,对岗位和有关人员进行专门教育,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独立操作。

第十四条职工在厂内调动工作岗位时,接收单位应对其进行二、三级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从事新岗位工作。超级秘书网

第十五条对脱离操作岗位(如产假、病假、学习、外借等)6个月以上重返岗位的操作者,应进行岗位复工教育。

第十六条对违章违纪职工,由所在单位送至质量安全环保处进行单独再教育,经考察认定后,再回岗工作。

第十七条各级领导干部及班组长,在进行企业管理轮训时,必须有安全管理的内容;新聘任的领导干部,由质量安全环保处进行一次重点安全教育。

二级安全教育范文第7篇

关键词:学校体育;安全评价;运动风险;指标体系;权重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3)01—0063—07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中小学校体育工作,并下发了一系列促进学校体育发展、提高学生身体健康、延长学生活动时间的文件。但是,中小学体育的“缩水”情况却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学生体质持续下降。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人们对学生健康与学习成绩的认识程度、社会环境的改变、生活方式的改变、体育师资队伍以及课程设置存在的诸多问题等等。学校体育活动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因素,体育风险事件时有发生。据教育部、公安部和卫生部等部门的初步统计,意外伤害事故已成为我国中小学生第一死亡原因,其中60%的意外伤害事故发生在户外。因此,一些学校为了避免体育风险事件的发生,取消或禁止开展那些难度大、危险系数高以及身体活动比较剧烈的运动项目,甚至不开设体育课程。上述做法违背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通过调查了解黑龙江省学校体育运动风险现状,明确学校体育风险类型,从而构建学校体育运动安全评估指标体系,为解决学校体育安全问题提供可操作性的评估、预防体系。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通过对黑龙江省哈尔滨、牡丹江、齐齐哈尔、绥化、富锦、阿城等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学生家长、体育教师和学校主管体育领导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学校体育运动安全影响因素,初步构建黑龙江省学校体育运动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内容的需要,全面了解此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查阅大量关于学校体育安全事故的文献,并对检索所得文献资料进行分类、整理。

1.2.2问卷调查法 此研究所采用的问卷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青少年运动风险评估与运动安全体系”课题组所制定的《学校体育安全现状调查问卷》,选取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牡丹江市、佳木斯市、绥化市的18所中小学作为调查对象。小学生家长代替小学生答卷,中学生及家长均参与调查(见表1和表2)。

1.2.3访谈法 以黑龙江省哈尔滨、绥化、牡丹江等地区的部分学校体育负责人、教师和校医为访谈对象,了解黑龙江省部分地区中小学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中的体育安全事故发生的影响因素。

1.2.4数理统计法 运用统计软件SPSS17.0和EpiDate软件对统计获得的数据统计分析和处理。

1.2.5层次分析法将黑龙江省学校体育运动安全因素的各项指标两两进行专家评估,运用层次分析法对黑龙江省学校体育运动安全评价指标进行权重分析。发放专家问卷36份,回收有效问卷30份。所选专家均是从事学校体育教学、训练和常年研究运动损伤和体育保健的学校体育专家。

2 结果与分析

2.1黑龙江省学校体育运动风险因素分析

2.1.1学校在运动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

(1)学校体育安全制度建设问题。在调查的25所学校中,只有9所学校制定了《学校体育课安全标准》。因学校体育安全制度建设以及制度执行差导致学校体育运动风险出现率为19%,说明学校体育安全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是学校体育运动风险评价的一个指标。

(2)学校体育场地设施问题。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也是引发学校体育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调查中,有32.4%的人认为本校体育场地设施布置、场地器材数量、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质量及规格不符合要求是导致运动风险的原因(见表3),说明体育场地器材设施质量、布置等是评价学校体育运动风险的主要指标之一。

(3)学校体育中医务监督问题。本次调查发放了“校医版”和“学校常见损伤记录卡”两种与学校医务监督相关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校医务设施齐全,有着较为完善的医务监督制度。调查结果显示,有29%的人认为医务监督问题是导致运动风险的原因,说明医务监督是评价学校体育运动风险的主要指标之一。

(4)学校在体育安全教育方面问题。通过调查发现,有43.8%的人认为学校缺乏对教师、学生体育安全急救知识的培训是导致运动风险的原因;有33.3%的人认为学校缺乏对学生运动安全技能培训是导致运动风险的原因,说明黑龙江省学校在体育安全方面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存在严重问题,也说明学校体育运动风险教育是评价学校体育运动风险的最主要指标之一。

2.1.2体育教师在运动安全教育与防护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发现,有41.7%的人认为体育教师课前对场地器材和学生个人安全检查不严格是导致运动风险的原因;有35.2%的人认为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安全问题的详细讲解与示范是导致运动风险的原因,说明体育教师因素是导致运动风险的最主要指标之一。

2.1.3学生自身特点对运动安全的影响通过学生因素对运动风险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差,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素质差,学生在体育课上不遵守纪律、出现违纪行为,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冒险行为,学生不进行充分准备活动,学生隐瞒疾病运动风险的原因,学生不愿参加练习以及饮食问题是导致伤害发生的原因。学生因素中有3项导致运动风险出现率超过30%,有2项在10%以上(见表4)。该结果说明在评价学校体育运动风险时,学生因素是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2.1.4家长对学生运动安全的影响通过调查分析家长对学生运动安全的影响因素,有17%的人认为家长担心安全问题,阻止孩子参加锻炼是导致运动风险的原因,有2%的人认为家长缺乏对孩子预防运动损伤技能的传授是导致运动风险的原因,说明家长因素也是评价学校体育运动风险的一个指标。

2.2黑龙江省学校体育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内容

评价指标的确定是建立客观、有效评估的基础,能否准确、科学地完成评价关键在于指标确立的合理性。此研究通过调查问卷、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初步确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内容,把黑龙江省学校体育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定位为三级指标,一级指标包括学校安全评价、教师安全评价、学生安全评价和家长安全评价。各一级指标包含二级、三级指标。

2.2.1学校运动安全因素 根据调查分析的结果,黑龙江省学校体育运动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中学校对教师、学生的安全教育问题排在前列,包括体育器材布置不合理,数量、质量及规格不符合要求位列第八位;医务监督不利位列第九位;体育安全管理制度建设执行差位列第十位。

因此,学校层面的安全是评价学校体育安全的重要指标之一。学校安全评价指标包括运动安全制度、运动环境、运动安全教育与检查、体育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学生人数和医务监督6个二级指标二级指标共包含18项三级指标(见表5)。

2.2.2体育教师运动安全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教师课前对场地器材和学生个人安全检查不严格位列全因素总排序第二位,体育教师因素是导致运动风险的重要指标之一。教师运动安全因素包含运动安全检查、运动安全教育、运动安全意识、运动安全能力4个二级指标(见表6)。二级指标共包含9项三级指标。

2.2.3学生运动安全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身体素质和组织纪律性等是运动风险产生的重要因素,在评价学校体育运动风险时,学生因素是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学生运动安全因素包括运动安全教育、运动安全意识与能力和体质健康状况3个二级指标(见表7)。二级指标共包含12项三级指标。

2.2.4学生家长运动安全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家长的运动支持、运动安全教育是影响学生运动安全的一个指标,包含运动安全教育1个二级指标和3个三级指标(见表8)。

2.3黑龙江省学校体育运动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各级指标的权重说明

研究通过调查、访谈学校体育领导者、体育教师、学校体育专家、学校医务保健人员、管理专家,初步确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内容,把黑龙江省学校体育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划分为三级指标,一级指标包括学校运动安全因素、体育教师运动安全因素、学生运动安全因素和家长运动安全因素4个指标;二级指标14个;三级指标42个。根据专家对各指标的重视程度,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最终确定黑龙江省学校体育运动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2.3.1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说明

(1)根据层次分析法,对黑龙江省学校体育运动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分层。把黑龙江省学校体育运动安全评价体系作为最高层,即总目标,设为A;中间层有两层,把学校运动安全因素、体育教师运动安全因素、学生运动安全因素、家长运动安全因素,四个一级指标作为准则层1,设为B;把运动安全教育与检查等14个二级指标作为准则层2,设为C。把针对教师、学生和家长的运动安全知识培训等42个三级指标作为最底层,设为D。

(2)构造比较判断矩阵,计算各级指标权重。在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后,请专业人员对各层次中的准则、指标及最底层的各个方案两两比较其重要性,构建比较判断矩阵,再求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λmax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w,然后将特征向量归一化(使各个分向量的和为1)后所得到的特征向量的各个分量就是该准则下各个元素的权重。

(3)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一致性指标CI(Consistency Index),一般定义为:CI=λmaxn/n-1。此外,当元素很多的时候,判断矩阵的规模较大时,还需要引进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Random Index)。表9给出了1—10阶正互反矩阵在1 000次试验后得到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与其他确定指标权重系数的方法相比,AHP法的最大优点在于通过一致性检验,保持专家逻辑思维上的一致性。CI与RI的比率称为一致性比率(CR,Consistency Ratio),即CR=CI/RI,当CR

(4)层次总排序。在求得单一准则下各指标的权重后,还要计算各个层次所有元素对于最高层(总目标)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值,称为层次总排序。层次总排序完成以后,也要作一致性检验,这也是从上到下逐层进行的。类似地,当CR

2.3.2

黑龙江省学校体育运动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分配根据上述层次分析法的统计运算得出黑龙江省学校体育运动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见表10)。

3 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黑龙江省学校体育运动安全影响因素主要包含学校层面因素、体育教师层面因素和学生层面因素,其次是家长层面因素。

(2)黑龙江省学校体育运动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三级指标。一级指标包括学校体育运动安全因素、体育教师运动安全因素、学生运动安全因素和家长运动安全因素4项,二级指标包括学校体育运动安全制度、运动安全教育等14项,三级指标包括运动安全制度、体育教师对学生运动前安全检查等42项。

(3)黑龙江省学校体育运动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中第一位的学校运动安全因素权重为0.4579;第二位的体育教师运动安全因素权重为0.3494;第三位的学生运动安全因素权重为0.1444;第四位的学生家长运动安全因素权重为0.0483。在此基础上,可以使用该体系对黑龙江省学校体育安全进行科学评价。

(4)此研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黑龙江省学校体育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权重分布,尚未进行评价体系实际操作的可行性检验工作,拟在后续的研究工作中有目的、有针对性的选取与此次研究调查对象相类似的学校进行可行性检验工作。

3.2建议

(1)黑龙江省学校体育主管部门应将黑龙江省学校体育运动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纳入到学校安全工作之中,通过学校运动安全评价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保障青少年学生在可操作的安全体系下进行体育运动;保障学校、体育教师、学生的合法权利,使学校体育工作和运动伤害事件的评价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级安全教育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校 安全 宣传教育培训 建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7(a)-0212-02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目前国内高校已经陆续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安全知识教育以及安全技能培训,但经过调查表明,很多学校的培训效果不理想,具体表现在:许多大学生只知道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但是安全意识仍然非常薄弱,更重要的事,在自身安全防护能力方面,对于许多安全技能及防护措施仍不熟悉。因为,在短时间内,一部分高校仍然存在着对大学生安全防范教育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影响不大、简单应付、上传下达、流于形式等问题。高校安全教育宣传效果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宣传工作一阵风,没有对其产生高度的重视,因此在这种种情况下,能真正掌握的知识很是有限。因此,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1 高校安全宣传教育模式单一

1.1 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1)注入式教育模式。目前高校的安全教育主要通过阶段性的专题安全知识讲座来实现。所谓的安全教育就是一学期以年纪的形式开几次大学,聘请学校保卫部门负责人或是校外专家来讲解一些安全知识,时间一般在2~3 h左右。这种形式的安全宣传教学模式,因人数过多过于集中,模式呆板,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且时间太短,很难达到效果。

(2)活动日和典型案例教育模式。目前,高校主要还停留在利用“119世界安全消防日、交通安全日、食品安全日”通过板报、宣传图画等形式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宣传工作。或是通过对典型的安全事件以大会通报的形式将在校园内发生的安全事件作为反面教材在学生中进行安全宣传警示。这种阶段性的宣传教育模式,有很多弊端,宣传力度不够,往往是宣传工作一阵风,效果甚微。

1.2 教育模式问题的解决办法

将安全宣传教育课程正式列入高校教学课程计划,制定课程考核方案,保障每学期有不低于三十六课时的安全专题教育课,其内容应包括交通、消防,用电、校内外集体活动、体育运动、食品卫生、健康、防疫、自救自护等。课程结束后进行考核,成绩及学分计入学生档案,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渠道作用,培养学生的社会安全责任感,使学生逐步形成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的知识和技能,具备自救自护能力,使高校安全宣传教育常态化。

2 高校教师队伍的安全意识不足

2.1 教师及辅导员发挥作用有限

(1)目前高校新任教大多毕业于非师范院校,没有经过系统的心理学、教育学知识学习以及安全技能的训练,对于安全教育知识、及各种宣传防范技能缺乏了解,经验匮乏。在日常的安全教育宣传防范工作中发挥作用有限,力不从心。

(2)目前高校辅导员队伍中,存在大多数兼职辅导员情况,很多教师同时在学校行政、教学上工作,精力很难集中投入在学生的管理和教育当中。且存在一名教师担任多个班级辅导员的情况,一名辅导员负责几百名学生,对于学生的基本信息都很难了解清楚和熟悉,学生安全教育宣传工作的开展及防范无从谈起。

2.2 关于教师队伍的改进建议

学校设立专职辅导员岗位,专门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且严格控制辅导员所带学生数量,以保证辅导员有充足的精力和时间开展工作。定期选拔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专职辅导员,外出进行安全教育知识的相关培训学习,让辅导员首先具备一定的安全应急常识和心理教育基础知识,这样在处理学生安全问题应急情况时,能在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并在实践中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同时明确岗位责任制度,明确学生的安全隐患预防、心理健康疏导、安全管理、安全知识教育培训等岗位职责。同时,定期配合保卫部门排查学院安全隐患,使辅导员成为高校安全宣传教育的骨干、能手、带头人。努力为学生创造安全和谐的学习与生活环境,使高校安全宣传教育制度化。

3 科研工作对校园安全的重视度不足

3.1 关于校园安全的科研工作匮乏

高等学校的科研工作,是知识创新与传播的重要载体。目前,由于校园安全问题越来越收到关注,但在具体的学术研究和技术革新方面,在整体科研范畴内,所占的权重比例仍然不高。高校科研工作的对于社会焦点问题所应有的服务职能明显较弱,高校科研工作开展的出发点和方向大多集中于社会物质生产、教学改革等方面,而针对当下频发的校园安全问题所开展的科学研究工作较为匮乏。

3.2 改善科研现状的建议

调整高校科研工作开展的思路,在开展生产技术研发等方面科研工作的同时,强化面向社会服务为目标的科研,将社会需求作为高校开展科研工作的前提和方向。加强安全教育方面科研工作的开展,针对当下新出现大学生深陷传销,非法集资贷款等热点安全问题,及时开展调研工作,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方针,开展专题安全知识研讨会,防止学生做出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行为。同时注重安全教育宣传教材的研究编写工作,深入研究安全教育理念,为安全知识教育教学课程的开展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确保教学质量和教学实效,使高校安全宣传教育系统化。

4 构建我院安全宣传教育体系的建议

4.1 转变认识,明确安全宣传教育意义

针对当下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的种种弊端,以该院各处室及二级学院为单位,在全院范围内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旨在转变长久以来师生对于安全问题的认识。

(1)自上而下。

由教师带动学生,先由学校保卫部门成立专门的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小组,对学校各处室及学院下发安全隐患排查通知单,采用各部门自查和专门人员督查的形式,先是以部门为单位,对用水、用电、防火、防盗等问题进行上报及整改,再由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小组检查监督是否有漏报和整改不到位、不及时的问题。各学院所属辅导员教师和学生处相互配合,针对学生宿舍、教室、食堂等学生集中的日常学习、生活区域进行重点排查,从学生食宿问题入手,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及时处理。在节假日期间,以部门为单位进行安全警示会议和教育,强调部门内部人身、财产安全的重要性,具体责任落实到人。

(2)由内而外。

在校内安全排查工作开展的同时,配合相关部门,对校园周边存在的食品安全卫生问题的摊贩进行清理,学校保卫部门加强对社会人员进出校园的监管,尤其加大对传销组织人员的进出校园的排查,防止学生上当受骗,保证学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学生处人员及二级学院的辅导员不定期进行宿舍安全检查,对于学生内部的传销和网络借贷平台人员,一经发现,立即上报。针对节假日期间校园周边存在的私家车非法营运问题,保卫处沟通相关部门,进行查处和治理,各二级学院利用离校前各班班会及学院宣传板进行引导,确保学生出行安全有保障。

4.2 推动安全教育常态化改革

以该校化学工程学院为试点,组织一批师范类专业及安全教育经验丰富的教师,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根据大一新生入学、大二在校学习、大三毕业定岗实习与求职等不同阶段的情况,制定各年级安全教育教学计划,详细讨论制定教学课时、教学内容及课程考核方案。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新生入学安全教育》《大学生就业指导》《消防安全及灭火器材的使用》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已经开展正常。其中《消防安全及灭火器材的使用》为实训课程,主要指导学生常用灭火器材的使用及灭火常识,由学生直接动手操作,指导性强。学校定期也会邀请消防部门来校进行消防演习和宣讲。另有,《大学生日常安全防护常识》《护理小知识》等课程正在筹备中,该校对于高校安全教育常态化改革的探索和举措正逐步完善。

4.3 强化教师技能培训,提高宣传预防水平

高校的辅导员队伍对于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教育有着至关重要重要的作用,辅导员队伍专业素质的高低,Q定着学院学生的管理质量和教育水平。为提高辅导员教师队伍的管理水平与安全防护技能,该院制定相关学习培训政策,于每周二下午以各二级学院为单位,开展业务学习,除布置和讨论正常教学工作以外,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防护知识宣传工作,使安全教育成为教师日常教研的一部分。暑假期间,学院按批次选拔专职辅导员外出省内外参加培训学习,内容涵盖专业素质、专业技能、专业知识等多个方面,平均培训200学时以上,极大的提高我院辅导员队伍的整体质量。培训的开展让教师对于当代大学生心理、教育、安全等问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明确的指导,辅导员言传身教,为人师表的作用在学生管理当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的安全意识也在辅导员的引导和影响下逐渐加强。

4.4 完善安全教育科研工作

目前,针对当下大学生安全教育科研工作及成果匮乏的情况,该校逐步开展了一系列相关课题的科研工作计划,近两年制定的院级课题指南中除了自然科学类、人文社科类项目外,增设了大学生安全、就业、日常管理等方面的专项课题,将研究的各项课题、成果、论文论著计入该年度教师科研量化,按量化分数对教职工科研情况进行考核,鼓励教职工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此外,成立以高级职称的教授级专家为组长、中级职称教师为成员的专项教研室,开展相关安全教育宣传校内教材的研究编写工作,探讨安全教育体系的构建,深入研究安全教育理念,为安全知识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丰富的理论知识支撑和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确保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使高校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的长效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 刘义飞.当前高校安全保卫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2] 吴桂娟.新形势下高校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3.

[3] 杨得志.高校安全教育的问题及改进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4] 鲁维娟.高校安全评价体系及应用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1.

二级安全教育范文第9篇

[关键词]冶金企业;安全生产信息披露;体系构建

1引言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2015年由于安全生产事故共造成6.6182万人死亡。国内每产出一亿元生产总值就造成0.098人因安全生产事故死亡。其中,冶金等工矿商贸企业中,每10万人中就有1.071人因安全生产事故而死亡。根据国家安全总局统计,2015年全国安全较大事故727起,其中冶金行业发生7起,冶金行业安全生产问题严峻。2012年,国家财政部和安全监管总局印发《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将冶金行业等纳入了其范围,这意味着高危行业由以前的6个增加到了如今的8个。2014年国家颁布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将冶金行业安全生产的规定提高到了法律层面。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矛盾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利益相关者开始关注企业社会责任,要求企业积极履行和披露其社会责任。《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构建了责任管理、市场绩效、社会绩效、环境绩效的企业社会责任体系,近年来也出现了几家较权威的第三方评价机构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评价,与环境绩效一级指标不同,安全生产属于社会绩效指标中的一个二级指标,缺乏更为详细的评价,而对于高危行业的冶金行业来说,安全生产具有尤为重要的地位,因此应进一步提升冶金企业社会责任信息中安全生产信息地位,进一步细化安全生产信息披露,促使冶金企业更加可靠、实际地履行安全生产责任。

2冶金行业安全生产信息披露评价体系现状

CASS-CSR2.0分行业对冶金行业等的社会责任进行了说明,其将企业社会责任分为四个方面的内容,即责任管理、市场绩效、社会绩效和环境绩效。该指南只对少数行业规定了安全生产的内容,将其作为市场绩效一级指标下的一个二级指标,并对该二级指标共七个方面的内容仅作了泛泛的描述,这七个方面分别是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安全应急管理机制、安全教育与培训、安全培训绩效、安全生产投入、员工伤亡人数、安全生产负面信息。该体系对冶金行业安全生产情况的评价还缺乏更为详细的要求和描述。然而冶金行业作为安全敏感型企业,安全生产事态严峻,各利益相关者为了规避风险将更多关注冶金行业安全生产问题,因此,目前的安全生产信息披露体系还略显粗糙,尚不能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3冶金企业安全生产信息披露体系构建

本文参考《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CASS-CSR2.0)的社会责任披露体系,并结合国家为促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而制定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以及具体到冶金行业标准化的《全国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办法》,从冶金企业实际出发,力求冶金企业从安全生产机构及人员、安全生产制度、安全应急管理机制、安全教育与培训、安全生产投入、安全生产奖励、安全生产负面信息七个方面披露企业安全生产情况,并对每一项建立了更为详细的披露规定。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该体系将安全生产责任单独作为冶金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一级指标进行列示,旨在突出所属高危行业的冶金行业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信息,突出所属高危行业的冶金行业企业的安全生产地位,满足利益相关者对于冶金企业安全生产信息更为强烈和严格的需求。此外,该体系构建了冶金企业安全生产机构及人员、安全生产制度、安全应急管理机制、安全教育与培训、安全生产投入、安全生产奖励、安全生产负面信息7个二级指标,和其下属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人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等20个三级指标。第一,对于安全生产机构及人员,从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人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特种作业人员管理三个方面披露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配备情况和合法性情况。第二,对于安全生产制度,从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三个方面披露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能部门、各岗位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和安全检查制度、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事故管理制度、危险源管理制度、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等制度制定情况,以及各工种岗位操作规程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制定情况。第三,对于安全应急管理机制,从应急组织、应急预案、应急演练三个方面披露冶金企业事故救援人员和装备、设施配备情况,和应急预案制定和宣贯情况,以及定期组织应急救灾演习情况。第四,对于安全教育与培训,从安全教育与培训计划和档案、安全教育与培训内容、安全文化建设三个方面披露企业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制订情况,其是否按规定贯彻落实并定期评估企业安全生产“三级”教育,建立企业各类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档案,以及披露企业为端正全员安全态度和行为、建立安全价值观而举办的各类安全文化活动情况,保障企业安全生产水平自主性的提高。第五,对于安全生产投入,从安全生产费用提取标准、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方向四个方面披露企业安全生产投入的合法性、投入力度和具体使用情况。第六,对于安全生产奖励,从安全生产补助和安全生产奖励及荣誉两个方面披露企业因为积极投入安全生产建设项目而获得的行政补助,以及良好的安全生产表现而获得的奖励及荣誉称号。第七,对于安全生产负面信息,从安全隐患与风险的提示和安全事故发生情况两个方面披露企业有关安全隐患的排查情况,尽管整治了安全隐患,但安全生产风险依然无法完全避免的风险提示,以及安全事故的发生和伤亡损失等情况。

作者:吴园 单位:西南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汤道路.安全生产的市场推进机制及其法律保障[J].学海,2015(6):38-43.

[2]王清刚,王灵宁.基于风险导向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研究:以××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TH油田安全生产管理为例[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1(6):57-62.

上一篇:专题学习范文 下一篇:工厂员工管理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