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公允性研究

时间:2022-08-19 09:47:37

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公允性研究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是目前证券市场发展中一种普遍而又亟待规范的现象。随着我国公司制度和证券市场发展,不公允关联交易在现实中引发了许多问题。如何规范关联交易,保护关联公司债权人和股东的利益,就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界定及其公允性

(一)关联交易的界定。关联交易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我国财政部1997年5月22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以下简称《准则》)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将关联交易定义为“指在关联方之间发生转移资源或义务的事项,而不论是否收取价款”。《准则》并没有给出关联方的具体定义,但明确规定了判断关联方的基本标准。即:“在企业财务和经营决策中,如果一方有能力直接或间接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本准则将其视为关联方;如果两方或多方同受一方控制,本准则也将其视为关联方”。这一判断标准给出了各方在横向和纵向之间存在关联方关系的主要形式。从纵向看,关联方主要存在于一方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从横向看,当两方或多方同受一方控制,则该两方或多方之间视为关联方。

(二)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公允性。近几年,一些上市公司利用与关联方之间显失公允的交易操纵利润,违背会计核算基本原则,严重违反了资本市场公平、公开、公正的“三公”原则。判断一个关联交易是否属于公允关联交易,主要体现在交易价格和交易条款是否偏离正常商业价格和条款。如果存在偏离了公平市价发生公司利益的输出或输入,则可能构成非公允关联交易。公允关联交易应具备的基本要素包括:第一,交易价格必须是以市场价格或比照市场价格为基础制定的价格;第二,交易的目的是致力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非出于不良目的,如操纵市场、转移价格或财产、粉饰报表、逃避税收、骗取信用等;第三,交易后果既不能损害企业和非关联方(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利益,也不能损害关联方的利益。

二、我国上市公司非公允关联交易的危害

(一)损害非关联方的利益

1、对政府的损害。通常上市公司享有所得税优惠,而母公司集团公司所得税税收率则较高。出于避税动机,上市公司往往成为集团公司的避风港,这样会减少政府税收。

2、对银行的危害。如果上市公司通过关联交易虚增利润,造成公司虚假繁荣,容易骗取银行贷款,这种虚假繁荣一旦破灭,银行将蒙受损失。过多类似的关联交易,对整个金融市场将产生较大风险。

3、对其他股东及债权人的损害。同样,通过关联交易虚增利润,造成的公司虚假繁荣,容易误导投资者购买其股票或借款给上市公司,而这种虚假繁荣一旦破灭,这些投资者也将蒙受巨大损失。另外,由于转移利润,会使公司的可分配利润减少,从而减少了股东实际分配的红利,甚至“无利可得”。同时,它也会导致公司股价下跌,使股东蒙受损失。

(二)对公司自身的危害

1、如果公司的生产销售中有过多的关联交易,会使公司对关联方的依赖性加强,从而削弱其竞争能力,难以在市场经济中面对激烈的竞争。

2、如果公司为关联方提供担保或贷款,将使自身资金短缺和财务风险增加。

(三)对证券市场的危害

1、会使证券市场的功能颠倒。在正常的资本市场中,证券市场不仅是集资工具,更是优化资源配置、引导资源合理流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工具。但上市公司通过一系列关联交易,粉饰财务报表,取得非实质性的优良业绩,以骗取配股资格来圈钱,再通过关联交易将所得资金进行转移,使得“筹资”变成了“骗资”,使社会资源得不到优化,被白白地浪费掉。

2、违背证券市场公平、公正、公开的“三公”原则,使证券市场失去诚信。更严重的是由于我国的证券市场过分强调了其筹资功能,而对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利益很少顾及,甚至忽略,可能导致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丧失信心,从而远离市场,使证券市场失去了其存在的基础。

三、制约上市公司非公允关联交易政策建议

(一)完善“关联方”的界定。《企业会计准则》是从控制和重大影响的角度来界定关联方的,在实际操作中,上市公司往往漏报和隐瞒关联交易,但只要找出上市公司所有的关联方关系,那么找出关联交易就比较容易了。但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中,有关关联方关系的界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有待完善:第一,界定主要投资者个人的持股比例下限;第二,在判断某一方是否是上市公司的关联方时,关键应关注双方关系的实质,而不应仅仅看到关系的外在形式;第三,间接重大影响应视为关联方。

(二)进一步完善证券交易所上市规则。规范上市公司关联交易行为应该从源头抓起,也就是要做好公司上市时的规范改制工作,把真正“体质”优良的公司推向资本市场。我国也应该借鉴国际经验,尽快实行“保荐人”制度,以降低市场风险,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杜绝或者减少因上市公司经营业绩问题而进行的关联交易。

(三)完善关联交易信息披露。在关联交易的信息披露方面,我国在制定会计准则和有关监管部门制定信息披露规则时,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第一,要求披露关联交易对企业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的影响;第二,建议制定有关重要性披露实施细则;第三,强化定价政策的披露;第四,披露关联交易的支付方式;第五,披露控股比例变更时限。

(四)优化公司股权结构,重构上市公司董事会。第一,控制“内部人控制”。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和其股权结构之间的关系是讨论的热点问题。必须尽快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和落实出资人真正到位;第二,完善独立董事制度。为了削弱内部人控制,消除来自关联方的董事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对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或其他经营决策的不正常影响,应该重构上市公司董事会,削减关联方董事人数,增加真正“独立”的独立董事,并逐步达到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占多数。

(五)完善投票表决制度,形成股东之间的制约。可以考虑设立关联股东表决权排除制度,在公司法律制度上规范控股股东必须对公司及其他股东尽诚实义务,在关联交易中不得为自身利益和集团利益而损害股份公司或少数股东利益,使得与某一重大决议事项有利害关系的股东或其人在股东大会上无权就该交易内容行使表决权,从而在事先堵塞持多数股份的控股股东在与上市公司有利害关系的交易中滥用表决权的可能性,达到保护上市公司、中小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人权益的目的,进而保证交易的客观公正性。

(六)规范市场中介,加强注册会计师的作用。完善注册会计师制度是加强上市公司外部治理的有效措施。针对我国独立审计所存在的问题,加强注册会计师的作用应采取以下措施:第一,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第二,改善注册会计师的执业环境。

(七)加强上市公司自律机制。要通过提高上市公司管理人员特别是高级管理人员的素质,使其不仅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还应有丰富的会计知识;同时要使其认识到关联交易对上市公司、国家、投资者带来得负面影响,提高信息披露意识,以保证其自觉遵守国家有关信息披露的规定,使关联交易信息的披露更加全面、规范。

(八)强化上市公司外部监管力量,约束非公允关联交易行为。加强上市公司的外部监管,特别是证券监管部门结合司法、检察、公安等部门联合办案是一个行之有效的监管办法,具有巨大的行为约束力。对于上市公司故意将某些关联交易信息隐瞒不报或拒不披露的情况,应制定相应的处罚细则,加大处罚力度;另外,对于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不仅要处罚上市公司,更要对公司董事会和相关责任人进行严厉处罚,将经济处罚、行政处分和法律制裁结合起来运用,使上市公司董事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乃至整个证券市场的其他市场参与主体承受较大的违规惩罚,有利于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使各种证券市场主体回归到正确的轨道上,使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依照公平、公开、公正的“三公”原则实施关联交易,减少并最终消除非公允关联交易行为的发生,维护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保护广大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上一篇:基于作业研发预算项目评价 下一篇:并购后核心人员整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