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学分制改革研究

时间:2022-08-19 05:05:17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学分制改革研究

摘 要: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学分制改革是多样化教育和以人为本的管理的必然选择。高校学分制改革应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引下,在良好的内外部条件保障下进行。改革进程中应通过建立内涵丰富的弹性学制,实行基于教学资源的可控式选课制,整体设计的转专业体系,和多样化的质量评价标准来予以重点推进。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多样化;以人为本;学分制

中图分类号:G642.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3-0065-02

收稿日期:[HTSS]2006-09-18

作者简介:陈煜(1972-),男,浙江湖州人,副研究员,硕士,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迈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大众化必然导致多样化。因此,采用什么样的教学管理制度,以实现人才的多样化、个性化培养成为高等学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学分制改革的前提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学生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的显著时代特点。全国学联在2004年12月28日的《2004中国大学生消费与生活形态研究报告》指出,当代大学生对个性的追求表现得更加显著,对未来的角色设定呈现出独立、多元的色彩:有18.4%的大学生选择“政府官员/公务员”,18.4%选择“自由职业者”,18%选择“企业管理者”,16%选择“行业技术专家”,9.9%选择“科研工作者”,6.6%选择“个体/私营老板”,3%选择“文艺/文化明星”,2.4%选择“军人”,0.1%选择“教师”。我校对1000余名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机电学院学生的问卷调查也显示,同是机电大类学生对所需提高的业务素质也各不相同。希望能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能力、工程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科学实验能力的学生分别占20.3%、15.2%、13.4%和11%,希望大学期间能学习专业知识、科学研究方法、新科技知识、强化现代工程意识、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各占12.5%、8.7%、8.8%、5.3%、4.8%。显然,传统学年制下固定学习时间、统一培养计划、固定学习进程的培养模式已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多样化、个性化追求。

与此同时,市场经济的深度推进、毕业生自主就业制度的建立、人才流动的显著增加等社会影响,导致了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多样化需求。我校对300多个机电行业用人单位的调查结果表明,用人单位最需要的人才类型分布为:技术管理复合型52%;技术复合型20%;机电通才型15%;专业对口型13%。用人单位对高校多样化人才培养的需求显而易见。

在此背景下,原先一刀切的深度专业化教育显然已不再符合学生个性发展志向,也不符合社会人才需求的趋势。多样化的人才培养,由于与传统的统一目标下任务驱动的教育模式迥然不同,体现出大众化教育背景下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和市场经济背景下教育服务的时代特点,成为高等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高等学校实行多样化的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就是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个体的发展志向和个体的服务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讲,“以学生为主体、尊重个体差异、注重个性发展”的学分制管理制度成为大众化教育背景下普通本科院校人才多样化培养的必然选择。

二、学分制改革的必要条件

以选课制为核心的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具有学习时限的灵活性、学习内容的选择性、课程考察的变通性和培养过程的指导性等特点[1]。因此,要进行完全意义上的学分制改革,需要良好的学校内部条件与和谐的外部社会条件予以支撑。

高等学校实行学分制改革,首先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高等学校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就是任何时候都要把维护学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一切工作都要以满足学生的全面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在制度安排、政策制定上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个性。要把以人为本体现在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和工作方法上,体现在制度安排、政策制订上,体现在思想行为过程中。

其次,学分制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牵涉到从招生到就业的方方面面,高校必须拥有充足的办学自。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给高校依法自主办学予以法律的确认,然而,基于我国国情,国家在高校专业设置、招生、收费、学生就业等方面实行的宏观控制,行业管理部门在学校办学过程中的指令性要求(如课程设置的要求),政府管理部门和社会行业部门残留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等,都使高校办学自受到削弱,学分制改革时不时会遇到政策性的障碍。

第三,由于学分制实行的是目标管理,学生修满学分即可毕业,需要有充足的教育资源为学分制改革提供必需的物质保障,其中尤以教师的数量和质量为关键。

决定高等学校水平高低的主要是学校的教师。教师是学生培养的引路人和课程开设的责任人。师资不足,势必课源不足,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不多;师资不足,学生选择教师的自由度就不大;师资不足,导师制就无从落实。牛津大学所创立的导师制,成为世界许多国家高等学校备为推崇的教学模式样板,关键在于牛津大学的导师与学生之间实行一对一、面对面的个别辅导,导师与学生每周见面一次,与每一个学生共同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每一门课程都是如此[2]。而在现阶段我国高等学校学生自我管理、自主能力相对欠佳的情况下,导师制不到位容易导致学生自的滥用。此外,学分制下课程开设数量、开课次数的增加,和每次授课人数的不均衡性,都对学校教学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大众化教育背景下,高校硬件资源紧张的问题也愈加凸显。因此,高校学分制改革必须在规模扩张和内涵发展上达到适度的平衡。

三、高校学分制改革的重点

高等学校学分制改革,应立足于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这一实际,立足于学校教学改革的实际,在积极稳妥向前推进的过程中,重点把握以下几点:

1.实行以有利于学生多样化发展为目标,以目标管理为主、过程控制为辅的弹性学制。弹性学制因具有修业年限的可伸缩性和人才培养的自设计性两方面基本特征,必须以柔性培养计划为前提,以创新学籍管理制度为支撑,以导师制为依托。将本科四年学制拓展为3到8年甚至更长,通过培养计划的柔性设置为优秀学生提前毕业创造条件;通过导师制的真正实施,为学生的人生规划提供指导并防止学生自的滥用。在学制年限许可范围内,允许学生分阶段完成学业。学生可申请休学创业、出国进修,或参加社会实践、攻读第二专业等。基于目标评价的理念和对对象客观差异的尊重,应取消因成绩原因而退学的制度,实行以累积制为主的毕业及学位授予制度,即何时修满学分何时毕业的毕业制度,和何时达到学位授予条件均可申请授予学位的制度。

2.从学校教学资源的实际出发,通过教学计划结构的柔性化设置,实行基于教学资源配置可控的选课制。高校学分制改革必须立足实际,实行必修课先排后选,限选课先选后排,全校性公共基础课挂牌授课的可控式“排课―选课制”,从而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效益的最大化。同时,为了克服选修制过于放任自流的弊端,对通选课实行类似于Harvard的“核心课程”制度,以促进学生理、工、文、管、法、艺术等方面的交叉渗透。

3.在尊重高考录取结果的基础上,通过学生专业调整体系的整体设计,给学生以更大的专业选择权并确保教育公平。在我国目前的高招制度下,实行根据兴趣和爱好随意调整专业的完全学分制的时机还不成熟,因此允许优秀学生全校范围内自主选择专业成为近年来高校改革的亮点。高校应通过专业调整体系的一体化设计,在尊重高考录取结果和学生兴趣爱好上寻找适度的平衡。笔者以为,一体化的专业调整体系应包含四个层面:一是允许一定比例的优秀学生在全校范围内任选专业,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二是开辟特长学生转专业渠道,促进学生特长的进一步延伸;三是为学习困难学生打开学习通道,允许其申请转入高考成绩相对较低的专业或层次相对较低的专业,即本校民办本科、专科或成教学院的相关专业继续学习,从而为其提供新的发展空间;四是通过开设第二专业、复合型专业(即前2年或3年在高考录取专业学习,后2年选拔进入新的专业学习,并在新的专业毕业)等方式,为学生交叉复合培养打造平台。

4.以开放的视野衡量学生的学业水平,建立起与学分制改革相适应的多样化质量评价标准。学分制实行的是目标管理,因此应打破校内与校外、课堂内与课堂外、学期与假期的界限,承认学生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与学科专业相关的成果,从而建立起多样化的质量评价标准。如可以创新学分的形式承认学生在学科专业上所取得的成绩,学生参与科技竞赛、申请专利、发表学术论文等都可申请相关课程的免修;改革考试制度,不以一考定终身,考试应不限次数,成绩不满意可重考;以考试改革为突破口,通过“一页开卷”、“多题选答”、“小论文与笔试相结合”、“上机考试”等新的考试方式和考试手段的改革,促进教育质量观的变革,最终建立起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考核学生的质量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杨燕,等.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的学分制改革[J].江苏高教,2003(5).

[2]吴勇.牛津感悟[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

上一篇:全面提升高校图书馆自主创新能力刍议 下一篇:我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