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与兴趣

时间:2022-08-18 01:01:31

英语学习与兴趣

“乐学”的核心是“学”,打开“乐学”大门的钥匙是“兴趣”。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的45分钟得到充分的利用,以最好的成绩完成课程的任务,既要省时高效、高密度,又要大容量完成教学目标,这是当今英语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注重师生之间“情”的交流

初中的学生年龄小,心志不成熟,对教师的印象直接影响着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教师要是能在课堂上宽以待人,总是面带微笑把单调的知识呈现转化为一种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学生就可以解放莫须有的束缚和压力,以较轻松的心情接受学习,那么师生教与学的关系达到的效果就会更好。当今的英语教学着重于训练语言能力的实践和探索,以全英教学,以“情景——结构——交际——运用——反馈”为教学方向,课堂上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直接交流,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是实现交际必不可少的,我们在英语课堂的模拟交际中必须注重这些细节。因为,教师的一举一动,丰富的表情,多样的身体语言都能给予学生及时的引导和启发,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学生听课质量提高了,学习兴趣也会随之提高。

二、注重营造学生课堂学习环境的“安全感”

学生学习的情况各有差异,因此教师应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个性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在英语教学中,为了更好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教师常常会设计口头活动,要求学生进行训练,这时可以充分利用集体、小组、同桌组织各种语言实践活动,创造一种互助协作的气氛,这对于能力相对差的学生来说既得到参与练习的机会,又能感受到集体学习的安全感;当需要个别提问或检验个别学生情况时,教师应更多地作出鼓励和引导,适当、中肯的表扬、启发和暗示有利于学生开发创造性思维。

特别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常出于交际性目的让学生在模拟情景中训练能力,这时教师应该根据训练的深浅程度提问不同的学生,例如对于Yes/No Questions就可以提问程度较低的学生,随着问题的加深,如Special questions甚至Dialogue等,相应的就应该趋向提问成绩较好的学生。如此一来,学生遇到适合自己程度的题目并作答成功,就能从中获得了成功感,激发信心和热情,学习积极性自然提高,兴趣也得以培养。

三、坚持严格要求学生,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愉快轻松的课堂气氛和活泼多样的教学形式并不代表教师因此能够放松对学生的要求,情况正好相反,课堂上听说活动的增加就会造成其他练习的相对减少,要引导学生培养各方面的素质就必须顾及英语听、说、读、写四种技能的训练。同时重视做好中小学衔接工作,在起始年级就抓好书写规范化,课堂做笔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养成自觉订正的好习惯。为此我所任班级还开展了作业评比、展览活动,以资鼓励。课后,开展各种课外活动。

为了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动手和自学能力,组织学生欣赏演唱英文歌曲、上演英语剧,例如The fox and the cock,The race betweenthe hare and the tortoise;组织学生进行英语课外阅读,例如,学生之间互相交换英语课外读物进行阅读,从中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开拓视野和扩大知识面;在课室里出版英语墙报,开设英语角,开展英文手抄报比赛、英语剧比赛和英语单词竞赛,还组织学生在教师节给老师写英文敬师卡、节日给老师写英文慰问信等活动,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在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和培养集体荣誉感方面起了重大作用,同时也在实践中提高了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

四、关注课堂教学形式,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无论教师如何和善待人、如何顾及学生感受,如果课堂教学形式单一,学生不能感受到自己对课堂活动的参与和支配,必然会失去兴趣。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特点和思维特点,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及现代化的信息和资源指导教学工作,把枯燥的知识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呈现出来。创造机会给予学生参与活动,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支配者和主人翁。

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可以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观模拟操练和模拟交际,如free talk,act out,group work,pair work,game等让全员参与;如在正式讲课前以free talk形式与学生交流,主题应该与课文相关,充分调动了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上各种活动和竞赛的组织和开展,运用小组竞赛、游戏、唱、跳、表演、播放影片、多媒体手段等多种形式来呈现知识,都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努力进取的精神。这个过程是学习效果的反馈过程,在这个反馈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语言错误,但作为教师应以肯定、鼓励、引导、启发为主。

让学生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通过这些活动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感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体,让他们随心所欲地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学以致用,感到实实在在的进步,从而获得满足感,激发起更大的求知欲。

(作者单位:重庆綦江县南州中学)

(责任编校:长江)

上一篇:班主任如何正确对待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 下一篇:关注“马虎”现象提高低年级数学作业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