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美学之我见

时间:2022-08-18 06:11:53

戏曲美学之我见

摘 要:审美实践是人类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审美活动不仅仅是我们的文化精神活动,同时也是我们的日常生活活动。中华戏曲就是中国人的一种文化形态,一种长期沉淀凝聚成的一种文化及模式。戏曲,曲折反映着中华民族及其社会生活形态,把历史人物和剧中人物作为实际存在的社会群体,利用故事的情节发展,将道德教化和现实理想寓于其中。

关键词:戏曲美学:哲学:精神世界:戏曲表演

什么是美学,什么是艺术美学?人类最高的价值世界――美和审美,审美活动和审美实践,美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种,包括自然美、社会生活美、精神美、艺术美、形式美、优美和崇高、悲剧,喜剧。

审美实践是人类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审美活动不仅仅是我们的文化精神活动,同时也是我们的日常生活活动。俗语说的好“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审美已内化为人的一种文化心理结构,一种生存方式。

中华戏曲就是中国人的一种文化形态,一种长期沉淀凝聚成的一种文化及模式。戏曲,曲折反映着中华民族及其社会生活形态,把历史人物和剧中人物作为实际存在的社会群体,利用故事的情节发展,将道德教化和现实理想寓于其中。中国戏曲艺术注重虚实相生、形神兼备、动静互见、刚柔相济等,这些特点直接反映出民族的一些文化精髓。

一、戏曲中绵延着人生哲学

“戏台小天地,天地大戏台”。戏曲从时间、题材和人物上看,无所不包,无不而足。戏曲渗透在中国社会的各个角落,从对社会的深入程度和受到社会欢迎与支持的广泛程度来看,在中国传统艺术中没有任何一种可以和戏曲相比较。戏曲与社会形成如此密切的关联,在中国文化史上堪称一奇,在世界文化史上也着实令人刮目相看。中国戏曲的演出,在古代所受到的客观限制最少,上至皇宫华贵,下至江湖穷乡。皇帝后妃、达官贵族,贩夫走卒、山民野老,都可以从看戏中得到乐趣。可以这样说,中国老百姓的历史知识,他们的忠孝节义,敬老扶幼的道德思想,全是从《三国》、《水浒》这些戏里得来的。乡间有“少读书,多看戏”的说法,很多须臾老人都是从戏中学习历史知识、了解社会人生的。戏曲通过表演的方式表现出中国人的人生理想,戏曲融古今上下各态于一体,很多剧目可以说是中国社会历史的一个缩影,欣赏中国的戏曲,可以说是间接的学习了解人生哲学。

二、戏曲直接反映人的精神世界

中国作为东方的文明古国,有悠久而深厚的喜剧传统。这些喜剧特色,直接反映出了中华民族的浓厚的达观态度和理想色彩。当代著名美学家李泽厚认为:“中国人很少真正彻底的悲观主义,他们总愿意乐观地眺望未来”,中国文化主要是一种乐感文化。著名学者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中归结道:“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故其代表其精神之戏曲小说,无往而不著此乐天之色彩;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享。非是而欲餍阅者之心,难矣。”现代生活,喜剧随处可见。日常生活中有,电视荧幕上也有。如果说悲剧是通过丑对美的暂时压倒而揭示美的理想的话,那么喜剧则是美对丑的否定、揭露。对悲剧来说,美是理想的境界,对喜剧来说,美已经是或即将是现实的存在。

悲剧,能激发人们的崇高感。因为它触及到了一定历史阶段的冲突与不可调和性,结局往往是经过一番努力后仍然什么也没有得到,得到的是死亡或沉寂。中国悲剧戏曲体现了“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窦娥冤》、《琵琶记》、《桃花扇》,确实能令人深刻地认识社会人生和历史文化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也能激励人们不断奋斗,起到一定的社会作用。对比中外,悲剧大部分是历史题材。观看历史的风云变换,似乎比现实的故事更加具有艺术张力和情感的渲染力。透穿历史,我们更容易融入“真实”,进而深思。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是描写比现实中更美好的同时又是“与我们相似的”人物,通过他们的毁灭引起观众悲悯和畏惧,并从积极方面给人以“净化作用”。悲剧意识是社会关系的分裂与人性的内在分裂造成的,它体现了人类不朽的渴望和人性进步的历史法则。

三、戏曲的表演欣赏是审美修养的基础

中国古典美学强调艺术作品的境界贵在气韵,并且指出“学画者先贵立品,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否则画虽可观,却有一种不正之气,隐跃毫端。文如其人,画亦有然。”

戏曲要靠演员来演绎,演员的修养和领悟能力至关重要,否则编剧、导演、作曲将功亏一篑。“做戏先做人”、“艺为有德者居之”戏曲界流传着的这些谚语,通俗而深刻地说明了演员的思想修养对于艺术创造的重要意义,这些都是历代戏曲艺术家从实践中总结出的修心养性的经验之谈。

中国戏曲不把舞台作为截取生活实景的镜框,不强调演戏的再现功能而强调它的表现功能,就如同梅兰芳在《中国京剧的表演艺术》一文中说的:“中国观众出去要看剧中的故事内容之外,更着重看表演”,“群众的爱好程度,往往决定于演员的技术”。他认为,京剧作为一种古典歌舞剧,综合的因素很多,这么多综合进去的成分主要是通过演员体现出来的,“京剧舞台艺术中以演员为中心的特点,更加突出”。

四、戏剧艺术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引申其他剧种

戏剧艺术本身具备着语言、美术、音乐、舞蹈等各种艺术形式的因素。由于这种综合性,戏剧艺术要遵循极为复杂的、互相制约的许多艺术门类的特征,它本身具备着多方面的审美价值。从反映对象来说,构成戏剧内容的基本特征是行动中的人物的冲突。戏剧家、哲学家和美学家都认为,戏剧的本质特征在于直接、集中地反映社会的矛盾冲突,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

戏剧艺术还可以与音乐、舞蹈组合起来,成为歌剧或舞剧或歌舞剧。在歌剧或舞剧中,情节的因素比较简单,以便充分的发挥歌唱或舞蹈艺术的特长。在戏剧艺术中中国戏曲占有特殊地位,它把戏剧的内容和歌舞的形式高度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特殊的戏剧艺术种类。中国戏曲服从着戏剧艺术的一般规律,它比话剧更带综合性。戏剧情节、歌唱和舞蹈这三者的复杂中结合,使中国的戏曲具有独特的风格和一系列艺术上的特点。用戏曲的惯用话来说,这叫做“唱,念,坐,打”。在中国戏曲中,伴奏服从演唱,而不是演唱迁就曲谱。戏曲中的舞蹈十分强调形式美,舞蹈美术注重人物活动场所的假定性、虚拟性,而不是西方话剧的真实布景。

话剧是一种近代才普遍兴起的戏剧形式。它从诗句发展而来,既没有舞蹈动作程式的限制,也摆脱了诗体韵律的束缚,而以散文对话和以生活动作为直接基础的戏剧动作,集中反映现实生活中比较尖锐的矛盾冲突,富有浓厚的近似对象原型的生活气息。虽然话剧的语言的表现手法比戏曲、歌舞剧更接近生活的本来面貌,但并不说出现在话剧里的生活和语言,可以不经过服从戏剧特征的艺术加工。相反,在某种意义上说,话剧更要求重视艺术语言的锤炼。它在讲究戏剧的情节结构、表现技巧的同时,要求语言自身的表现力。

即使是不懂戏的人,听了声情并茂、曲尽其意的演唱,也会情不自禁为之叫好。“美在形式”,“不变形,就无法感知”。戏曲的形式意味不仅产生美感,也蕴含哲理。

中国戏曲作为一种含歌、舞、戏的抒情,写意艺术,其本身就体现了人生的态度、方法和情趣。中国人的处世观善于将艺术生活化,将生活艺术化。

中国戏曲,开始艺术上非常粗糙,在历史发展中变得逐渐精致完整。但到今天为止,还不能说它已经完美无暇了,在每一个新的历史时代,都在艺术上解决了许多前代所无法解决的问题。戏曲在历史上向来不断吸收新事物,仍是对传统的发扬。可以说,现代的新戏曲,乃是传统戏曲的继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肖建华.《审美训练》[M].武昌: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25

[2] 张庚.《戏曲美学论》[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刘祖彤,女,汉,山西晋城人,现就读于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研究方向:戏剧戏曲学。

上一篇:A股做空还只是理论 下一篇:经济学综合发展的若干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