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三字经”

时间:2022-08-18 01:53:21

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三字经”

课堂教学的研究应从整体把握,而不能仅仅只沉湎于细节的雕琢;课堂教学的研究应促进教师的成长,而不是培养“教学”演员。笔者认为目前的初中思想品德的课堂教学要做到“融、改、疑”,即“融”的见识、“改”的意识和“疑”的胆识。

一 教学要有“融”的见识

青年教师精力充沛,博览广闻,可塑性强。面对纷繁多样的教学信息,青年教师应筛选、融合,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见识。

第一,要融多人的教学风格。博采众长,但不要追随一人,刻意模仿;也不要朝三暮四,师出多门。青年教师应立足自身的基础与实际,取他人的精髓,进行创造性地吸收,并化为自身的特点。从自身的长处出发,选择自己易掌握的教学方法和风格。

在开始从教时,我就大量听本校老师的课,虚心学习。不但听本学科老师的课,也听其他学科老师的课。每听一节课,我总会思考:别人讲课的亮点有哪些?我可以在我的课堂上加以借鉴吗?在听某一位英语老师的课时,他课堂上的每天值日报告员就让我很受启发,在后来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我也大胆地采纳了每周新闻报告员的做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要融学生的个性品质。学生的个性品质多姿多彩,青年教师童心尚存而又富有个性,应用欣赏的目光看待每一个学生,教学中既能与活泼开朗的学生心心相通,又能与深沉严谨的学生达成默契,融每一个学生与教师于一体,张扬学生的个性,而不能以个人的性格倾向去评议审视学生。

就任何一个班级而言,每一个学生都是与众不同的鲜活个体,教师要善于观察和把握学生的个性。有时候,由于各种原因,有些班级也会具有班级自身的共同个性。如有一次在教八年级一个班时,所有的老师都反映这个班的学生在朗诵课文时“阴阳怪气”。起初,我也不明白和不能接受这种现象,可是后来转而一想,这不正是这个班学生富有活力和创造力的表现吗?后来,在一次课上,我让班级的学生分组分角色读课本中的案例,并加以评比。学生的活力立刻被引到正确的方向上了,此后的课堂上,这个班的学生成了学习思想品德课最积极的。

第三,要加强和其他学科的融合和迁移。一方面各学科教学是相通的,另一方面各学科的理论是相融的。我在教学八年级科教兴国这一课时,我让学生课前大量收集我国最近的一些重大科技发明,并在课堂上给大家做详细的介绍。上课时,学生不但自己介绍了新科技发明,而且从物理学、化学等角度做了详细的介绍,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意志一课时,我引入了心理学上的概念,并加以拓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我鼓励学生今后可以自己读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并运用到学习中,从而做到学以致用。

二 教学要有“改”的意识

青年教师思维活跃,教学要勇于创新,锐意改革。工作开始,通过自己的借鉴与摸索形成自己的一些教学思路和方法,但不能停滞僵化,而应时时处处进行改革。

第一,要改教材。“教材只不过是个例子”,要在遵照教材、理解教材的前提下,对教材进行适当地增删、变通,创造性地驾驭教材。需要对教材进行整合,如我在教行为与后果里的“三思而后行”这一节时,我考虑到教材里的例子比较空洞,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于是,我大胆弃用课本里的例子,重新选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事例,并让学生大胆参与,联系自己的实际去思考。在教授民主监督这一课时,我发现学生对我国的政治体系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缺乏必要的了解,很多学生甚至不知道人民代表大会按照怎样的程序召开,认识到这一点后,我果断对教材的顺序做了重新的安排,先教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课,再教我国的民主监督。从知识传授的难易度上学生更容易接受。

第二,要改进教法。教法不是教材编排顺序的简单重现,教法是对教材的再创造。教师在备课时应尽快了解教材的完整体系,在设计教法时要从知识的整体出发。我在教学消费者权益一课时,考虑到这一课内容浅显易懂,学生容易掌握,并且这一课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所以,在上这一课时,整堂课我就大胆以学生的讲和讨论为主,弱化教师地位。这样做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可以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课堂上来。

三 教学要有“疑”的胆识

教师要勤于思考、发现问题,对教育观念、教材编写、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反思质疑,提出自己的观点。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有一批优秀的老师很注重教给学生知识,而我的教育观念更注重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关注政治与自己身边社会的意识。特别是对于学生所使用的教材,我发现教材中的观点和例子有点陈旧。所以大多数情况下,我会放弃教材中的一些例子。而选择和学生、和社会贴近的事例。在教学方法上,有些教师会把一种课型如复习课的模式固定化,而且还不断进行完善。但我却认为,教无定法,教材不同,学生不同,学生的状态也不同,就需要采取灵活的教法,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重。

综上所述,教师要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在教学中要发挥自身的优势,适度去“融”,锐意去“改”,谨慎去“疑”,不断地丰富自己、发展自己、超越自己。

上一篇:美术课堂教学策略 下一篇: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