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评价体系的范式重构

时间:2022-08-17 08:14:48

高职学生评价体系的范式重构

摘要:从分析高职学生评价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评价体系的范式重构和优化路径选择,阐述了评价理念更新、目标体系构建和方法创新。

关键词:高职;学生评价体系;范式;重构;优化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10-0064-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进行人才培养体制的改革,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高职学生评价体系迎来了优化重构的契机。笔者拟从高职学生评价体系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评价体系的范式重构和优化路径的选择等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高职学生评价体系

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高职学生评价体系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开始关注高职学生的成长特点和成长需要。可是,由于狭隘教育价值观和陈旧人才观的影响仍然存在,使得对高职学生的评价缺乏全面性、动态性和科学性,评价效果难以令人满意,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论与实践存在较大的脱节

作为实践方的高校管理者并不完全认同理论界的观点,认为他们没有深入客观实际,阐发的理论操作性不强,不能解决评价体系的实际问题;而作为理论研究方的学者认为实践者经常按经验办事,无视理论界的研究成果,一味追求简单快捷,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长期以来,实践方与理论界之间的沟通交流不足,评价体系所依据的理论基础与实际操作存在较大的距离。

(二)理念更新没有跟上社会的快速发展

目前,各高校的评价体系大同小异,大都以结果评价为主,忽视过程评价,缺乏对形成性评价的关注,课堂教学、实验实训、专业实习等环节的学生表现并没有真正进入评价体系中;而校内考试更多地体现了管理功能,弱化了学业评价的教育功能。高校现有的学生评价体系一般都重共性、轻个性,主体单一,内容片面,方式简单,指标体系陈旧,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评价的要求,学校里的优等生往往很难成为社会的佼佼者,用人单位对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并不满意。

(三)实际效果令人担忧

现有的评价体系强调学习成绩和技能证书,导向比较单一,忽视了对全面发展的引导和对个性发展的激励,单科成绩“一票否决”现象时有发生,并不符合青年人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评价体系已经沦为学校评优的工具,弱化了引导和激励的功能,使得学生的主体意识淡薄,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求知欲下降,成为“被安排”的人群。

(四)方法过于简单

在实际工作中,为了便于测评,一般都采用“他评”的方法,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剥夺,自我评价功能弱化。对评价的指标过分量化,主观性指标标准不统一,容易流于形式。现有评价体系对学生评价的重心在“教学区”,主要针对学生的专业成就和技能表现进行评价,忽视了“公寓区”的育人功能。现在的高职学生测评被人戏称为“三个一”,即一个小组、一组数据、一张表,几分钟就完成了对一个学生一学年的评价。

评价体系的范式重构

评价体系的范式主要由相关理论、评价理念、目标体系和实施方法等组成,对范式的重构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整合相关理论

认真研究高职学生评价体系的相关理论,以激发学生的自我教育为中心,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结合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进一步整合高职学生评价理论成果。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框架下,总结传统评价理论的经验,同时,加快推进多元化和多维度评价理论的研究,充分利用现代网络科学技术,把当代高职学生评价体系的价值理论与方法论有机结合,构建出符合高职学生发展需要的新理论体系。

(二)转变评价理念

进行高职学生评价体系的范式重构,首先要从人性发展和社会需要的角度出发,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差异,把人才培养的标准化作为必要条件,把激励和引导学生个性发展作为充分条件,使得培养模型更有层次、更多元化。其次,在评价体系中既要有绝对标准,又要有相对标准,不搞“一票否决”,在一定的框架内允许学生多元发展。对学生的评价既要有人文素养评价,又要考虑科学素养。要全面分析学生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充分重视自我教育和心理素质。再次,要尊重学生的选择,通过评价提出适合其水平的任务和要求,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允许学生跨专业选课。各高校要尽快完善校际学分互认机制,积极推行弹性学制,鼓励学生你追我赶,提前完成学业。最后,以学生为本,增加学生的自我评价功能,重视学生自我价值的选择,进一步完善评价的多元和多维模型。

(三)完善目标体系

现有的目标体系缺乏与社会需求的沟通,设计上过分注重对知识的考量。目标体系的构建应突出多维性,考虑不同层次、不同方向、不同要求的目标组合。目标体系不是用来简单区分好与坏,而是用来评价学生更适合朝哪个方向发展。把一些能力指标具体化,如人际沟通能力,可以具体化到学生在学生公寓中的表现。在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两者间,要允许两个指标的互认,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可以通过发明创新来弥补。体育成绩不能完全代表身体素质,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体育态度也很重要。要逐步削弱结果性评价的比重,增加过程性评价的比重,把行为观察法引入评价体系。建立健全课程学习目标体系和阶段测评方法,以便于学生自我测评。

(四)创新评价方法

现在的评价方法主要采用量化的模式,以目标作为依据,把评价指标进行量化,最后汇总量化结果得出结论。优点是简单直观,便于操作,缺点是把所有事项数据化。如以参加活动的次数来衡量学生的态度等,但实际上并不能真正检验学生的德育情况,反而会产生误导,使学生表里不一。评价方法应该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兼顾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结合青年学生的心理特点,恢复评价体系应有的引导与激励功能,以个人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导向,贴近高职学生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变结果性评价为过程性评价 评价方法应该更多地考量一个学生的动态发展过程,而不是只关注某一个静止点状态,在德、智、体、美四个方面都要有所改变。如在德育评价上要注意不能形式化,要从“学生公寓”入手,从其舍友、宿管员、楼层同学等那里获得数据;在智育评价上要考虑其学习态度,尤其要关注实践性课程的考核,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改革期末考试制度,注重阶段性知识点测验,通过采用灵活的随机考试来方便学生提前完成科目学习,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学风。

上一篇:基于“校企双主体”的高职数控专业人才培养模... 下一篇:镇平县2006—日照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