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袋评价在高职学生职业能力评价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04 04:00:46

档案袋评价在高职学生职业能力评价中的应用

摘要:档案袋评价作为质性评价方法之一,具有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评价主体多元互动、评价结构内容多元、教学与评价有机结合、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等优势。因此,将其引入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职业应用能力为目标、实行“双证书”制度的高职教育学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中,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改革。

关键词:档案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1-0015-02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高等职业教育,具有明显的职业性、应用性和实践性。近年来,高等职业院校已经认识到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在人才培养目标、办学模式等方面开始改革,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习实训等方式来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但对与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有重大关系的评价体系却重视不够,仍采用与普通高校无大差别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往往是对课程内容以考试的方式加以确认,然后按一定的规则整合成一张学业成绩单。这种测评方式反映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很难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形成给予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价,不符合高职人才培养评价的需求。

由于学生职业能力形成过程的成长性、能力结构的复杂性、能力标准的层次性、获取渠道的多样性等特点,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评价,需要既能够体现学生的学业水平,又能反映出学生技能形成和掌握过程的“证据”。“档案袋”能有组织地收集相关证据,以监控学生在某一特定学科领域中的知识、技能与态度发展。

档案袋评价

档案袋最初是各类艺术家和文字工作者将自己的作品等汇集起来用以展示和保留的一种工具,是人们对自己所作事情的一种归纳和记录。

档案袋评价又称文件夹评价、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档案评价等,是指有意收集记录学生在某一领域、某一时期学习过程中的有关材料,以学生现实表现来判断学生在该领域中的进步过程、努力程度、反省能力、发展水平的一种评价方法,是评价主体根据档案袋所呈现的“证据”对评价客体进行的评价,是一种举证评估方式。

档案袋评价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西方“评定改革运动”中产生,随后成为美国教育实践中的一种学业成就评定方法,这种评价方式尤其适合以阶段活动为单位的综合实践教学课程。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引入,作为一种新型的学生学习评价方式,档案袋评价目前在基础教育中得到很快发展,在中小学活动性课程中应用较多,高校教学中应用较少。

随着质性评价理念的推广和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改革的落实,具有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评价主体多元互动、评价结构内容多元、教学与评价有机结合、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等优势的质性评价方法——档案袋评价,被引入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职业应用能力为目标、实行“双证书”制度的高职教育学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中,具有宽广的应用前景和重要意义。

档案袋评价要求学生将自己职业能力形成过程中的原始资料:图画、实物、照片、录音、录像、课件、文本材料(各种笔记、调查问卷、活动方案、总结报告、社会实践、顶岗实习、各种技能证书、技术等级证书等)不间断地收进自己的档案袋中。所汇集的材料应该是学生某一时期内所获得的知识、技能、能力的真实可见的呈现,涵盖一项任务从起始阶段到完成阶段的整个过程。教师定期指导学生对档案袋的内容根据教学需要加以整理、分类、汇集成册,并编排次序和目录,以便随时查阅参考。

档案袋评价在学生职业能力评价中的应用

应用档案袋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不是为了区分优劣,而是依据“能力评价为导向”的学生质量评价理念,增强学生质量评价方法的客观性和实用性。

(一)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具有导向功能

以就业为导向制定专业培养方案 学生首先要清楚自己的档案袋里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未来的职业规划应该和可以放哪些相关材料,三年后所应达到的职业能力的目标、结构和要求,全面了解自己在校期间受教育的具体内容和过程,合理规划自己在校期间每一学年、每一学期在职业能力提高方面主要的努力方向和实现的具体方法。所以,学校要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和人才培养方案;按照行业和企业的人才要求设置课程,教学内容要能体现岗位群的技能要求和知识结构,同时按岗位标准或行业标准来建立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推行“双证书”制度,要求学生适时参加公共英语等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和各种职业资格考试,参加各种级别的职业技能竞赛、技术服务、顶岗实习等,来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

评价方法多样化 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是通过实践过程中的体验学习、实际操作的积累来实现的。可将技能测试、课程实践成果、调研报告、开发成果、毕业实践、实习报告、职业资格证书等主要材料放入档案袋中,用每一份资料来清楚地反映活动过程的各个环节。这种反映不仅是过程的反映,更是知识掌握、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反映。

评价主体多元化 唯分数测评基本上只是在学校范围内进行、只由担任教学任务的教师做出相应评价,用人单位、校外专家和校外评估机构发挥的作用很小,评价标准在行业认可度低,学生学习成效评价体系与职业岗位群能力的要求是相互脱节的。用档案袋对学生典型成果可以进行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管理者参评、行业企业专家鉴定、专业评估机构评定等多元主体评价,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资源,多种渠道收集“证据”汇入档案袋中。

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尤其要强化职业针对性,突出学生职业能力训练,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一致的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推行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把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落到实处。

(二)对人才的社会适应性具有鉴定功能

有助于学生客观认识自我的职业定位 职业能力档案袋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能力结构优势与劣势等,从而清楚自己适合干哪方面的工作,从事哪方面的职业,减少择业盲目性。

有助于教师客观、全面、发展性地评价学生 档案袋评价能让教师对学生的整个成长过程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而且教师对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有一个整体把握。教师评价会更加注重过程、尊重多元,突出评价的发展,强调评价的激励功能。

有利于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以及他们取得的成绩 通过档案袋资料,家长可以更加全面和更加近距离地了解自己的孩子,了解他们知道些什么和能做些什么。

有利于用人单位找到适合岗位的毕业生 档案袋能为毕业生提供相对真实的信息和证据,往往成为学生应聘所必须提供的重要资料。用人单位通过档案袋可以更准确地找到适合岗位的人才。

(三)对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具有激励功能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学生的自我反思,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学生对自身成长过程的思考。档案袋呈现的资料是学生自主收集的,这种职业成长记录为学生提供具体的见证,当他们在翻阅这些成长记录时,看到自己学到了什么和能做什么,对自己的学习过程会有一个更加全面、更加完整的认识和反思,看到自己不断成长与进步的过程,也会看到自己的不足。与此同时,学生之间也可通过档案袋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从别人的档案中寻找继续完善自身的新的发展方向。

能够针对每一位学生进行评价,评价具有个性和发展性 档案袋的标准化程度较低,内容比较灵活,在某种意义上,每个档案袋都是一个评定学生在校表现的个案,是一个非常个性化的资料库。档案袋记录着学生在不同阶段的作品,反映着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过程和技能水平,我们可以通过前后比较看到学生的职业技能成长轨迹。

(四)对人才培养方案具有调整功能

有利于教学管理者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学校通过学生档案袋中表现出来的总体职业能力倾向分析及学生就业分析,及时跟踪市场需求变化,便于针对区域经济、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设置和调整专业,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求重组课程结构,把社会需求和学生成才需要紧密结合起来。

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反思,调整课程教学设计 档案袋的内容可以成为教师了解学生的最基本的资料。通过档案袋信息的提取,任课教师能及时了解课程教学效果,了解教学活动各个环节的运转情况,随时对自己的教学态度、课程设计、教学步骤与方法进行反思和总结,反思哪些教学活动有效,哪些必须改进,以不断调整教学策略,做到教学与评价相结合,真正达到“教学相长”。

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策略调整 阶段性的档案袋整理和总结可以促使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检查自己是否完成了学习计划,是否达到了学习目标,及时调整学习状态和策略,以实施具体的改进措施。

结语

档案袋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符合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是在过程中积累的规律;档案袋评价内容的多元性,符合学生职业能力的多元智能结构;应依托专业评估机构进行评价,促进学生职业技能评价的标准化、等级化和通用化;档案袋评价突出个性,符合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强调激励功能;档案袋评价主体多元互动,学生、教师、管理者、家长、社会人士能共同参与评价。

使用档案袋评价过程中需要学生、家长的积极主动参与,教师、学生和家长都应经常进行总结和反思,发挥其潜在的教育价值,树立起全新的评价理念。

参考文献:

[1]杨琼.高职学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0.

[2]孟丽娟.档案袋评价在高职课程评价中的应用[J].辽宁教育研究,2008(5).

[3]黄光扬.正确认识和科学使用档案袋评价方法[J].课程·教材·教法,2003(2).

[4]张弘,袁媛.“档案袋”评价法在高职教学评价中的应用——以房地产物业管理专业为例[OL].上海城市管理,2010(2).

作者简介:

黄平(1966—),女,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课程与教学改革、体育科研方法。

合春燕(1980—),女,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职课程与教学改革。

田敏(1970—),女,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职课程与教学改革。

上一篇:土地流转催生职业农民 下一篇:中职教学质量管理政策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