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下还有非常多的发展机会

时间:2022-08-16 01:56:43

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下还有非常多的发展机会

我们当下议论最多的一个话题就是经济的新常态,所谓“新常态”,就应该对应“老常态”,“老常态”是过去中国30多年的时间里,GDP平均增长是9.8%,这两年经济开始回落,今年上半年是7.4%,按照市场的预测,今年年底中国恐怕维持不了7.4%了,还会继续下调。

经济放缓,这是中国经济常态的一种表象,我的理解“新常态”绝对不仅仅是经济速度的放缓,在经济速度放缓的背后,还有经济结构的优化,增长动力的切换,制度环境的改变,这才叫“新常态”。

中国是贸易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过去30年,中国的出口总额增长了近九十倍,而全球贸易量仅增长了6倍,但是现在,上半年贸易对GDP的贡献是负数。还有像能源、资源、土地、环境,中国现在都已经濒临危机,如果继续高速增长,则难以为继。

这种情况下,中央政府和国务院在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时候,就已经预计到了,把“十二五”期间的平均增长速度定为7%,而且决定我们的工作重点从过去的重速度、重规模、开发重大项目,转到重结构、重质量、重效益、重民生,这就是所谓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结构优化、产业升级、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

但现在我们担心的不是经济放缓,而是经济在放缓的时候,政府能不能顶住压力,坚定不移地进行结构调整。现在出了一个非常关键的事,我们经济放缓完全符合经济规律,纵观全球,包括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一般情况下在高速增长30年到40年以后增速都会回落。

日本在50年代之后有25年的时间,GDP增长达到9.8%,和中国差不多,后来就降到4%。从1992年到现在的经济增长速度是0.87%,安倍上台后,从去年到今年有所恢复,过去二十年叫“失落的20年”。韩国和中国台湾也是一样,就是说全世界的经济增长规律显示,经济高速增长到第四个十年一般都会下降到4%以下,中国现在还是7%。

虽然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还很靓丽,但我们心里一定要认清这一点:GDP不仅仅是个数字的概念,不仅是个量的概念,决定GDP本质的东西是GDP的质量,GDP的技术含量,这是一个国家的竞争力。新加坡的一位副总理曾说了一句很不客气的话:你们中国过去30多年确实令世界瞩目,但你们没有什么竞争力,因为你们都是低端制造业,你们就凭借人口红利,以牺牲环境、人力和物力为代价发展。

因此,我们必须要认识到,以后的GDP不应该都是钢铁、水泥、平板玻璃,应该是有更多技术含量的GDP。另外,从历史阶段来看,中国人均GDP已经接近7000美金了,这个叫中等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有两个特点:

一个是跟新兴市场比,已经没有了廉价劳动力的优势了,而和发达国家比还暂时不具备先进的技术,这就是所谓的“不上不下”。但在这个阶段,由于人均收入提高了,这个社会的贫富差距拉大了,像中国连续十年,基尼系数都超过了国际警戒线,必然意味着社会矛盾的加剧,人和人之间的矛盾加剧,人和自然的关系不协调。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如果不正视的话,很可能会跌入“中等收入国家陷阱”。

所以,我们现在转型升级,适应中国经济的新常态,是每一个中国企业都应该深刻认识的,或者说应该正确认识的。当然新常态会有很多的矛盾,因为这些矛盾,比如经济下行,会引起方方面面的矛盾。

具体地说,中国将面临一个增长动力的切换期,经济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阵痛期,还有四万亿投资的消化期。这三期叠加,就会使原有的增长动力“三驾马车”发生变化,而新的增长动力还没有完全形成,这就是新旧动力的切换,老的不能再继续了,但新的增长动力还没有实现,这个阶段是比较痛苦的,这也是一个过程。

我们现在面临很多的矛盾,经济新常态本身是对过去很多经济政策、经济行为和习惯的一种改变,所以我们要适应。我今天重点要讲的是,在这个新常态下,我们有没有机会。我的观点是,这个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这个机会要比过去平铺直叙的上升机会要大得多。大家都懂得“弯道超车”的道理,也懂得“变动中才有机会”的道理,不变动就没有机会。所以我觉得在未来的十年或者更长一点的时间里,我们还是有非常多的机会。

上一篇:高级会计人才能力框架创新构建 下一篇:春华秋实育莘莘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