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纤维艺术工业设计论文

时间:2022-08-15 01:40:56

现代纤维艺术工业设计论文

1材料先行——从实践中引发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

和大多数艺术类课程类似,现代纤维艺术课程的教学也设置为理论学时和实践学时两大块,因为涉及到材料和技法操作,实践学时所占比例较大。与“模型制作”等课程类似,在日常的实践教学活动中都需要事先准备好材料与工具,但和大部分实践课程所明确要求的材料工具不同的是——现代纤维艺术课程无法明确指定学生购买某种特定的软材料。其原因和这门专业的学科性质有着密切的关系。纤维艺术这门学科应属典型的材料型艺术,是以纤维材料来定性的。在艺术发展史上,纤维艺术能完成从传统艺术到现代艺术变迁与超越,这里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源于对新材料的关注与应用。在软材料领域,纤维的种类繁多,不同材料所涉及的操作技法也不一样,可供我们创作的材料异常丰富,不仅仅只有毛钱,线绳等常规材料,还包括纺织品、纸等,现代高科技新型材料更是层出不穷,如合成纤维、光导纤维、金属纤维、纳米纤维、橡胶纤维等许多品种。纤维材料的处理也不仅仅只有传统典型的钩编织绣等技法,有很多简单的技法,比如粘连,缠绕、包裹、捆绑、悬挂、排列也能表现出较为丰富的视觉效果。如果给学生指定某种材料进行创作的话,会极大地限制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即使他们把一些技巧比较复杂的,如编结、针织、刺绣等技法掌握得很成熟,也经常使最后的作品沦为某种常见的日用工艺品或者手工玩具,而这恰恰是违背课程启发创新思维这一教学目的的。而且,软材料处理的知识体系是相当庞杂的,某些专业知识还需要专业系统的实践训练培养,要做到在短短的课程中间面面俱到也是不太可能的。

通常,此类课程是按照“技法”进行内容设置的,即按编织、刺绣、印染等传统技法来逐一安排实践学习,在这种条件下,我们将“材料先行”这一理念引入教学之中,将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稍稍改进一下就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由于“材料”在现代纤维艺术的课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我们可以在课程的实践环节只进行命题设置,并不严格规定学生采用何种材料完成制作,甚至鼓励他们就地取材,废物利用,但要求是必须首先将材料准备好,在没有任何创新想法和技能训练之前就将各种感兴趣的软材料带到课堂上来。这样要求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当课桌上堆满各式各样的软材料时,只要稍加以创意的引导与技法的教授,学生们的创作激情就会被点燃。我们知道,在服装设计领域,面料是设计创意的灵魂,很多优秀的作品的创作灵感都是出自设计师在接触到精致面料的那一刹那。美国当代艺术家戴安娜也说,“我在材料里听到我的想法”。采用材料为主,材料先行的教学方法可以诱导学生自己创作,使教学的过程变成一个学生自己进行探索新知识,新方法的过程,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创新实践中来。

2专业交叉——在保持课程性质相对独立的前提下注意

进行专业间的渗透与融合现代纤维艺术是一门相对独立的专业,有着深厚的历史与人文背景,它起源西方古老的壁毯艺术,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又融合了世界各国优秀的传统纺织文化,吸纳了现代艺术观念、现代纺织科技的最新成果,因而也有学者称它为既古老又年轻的艺术形式。对比现代纤维艺术专业,工业设计是研究产品造型、功能等应用价值的设计专业,设计所涉及的材料除了硬质材料,如塑料、木材、金属等,也离不开对于软材料的使用及探索。属性各样的动、植物纤维与人造化学纤维也是产品设计与创作的丰富源泉。在当今的优秀产品设计中,使用纤维软材料及其特性来进行创作的例子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如“懒人沙发”、“水母灯”等产品。近几年来,这种独特软材料的价值和特点正在被越来越多的设计师所重视并发展。

在工业设计专业背景下开设的现代纤维艺术课程,可以将纤维材料的功能与特性引入产品设计的基础理论进行创意思维的探索与实践,也可将产品设计的相关思路导入具体的软材料的操作技法中去,这样都可以给予学生的产品设计以新的创意思路,为设计提供更多更广的研究方向。在具体的教学设置中,整体的课程安排还是应该按照纤维艺术的专业教学要求来进行,保持专业的独立性和延续性,但我们可以在部分课堂小作业的命题上做出调整,以实现两个专业间交叉互用,比如在“编结”这一章节的教学中,设置的作业命题为“手链的功能创新”。学生们可在手链的材料运用、功能开发、技法完善、样式色彩等方面做出多样的尝试,拓宽原有的设计思路甚至产生创新性的发现。例如,学生在手链末端的开合方式上做出了多样尝试,使手链解扣的功能和样式有了更多巧妙的可能。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专业之间的交融与渗透,但也要注意保持专业的传承与独立性。这主要体现在评判标准上,因为在实践教学中,我们也经常看到一些颇具创意,但不注意细节处理有些粗制滥造的创作,由于没有强调纤维专业独特的评判标准,一些学生还自认为是艺术的风格化表现。我们评价纺织纤维创作好坏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作品的精美程度,一个拥有细密齐整针脚、精致美观做工的手工艺品往往令人爱不释手,这也是作品价值体现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作为一门在大学开设的选修课程,进行技法上的严格要求是必要的。如果单纯强调培养目标中的创新目的,其结果往往会导致一些大学生的创作很难与一些幼儿阶段的手工作品拉开差距。这样最终会影响到他们的审美习惯和设计实践。所以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既要保持专业相对独立的材料处理、技法传承、评价鉴赏等专业知识,也要强调专业之间的融合与创新,这两者都是必不可少的。

3思维变革——解决存在于学生思想认识上对于课程学习意义的理解偏差

对于像纤维艺术这样强调动手能力,实践操作性较强的课程,课程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创作出一两件出色的作品。能让学生感受到亲自动手的乐趣,引发他们对于社会生活的深层次观察与思考,接受文化学术与人文素质方面的熏陶,也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的。在这个现代化程度已经达到工业信息化的时代,对比“媒体”、“网络”、“数字化”这些概念,提起“动手劳动”一词就显得灰头土脸,缺乏时代感。学生大多本能的对此不感兴趣,缺乏良好的学习热情与动机。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指导教师,在开课初始就必须加强对课程学习意义及动手实践作用重要性的解读,使学生们明白“动手能力”不仅仅对于设计专业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补益作用,而且对于现代文明结构的延续、人类生存状态全面性维护以及自然社会可持续发展也有着重要历史意义。学习动机与兴趣是引发学生学习行为的重要力量,学习动机一旦形成,就会至始自终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在课程初始就通过提问、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营造出浓厚的学术风气与学习氛围,这对于今后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行为的实施以及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实现都有着重要的铺垫作用。

另外,在学生群体中也经常存在一些对于课程设置的认识误区。由于受传统习俗男女分工观念以及男女性别差异的影响,男女学生对于纤维软材料技法操作的兴趣爱好相差很大。一些男生上课的积极性很差,而大部分女生则很感兴趣,甚至不惜花费大量的课余时间去完成一件作品。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课程初始就要提出并驳斥这种认识误区和怠惰借口,好的创意不分男女,也没有性别、国籍、老幼之别,只有突破固有、旧有的概念束缚,才能达到创作的“无人之境”!教师还要着重强调完成课程的重要意义与训练目的,即任何一种材料与技法只是设计思想观念表达的一种方式。传统的材料,手工的方式,细致的态度仅仅是一种设计表达语言,我们只有熟练掌握运用多种方式,才可能达到设计的自由与创新。在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针对一些同学的实践动手能力比较差的情况,提出一些解决兴趣差异的办法。比如在严格保证制作质量的前提下,可以让他们制作一些所需技巧不那么复杂,但在形态构成、使用方式等方面颇具创意的作品,调动、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保证课程任务的顺利完成。

4结语

在工业设计专业背景下开设的现代纤维艺术课程,对于学生从材料出发,探索产品设计新的创意思路有较好的启示与借鉴价值,针对在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作为教学实践的主导者,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观念,开拓创新,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制定切实可行的教改计划,才能从根本上保证课堂的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艺术专业创新设计人才。

作者:苏荷芬 单位:武汉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上一篇:标准化中医药论文 下一篇:本草经集注中医药论文